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的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物体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察物体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的探究的能力。
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法:发现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玩具熊猫、照片、学生带的各种玩具。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做个小游戏好吗?很简单,请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吗?请起立,向左转,挥挥你的右手,向右转,请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左耳朵。请一位同学和老师握一握手,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的右手和你们的右手在一个方向上吗?(生答)请一位同学站在老师的右边,请另一位同学拉着我的左手,现在我们一起挥挥我们的右手,一起伸伸我们的左脚,现在请把手在你们的胸前击两下,请把左手拍拍后脑勺,好玩吗?课后两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玩一玩。
(游戏既复习了方位,又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角度不同,观察的物体不一样的,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玩具熊猫(主要复习熊猫的前、后、左、右)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熊猫(师转动),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熊猫是什么样子(藏起熊猫)请同学们在你们的小组内互相的介绍一下熊猫。(初步的感知观察方法,并学会与人交流)
示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熊猫,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做示范从前面平视熊猫)请同学猜一猜老师看到了什么(生交流“眼睛、鼻子、嘴巴…..”只要抓住了某一特征就可以)同学们也很想看一看我们可爱的熊猫的前面(这时把熊猫转过来请同学们观察并全班交流)那么你们想想,这里有四幅照片哪一张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呢?(生答)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左边,也请一位同学来观察熊猫的右边(两位同学很快站好了),现在请你们想一想这两位同学观察的熊猫是一样的`吗?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一样的,这时只要给他们时间,很快他们就能找出不同(朝向不同)这时让学生快速的找出左、右两幅图片。
师:把熊猫的后面朝向学生,请学生说说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熊猫的什么(生交流),并找出对应的图片。
(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熊猫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区分熊猫的左、右、侧面,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观察的位置不同。)
2、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玩具放在小组中间,并说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现在请同学们转动你的玩具,请再说一说你们站在玩具的哪一面?看到了什么?(生小组交流)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介绍你们的玩具吗?(此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观察物体,介绍物体)
3、根据图片判断观察的角度不同(P57,做一做)
出示四本数学书前、后、左、右四面的图片,请同学们判断观察者的角度,并请同学们说一说如何判断的?说完之后,请小组把四本书按照书上所示合在一起,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找出相应对应的面。
三、巩固拓展小姐(以盲人摸象的故事进行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学会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占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
观察物体的教案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仅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2)组内交流: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
(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
(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
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
(1)再次观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2)交流反思:你现在看到小汽车的哪一面?为什么和刚才的一样呢?
3.重点观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观察:刚才有两个位置看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请再到这两个位置进行观察。
(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熊猫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熊猫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为下一环节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运用表象,发展观念
刚才我们在不同位置对熊猫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出示例1情境图:
1.情境模拟
(1)看一看:对照情境图,先请每组的四位学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明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再到小红、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
(2)想一想:请学生静静地想一想上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
2.运用表象
(1)说一说: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四个不同侧面的熊猫图片,学生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相应的图片下板书四位同学的名字。
(2)辨一辨:课件任意出示上图中的一张熊猫照片,判断是哪个座位上看到的,请快速站到相应的座位旁。
3.自主迁移
找一找:除了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观察,你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又会看到什么?(例如,从上面观察,看到熊猫玩偶的头顶。等等)
4.反思提升
(1)启迪反思: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提升: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板书: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模拟、方法迁移、想象推理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观察者与熊猫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较好地实现由实物到形状图的转化,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立空间观念。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连一连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观察推理:图中的四位同学看到大卡车的哪一面?分别是右边的哪幅图?
(3)独立解答:学生各自在书上连一连,然后汇报,同时课件显示答案。
2.站一站
(1)自由观察:每组组长将桌上的熊猫玩偶换成茶缸,每组同学围着茶缸走一圈,边走边想每个位置观察到的茶缸形状是怎样的?
