【精选】小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把泥搓成长条粘接成圆环的方法。
2、激发幼儿自由想象讲述:自己做出的圆环像什么。
3、培养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陶泥、陶艺板、湿布
2、课前让幼儿观察圆形。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作,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像什么?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二、教师边念儿歌,边做示范。
师:今天我们就也来做圆环,好吗?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小泥条搓呀搓,搓成小木棍,弯弯腰,拉拉手,拉拉手,不松手,接在一起成圆环,圆环圆环真好玩。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先把陶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2、把团好的陶泥放在两手上来回的搓;
3、接自己搓的'圆环摆成各种图形。
四、评讲幼儿作品:
说说自己做的圆环像什么?
活动反思:
在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且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幼儿更积极更关注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会不同的表情并在变幻的表情中感受快乐。
2、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示出自己的表情。
3、复习按照大小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重点:
让幼儿体会不同的表情并在变幻的表情中感受快乐。
活动难点:
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示出自己的表情。
活动准备:
美区区:老师示范画 绘画纸
表演区:简单表情的卡片
数学区:大小不同人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当你们很开心时候你是什么样的表情?很难过的时候呢?很生气的.时候呢?
教师:你们学的真有趣,我们因为心情的不同,会有丰富的表情。
二、介绍操作材料。
美工区
教师:你有什么样的表情,用小蜡笔画下来好吗?袁老师也把自己的表情画在了纸上,你们也可以看一看,学一学好吗?
表演区
教师:老师还准备了丰富的表情卡在表演区,小朋友们你拿到了什么样的表情,就学一学,并且想一想,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呢?和好朋友一起说一说。
数学区
教师:在数学区里,有不同的表情图案,它们的大小不一样,小朋友们帮助它们按照大小的规律排排队吧。
三、组织幼儿进区区域。
提出区域规则。
在进区的时候,你先要想好来你要进什么区角。当老师放音乐时候,小朋友就赶紧把区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在区域中不能大声喧哗,静静的玩。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想: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特别在数学活动中往往不能注意教师的讲解。如何吸引了小班初期幼儿的专注力,萌发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成为我关注的问题。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和感知,培养最初的数概念。本活动以“快乐苹果园”为主线索,通过创设“快乐苹果园”的游戏情景,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各活动环节中,积极、自觉地参与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数量,尝试根据颜色分类,体验到幼儿园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发展幼儿对物品颜色、数量的感知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
2、 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尝试一一对应夹夹子和穿苹果,发展小肌肉群。
3、 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幼儿园活动的快乐。
4、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 磁带《郊游》、《我是一个大苹果》
2、 红、黄、绿篮子3个
3、 彩色苹果若干,小刺猬人手一只(橡皮垫制成的和纸板制成)。刺猬身上贴有4以内的数字。
4、活动场景:在活动室的`地上用即时贴贴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果园在活动室的边上贴荒山。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郊游》中幼儿出发去苹果园。(今天,我们去快乐苹果园玩好吗?)带领孩子走进苹果园(活动室内)。
二、捡苹果
1、走进苹果园。(哎呀,昨晚刮了一夜大风,苹果树上的苹果都被大风刮下来了,我们来一起捡苹果吧。)幼儿分散捡苹果,教师参与幼儿活动。
2、捡完苹果之后,幼儿席地坐在老师周围,老师请幼儿们摸摸苹果宝宝,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然后请幼儿教师出示自己捡的苹果宝宝问:“你们捡了几个苹果?”
3、请幼儿把苹果贴在自己的身上(哈哈,你们都变成苹果树啦。)
4、提问:你结了几个苹果,他们是什么颜色的?,红苹果宝宝有几个,黄苹果宝宝有几个?绿苹果宝宝有几个?
