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 感受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漩涡,了解这些漩涡的共同特性。
2. 尝试运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漩涡。
3. 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1.资源准备教师演示包:
(1)漩涡图片
(2)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3)记录活动表格幼儿资源包:
(1)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2)记录活动表格亲子活动包:
(1)容器、搅拌器皿、沙。
自行准备:
(1)课桌。
(2)示频仪、电源插座。
(3)黑板。
2.经验准备教 师:需要了解漩涡的形成。
幼儿:幼儿收集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会填写简单的表格。
3.环境准备在科学区准备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
三、科学词汇漩涡:水流急转所激起的螺旋形。
四、方法词汇观察:观察怎样制造漩涡。
操作:用不同的物体制造漩涡。
记录:哪个物体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五、活动建议
1.导入活动律动导入:让幼儿跳转圈舞,感受漩的动作。
2.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已经认识了漩涡,请幼儿说说在哪儿见过漩涡?你看见的漩涡是什么样的?你觉得漩涡像什么?
3. 幼儿作业组织幼儿用各种材料直观的表现己看到的漩涡。
1.画密密麻麻的螺旋线,拿剪刀顺着螺旋线剪,剪一个漂亮的漩涡。
2.用毛线摆螺旋线。
3.把橡皮泥搓成长条,把长条摆成螺旋线。
水中做漩涡。先问幼儿会在水中制造漩涡吗?然后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制造漩涡?
(1)用手搅。
(2)用嘴吹一吹。
(3)用筷子搅水。然后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尝试制造出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漩涡,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4.过程关注。
在幼儿进行制造漩涡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操作时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师。
原来用长而细的搅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6.活动延伸
(1)区域延伸在科学区一根葱和有色的水:运用漩涡的知识看看葱在漩涡中会怎样。
(2)家庭亲子活动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样把它们捞出来?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现事物不同的排列规律。
2、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
1、厚薄不同的图书,颜色不同的纸杯,大小不同的折纸小鸽子。
2、幼儿操作材料: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可操作的图形若干。
3、画有不同排列规律的图片三幅。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坐好。
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教师按不同规律排列(大小、厚薄)的纸制品,如:纸杯、图书、折纸小鸽子等,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列的规律。
2、请幼儿观察图片,发现并说出不同的排列规律。
出示两组高矮不同的树,请幼儿想想可以怎样有规律地排列?引导幼儿说出按高矮、高矮、高矮排队或矮高、矮高、矮高排队。
3、游戏:“猜猜看”,让幼儿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快速说出空位置上的相应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4、出示按数量递增的排列规律,让幼儿寻找规律,并尝试继续往下排列。
5、启发幼儿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如:绿红、绿绿红、绿绿绿红。
6、幼儿操作:
结束部分:
启发幼儿自己设计排列规律,用操作卡片拼摆出来,并与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走进夏天-雪糕好吃我不贪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走进夏天之雪糕好吃我不贪
目标:
1、介绍吃冷饮的卫生常识,引导幼儿认识贪吃冷饮的危害。
2、教育幼儿天热少吃冷饮,应该多喝水。
准备:图片
过程:
1、幼儿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冰淇淋罗罗》。
(1)小猴商店是卖什么的?
(2)谁来买了?他们每人买了几只冰淇淋?
(3)小猪罗罗也买了一只吗?他为什么肚子疼?
(4)医院里,鹿医生为罗罗做什么?
(5)回来后,罗罗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吗?
2、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3、讨论:
(1)罗罗肚子疼应该怪谁?
(2)能不能一下子吃很多冷饮?
4、引导幼儿认识吃冷饮的卫生常识。
小结:我们平时要多喝白开水和新鲜的果汁,少吃冷饮。
延伸活动:学着冲各种饮料招待客人。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电池
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电池
活动目标:
1、了解电池的种类和用途,知道电池有“+”“-”两极。
2、感知电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危害。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电动玩具 各种型号的电池 记录本 课件演示
活动过程:
一、1、引入:和孩子一起玩电动玩具,一些装了电池,一些没装电池
T:今天小朋友有带了一些玩具来,老师都没玩过呢,咱们一起来玩好不好?