(2)活动判断:课件分别出示茶缸前、后、左、右四个不同位置拍的四张图片,学生想一想在哪个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站到相应的位置。
3.填一填
(1)课件出示下图:(教材练习十六第4题)
(2)想象推理:有三名学生分别站在3个序号所在的位置,为天安门城楼拍照,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个位置拍的,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3)交流汇报:学生回答后显示照片的序号。
4.猜一猜
(1)课件依次出示:电脑的背面图、盘子的底面图、茶壶的顶面图、兔子的背面图、储蓄罐的侧面图、闹钟的正面图。
(2)大胆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分别是物体的哪个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激活经验储备,经历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大胆猜测、合情推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体验,学会数学思考,感受数学美。
(五)全课总结,迁移延伸
1.畅谈收获
2.小结延伸
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今后在看待事物时,不能像盲人摸象中的盲人那样只凭某一方面的了解来判断,这是不准确的,必须从事物的各个方面来观察,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设计意图】课尾小结呼应课始,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引向课外,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感受生活数学的魅力。
观察物体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2.在实际的拼摆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会辩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根据指定视图摆出物体。
教学资源:
1.学生每两人准备12块正方体木块。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拼拼摆摆”乐园里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形状的物体呢?(多媒体课件动画出示一个正方体)
2.聪明的小鸭用正方体拼搭成了以下几幅图。(电脑出示例题中的三幅图)
二、师生探究
1、数一数。
观察这三幅图分别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搭而成的.?
2、搭一搭。
小组合作:试着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出与例题相同的3个物体。
3、看一看。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这三个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图形?
4、画一画。
试着把自己看到的图形画在纸上。
5、比一比。
提问:从正面看这三个物体的形状相同吗?都是什么样的?从侧面和上面看呢?
6、小结: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①各自默读题目。
②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做哪几件事?(摆物体、观察物体、回答问题)
③独立操作、观察
④同桌互相检查物体摆得对不对。再指名回答题目中的两个问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让学生摆物体、连线,再回答问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①谈话: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很强,都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过,老师现在还想看看小朋友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何呢!
②媒体出示不同的拼搭要求。
③以小组为单位,每人独立拼搭,比一比哪一组拼搭出的符合要求的立体多?
④全班交流。
四、课堂评价
1.谈话:同学们,“拼拼摆摆”乐园的活动将接近尾声,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赶快给自己评一评,看看这堂课,你又获得了几颗星?
2.填一填:
评 价 内 容
☆☆☆☆☆
☆☆☆☆
☆☆☆
判断、观察能力
分析、动手操作能力
同桌合作学习的表现
观察物体的教案4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出相应的几何体,因此本设计重点突出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新知。
知识迁移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去思考、领会新知。组织学生按小组动手操作,在经历了观察活动之后,用3个同样的正方体按照兰兰所看到的图形摆一摆,帮助学生在观察者的位置和相应的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本设计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融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同样的正方体若干
学生准备 同样的正方体若干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出示小正方体教具)小小的正方体里面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真观察,积极动手,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师: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比一比哪组同学摆得又快又好。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桌间交流自己的发现)
2.集体交流,展示。
(1)学生大胆地到台前展示自己的拼摆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2)鼓励学生说出这样拼摆的理由。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总结:综合三视图的'形状可以确定出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观察、比较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化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巩固练习
1.教材2页“做一做”。
(1)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各自按要求拼摆。
(3)展示交流,集体订正。
2.教材3页1题。
(1)自主读题,指名说出题目要求。
(2)动手摆一摆,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在多次摆物体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认识。
观察物体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从实际切入。
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拍照。)
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击,对应的照片放大。)
生1:我最喜欢正面的,站在她的前面,拍的是她的正面。
生2:我最喜欢侧面的,站在她的旁边,拍的是她的正面。
2、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设计说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拍照活动巧妙引入,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知。]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
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生1:背上有尖尖的刺,锋利的牙齿,白白的肚皮,手细细的,有尖尖的爪子。
生2:眼睛是翘起来的,样子很凶猛。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生1:我看到了正面,它有尖尖的爪子、粗粗的腿。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
生2:我看到了侧面,它有粗壮的腿。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