5、请幼儿摆出各种苹果树的姿势,让家长和教师拍照。
三、游戏《种苹果树》
1、游戏规则:请幼儿按照果园中的数字来种苹果树,如:果园中贴4,就站4位小朋友,贴数字几就站几个人,速度慢的小朋友请站在山上。(提问站在山上的小朋友:你们这里种了几棵苹果,请拿出相应的数字贴在山上。)
2、游戏结束之后,请幼儿站在果园和荒山上一起做韵律活动《我是一个大苹果》。
四、送苹果宝宝回家。
请幼儿按照自己身上苹果的颜色把苹果宝宝送到相应颜色的小篮子里。老师引导幼儿发现送错的苹果宝宝,请幼儿自己纠正。
五、操作活动:运苹果
1、小朋友们,现在是冬天了,我们的好朋友小刺猬要把这些苹果运回他们的家里储藏起来吃。请小朋友看看刺猬身上的小点点。红点点的刺猬喜欢吃红色的苹果,请把红苹果送给它,黄点点的刺猬喜欢吃黄色的苹果,请把黄色的苹果送给它,绿点点的刺猬喜欢吃绿色的苹果,请把绿色的苹果送给它。
2、请小朋友看看刺猬身上的数字,数字是几,它就背几个苹果,教师请一名幼儿做示范。然后请幼儿按照刺猬身上的颜色和数字帮刺猬运苹果。
3、检查幼儿夹苹果和穿苹果的结果。“你们真能干,都可以帮刺猬做事情了,看一看,你的小刺猬喜欢什么颜色的苹果,它运了几个苹果。”请幼儿自由谈话。
六、回家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苹果园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现在我们要回去了(音乐《郊游》)。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的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小班幼儿有意注意已经开始萌发,对外界新鲜的刺激能产生兴趣,容易进入情境中。 让主题回归幼儿的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更广泛地认识到生活的丰富,深刻体验生活的精彩,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对新生活的追求。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萌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3、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配班教师分别扮演大灰狼和另一个兔妈妈。
2、狼、兔头饰,呼啦圈,《兔子舞》音乐。
活动过程:
1、师(头戴兔妈妈头饰):我是兔妈妈,我的兔宝宝们在哪里?
2、师(微笑着张开双臂做拥抱状:我的兔宝宝,妈妈好喜欢你们呀,快来和妈妈抱一抱。
(幼儿扮兔宝宝跟兔妈妈拥抱)
3、师: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兔宝宝,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跳舞吧。
(兔妈妈带着兔宝宝随音乐跳舞:甩甩头---转转手---扭扭腰---摆摆尾---跳一跳---抱一抱。)
4、小兔抱抱
1)、师:兔宝宝们,跳完舞,我们来玩游戏吧!(带班教师带领一半幼儿在场地一侧地上自由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配班教师带领另一半幼儿在场地另一侧草地上自由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教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坚持跳一段距离。)
2)、教师指导幼儿分成四排,面对面站在场地两侧。
师(对另一半幼儿):兔宝宝们,你们在那边玩的开心吗?真想你们呀!你们想我们吗?让我们一起跳到中间来抱一抱吧!
(所有幼儿学小兔跳,跳到中间相遇时互相抱一抱再跳回。教师提醒幼儿双脚并拢,鼓励幼儿坚持跳到中间再返回。)
5、大灰狼来了
1)、把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呼啦圈散放在场地上,让幼儿自由跳着玩耍。
2)、师:不好了!大灰狼来了,兔宝宝们快跳到山洞里去!(引导幼儿一人跳过一个山洞。)
3)、拿掉几个圈,幼儿自由玩耍。
4)、师:大灰狼又来了,哎呀,这些兔宝宝们没有山洞,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想出两个兔宝宝紧紧抱在一起躲进一个山洞的办法。)
5)、重复游戏,让所有幼儿体验团结友爱共同躲过大灰狼的喜悦。
6)、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回家,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是小班上学期的体育游戏。小班上学期幼儿的情感上处于个体向集体的过渡期,交往意识较弱,同伴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双脚并拢行进跳是本园小班本学期幼儿体能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经常会出现双脚分开,双绞先后落地不正确的跳,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设计游戏化的故事情景,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积极的意识。跳的动作选择小兔子,呼啦圈作为道具贯穿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的角色中,进行动作的'练习。游戏简单、有趣,适宜小班幼儿掌握。
教师在活动中以兔妈妈的角色扮演,带领幼儿参与到活动中,融入幼儿当中,成为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在不同的音乐背景的衬托下,时而有趣、生动,时而紧张、惊险,时而又快乐、轻松,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有节奏的进行动作的练习。
整个活动动静交替,体现体育教育活动学科本身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感知了体育和情感的共进,达到了设计本次活动的初衷。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特征。
2、能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分类。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小班幼儿用书12月分册第11页。
活动过程:
1、幼儿自取任意形状的一个物品。
教师问:"正方形、正方形在哪里?"拿正方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正方形、正方形在这里。"
教师问:"三角形、三角形在哪里?"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三角形、三角形在这里。"
教师问:"圆形、圆形在哪里?"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圆形、圆形在这里。"
2、幼儿按教师的游戏口令做动作。如教师说"圆形、圆形跳三下",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出自:大;考.吧"教师说"三角形、三角形眨眨眼",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
3、图形宝宝迷路了,请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家。教师:"三角形的'图形宝宝回三角形屋顶的家、正方形的图形宝宝回什么屋顶的家呢?"(见幼儿用书)
建议:
也可以请幼儿带领大家玩这个游戏,从而帮助他们为几何图形正确命名。
教学反思:
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小班的幼儿比较喜欢游戏,从而在活动中加入了游戏的小环节,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不会觉得学习是枯燥的,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后,并没有把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启发幼儿自己去寻答案。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在情境中鼓励幼儿大胆的去尝试,让幼儿充分的感受科学的乐趣和作用。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记得儿时,跟随奶奶在田间劳作时,大人们头上那五颜六色的方巾一直让我和小伙伴羡慕不已。它让我感受到了农民的那种淳朴和朴实,我们常常会摘下奶奶头上的方巾,和小伙伴一起用方巾在田间玩起了捉迷藏、扮演娃娃家、炒黄豆……。班中的迪迪小朋友有一次跟我说起了悄悄话:“老师,昨天我和艺艺一起玩了新娘子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我奶奶教我的,可好玩了。”是啊,迪迪说的这个游戏记得儿时也是我的最爱。于是,我对迪迪说:“这么好玩的游戏,让我们和小伙伴一起来玩好吗?迪迪开心地说:“那好呀,我还要做新娘子。”由此我设计了这个新娘子的游戏。让他们也感受到乡土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学要求】
探索方巾的多种玩法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经验。
【活动准备】
方巾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分散运动
每个幼儿手拿方巾,请幼儿用方巾想各种办法来玩。例如:(捉迷藏,两人三足走、丢手帕、炒黄豆、钻山洞、小球抛物、揪尾巴等)
2、幼儿休息,教师简单介绍一下玩得好的幼儿的方法。
3、请幼儿继续游戏。
二、游戏:“新娘子”
1、教师介绍游戏的方法,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1)方巾一条。
(2)一人头顶方巾作“新娘子”,其余四人各执方巾一角,作“抬轿人”其余若干名幼儿分两队站在“轿子”两侧,作迎亲队伍。
(3)大家边说边抬着“新娘”往前走,儿歌念完后,拿方巾的人和迎亲的人开始四散跑。“狼外婆”手拿方巾捉抬轿子和迎亲的人,被捉到的算输。更换“狼外婆”,游戏重新开始。
三、游戏几遍后,请幼儿休息擦汗。
四、结束:进教室
附儿歌:抬轿人:哎呦哎呦抬轿子
新娘子,坐轿子
新娘新娘啥样子?
新娘:毛手毛脚尖牙齿
抬轿人:啊!原来是个狼外婆
抬轿人:(高喊)快捉狼呀!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金秋时节,百果飘香,主题活动《酸酸甜甜的水果》正迎合着这个时节尾随而来。这周主题活动的目标是观察水果的特征,引发探究水果的兴趣;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水果的认识和喜爱之情。在进行这一主题教学时,与孩子们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水果"。水果对于而今的孩子来说,实属普遍,大多数家庭中也常备有水果。若是问及孩子,他们总能说出一大堆水果的名称,而且天真的孩子总会将自己描述的水果加以修饰,得意洋洋地夸口自己的水果是最好吃的。虽然我们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生活经验也不够丰富,但至少了解自己常见的几种水果。孩子们对水果夸夸其谈,但却未深入了解这些水果的特性,或者说还无法用语言独立表达自己的经验。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水果成为了贯穿游戏活动的线索,因此促使《小蛇多多》这个活动的生成。
设计意图:
怼于小班孩子来说,集体教学形式仍有太多的束缚。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地讲述,而不是受束缚于教学课堂中的种种要求。因此,我在活动设计上遵循了孩子的这一特点,考虑到既不能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又不能使他们流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在《小蛇多多》这个语言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趣味性。通过观察、谈话的不同形式,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常见水果不同特征,尝试学说短句"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等,并将这点作为活动的重难点开展。一个语言活动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赋予,通过本活动的开展,使幼儿乐意与人共同分享食物。
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个领域的教育,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因此,我设计的活动目标是: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趣味性。
2.通过观察、谈话的不同形式,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常见水果不同特征,尝试学说短句"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等。
3.乐意与人共同分享食物。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等。
活动难点:
尝试简单创编语句,如"桔子甜甜的,一定很好吃"等。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品尝水果的不同味道,认识各种水果。
2.操作教具准备:
(1)水果阴影模型,以及同样大小的水果图片。
(2)短句图谱四张。
(3)水果实物(香蕉、葡萄、苹果、西瓜)各一份。
(4)手偶"小蛇多多"以及"小蚂蚁"。
3.场景准备:遮水果的小草四棵。
活动过程:
一、故事倒置,情景引入活动。
1.全体幼儿在活动室一角,教师打了一个喷嚏,幼儿都从角落跑至座位上。
教师:"咦?你们这些小家伙都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呀?"(幼儿回答)教师:"不对,不对,刚才呀小蛇多多也打了一个喷嚏,你们呀都是从小蛇多多的肚子里跑出来的!"小蛇多多:"不对,不对,我可吃不了你们!我吃的是水果宝宝,我刚才吃的水果是这样的--"2.观察水果阴影模型,猜测水果,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特征。
(1)教师:你们猜猜看,小蛇多多吃了哪些水果呀?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如葡萄:一串一串、一颗一颗)教师:"那么多多到底吃了哪些水果呢?我们一起跟着小蛇多多去看看就知道了。"/二、教师操作手偶教具,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
1.小蛇多多吃了哪些水果呀?(香蕉、葡萄、苹果、西瓜)
2.小蛇多多第一次吃的是什么?(第二次~第四次)教师:"刚才小蛇多多一共吃到了几只说过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一排列水果实物,按序数数。)从中穿插故事中小蛇的想法:它想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 ...