C:老师,你看,我的恐龙走得很快,还有叫声呢!
C:老师,你看我的电子琴漂亮吗?还有音乐呢!
C:我的汽车怎么不会动啊?
C:你的汽车有没有电池啊?是电池坏了吧?
C:老师啊,我的这个电话也没声音!
C:我的机器人怎么不会走啊!
2、猜想预测
T:刚才一些小朋友问我们,为什么他的玩具不会动也没有声音呢?
C:是他们的玩具坏了吧。
C:可能是用太久了,电池没电了吧。
C:我看了,是没装电池呢!
T:那怎样才能让我们这些玩具都能动起来,有声音呢?
C:装上电池就可以了。
C:要装上好的电池才可以,坏的电池就不可以。
C:可是,我刚才装了啊,装了以后还是动不了!
C7:我也装了,装了以后电话还是没有声音。
T:那我们应该怎样装才能让玩具动起来,有声音呢?
C:把那个头对准另外一个电池的`下面,装进去就可以动了。
T:小朋友都知道电池有两头,那电池的一头有一个突出来的小头,还有一个“+”的图案,这边呢,是正极;另一头平平的,还有一个“―”的图案,这边呢,我们叫它负极。
C:那我觉得把正极对着负极,这样装能让玩具动起来。
C:我认为,把正极对着正极的装也可以让玩具动起来的。
C:我觉得,这个要用5号的电池,然后头(正极)对着屁股(负极)装下去,就可以电子琴就响了。
T:那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想一想,这三种安装方式哪种能让玩具动起来。能和不能要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记录。
3、分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幼儿实验过程:
C:这是7号电池,我试试看能不能装到电子琴里面。(尝试后他发现不行,换成了5号,装进了玩具手机,响了,他很高兴。)
C:xx装好了电池,可是电子琴没响,看了很久,她发现是电线断开了,于是她换了一个玩具。
C:xx尝试着装电话的电池,可是怎么装都没装好,x看到了,跑过来说:“我来帮助你啊,你要把这个(负极)对着这里啊(有弹簧的一头),就可以了。”
4、幼儿交流、讨论,引导幼儿将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大胆的提出来。
T:刚才小朋友都做得很不错,那能上来和别的小朋友说说你的实验吗?
C:我刚才发现把电池正极对负极的装到玩具里,玩具就可以动起来,我就给它画上一个“0”,那两种不能,我就给它“x”。
C:我开始用的电池是没电的,后来用了好的电池就可以了。
C:我把负极对着哪个弹簧,然后再正极对着负极,电子琴就响了!
5、集体小结
T:刚才小朋友说得很好,要合适的电池,装的时候先把负极对准玩具里有弹簧的那一头,然后把正极对准负极的装就能让我们的玩具都能动起来、响起来。
二、出示幻灯(电池博士介绍电池的种类)
三、(幻灯游戏:电池博士考考你―生活中的物品哪些是使用电池的?)
四、幻灯背景:(出现一片绿茵草坪,后出现沙漠的图片)
因人们乱扔废旧电池造成土地荒漠化。请小朋友想办法怎样解决?
五、出示废旧电池回收箱,引导幼儿收集幼儿园里的的废旧电池。
活动延伸:制作各种标示的环保垃圾箱。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激起幼儿对探索电池的兴趣,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寻找用电池的物品研究其奥秘。整个活动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通过玩电动玩具为兴趣点,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丰富的操作过程中,充分发现电池的特征用途,加上老师的有效指导和课件的演示更加巩固了幼儿对电池的认识,特别是课件演示中小游戏“问题博士考考你”更是的提高了幼儿兴趣,在活动中不仅轻松完成活动目标,还进一步培养了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2. 体验观察探究蜗牛的乐趣,萌发关注、喜爱蜗牛的情感。
3.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难点:
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蜗牛视频、关于蜗牛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见过蜗牛吗?你见过的蜗牛是什么样的?