生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们绕了一圈。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全面观察: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4)课间小歇:
教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恐龙,你们想不想到恐龙生活的地方去看看呀?看看恐龙都在干什么!(课件演示恐龙电影场景片段。)
(5)情感交流: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
生1:那些小恐龙真可爱,我都想养一个。
生2:恐龙的世界真漂亮,我都想去看一看。
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巩固新知。
(1)做一做
谈话:(课件同步)这时,开来了一辆汽车,恐龙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汽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恐龙围着汽车图)这是汽车的哪一面?(逐一设问)这四只恐龙分别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同座两人相互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
(2)摆一摆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生1:我看到了侧面,我能看到3个面。
生2:我看到了正面,我能看到2个面。
(3)找一找
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就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设计说明:我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恐龙为素材,通过3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恐龙的样子是不同的。由实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在巩固阶段,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把教材的练习1进行了改造,使得新课教学以恐龙为主线展开。并且以好人好事为教学资源,进行了思想教育,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体验成功、实践新知
1、实地观察。
教师:老师还拍下了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你们看,这是哪儿?(出示学校雕塑)我们学校的雕塑漂亮吗?你仔细观察过吗?今天我们学的就是观察物体。就让我们一起去观察我们学校的雕塑吧!(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雕塑。)
2、操作实践。
教师:咦,还有几张照片,老师想起来了,不小心撕坏了就在你们的桌子上,你能帮助老师把它拼出来吗?就让我们来一次比赛,根据刚才观察到的雕塑的样子把它们拼好!(学生两人一起拼图。)
提问:这张照片拍的是雕塑的哪一面,是站在雕塑的哪一面拍的?
生1: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正面,站在大门口拍的。
生2:我们拼的这张照片是雕塑的侧面,站雕塑的侧面拍的。
3、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观察物体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数学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想像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并明确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
3、解决问题:使学生能用观察、比较、实践等技能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对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
4、情感与态度: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观察,从不同方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经历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课件 玩具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逐张出示同一张图片但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
2、(根据图片的先后播出的顺序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是一个蓝色的球;储钱罐;小兔子)
3、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会看到什么呢?出题课题
探究新知
1、学习第58页例5.
2、请同学们拿出玩具熊放在桌子上,分小组看看坐在自己座位上看到的熊猫形状。
3、交流汇报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4、为什么熊猫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6、交换位置再观察,说说在新座位上看到的熊猫形状。
7、汇报交流
8、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一组放一个,坐在座位上认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的形状。
课题练习
1、这些图都是谁看到的呢?把是谁看到汽车的哪一个面用线连起来。
2、出示孙悟空的不同角度的图片,说一说是他的哪个面?
拓展提升
1、课件出题图片。
2、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说说他们分别给狮子拍了哪个角度的照片?
3、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观察。
4、完成68页的做一做。
课后小结
1、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2、师生总结:
a、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b、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观察物体的教案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例1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准备】
学生4人一组(桌子的前、后、左、右各一个),每组准备一个玩具老虎。教室中间空出,全班学生分别坐在空地的前、后、左、右。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
师出示两个纸盒(其中一个一面有几个孔,另一个没有),把两者存在不相同的地方背对学生。
师:这两个盒子完全相同吗?(生:完全相同。)
师指一个学生围着看一圈。
师:你看到这两个盒子完全相同吗?(生1:不同。)
师:(转动盒子,把两者存在不相同的地方面对学生)完全相同吗?(生:不完全相同。)
师:刚才同学们为什么说完全相同?
指生述说理由。
师:这就提示我们,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观察
师: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游戏。
(师请一个有代表性特征的学生站在教室的.中间。)
师:请问哪些同学是在这位同学的前面?
请问哪些同学是在这位同学的后面?
请问哪些同学是在这位同学的左面?
请问哪些同学是在这位同学的右面?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位置仔细观察这个同学,你能看到她的什么?
分别请坐在她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
师:从刚才这四个同学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我们从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这个同学,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二)分组观察
1.请各小组把玩具老虎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从自己坐的位置观察,并汇报观察到的情况:谁从前面观察的?你看到了什么?谁从后面观察的?你看到了什么?谁从侧面观察的?你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调换位置继续观察,并向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了老虎,现在你能说一说老虎是什么样子吗?
