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

时间:2022-11-19 18:52:38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

  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出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四点:

  兴趣点:列宁生平的搜集。

  困惑点: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

  兴奋点:引导耐心、得体的劝孩子放回灰雀。

  发展点:教育学生保护鸟类等动物。年个

  准备:

  挂图

  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话实说,兴趣导入:

  同学们,如果你做错了什么事,家长会怎么对你呢?请大家实话实说,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男孩的故事。通过学习课文,看看名人是怎么处理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的,你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怎样的不平凡。

  二、导学: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2-10)那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一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巧妙结尾,设置悬念

  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要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写字,老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3

  教材简析:

  《灰雀》是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回了树林。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以善意的语言既教育了男孩还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也体现了男孩的善良品质。课文虽然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着重描写人物语言给人很深的启迪。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问,读懂重点句子,领会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法学法: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感受列宁的爱,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不同列宁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能力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题。 导入方法:回顾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交代学习任务。 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2 练习复述课文。 3 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

  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 自由读,思考: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 (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 2 全班交流。 3 变式练习: (1)大雁飞得慢,因为( )。因为( ),所以( )。 (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 )。因为( ),所以( )。 4 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 填空练习: (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就判断出这只鸟( )。 (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 )。 (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因为( )。 (4)更羸知道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害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判断只要( ),这只大雁就会( )。 6 引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7 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 出示思考题: (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 2 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 3 交流。 (1)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知道了什么?(①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知道哪些能手,进行积累词语的练习;②叙述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 (2)观看录像。师解说,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害怕极了,拼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 4 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内容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5 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 6 指名读。 7 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 8 按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9 自由结合表演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

  七、练习复述课文。 1 自由练说。 2 指名复述。

  八、揭示喻意,学习运用。 1 理解成语的本意。 2 揭示其比喻意义。 3 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

  九、总结课文。 1 采用对照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 2 回忆类似生活经验,激发观察兴趣。 3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应该留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可以增长很多知识,还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蒲公英)

  2.介绍蒲公英。

  (1)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

  (2)师生交流: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说。(蒲公英)是的,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介绍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花中午开,早晨和傍晚不开放。在乡间,它也叫布谷英。

  春夏之时,蒲公英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其实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个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隐藏着一个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个果上,长着很密很长的冠毛,这些带冠毛的小果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毛茸茸的圆球。每当风吹来,蒲公英的种子就被风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会发芽长大。

  3.质疑解疑。

  (1)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2)这金色的草地可美了,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题。读到这里,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

  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

  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熟读课文,厘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们住在乡下,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二段(第3~4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四、自由朗读。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6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

  【教学准备】

  教师:

  1、课件。

  2、有关月球之谜的课外资料。

  学生:

  搜集有关月球的传说及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图猜诗句。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有关的诗句──出示诗句后齐读。

  3、同学们可真能干,知道这么多的课外知识。读了这么多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吗?

  (是啊,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句。)

  4、月亮可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月球图片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月球之谜。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本课字词,自由读(你能读正确吗)

  2、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把这些词语在课文中找到,读正确。

  3、指名读词语。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引入:

  (出示图片)看,这是一轮多么明亮的圆月啊,我们用这一个词来形容她:皎洁。理解皎洁。

  2、当这一轮明月升上高高的夜空,是多么美妙的景色啊:

  出示第一句,指名读──自由读

  3、理解遐想:出示遐想,什么是遐想?你知道人们关于月亮有哪些美好的想像吗?

  (请学生说一说)

  追问:你是从哪知道这些故事的?

  对啊,这也是学习课外知识的好途径。

  看了这么多的传说故事,再来看看这迷人的月亮,你有什么感受?

  4、对着神秘的月亮,你有些什么美好的想像呢?

  (听音乐,边听边感觉)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像。

  5、再读第一句:

  让我们带着无限美好的遐想,再来读读这句话(配乐朗读)。

  6、是啊,月亮太美了,人们多么向往有一天能到月亮上去,看看吴刚和嫦娥,和他们一起遨游月宫。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无法登上月球,只能望月兴叹。人们多么想知道。

  (出示三个问题,齐读)

  7、指导读好问句。

  (是啊,人们迫切地想知道这些谜底。人们真想去月球看看)

  8、齐读最后一句话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入:

  1969年7月20日,是个值得全世界人类记住的日子。在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月球,集中到了两个人身上。

  1、介绍第一次登月的.基本情况,观看图片。

  2、自由读第2自然段:宇航员踏上了月球,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色呢?