——谁能把你见过的蜗牛画出来,并告诉我它的身体名称吗?
——我们先看个小短片,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画的完不完整。
二、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外形特征。
——观看完视频,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蜗牛背上有一个壳,头上有触角,眼睛长在触角上,身体是软软的,有点透明。
三、出示PPT《蜗牛》,介绍蜗牛的身体及名称。
——关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现呢?(蜗牛壳上有旋转的线——螺线)
——出示蜗牛壳图片,观察(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右顺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右旋,从蜗牛壳中间的螺线向左逆时针旋转的螺线叫左旋。)
——我们再来看看蜗牛的头,它有几对触角?它的眼睛在哪里?——蜗牛的嘴巴在哪里?你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吗?(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多颗牙齿。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蜗牛是怎样行动的?(蜗牛利用“足腺”分泌粘液,减少摩擦,蠕动腹足移动。)
四、分享寻找蜗牛的经验,并讨论蜗牛喜欢居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小朋友,你没有有抓过蜗牛?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教师总结:早晨潮湿的树丛中、下雨过后的草丛或墙面、,潮湿的墙角、潮湿的的花盆下都可以找到蜗牛,看来蜗牛待在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
——最近小朋友有见到蜗牛吗?你一般都是在什么季节见到蜗牛的?(蜗牛要冬眠和夏眠)
——请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蜗牛是怎样冬眠、夏眠的`。(蜗牛分泌一种黏膜把壳的开口封起来,此膜硬化后便形成一道保护身体躯体的膜,可防止外物侵入。这层硬膜具有轻微的透气性,使蜗牛能够呼吸而生存下去。同时,任何水分都很难经此而散失。)
活动延伸:
和孩子们一起寻找夏眠中的蜗牛,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视频、图片,来了解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爬行方式,并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本来本节课打算带孩子们一起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但因为现在是夏季,大部分蜗牛已经夏眠,不好找到了,所以没有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
改进措施:
在区角中投放放大镜与小蚂蚁,请幼儿观察放大镜下蚂蚁的样子,并把观察到的蚂蚁画下来。
小百科: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一般是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而广义的蜗牛还包括巨盾蛞蝓。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豆芽的外型特征及生长过程,知道豆芽是蔬菜,有营养。
2、学习给两种豆芽进行分类并品尝豆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3、通过幼儿自己亲自种植豆芽,掌握一些基本的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黄豆芽,绿豆芽若干,小脸盆,每人一个,人手一把小铲子,黄豆种,绿豆种若干。
2、多媒体课件。
3、烧熟的豆芽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演示画面“豆芽宝宝在跳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了解豆芽的特征。
1、洗豆芽。
请小朋友帮豆芽宝宝洗澡,提醒幼儿一边洗一边仔细观察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你洗的豆芽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老师出示电脑画面,帮助幼儿了解黄豆芽和绿豆芽的特征。
2、分豆芽。
请幼儿把脸盆里的.黄豆芽和绿豆芽分在两个点心盆里,然后送它们回家,边送边说:“黄(绿)豆芽,我送你回家。”
三、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提问:“你知道豆芽宝宝是怎样长出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 演示电脑画面,让幼儿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
四、了解豆芽的作用。
“你们知道豆芽有什么作用?”
五、出示烧好的豆芽,让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知道豆芽是有营养的,要多吃豆芽。
六、师幼合作种豆芽。
教师带领幼儿到自然角种豆芽。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通过想想、猜猜、实验知道果珍会在水里溶解,面粉、油不会在水里溶解的。
活动准备:
果珍 水 操作纸 勺子 面粉 记号笔 油 去油渍的方法制作成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探索:果珍和水
1、教师出示果珍和水。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把水和果珍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测并做出回答。(教师边出示操作纸,记录孩子猜测的结果。)
2、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幼儿用勺子搅拌。果珍它偷偷地在告诉我,它想在水里跳跳舞,请小朋友用勺子搅拌一下好吗?)