指生汇报。
(三)观察小结
师:刚才观察同学、观察玩具老虎时,你有什么体会?我们主要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的?
生回答,师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三、练习体会
(一)想一想
出示书上第67页例1图。
师:这三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观察的位置一样吗?
观察物体的教案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2、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1: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的图形。
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
解决问题(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
提问: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一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通过练习巩固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重难点:
1、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2、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复习铺垫: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知识,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在从一个和多个方向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基础练习:
1、第3、4题学生自己独立练习,再交流。
对于第4题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的。
2、第5题:可以让学生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3、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4、第7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题意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讨论。
三、提高练习:
1、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是相同的呢?从不同方向看呢?
2、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3、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指名回答,一起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的重点:
通过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可能。
2.当想象不出来的时候,用小正方体摆就变得简单了。
五、作业
完成练习册
教后反思:
观察物体的教案9
设计说明
1.观察体验,积累经验。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和发展的。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设计以观察活动为基础,让学生多次观察立体图形,逐步积累经验,使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转换到立体。
2.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了大量的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若干个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们知道拍的是谁吗?(在屏幕上依次播放两张分别从前、后拍摄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生:老师。
师:你们是怎么认出是老师的呢?
师:为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人物——“老师”引入,设疑“为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对上节课的旧知进行巧妙的复习。让学生深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的道理。
⊙实践观察,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69页例2。
(1)观察长方体。
师: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上的中间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进行观察。
①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并画出来。
②组织学生展示图画并汇报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学生分别从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长方体)
③学生交换方向进行观察,再次交流,建立表象。
(2)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用同样的方法观察一下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小组内交流后把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从正方体的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
生2:圆柱从上、下两个面观察到的是圆,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到的都是长方形。
生3: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观察到的都是圆。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
师:通过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们发现了什么?
(各组交流后,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师小结:由此看来,上一节课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教学教材69页例3。
师: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说得很对,仅仅有一个面是正方形,我们不能确定它究竟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通过观察和交流,强化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形状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巩固练习
师: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圆,请大家想一想,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长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代表汇报,集体订正。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布置作业
教材71页5题。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立体)
观察物体的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39页例2,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
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课
1、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抽生的小组为单位上台观察,燕记住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样子记下来,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面观察到的画出来,并同方交流。
师抽生把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集体评议。
2、完成39页例2及做一做(展示评议)
三: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完成练习八第3题。
观察物体的教案11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从正面、侧面上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难点:感知对称现象,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课时安排:3课时
课题: 观察物体(一)
内容:教材P67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同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确定正面、侧面、背面的观察位置。
3.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两只蚂蚁,有一天他们打算去看看牛是什么样的,于是啊,他们就出发了,一只蚂蚁爬到了牛蹄上,说:“牛长得和碗差不多大小。”另一只蚂蚁爬到了牛角上,说:“不对,牛是弯弯的,和黄瓜差不多长。”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学生回答:他们看得不全面,他们只看到牛的一部分。
师:是啊,这两只小蚂蚁只看到牛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出牛的全貌。
二.观察物体,探索新知。
1.要了解一样物体,需要全面地去观察,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全面地怎样观察物体。
2.小组合作观察。
四人小组拿出一个玩具,固定在桌面上不移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小熊(最常见的动物玩具),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熊的什么部位。
3.汇报:
你看到的是哪个部分?你是坐在什么位置观察到的?其他小组和他看到一样的小朋友请起立。谁看到和他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4.课件出示:
小朋友真仔细观察得真仔细。这有几个小朋友看到的场景,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吗?
5.通过观察小恐龙,你发现了什么?