  3、指名读句子,出示图片和文字。

  4、指名说一说:读这几句话,月球上的景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理解奇异)

  5、指名读:

  能读出奇异的感觉吗?──齐读。

  6、欣赏月球奇异的景色。

  7、月球的景色真是奇异啊!对比第一自然段中人们眼中美好的月亮,你有什么想说的?

  8、带着这些谜团,我们再来欣赏月球奇异的景色。──齐读

  五、初读三至八自然段

  1、宇航员们从月球采回来各种标本让科学家们做研究,科学家们做了许多研究,那么,千百年来,缠绕在人们心中的不解之谜解开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自由地读读课文三至七自然段,边读边想: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月球产生了什么谜团?

  2、学生自由读,读后交流。

  3、想知道这些不解之谜吗?拿出关于月球的科学资料,读一读并想想:读读这些资料,看能不能解开你心中的谜团。

  4、集体交流。

  5、出示省略号。是呀,当我们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非常希望能真正地了解月球,解开月球带给我们的不解之谜。谁知却发现,月球带更我们这么多的谜团。

  6、大家的资料都是不一样的,想知道其他关于月球的知识吗?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看书。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7

  教材简析:

  《灰雀》是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回了树林。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以善意的语言既教育了男孩还保护了男孩的自尊心。也体现了男孩的善良品质。课文虽然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着重描写人物语言给人很深的启迪。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难度的句子和词语较多,文章中有几个生字是平常不常见的,很容易读错,部分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给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了难度;列宁的循循善诱学生也不易领会。因此,本课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朗读,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问,读懂重点句子,领会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法学法: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感受列宁的爱,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不同列宁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8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揠苗助长》,学会本课8个生字以及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学重、难点:

  体悟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词(板书:“寓言”),认得吗?谁来读?有谁知道“寓言”是什么?

  小结:“寓”在这里是“寄托”的意思,“寓言”简单的来说,就是寄托着一个大道理的小故事。我们一起来把它响亮地读一遍。

  2、继续和老师一起往下写(板书:“两则”),连起来会读吗?齐读“寓言两则”,它是什么意思呢?

  对,“则”是个量词,有“条、个”的意思,“寓言两则”就是寓言两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则寓言。这个成语呀就是它的题目,谁能响亮地读一读?

  (出示: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寓言,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长》讲了一个怎样的小故事呢,我们就来读课文。要求有3个:

  第一、标自然段的序号;

  第二、读准生字的读音;

  第三、读通顺课文。

  2、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1)、大家读得很认真。课文中有几个很难读的词,老师想先听听大家读得怎样。(依次出示下列词,读出意思)

  “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读好它吗?

  “焦急”:第二个词我们二年级时就学过了,一起读,与它意思相近的是——“着急”

  “筋疲力尽”:这第三个词可最难读了,谁来读?它是什么意思呢?哪个字就是“没有了”的意思?

  “兴致勃勃”:这个词该怎么读?和它意思最相近的词就是——“兴高采烈”

  “纳闷”:最后这个词谁来读,什么意思?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词语读得很不错,课文读得怎样呢?哪四位同学自告奋勇地来读,每人只要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帮他们读故事的题目。(指名4人各读一小节)

  (3)、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很高兴。因为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很会学习。老师还想看看:有哪些同学更棒,已经能猜猜“揠苗助长”的意思了?

  小结:对,“揠苗”就是拔苗,“揠”就是拔的意思。刚才我们说的就是这个成语的本来的意思!

  (4)、那它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就让我们来填一填吧!(完成填空后齐读)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小结:这就是故事的大概,它讲明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因而课文就可以依此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二部分呢?第三部分呢?

  三、感受农夫,品读课文。

  1、再读课文,感受农夫。

  接下来,我们就要进一步深入课文,感受农夫的`形象,来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说说(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老师相信,在课文的每一个部分,农夫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把它写在给你感受深刻的地方。

  2、交流汇报,朗读品味。

  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发现和感受,可见大家读书很投入,很认真。

  (1)、[很焦急]

  首先请刚才那位感受到农夫焦急的同学来说一说,第一部分中有哪些给你感受特别深刻的词吗?