3.出示图谱,学说短句。
提问:这些水果是什么样的呢?(软软的、酸酸的、脆脆的、甜甜的)教师从动作、表情进一步引导幼儿理解词句,并一一出示图谱学说短句。
提问:故事里小蛇多多看见这些水果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西瓜甜甜的`,一定很好吃。)教师:"多多想的句子真好听,我们都要流口水了,让我们一起把好听的句子念出来!"三、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1.引导幼儿重回故事情境,请幼儿猜测续编。
教师:小蛇多多刚才吃了那么多的水果,肚子觉得怎么样?(涨涨的)谁来帮帮它呀?(幼儿想办法)教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是谁帮助了多多呢?"2.讲述故事结尾,共同感受故事情趣。
教师:是谁帮助了小蛇多多呢?(小蚂蚁)小蚂蚁用什么办法帮助多多的呀?(在多多鼻尖上爬来爬去,让它打了个喷嚏。)四、师生共同游戏"小蛇多多吃水果",尝试简单创编短句。
教师打个喷嚏:"哦,对了,小蛇多多刚才打了个喷嚏,现在肚子里什么水果都没有了,它想请你们做个游戏,只要你说出"什么水果,一定很好吃",就能一起做游戏。(1)教师示范创编短句。
教师:"卢老师想参加,让我先来想一个吧!"教师进入游戏情境,试问小蛇是否能够参加游戏了。
(2)幼儿利用平时积累的水果经验,尝试说出短句"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等,教师引导说出句子的孩子拉在老师身后。
(3)结束:我们小蛇多多的尾巴变得好长呀,我们一起去外面再找找好吃的水果吧!多多说这回它可不贪吃了,我们大家一起吃!出发!
同事点评
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教师遵循小班"教育生活游戏化"的理念,始终在游戏化的情境中进行活动,使幼儿不由自主地沉浸于活动中并获得教育。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集体教学形式仍有太多的束缚。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喜欢自由自在地讲述,而不是受束缚于教学课堂中的种种要求。因此,我在活动设计上遵循了孩子的这一特点,考虑到既不能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又不能使他们流离于教学活动之外。 我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设计:
1.利用操作教具,激发幼儿倾听兴趣。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故事是孩子们非常爱听的,也是他们深感兴趣的。因而在故事讲述形式上就得首先吸引幼儿的目光,只有这样,才能将故事教学有效开展。孩子们看到具体形象的教具操作,对故事进一步理解。
2.利用猜测形式引出故事。孩子在倾听故事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想法产生,也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只是一味的压抑孩子的想法,那效果将适得其反。利用猜测形式,孩子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猜测,并且想出更多我们成人所想象不到的办法。
3.利用图谱,学说短句。在学说短句时,孩子对枯燥的教学方式总会感到乏味。通过形象的表情与手势,并且利用图谱,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短句。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能够很快学说出短句,并且大多孩子能说出"甜甜的"、"酸酸的"等词。
4.利用游戏创编短句。其实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创编短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前面环节的铺垫,孩子有基本的水果经验,孩子们就能创编出来。于是利用情境,将小蛇多多融入到孩子们中间一起进行游戏。可能由于天气逐渐的转凉,孩子们水果也吃得较少了,因此对说过种类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造成在创编短句时,有的孩子讲的句子还是围绕在刚才的四种水果中。
附:故事:《小蛇多多》
有一天,小蛇多多到外面去玩,妈妈叮嘱它不要乱吃东西,小蛇多多回答说:知道了,知道了!