站在不同的位置,我们看到的都可能不一样的。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观察书本。
请同学们把书四本合放。一会根据老师出示的画片,想一想应该是从那个角度看到的画面,就到走那个方向。
2.猜物体。
(1)课件出示玩具汽车的`一面,这是什么,这是从那个角度去观察的车?变换图形,再问。
(2)出示圆点。这是什么?有很多可能。看来单从一面判断是不行,我们要更全面些。出示铅笔正面图。再左右。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在做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要了解一个物体,我们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
五.作业:
回家选择一样物体,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并画下简易图。
课题: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内容:教材P68
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的过程,了解对称现象,并能识别轴对称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找对称轴
教学准备: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每个学生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感知对称。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张没有眼睛的笑脸,并准备不一样大小的眼睛让学生蒙着眼睛贴。
2.出示:蜻蜓、蝴蝶、树叶、脸谱。
师: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两边一样的图形,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板书:对称)
二.动手操作,探究对称。
1.剪一剪,议一议。
让学生试着用剪刀剪出一个像这样的对称的图形。
教师巡视、辅导,并贴出。
引导学生辨析: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不是对称的?光用眼睛看是不科学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呢?
学生可能提出“对折”的方法。
请剪得不对称的学生说说是怎么剪的,教师小结:随意剪是很难剪出对称的图形的。
再请剪得规范的同学介绍剪法。“先对折”再剪。
师:咱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对称的作品,你又发现了什么呢?(生说。师再揭示。)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折痕叫做“对称轴”。
教师在一个对称轴图形上画对称轴,并板书:对称轴。
请剪得规范的学生在自己剪的图形上画出对称轴,之前没有剪规范地剪出对称轴图形的学生,再修改一下剪的图形,或重新剪一个对称的图形,再画出它的对称轴。
2.猜一猜,折一折。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片,师:它是对称的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呢?(请学生猜)请大家动手折一折,试一试。
学生动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给大家看。
师:对,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呢?(请学生猜)动手折一折,试一试。
指名一学生演示,教师板书。
师:猜猜圆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动手折折看。
三.拓展应用,强化表象。
1.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这些图形是对称的以外,还有许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学生举例。
2.欣赏图片。
动物:蝴蝶、飞鹤、小鹿、企鹅等;建筑:北京天坛、法国艾菲尔铁塔等;艺术品:花瓶、民间剪纸等;文字:由、甲、旦、M、O、等。
3. 出示P68的做一做: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
独立完成。并请其余学生评价。
4.在格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P70练习十五的T3。
完成后请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到的?指名反馈,教师演示。
5.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可以增加:找对称图形并找对称轴的练习。
把图形分类: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等腰梯形、任意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教师请学生随意拿图形,并分类摆放。
(板书:是 不是 不确定)
找确定的图形的对称轴的并画出。分组完成。
6.小结。
通过剪,画,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对称图形,那么现在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样的图形。
四.课堂总结。
在下课前,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准备下课。请闭上你的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出来。打开手臂。感受一下五指张开的力量。想一想,其实人也是左右对称的。请闭着眼睛想一想,让思绪离开我们自己的身体,去寻找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左右对称的。再想一想,哪些我们可以称为是对称图形。慢慢地张开你对称的双眼。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今天学习的对称图形,你要用哪个字?
五.作业:
找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观察物体的教案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猜一猜这是什么?
2、公布结果。
3、小结:大家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猜出了这个物体,你们真了不起!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今天就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观察照片,激活经验。
1、观察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大家最熟悉的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2)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拍出来的样子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下面的两张照片哪张是老师站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哪里拍摄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4)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2、“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是两张某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照片,结合我们学校的大门想一想,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
你是根据什么做出判断的?
3、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
三、观察实物,亲身体验。
1、观察实物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已经等不及了,请出我们的这位小客人,这是一只卡通小牛,如果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这只小牛看到的样子又会怎样的呢?
下面我们就分组进行,从每一小组中请出一位小组长来示范观察小牛,并做一回小老师,判断从你这个位置看到的小牛是什么的样子的?
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的小组长看到的小牛的样子是哪一张图片,将你想到的用手势表示出来。(如果想不出的话,同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判断方法。)
请把小牛放在桌子中间,小牛的脸对着1号座位的同学。(学生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坐好)
师:你是从小牛的哪一面观察小牛的?请问看到的小牛是什么样子的?是几号图片,你的`组员们选对了吗?