  ★结合回答,扣住“巴望”。这个“巴望”仿佛让人看到农夫正眼巴巴地看着、盼着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导朗读。整个第一自然段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自由练炼。

  ★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能看到农夫……还仿佛听到他在说……

  ★齐读。大家想象得多么真切呀!我们读课文呀,就要带着想象去读。来,把我们的想象送入课文,好好读读!

  (2)、[很辛苦、很高兴]

  大家读得多投入呀,把农夫焦急的样子读得活灵活现!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一边抓住关键词,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读好第二部分,读出农夫很辛苦、很高兴的样子。大家自由练练吧。

  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

  你那个“终于”让老师听出了农夫好不容易想出办法后的喜悦,你能把这种喜悦读得更充分些,更鲜明些吗?请你继续往下读。

  ★(出示图片)看,有多少棵禾苗需要他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呀!(一望无际、不计其数……)所以“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想象那番情景吧:中午,烈日当空,农夫正弯着腰,弓着腿,在田里“将禾苗……”;两个小时过去了,农夫满头大汗,顾不得一擦,还在田里“将禾苗……”;有是三个小时过去了,太阳落山了,可农夫仍在田里“将禾苗……”;天已经完全黑了,农夫的衣衫早已湿透,可他还在田里“将禾苗……”多么辛苦啊!因此他累得——“筋疲力尽”

  ★农夫的辛苦我们已经读得淋漓尽致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谁来继续往下读?

  你读出了“兴致勃勃”样子,但农夫早已筋疲力尽,哪还来的力气这么大嗓门地说话呀?可他的心情绝对是兴奋的,所以老师要说读好这一段是个挑战嘛!老师给大家出了个主意(出示填空),你们先想想该怎样填,再往下读。能把填的动作做出来就更了不起了!

  ★让我们把整个第二部分连起来读一读。

  (3)[很可怜、好愚蠢]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此时,你觉得农夫又傻又可怜。

  四、表演想象,体悟寓意。

  1、可农夫自己还不明白呢。不信,我们来演演。老师来做你们认为的傻农夫,聪明的同学们就做农夫的邻居、村长、儿子、父亲……或是禾苗都可以。先想好:你扮演谁?农夫傻在哪里,该怎样劝他?边想可以边和同桌交流一下。

  2、现在开始表演:

  师:老农我呀姓俞,认识我的人都叫我“老俞”。我可真倒霉呀,种了一大片的禾苗,长都不长,真是急死我了。好不容易想了个办法,辛辛苦苦拔了大半天的禾苗,没想到禾苗居然都枯死了。大伙儿光是笑我傻,有谁知道我老俞的心有多酸!我多么希望有个好心的人来跟我说说,好让我明白我究竟傻在那儿,错在哪里呀!

  生:……

  师:听了这么多好心人的话呀,我这颗榆木脑袋也似乎开窍了。原来我这样做违背了禾苗的生长规律,反而把事情办坏了,我急于求成,反而欲速不达呀!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3、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小故事学完,大道理也不知不觉悟出来了。这就是《揠苗助长》这个小故事里蕴含的大道理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其实,它还是成语“揠苗助长”的比喻义呢,我们再来读一读。在生活中,我们通常把那些为了急于求成而违背规律的做法叫做——“揠苗助长”(指着板书读)

  五、联系生活,升华思想。

  1、这里,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故事)。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

  2、大家谈得真好!看,只是一则小小的寓言,就让我们的同学变得聪明了,会用头脑去思考、辨别生活中的事件了。因为,寓言虽然短小,却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多读寓言,学会思考,一定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老师还要向大家推荐两本书(出示:《新编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作业安排:

  1、完成补充习题。

  2、回家把《揠苗助长》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

  揠苗助长

  违背生长规律急于求成事情弄糟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9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我就力求体现这一理念,读懂文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充分接触文本,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习语文的方法千变万化,思维方法亦然。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师: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揭题。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呢?找出句子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用来度的方式体会列宁的感受。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四、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1)“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指导朗读写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4、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

  请生讨论回答: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又是他放回来的。

  (1)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找一找。

  体会

  ①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②“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③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a、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b、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勇于改错的决心

  ④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喜爱吗?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2)小结:

  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所以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又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

  5、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

  (1)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体会:

  ①“小灰雀,你昨天到哪儿去了?”(师):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鸟儿会回答吗)

  各自练读第3~9自然段,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

  ②揣摩“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

  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③听到:小男孩说:“他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

  ④所以列宁微笑着说,(生齐读——-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就是这份深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让他勇于改正错误,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

  (2)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叮嘱、哈哈大笑、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词语。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4.继续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例:(1)谁画杨桃?

