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此次音乐活动《萤火虫》是大班主题活动“黑夜秘语”系列活动中的一个活动。走进黑暗的世界,孩子们要面对恐惧,他们将依靠各种感官来认识自已生活中的另一半世界,建构对黑夜的认识。在倾听了故事《不开灯的夜晚》、欣赏了散文《我喜欢长长的夜》、科学活动《白天和黑夜》、《夜晚多么美》的活动后,孩子们再不会被黑夜“吓坏”了,他们对黑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经过探索发现了黑夜中的萤火虫是那么的美,从而产生了我们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的兴趣。
2、学习听辨并唱准两段歌曲结尾处的区别。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萤火虫》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组织幼儿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萤火虫》:一个宁静的夜晚,有一个怕黑的孩子睡不着觉,妈妈轻轻地在孩子的耳边唱了一首歌曲帮助孩子入睡。
2、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从歌里听到了什么?
二、理解歌曲内容。
1、这首歌真是太好听了,让我们一起再听一遍。
2、说说二段歌词是否一样
3、萤火虫有什么本领?
三、初步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模仿萤火虫,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2.跟音乐轻声学唱,引导幼儿感受夜晚萤火虫慢慢飞舞,四周静悄悄的氛围。
3.怎么样使这首歌更好听?(注意要中速)
4、教师重点范唱结二段不一样的地方
四、结束部分: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好听的歌演唱给大家听。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萤火虫》,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感应歌曲短短长的乐句,幼儿通过纱巾的摆动以及其他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此曲的优美意境。在活动中,我通过游戏来满足孩子各种情感需要和发展。如:小手指变成萤火虫跟着音乐到处飞等。在整个游戏中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各种肢体动作来进行创造性表演。
在这节音乐教学活动中选材方面适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萤火虫的形象孩子都很愿意去模仿。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较以往积极,能大胆表演。在活动的设计上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大方、亲切,与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通过引导和操作,认知红、黄、蓝是三原色。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
4、尝试通过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三原色的颜料、调色盘、毛笔、吸管、抹布。
2、制作的《小熊穿衣》三原色教具。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对颜色非常的感兴趣,在区域中总是区操作有关颜色的游戏材料。为了使幼儿对三原色有更深的认识,为此设计了此次教育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讲故事便操作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一大早,小熊和朋友们约好要去春游早上起床后,他挑了一件红色的外衣穿上了,可是觉得不满意,又换了一件黄色的,又觉得有些小,最后它穿上了一件蓝色的外套,这下他满意的准备出发了,刚出门,他发现外面正刮着大风呢,于是又把红色的外衣套在了外面……2、讨论:小熊都穿了那些颜色的衣服,这些衣服有哪些奇妙的地方?都还能变出哪些漂亮的.颜色来?你们愿不愿意来试一试?
3、教师出示三原色的颜料,请幼儿利用三原色来调配出新的颜色。
4、幼儿开始操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讲评:引导幼儿了解,这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的基础色,有了这三种颜色,其它的颜色都可以调制出,所以人们称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
教育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到了自己调制颜色的时候,积极性更高,一边调制,还结合经验说调制出的颜色与生活中所见到的哪些事物的颜色是相同的。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10~15个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离园等)
4、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里,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这个钟表展览馆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钟表,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音乐,幼儿回位置)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钟表上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都有两根针,还有数字1到12)
师:对了,都有两根针,那你发现这两根针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一根针长,一根针短)
师归纳:对了,一根长一根短,长一些细一些的针叫分针,短一些粗一些的`针叫时针,还有钟面上还有数字,是从1排到12的。
二、认识整点、半点,了解分针与时针的关系
1、认识整点
出示三个钟,一个钟的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钟时针在1上,分针拨在12上,另一个的时针拨在12和1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3个钟,请小朋友看看。
a、三个钟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b、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
c、想想,2点整,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教师师范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d、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呢?
教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1数字上,分针总是在12上。半点时,分针总是指在6字上。
2、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转关系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整点和半点时时针和分针的位置,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时针、分针他们是怎么样走的?(想!现在我们请时钟娃娃告诉大家!)
放《巧连智》,你从时钟娃娃那学到了什么?