生1:我看到了小牛的正面生2:我看到了小牛的身子生3:我看到了小牛的后面
师:左面和右面看到的一样吗?不同在哪里?2、换位置再观察
咱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请1号座位的同学到2号座位,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依次换位。
你现在看到的小牛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纷纷发言)。
师:我们继续换位置观察,2号座位的同学到3号座位,3号座位的同学到4号座位,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的小牛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完毕后,学生再次换位置观察并交流。最后让学生回到原位。)3、根据形状判断位置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对小牛进行了观察,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哪一组的同学看到的小牛是这个样子的?请把你的手举起来。(任意拿一张)
教师边说边出示:
师:××同学,你为什么举手了?生:因为我在我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牛的身子,而图片上画的也是这个样子。继续出示:
师:几号座位的同学看到的小牛是这个样子的?(出示小牛的侧面)有错的话要质疑学生的回答(采取辩论的方式)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让学生辨认,做法同上。)
师:通过从不同位置对小牛的观察,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师生共同肯定: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牛的样子是不同的。)
四、应用拓展
(一)练习
1、课本90页小猴题。有几个小朋友是摄影爱好者,他们在不同的位置分别
给小猴照了一张照片,根据刚才的经验判断一下,他们拍到了小猴的哪一面,你能把每人拍的照片连一连吗?
2、“想想做做”第2题。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连一连。(学生在书上完成,指名反馈,集体校对。)
(二)猜猜猜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面的情形,出示练习十五第
3、4题。
(三)图片欣赏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不同,本节课的内容在其他学科中也有体现,比如说:我们语文书中就有一首诗说明了这种现象。
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后在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从不同位置去观察,在思考问题时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希望大家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就把你们今天的收获带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的一个物体,并和他们说一说从不同方向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什么形状。
七、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
不同位置
从前面
从侧面
从后面
形状不同
观察物体的教案13
一、 单元教学内容
二、知识前后的联系
二年级上册 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
四年级下册 从3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看到的形状不同。
从3个位置观察3个不同的几何体的内容,让学生发现在某一个位置可能看到3个物体的形状会一样,为以后学习逆向思考作铺垫。
五年级下册 根据给定的观察到的一个面的形状,摆出4个、5个小正方体的立体拼搭形状,使学生感受到:从一个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立体图形形状;随着所用小正方体块数的增多,拼搭出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数量也增多。
给出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让学生摆出所观察的图形。使学生感受到从三面观察才能确定立体的形状。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4.在观察、操作和验证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在“搭一搭”的具体活动中,用拼摆小正方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5.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连一连、画一画、摆一摆等形式解决问题
6.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认识到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五、单元教学安排
观察物体(二)。。。。。。2课时
学情分析: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P13——P1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在拼摆、观察等数学活动中,提高推理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点:能正确判断从前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到的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时,体会看到的面数与物体的个数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一座庐山,为什么世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位置对实物进行观察。
2.出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图形。 请学生猜猜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以4~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小正方体,再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小组成员分别从前面、上面 和左面进行观察。
(2)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摆出从三个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
(3)小组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归纳结果。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来观察,得到的结果是怎样的?
小组交流后,概括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到的结果各不相同。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 3页 做一做。 学生独立连一连,并交流反馈。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的三组立体图形'要求学生分小组分别摆出这三组立体图形。
(2)摆好后每位同学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把看到的形状记录下来。
提问:从上面看3个物体,形状相同吗?从左面和前面看呢?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小结: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形状相同,从左面看,形状也相同。但从前面看,形状不相相同。
(3)教师小结: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 4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
提问: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小组交流后,反馈总结。
(三)巩固发散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拼摆图形,交流反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
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六、教学后记
观察物体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1、师:孩子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的课,你们紧张吗?(紧张;不紧张),那请转过身去,举起你们的右手,向老师们打个招呼:(老师们好!)再举起你们的左手向老师们问好;(老师们好)举起你们的双手,高呼(欢迎你们!)。好,孩子们真乖!请转过身来,坐下。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
有四个盲人,他们也想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子,让我们来听一听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小朋友们,他们摸到的是几只大象吗?那为什么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呢?他们分别是从大象的那一面摸到的?