  (2)怎样画杨桃?

  (3)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

  (四)理解词义。

  1.查字典理解词义。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知道本文写的是“我”在图画课上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学们大笑。老师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画的.内容是对的,并讲明了道理。

  2.让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句,提出质疑。

  (六)作业。

  1.写词语。

  2.熟读课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1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四篇精读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除了《古诗三首》介绍了天门山、西湖、洞庭湖三处景色之外,其他三篇课文都是介绍了一处景色,分别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这些都是我国有名的景点,其山水、阴晴无不令人着迷;其丰富的物产,迷人的景色无不令我们叹为观止。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的地大物博,河山壮美。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描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富饶的西沙群岛本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海滨小城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述了海滨小城的美景,突出了这座海滨小城的整洁与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描述了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和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1.认识43个字,会写51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潋滟、空蒙、西子、相宜、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

  4.初步学会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了解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物产和景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词语。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技巧。

  3.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美河山。

  17.《古诗三首》…………………………………………………………………3~4课时

  18.《富饶的西沙群岛》…………………………………………………………2~3课时

  19.《海滨小城》…………………………………………………………………2~3课时

  20.《美丽的小兴安岭》…………………………………………………………2~3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学习古诗,要引导学生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容。如《望天门山》要看到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则知道西湖在阴、晴天气中的不同风姿。品《望洞庭湖》则要看到洞庭湖的湖面风光,学习其他三篇文章,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各个地方的物产。引导学生搜索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我国山河风光的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17.古诗三首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古诗教学应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旅行。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对文字、音乐、绘画的.赏析,锤炼学生的艺术思维。在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引导孩子想象,在想象中感受古诗的神韵,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1.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预习古诗,制作生字卡。(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朗读伴奏音乐。(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写5个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境。

  学前准备1.积累李白的诗歌,预习古诗。(学生)

  2.制作《望天门山》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1.师画简笔画,高高的山,并叙述天门山的来历。

  2.板书课题和作者。 1.学生观赏老师画画,并倾听故事。

  2.齐读课题。 1.请默写一首你学过的李白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了解作者,初识古诗(用时:10分钟)1.老师介绍李白。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指导书写:断、楚、至、孤、帆。

  3.学生听范读,画出节奏,比赛朗读。

  4.初步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2.辨字组词。

  至()断()

  到()继()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时:10分钟)1.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2.想一想每句诗里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1.学生自主学习,并在书上批注。

  2.学生交流收获和疑问,并说说诗句里用的好的词语。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中断:_________________

  回: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出:________________

  孤帆:__________________

  四、交流分析,理解悟情(用时:15分钟)1.课件出示第一句思考:

  (1)这句写了什么山,哪里的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从画面中你感受到天门山怎样?又感受到水怎么样?

  (2)哪些字给你感受最深?

  2.课件出示第二句,思考:

  这一句主要写了什么?水流到这里发生了什么?通过“回”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朗读。

  4.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四句。

  5.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学生读诗句,结合注释和教师展示的课件体会每句诗的意思。

  2.学生自主交流,体会和感受。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揠苗助长》,学会本课8个生字以及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学重、难点:体悟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举起你们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词(板书:“寓言”),认得吗?谁来读?有谁知道“寓言”是什么?

  小结:“寓”在这里是“寄托”的意思,“寓言”简单的来说,就是寄托着一个大道理的小故事。咱们一起来把它响亮地读一遍。

  2、继续和老师一起往下写(板书:“两则”),连起来会读吗?齐读“寓言两则”,它是什么意思呢?

  对,“则”是个量词,有“条、个”的意思,“寓言两则”就是寓言两条。

  3、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第一则寓言。这个成语呀就是它的题目,谁能响亮地读一读?

  (出示: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寓言,了解大意。

  1、《揠苗助长》讲了一个怎样的小故事呢,咱们就来读课文。要求有3个:第一、标自然段的序号;第二、读准生字的读音;第三、读通顺课文。

  2、检查朗读,了解故事。

  (1)、大家读得很认真。课文中有几个很难读的词,老师想先听听大家读得怎样。(依次出示下列词,读出意思)

  “巴望”:是什么意思?你能读好它吗?