(分针转一圈,时针就往前走一格)
(分针转得快,时针转得慢)
师:3点时,时针娃娃在干吗?(吃午点)
7点时,时针娃娃又在干吗?(吃晚餐)
9点时,时针娃娃又在干吗?(睡觉)
师:对了,小朋友认识了钟,就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该干什么事情,等会请小朋友分成三组,看着桌上的图片是几点,一组小朋友用小时钟来拨时间,一组小朋友看图来画时间,第三组小朋友用操作卡片来制作时钟。
小钟表呀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
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
睁大眼睛仔细看,现在究竟是几点。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认真寻找藏起来的东西,逐步发展有意注意。
2、让宝宝尝试撕不同质地的纸时的声音及感觉。
活动准备:
1、教具:音乐磁带《雪撬板》,机动小乌龟玩具。
2、学具:布娃娃、大手帕;一条长浴巾;一张未完全剪断的报纸条条;蜡光纸若干。
3、环境创设:淡粉色墙壁,彩色软垫子,幼儿可能爬、摸、碰及的地方均以海绵垫包裹,室内挂饰、摆放物品尽量少,散落一些捏响玩具、小毛绒玩具、拉绳(在小玩具上拴绳)玩具及水晶球等,配合舒缓、温馨的音乐。
活动过程:
1、问候:拍拍手
——首先妈妈、宝宝和老师互相问好。
——请妈妈抱着宝宝面对教师坐成半圆。
老师挨个和宝宝招手说:“XX好!”然后妈妈拿着宝宝的双手,和老师手心对手心拍一下,说“老师好!”
2、游戏:碰碰头
(1)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家长扶着宝宝的腋下,用自己的额头轻轻地触及宝宝额头,并亲切地唤宝宝名字,说:"宝宝,碰碰头好吗?"重复几次后,家长只要稍稍将头向前倾一点,宝宝就会主动把头凑过来。
(2)家长抱着宝宝去找其他的孩子玩"碰碰头"游戏。当宝宝与其他同伴玩游戏时,家长应扶着宝宝的头碰一碰,以免相互碰头时太重。
交流:动作语言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在孩子不能进行口语表达之前,动作语言尤其重要,对口语表达、认知、思维等均有帮助。
3、认知:娃娃不见了
(1)家长和宝宝一起玩玩具
家长带宝宝散坐在教室地毯上,每人有一个布娃娃。家长与宝宝一边玩娃娃,一边说:"这是娃娃的手,娃娃的手呢?","这是娃娃的脚,娃娃的脚呢?"家长带宝宝指认娃娃的手和脚。
(2)找找娃娃到哪里去了
家长拿起手帕,将宝宝刚才玩的娃娃藏起来,故意露出娃娃的'一部分。然后说:"宝宝,把你的娃娃拿给老师看看。""咦,宝宝的娃娃呢?哪儿去了?宝宝找一找。"家长很认真地和宝宝一起找,找到娃娃要给宝宝鼓励。当宝宝能熟练地找出娃娃以后,家长也可用手帕盖住整个娃娃,让宝宝根据鼓起的手帕找到它。游戏可以反复数次。
交流:在寻找的过程中培养宝宝的观察力,玩具找到了,也让宝宝知道玩具并未消失,积累最初的物质守恒的经验。
4、大运动:小乌龟
(1)宝宝观看乌龟爬行
教师拿出乌龟放在桌子上,打开开关对宝宝说:"宝宝们看,乌龟多可爱啊!它的头和脚伸出来了。哟!一碰又缩回去了。它还有一个本领呢,宝宝们仔细看……乌龟爬了。"让宝宝观看乌龟爬行,边看边引导宝宝拍手欢呼。
(2)宝宝练习爬行
宝宝们看过乌龟爬行后,家长将宝宝放在地毯上自己爬行,如果有些宝宝只会匍行或动作不协调也没关系,家长给予一定的帮助,如:抓住宝宝双脚,轻轻往前推,或将宝宝的腹部轻轻托起,将宝宝往前送等。
(3)爬过来拿玩具
教师手摇发响玩具,鼓励宝宝爬到教师这里来拿玩具,再爬回家长处玩玩具。玩过一会儿,教师拿着小筐,走到宝宝面前,在家长帮助下将玩具放入筐内。
5、美术:看撕纸
(1)看教师撕纸
家长抱宝宝围坐在教师身边。教师拿出一张大一些的黄色蜡光纸引起宝宝的注意,教师对宝宝说:“看这张纸漂亮吧,老师要把它变成一个小娃娃。”教师很快把纸撕成一个小娃娃,并画上眼睛、鼻子、嘴巴,然后给宝宝看,“变成小娃娃啦,小娃娃好可爱呀!”教师边说边将小娃娃从各个角度展示给宝宝看。在看的过程中,家长要轻轻地用语言和动作提醒宝宝注意看。
(2)看家长撕纸
家长将宝宝抱在怀里,撕纸给宝宝看,家长可选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认识的简单形象,如:小椅子、小衣服、小房子、小花等。家长可适当地在撕好的东西上用水彩笔添画几笔,使其形象生动。教师可巡回指导家长撕纸。
(3)宝宝随意撕纸
如果宝宝看到家长撕纸,也想拿纸撕时,可给宝宝一张报纸,让宝宝随意地拽、撕。