3、师小结:果珍和水相互溶解,果珍溶解到水里,变成了橘子水。(教师在操作纸上记录幼儿操作的结果。)
二、幼儿探索:面粉和水
1、教师出示面粉和水。刚才面粉看见了果珍和水在一起,它也想和水一起玩一玩,你们想一想,把面粉和水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测并做出回答。(教师边出示操作纸,记录孩子猜测的结果。)
2、幼儿实验:操作方法同上。(教师记录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
3、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面粉溶解到水里,变成了白颜色的水,可是丁老师早上也操作了一次把面粉放在水里,水是变白了,而且面粉也没有了,可是等我过了一会去看的时候,面粉沉在了水下面。(教师在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上打上问号)要不我们等一下去观察一下好吗?
三、幼儿探索:油和水
1、请幼儿猜油和水放在一起会怎样?幼儿自由回答
2、幼儿实验:操作方法同上
3、师小结:水和油互不相溶,无论用什么方法,总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教师记录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
4、刚才我们知道糖能溶解在水中,而现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可是如果我们的衣服不小心粘上了油,变的脏脏的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油渍去掉。
5、除了小朋友想的,老师这里也有许多平时爸爸妈妈不怎么用到的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看PPT)
四、活动延伸
刚才周老师把我们操作的面粉和水放到教室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面粉到底是沉下去了,还是溶解在水里了呢?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一、设计思路: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同时,《纲要》也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本节活动课,是以我园“354游戏教学模式活动的研究”成果为指导,是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幼儿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提升幼儿热爱科学,爱护小动物的情感。首先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学学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从而将活动内容引入到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关注上。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接着,我创设小动物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大胆交流自己看到的动物尾巴的样子,并让幼儿大胆猜测想象会是谁的尾巴。当幼儿的好奇心被点燃时,再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动物尾巴,并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新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要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然后,我组织幼儿玩拼图游戏这一活动,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后我组织幼儿交流自已知道的其它动物尾巴的特殊作用,鼓励幼儿课后继续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动物尾巴,并初步了解它们的妙用,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加深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种动物的尾巴。
难点:初步了解几种动物尾巴的妙用,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燕子、牛、袋鼠、孔雀、松鼠身体和尾巴分离图片。
3、动物尾巴若干条。
4、音乐《谁的尾巴长》。
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的导入:
师幼问好,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吗?你能学学自已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吗?(引导幼儿交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游戏活动的准备:
1、师引:今天,老师也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可它们却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看它们多粗心呀,身体藏在了里面,尾巴却露在了外面,擦亮你们的小眼睛,看看谁能找出这些好朋友。(播放课件,展示动物的尾巴)
2、引导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已看到的动物尾巴的.样子。
3、播放课件,展示动物图片,让幼儿试着说说动物尾巴的作用。
4、播放动画课件,展示动物尾巴的作用。
(三)游戏活动过程:
1、师引:小朋友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动物的身体和尾巴图片,请小朋友为你喜欢的动物找到尾巴,并把它们贴起来。看谁找得准,贴得好。
2、为幼儿分发动物身体和尾巴分离的图片,并强调游戏规则。
3、引导幼儿合作为小动们找尾巴,并将身体和尾巴贴在一起。
4、请幼儿上台展示,说说为谁找到了尾巴,它的尾巴长什么样,又有什么用?
5、总结幼儿游戏中的表现,鼓励表现好的幼儿。
四)游戏活动的延伸:
1、师引:是不是只有这些动物有尾巴呀,你还见过哪些动物的尾巴,它长什么样,又有什么用?(组织幼儿交流,并适时播放课件)
2、师小结:动物世界真奇妙,小动物的尾巴呀,有的长长的、有的短短的,有长的粗粗的,有的细细的……小朋友们回家后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明天把你知道的讲给小朋友们听,好吗?