  “焦急”:第二个词咱们二年级时就学过了,一起读,与它意思相近的是——“着急”

  “筋疲力尽”:这第三个词可最难读了,谁来读?它是什么意思呢?哪个字就是“没有了”的意思?

  “兴致勃勃”:这个词该怎么读?和它意思最相近的词就是——“兴高采烈”

  “纳闷”:最后这个词谁来读,什么意思?你能读出它的意思吗?

  (2)、词语读得很不错,课文读得怎样呢?哪四位同学自告奋勇地来读,每人只要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帮他们读故事的题目。(指名4人各读一小节)

  (3)、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很高兴。因为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很会学习。老师还想看看:有哪些同学更棒,已经能猜猜“揠苗助长”的意思了?

  小结:对,“揠苗”就是拔苗,“揠”就是拔的意思。刚才咱们说的就是这个成语的本来的意思!

  (4)、那它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就让咱们来填一填吧!(完成填空后齐读)

  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小结:这就是故事的大概,它讲明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因而课文就可以依此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二部分呢?第三部分呢?

  三、感受农夫,品读课文。

  1、再读课文,感受农夫。

  接下来,咱们就要进一步深入课文,感受农夫的形象,来把课文读得更好。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说说(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老师相信,在课文的每一个部分,农夫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把它写在给你感受深刻的地方。

  2、交流汇报,朗读品味。

  咱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发现和感受,可见大家读书很投入,很认真。

  (1)、[很焦急]

  首先请刚才那位感受到农夫焦急的同学来说一说,第一部分中有哪些给你感受特别深刻的词吗?

  ★结合回答,扣住“巴望”。这个“巴望”仿佛让人看到农夫正眼巴巴地看着、盼着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导朗读。整个第一自然段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自由练炼。

  ★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能看到农夫……还仿佛听到他在说……

  ★齐读。大家想象得多么真切呀!咱们读课文呀,就要带着想象去读。来,把咱们的想象送入课文,好好读读!

  (2)、[很辛苦、很高兴]

  大家读得多投入呀,把农夫焦急的样子读得活灵活现!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一边抓住关键词,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读好第二部分,读出农夫很辛苦、很高兴的样子。大家自由练练吧。

  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

  你那个“终于”让老师听出了农夫好不容易想出办法后的喜悦,你能把这种喜悦读得更充分些,更鲜明些吗?请你继续往下读。

  ★(出示图片)看,有多少棵禾苗需要他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呀!(一望无际、不计其数……)所以“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同学们,让咱们一起来想象那番情景吧:中午,烈日当空,农夫正弯着腰,弓着腿,在田里“将禾苗……”;两个小时过去了,农夫满头大汗,顾不得一擦,还在田里“将禾苗……”;有是三个小时过去了,太阳落山了,可农夫仍在田里“将禾苗……”;天已经完全黑了,农夫的衣衫早已湿透,可他还在田里“将禾苗……”多么辛苦啊!因此他累得——“筋疲力尽”

  ★农夫的辛苦咱们已经读得淋漓尽致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谁来继续往下读?

  你读出了“兴致勃勃”样子,但农夫早已筋疲力尽,哪还来的力气这么大嗓门地说话呀?可他的心情绝对是兴奋的,所以老师要说读好这一段是个挑战嘛!老师给大家出了个主意(出示填空),你们先想想该怎样填,再往下读。能把填的动作做出来就更了不起了!

  ★让咱们把整个第二部分连起来读一读。

  (3)[很可怜、好愚蠢]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此时,你觉得农夫又傻又可怜。

  四、表演想象,体悟寓意。

  1、可农夫自己还不明白呢。不信,咱们来演演。老师来做你们认为的傻农夫,聪明的'同学们就做农夫的邻居、村长、儿子、父亲……或是禾苗都可以。先想好:你扮演谁?农夫傻在哪里,该怎样劝他?边想可以边和同桌交流一下。

  2、现在开始表演:

  师:老农我呀姓俞,认识我的人都叫我“老俞”。我可真倒霉呀,种了一大片的禾苗,长都不长,真是急死我了。好不容易想了个办法,辛辛苦苦拔了大半天的禾苗,没想到禾苗居然都枯死了。大伙儿光是笑我傻,有谁知道我老俞的心有多酸!我多么希望有个好心的人来跟我说说,好让我明白我究竟傻在那儿,错在哪里呀!