交流:玩纸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部和手指需要做出各种动作,反复的练习,这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今后使用工具的能力,是一种基本训练。
6、亲子游戏:雪橇板
(1)教师示范玩法
教师请出一位胆子较大的宝宝做示范,家长协助。
(2)家长和宝宝一起做游戏。
参考附录:《雪撬板》儿歌及玩法
雪撬板
雪撬板,雪中跑,
宝宝坐上开口笑,
妈妈拉我团团转,
爸爸后面跟着跑。
过门音乐:家长将宝宝放在大浴巾上坐稳。
儿歌及音乐:家长抓住浴巾一端,随儿歌节奏和音乐节奏慢慢拖动。
家长应弯下腰拖布条,要注意让宝宝坐稳,拖的时候速度要慢些,尽量顾及宝宝的重心。
家庭延伸:
1、提供光面报纸,和宝宝一起玩撕纸的游戏。
2、让宝宝玩藏物找物的游戏。
注意事项:
1、玩‘碰头’游戏的时候,要引导宝宝轻轻地、友好地表现,避免产生负面的引导,使宝宝受到伤害。
2、活动中,引导者宜表现出积极、活泼的态度,让幼儿更愿意主动参与游戏。
3、幼儿有个别差异,对发展慢、或对某一事物没兴趣时,宜尝试引导,不宜勉强,避免让宝宝产生排斥此物的心理。
未来影响:
1、强化幼儿大小肌肉及身体协调动作,可激发宝宝成长过程中更勇敢、积极的探索意愿。
2、通过撕纸得游戏,让宝宝初步感受到自己有改变外界环境的能力,从中得到乐趣,激发探索意愿,促进宝宝思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更好发展。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故事里的对话,学习词:缩、硬、壳。
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表演故事。
3、遇事能动脑筋、想办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聪明的乌龟》教学挂图一幅,狐狸、乌龟、青蛙的图片及头饰,乌龟的手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师:胡老师想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仔细听:穿件硬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面四脚划,岸上慢慢爬。猜出是什么动物了吗?
幼:乌龟。
师:你们知道乌龟主要生活在哪里吗?
幼:乌龟主要生活在水里。
师:小朋友觉得乌龟聪明吗?
幼:不聪明,因为它做什么都很慢。
师:叶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乌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聪明的乌龟》。
(二)完整讲述故事,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师:故事听完了,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小朋友了。
提问:(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聪明的`乌龟》)
(2)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乌龟、狐狸、青蛙)
(3)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看图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里的对话。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是在哪里?(池塘边)我们来看一看在池塘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哪里?(池塘边)青蛙在池塘边干什么?(捉害虫)这时候谁出现了?(狐狸)狐狸想干什么?(想吃了青蛙)狐狸是怎样靠近青蛙的?(轻轻地跑过去,(请幼儿模仿狐狸的动作))
(2)狐狸想吃青蛙,青蛙一点也不知道,情况变得很紧急,谁出现了?它是怎样救青蛙的?
(3)青蛙逃跑了,狐狸想干什么?乌龟是怎样做的?
(4)乌龟躲在壳里,狐狸吃不到它,狐狸说了什么?
(5)当狐狸说要把乌龟扔到天上去、扔到火盆里去的时候,乌龟是真的想要上天玩玩、要考考火吗?乌龟为什么要那样说?