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大象图),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是从大象的哪一个位置所看到的图形?
(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2、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师:四个盲人因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把大象说成了萝卜,扇子、柱子和绳子。那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二、 观察物体,顺思导学
1、 确定方位。
师:下面我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位新成员——储钱罐,你们喜欢吗?那就请它们分别坐在你们位置的中央。下面请坐在储钱罐前面的小朋友向我挥挥手;请坐在储钱罐后面的小朋友挥挥手;左面的呢?右面的呢?(——意在让学生分清前后左右。)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储钱罐的前后左右。
2、 观察储钱罐。
(1) 在自己座位上观察。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储钱罐的什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 交换位置再观察
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储钱罐,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储钱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师:现在你又在储钱罐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储钱罐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
师:我想采访坐在储钱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储钱罐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
师:哪儿不一样呢?
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储钱罐是不一样的。请问储钱罐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
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
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储钱罐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
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储钱罐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储钱罐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
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猪
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储钱罐的一个面,要是能看到储钱罐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
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储钱罐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学生尝试操作
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储钱罐转一圈,也可以让储钱罐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储钱罐,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汇报
师: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储钱罐是不一样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 分层练习,应用促学
1、 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赵亮、王丽、江铃、丁一四位同学一个礼物,大家看。(课件展示茶壶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汇报交流)
2.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
①伸左手,伸右手,左手拉右耳,右手拉右耳
②老师和大家一起做。出左手,老师的怎么和大家不一样?老师做错了吗?那大家做错了?那为什么我们不一样?那你知道老师的右边是那边吗?左边呢?前面呢?后面呢?
③那我换个方向站,你还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吗?这样站呢?那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样我该怎么站呢?
3、孩子们,你能说出你的位置前后左右的同学吗?你看到的又是同学的哪一面呢?(指名回答)
师:孩子们真聪明!那现在翻开你们的课本第48页,做一做课堂活动吧。请认真观察,并连线。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展示)
四、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观察物体)我们主要从哪些位置观察的?(前面、后面和侧面)还可以从其他的位置观察物体吗?(上面、下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一定不一样吗?(不一定)
观察物体的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
预设:
生:方便全面观察
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
预设:
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
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
(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
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
预设:
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
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②在方格纸上拼摆出你看到的图形。
③验证拼摆的图形与观察到的是否一样。
(4)学生活动,师巡视。
(5)汇报信息:(将学生作品贴黑板上)
(6)集体反馈:
问:谁的观察结果和他的一样? 看看,我们刚才的判断对吗?
(7)小结:我们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了这个立体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的观察,对于这个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通过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我们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观察与想象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全面、有序的观察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的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培养了空间观念,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观察不同立体图形
(1)师: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这个由老师搭成的立体图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试试?
(2)一生任意将四个小正方体拼摆成几何体(教师黑板上贴出学生对应作品)
预设:
(3)师:请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4)学生动手操作
(5)反馈交流,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开放的、积极的活动过程。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辅助学生的观察和想象,明确结论科学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确定方法。
(1)师:我们已经观察了两个不同的几何体,结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吗?同桌讨论一下。
(2)集体交流
(3)方法提炼:
先确定集合体的长、宽、高,
从正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高这两个要素;
从上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长和宽这两个要素;
从左面看到的是几何体的宽和高这两个要素。
【设计意图】从更理性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提炼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本质的习惯和意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1)学生试连线
(2)动手拼摆,验证想象
2.提高练习:
练一练
【设计意图】通过连一连、找一找、想一想和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认知得到巩固,为后续课程中进一步研究二维与三维图形打下基础。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四)提炼升华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2.师: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你会背吗?
预设: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预设:
生: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问:请你结合这首诗,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凸显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
【观察物体的教案】相关文章:
观察物体的教案三篇02-09
观察物体的教案15篇03-04
关于观察物体的教案三篇01-12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1-16
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11-03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5-31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07-22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8-06
《观察物体》的教学反思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