  生:……

  师:听了这么多好心人的话呀,我这颗榆木脑袋也似乎开窍了。原来我这样做违背了禾苗的生长规律,反而把事情办坏了,我急于求成,反而欲速不达呀!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3、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小故事学完,大道理也不知不觉悟出来了。这就是《揠苗助长》这个小故事里蕴含的大道理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其实,它还是成语“揠苗助长”的比喻义呢,咱们再来读一读。在生活中,我们通常把那些为了急于求成而违背规律的做法叫做——“揠苗助长”(指着板书读)

  五、联系生活,升华思想。

  1、这里,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故事)。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

  2、大家谈得真好!看,只是一则小小的寓言,就让咱们的同学变得聪明了,会用头脑去思考、辨别生活中的事件了。因为,寓言虽然短小,却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多读寓言,学会思考,一定会让咱们变得更加聪明。老师还要向大家推荐两本书(出示:《新编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作业安排:

  1、完成补充习题。

  2、回家把《揠苗助长》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

  揠苗助长

  违背生长规律急于求成事情弄糟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茁壮、葱翠、形态各异

  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字

  2、能以“一片叶子”的口吻联系说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在以往教学中以渐渐渗透,在本课中结合教师讲解。

  3、通过朗读和看图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生字新词,体会叶子的外在之美

  难点:理解“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透过语言文字,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茁壮、葱翠、形态各异

  2、能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

  一、导入,引入课题

  1、师: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很多树,我们的注意力很可能被树上的`花吸引了,我们不是经常赞美梨花、桃花吗?我们还可能关注树上的果实,津津有味地品尝过梨子、桃子、苹果。可我们忽略了树叶。的确,树叶太多了,太平凡了,可它们很美,作用很大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题目是:做一片美的叶子。

  2、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学生自由讨论(1)叶子美在哪里?(2)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

  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明确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茁壮、葱翠、形态各异

  2、能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磁带,揭示要求

  (1)仔细听录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三部分

  板块二:自主学习

  (1)任务一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怎么分?

  交流讨论一:讨论交流

  (2)任务二

  出示生字词教学

  形态各异奉献乳汁整体位置输送茁壮之间葱翠

  师生互动:正音、辨析字形

  J交流讨论、

  联系上下文,文中插图理解词语

  (3)指导书写

  茁:注意“出”的笔顺是:竖折、竖、长竖、竖折、竖

  输:“车”旁的笔顺是:横、撇折、竖、提

  奉:半包围结构。

  异:上“巳”

  置:上两竖,下三横

  三、训练反馈:

  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乳rǔ lǔ整zheng zeng葱cong chong奉feng fen

  二。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词。

  异()计()问()各()

  导()汁()间()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4

  一、复习,回顾前文

  灰雀是那样的惹人喜爱,我们再来读读灰雀惹人喜爱的句子吧“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二、抓住重点,深悟导练

  多么惹人喜爱的灰雀。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学习第(3-10)段

  1、自由读课文(3-10)段,找找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句话是男孩说的,用“~~~~~”画出列宁说的话,男孩说的话用“____”画出来,列宁说的话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

  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哪里去了?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男孩说的话),自由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4、男孩的话有三次,先说没看见,后来说灰雀会回来,还说一定会飞回来,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受到了列宁的感染)

  5、男孩为什么要捉这只灰雀呢?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三、感情升华,评价导思(学习11-13)

  1、指导看图,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学习第(11-13)段,读读想想,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列宁见男孩已经知道错了,他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理解孩子,不想伤害孩子,所以没有问孩子。

  3、学习了课文,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孩子,知错就改。列宁,爱护动物,尊重、爱护小朋友)

  四、总结全文:

  列宁对待孩子的教育没有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尊重、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循循善诱,让孩子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本文就是通过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列宁作为名人的不平凡的一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5

  【教学目标】

  1.畅谈暑假生活,与同学分享暑假的快乐时光。

  2.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回顾语文课堂常规。

  3.初步了解本册课本的结构,了解篇目及每单元的特色,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4.听《毛毛虫和我》的故事,感受理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本册课本的结构,了解篇目及每单元的特色,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回顾暑假。

  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已经结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三年级的学生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爱上三年级,抒写出新的传奇。

  你的暑假是怎么过的呢?今天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刚刚过去的美好的暑假生活。老师知道,很多同学都去旅游了,有去北京的,有去济南的,有去杭州的……猜猜,老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老师看到了大家在博客上记录下的假期生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进入我们的“暑期快乐大本营”!