小蛇多多走着走着,看见一根香蕉,它就想"香蕉软软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它就把香蕉吃了。
走着走着,看见一串葡萄,它就想"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它就把葡萄吃了。
走着走着,看见一个苹果,它就想"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它就把苹果吃了。
走着走着,又看见一片西瓜,它就想"西瓜甜甜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它费力的把西瓜也吃了。
现在,小蛇多多吃了太多的东西,既不能往前走,也不能回家去了可难受了!
这时候,一只小蚂蚁爬到了多多的鼻尖上,它在多多的鼻尖上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小蛇多多觉得鼻子痒痒的,于是,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啊嚏……",香蕉、葡萄、苹果、西瓜一起飞了出来,小蛇多多把这些水果分给了小蚂蚁,现在它感觉肚子里可轻松了!它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小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儿歌《两只老虎》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首趣味歌,旋律流畅,歌词浅显易唱。针对儿歌的性质和小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我就把目标定位于创编部分内容,并以游戏的形式带动幼儿念歌的积极性,使幼儿对这首儿歌百念不厌。
重点:
能为儿歌创编部分内容。
难点:
能有 # 贴到自己身体的某部位,并把此编到儿歌中。
难点解决:
教师的示范,引导幼儿进行独立创编。
目标:
1. 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能创编部分内容,感受儿歌的幽默。
2. 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工具及材料的准备:
1. 幼儿经验准备:已熟悉儿歌的内容。
2. 材料:幼儿打扮成“小老虎”,教师打扮成“老虎妈妈”。
过程:
1. 边念儿歌边进活动室。
2. 创编儿歌:
(1) 教师用动作示范“一只没有 ** ,一只没有 ** ”。
教师:“刚才的儿歌真奇怪,老虎怎么会没有 ** 和 ** 呢?我们想一想,老虎还会边、变成哪些奇怪的样子?
(2) 幼儿编儿歌,集体念儿歌。
3. 幼儿表演:
幼儿找一个好朋友进行表演儿歌。
反思:
设计开展本次活动,教师也是对幼儿日常活动的.观察中突然发现的,针对本班幼儿的在语言发展方面的特点进行的。教师一开始将大家都打扮成“老虎“的样子,是想营造一个较好的活动氛围。活动中教师设计使用 * ,将其比成小贴士,发觉不是很合适,而且最主要的是幼儿不能很好地理解,还不如直接告诉幼儿“哪里没有了,就把 * 贴在哪里”。而且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也发现幼儿的语言,还缺乏连贯性,这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活动中的引导。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尝尝中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发展幼儿多种感官能力。
2、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新鲜水果:橙子、西瓜、猕猴桃,菠萝,梨等及相应果汁。榨汁机。
2、幼儿已积累关于水果的一些相关经验。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能找出西瓜与猕猴桃的果汁。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果汁的名称,并说说它们的不同口味。
1、你们喝过果汁吗?喝过什么果汁? 2、果汁的味道一样吗?小结:不同的果汁有不同的味道,有甜甜的,有酸酸的,也有又甜又酸的。
二、幼儿根据水果汁找朋友,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呢?(水果)教师出示水果,说说水果的名称及果汁的名称。(苹果 苹果汁,梨 梨汁)
小结:水果是果汁的好朋友,苹果能做成苹果汁……
这些果汁是用什么做成的?说说水果的名称及果汁的名称。
1、实物配对
教师取出一杯橙汁问:这杯果汁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用眼睛看看水果宝宝衣服的颜色就能知道橙汁是橙的好朋友。
2、教师出示一杯绿果汁问:这杯果汁什么颜色?你们知道它的好朋友是谁?(分别出示西瓜、猕猴桃)谁是这杯绿果汁的好朋友呢?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1)西瓜说:我有一件绿衣裳,我是你的好朋友。
2)猕猴桃说:我的果肉是绿色的,我是你的好朋友。
3、到底谁是它的朋友呢?让我们来试一试。
4、教师现场切开西瓜和猕猴桃放进榨汁机验证。
小结:原来有些果汁的好朋友不单单要看外衣的颜色,还要想想果肉的颜色。
三、请幼儿根据水果粉的颜色来找朋友。
1、出示菠萝粉问:你们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谁吗?为什么?
2、它的颜色看上去像厘的颜色,所以你们都猜是梨的好朋友。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它是谁的好朋友呢?
3、教师现场操作,冲饮料,请幼儿尝一尝。
小结:用尝一尝的方法也能找到水果的好朋友。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最新小班教案09-17
轮胎小班教案09-21
水果小班教案11-06
有关小班教案06-18
小班音乐教案06-20
小班区域教案06-21
小班蝴蝶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