(6)狐狸要把乌龟扔进池塘里,乌龟真的害怕吗?为什么?
(7)狐狸把乌龟扔进水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最后怎么样了?
(8)小朋友觉得故事里的乌龟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龟呢?(聪明的乌龟,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冷静、能动脑筋)
(9)乌龟很聪明,表现在哪些地方?(可以用故事里的对话来表现)
(四)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小朋友们自己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在表演的时候要把小动物的动作、表情都表现出来。
总结:小朋友们小动物们谁更聪明呀?我们遇到困难或者危险的时候要怎么做呢?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中,我通过让孩子观察乌龟、倾听故事、启发提问等形式,帮孩子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乌龟的聪明,懂得在遇到危险时,有时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保护自己。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够对一些简单的故事进行复述,特别是故事中的语言,更能惟妙惟肖地进行模仿,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长的故事,幼儿的复述能力相对小了很多。所以,针对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这个课时,我让孩子们来表演这个故事,通过对故事的表演,加深印象,从而能更好的记住故事内容和其中的语言。对孩子来说,表演故事是他们感兴趣的,但单调的模仿对话也会降低孩子的积极性。在活动前,我便准备了相应角色的胸饰,并设计了场景。活动中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我首先让孩子来练习角色对话;再请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在集体前表演,从我说旁边变为其他看的孩子说旁边;最后到小组分角色表演。这样一层一层环环相扣,孩子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故事中角色的情绪变化。从而复述故事也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大班教案 篇6
指向: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与颜色,锻炼手的控制力。
准备:人手1份小筐,内放积木10~15块(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积木);収玩具音乐(自选)。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
2、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并引导宝宝观察。
取出盘中的小筐,让宝宝观察:“看,这里有许多积木。”
取出积木摆放在工作毯上,边放边说出积木的`颜色,再将积木一块一块堆起来造高楼。
3、教师说明活动的指导要求。
提示家长:这个游戏是让宝宝通过视觉和触觉,初步感知物体的颜色与形状,练习手的控制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鼓励宝宝独立取托盘,提醒宝宝端稳托盘、小心慢走。
4、宝宝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自主操作。
教师逐一观察家长和宝宝的操作情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如在宝宝搭建高楼的过程中,引导宝宝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的积木”、“这是什么颜色的积木”等。
5、15~20分钟后播放収玩具音乐,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玩具。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两根长条纸交替折叠的技能,制作瓶子娃娃的四肢。
2、能自主的选择材料装饰瓶子娃娃,体验合作的快乐。
3、懂得废旧物品再利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范作:会跳舞的瓶子娃娃;PPT款课件;养乐多瓶子;彩纸,彩带等
活动流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听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师:那现在先请大家来看看,今天王老师请来了什么娃娃?(瓶子娃娃)
师:看看,这个瓶子娃娃还会干什么?(会跳舞)
师:对了,这是个会跳舞的瓶子娃娃,你们喜欢她吗?(喜欢)
师:新年到了,瓶子娃娃丁丁要开个新年舞会,他想邀请更多的会跳舞的瓶子娃娃参加,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好)
二、探讨瓶子娃娃的制作方法并学习长条纸交叠折叠的技能
1、幼儿探讨瓶子娃娃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个瓶子娃娃是怎么做的?
师:用了哪些材料?
2、教师示范:用长条纸交替折叠成瓶子娃娃的手脚
三、运用交替折叠折叠的技能制作瓶子娃娃的手和脚
1、运用交替折叠折叠的技能制作瓶子娃娃的'手和脚
2、设计瓶子娃娃的脸
3、装饰瓶子娃娃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两人一组,商量制作瓶子娃娃
五、作品展示:
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请幼儿拿着制作好的瓶子娃娃一起跳舞展示。师运用儿童化的语言指导幼儿,给幼儿以相互启发。
六、展示作品:对创造性强的作品给予表扬,让幼儿欣赏,对一般的作品找出其优点,鼓励幼儿的进步。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06-08
桃大班教案12-20
和泥教案大班12-28
大班音乐教案12-23
大班的雪教案01-02
分类大班教案11-07
美术大班教案12-13
大班安全教案12-10
冬至的大班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