  二、暑期快乐大本营。

  (一)说说暑假的味道。

  1.分享暑假里的快乐事。

  ??大家在暑假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可以说说自己游玩的经过,或是自己学到的本领,也可以说说自己在自学中取得的收获。

  2.小组内畅所欲言。

  3.指名上台讲,教师稍作点评。

  (二)暑期快乐作文吧

  1.全班欣赏学生的优秀作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选择一篇在小组内交流。(认真倾听,分享快乐)

  3.互相交流赏析。

  三、了解大概,亲近语文。

  1.认识封面:仔细看看语文书的封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读读目录。

  认真读读语文书的目录,说说:

  (1)这本书一共有几篇课文?标“*”的有几篇?

  (2)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

  四、提出要求,准备学习。

  1.拥有《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等学习工具书。

  2.准备三本簿子:日记本、练笔本和摘录本。

  3.准备一两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五、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因为有美丽的理想,所以奋斗的路上再苦再难也不放弃。新学期开始了,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毛毛虫和我

  ——送给新学期的自己

  毛毛虫知道,在它的身体里面,藏着一只蝴蝶。是的,它一直都知道,一刻也不曾忘记。当它慢吞吞地爬过菜叶的时候,它在想着这件事;当它贪婪地把叶子咬出一个个小洞时,它在想着这件事;当它舒展身体晒太阳的时候,它在想着这件事;当它亲吻一朵美丽的小花儿时,它在想着这件事……

  我要挑最鲜嫩的叶子吃,它对自己说,这样当我变成蝴蝶的时候,才会有艳丽的色彩;我要多多地吃,它对自己说,这样当我变成蝴蝶的时候,翅膀才会有力气;这金色的光线多么温暖,它对自己说,最重要的是,它将变成金粉装点我的翅膀;这朵小花多么可爱,它对自己说,将来我的翅膀上面,也会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哎呀,毛毛虫!好丑好恶心哟!”一个小女孩指着它叫道。这样的话毛毛虫听得多了,一点儿也不会破坏它的'好心情。哦,我将长出一双美丽的翅膀,它对自己说。这样想着,毛毛虫昂起了它小小的脑袋,慢慢地爬走了。

  我知道,在我的身体里面,藏着一个更好的自己。是的,我一直都知道,一刻也不曾忘记。

  所以我从来都不挑食,我知道所有健康的食物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所以我努力地读书,我知道所有那些有趣的书、严肃的书、美丽的书、智慧的书,最终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所以我喜欢认识新朋友,我知道所有那些善良的朋友、聪明的朋友、慷慨的朋友、睿智的朋友,他们的友情以及他们的美好天性,最终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所以我积极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我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走过的每一步路,我做过的每一件事,最终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所以我喜欢亲近大自然,我知道所有那些美丽的山水、阳光、花香和清新的空气,最终都将变成我的一部分,成就一个更好的我自己。

  每天早晨,我都会在镜子面前照一照自己;每天早晨,我都会在镜子里看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小男孩)。

  可我知道,在我的身体里面,藏着一个更好的我自己;就像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小种子会长成大树,我也会变成一个更好的我自己。

  1.毛毛虫的理想是什么?它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是怎么努力的?

  2.听了故事,说说自己新学期的目标。为了做最好的自己,在语文学习中你准备怎么做?(多阅读、多思考、多写作)

  六、布置作业,练笔表达。

  在练笔本上,写上两三段与“老师、语文”相关的话,题目自拟,也可以是:

  新来的语文老师

  开学第一课

  我的语文老师

  难忘的一节语文课

  ……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要想学好语文,只读一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读更多精彩的书。做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开始我们的书香之旅吧!请大家记住每天在书包里放一本优秀的课外书,一有时间就捧起书来读。让我们一起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吧!

  【板书设计】

  开学第一课

  暑假是快乐的

  书是甜的

  做最好的自己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11-19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10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2-22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3-23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12-16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8-2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3-01

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雨》教案07-23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狗杜克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