3、结束活动:
小朋友,小动物们都有尾巴,那么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有一条尾巴,体验一下有尾巴的乐趣呢?现在请xx老师为小朋友分发尾巴,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揪尾巴的游戏。
(播放音乐《谁的尾巴长》,结束活动。)
六、活动反思:
(一)从课题选择上来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都特别强,加之他们又都非常喜欢动物,但通过了解我发现,孩子们对动物的某一身体部位,比如说“尾巴”的了解就比较少。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对这方面的探究欲望。
(二)从设计思路上来说,《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因此,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上,是以猜测、观察、描述、游戏为主体组织教学。作为教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做好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另外,在整个活动中,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手段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幼儿从中知道各种动物尾巴的用途,同时克服活动难点——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通过观察、描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游戏环节里,让幼儿在合作参与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幼儿热爱科学,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我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科学始与好奇”,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促使他们探索的内在因素,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爱上科学、迷上科学,在本节活动课的设计中,我没有讲枯燥的尾巴知识,而是努力创设了和小动物们玩捉迷藏游戏这一情境,让幼儿由尾巴猜动物,并大胆探索、积极交流动物尾巴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巩固了动物尾巴的特征,我设计了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大胆尝试和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活动,我明白——幼儿活动的设计,要能够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他们的游戏来组织教学,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二是如何做到以教材为范例,教给幼儿更多的知识,真正做到“小课堂,大生活”呢?在本节活动的设计上,我努力做到不局陷于教材,充分利用了教具、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拓宽幼儿的视野。另外,通过幼儿利用已往获得经验的讲述,通过幼儿之间的交流,通过询问家长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并激发幼儿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欲望。通过本节活动,我明白,要想真正做到“小课堂,大生活”,就要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兴趣激发到位,课后拓展适当、争取家长支持,我们的幼儿课堂才会呈现出和谐的“原生态”、“自然美”!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兔子的基本特征,学习用彩纸、纸杯拼贴可爱兔子。
2.激发幼儿保护小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兔子
1.师:今天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
2.出示“兔子”,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兔子。
3.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兔子的一些基本特点。
二、教师示范制作
1.师:原来小小的一次性杯子和彩纸就能变成一只漂亮的'兔子!到底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示范制作的过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怎样制作兔子,介绍要使用的工具。
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幼儿根据观察,讲述教师制作的过程。
3.操作:首先要准备一个一次性杯子,然后在准备一些彩纸,用剪刀把彩纸剪成兔子耳朵、眼睛以及嘴巴的形状,最后将其贴在纸杯上。
三、幼儿分发工具材料,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操作,制作可爱的兔子。
2.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的指导和帮助。
四、评价活动
1.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介绍,请小朋友介绍自己制作的兔子。
2.相互欣赏作品,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学习将正方形、长方形变成三角形的方法。学习将图形折叠、分割,感知图形的变化。
2能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储备:幼儿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可供折、剪的正方形、长方形折纸,剪刀、固体胶等。
活动过程:
1、音乐《圆形方形三角形》跳舞入场,这首歌曲可真好听呀,那你在里边听到了什么呢?
2、谁家这么热闹,放这么好听的歌曲?(出示小兔子) ——奥~原来是小兔过生日啊,过生日要吃什么?(蛋糕)那小兔子的爸爸妈妈给也她定了一个蛋糕,我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蛋糕。——正方形
3、叮咚——咦,谁来了,原来是小猫来了。小猫会怎么说啊“生日快乐!”两个好朋友见了面抱一抱,看到了这么好看的蛋糕,他们好像尝一尝呀。小朋友想一想这个正方形的蛋糕可以怎么分给两个小朋友才能一样多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来试试吧!(——让幼儿拿正方形的纸进行操作展示。)
4、刚才小朋友用了这么多好办法,那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出示蛋糕的不同分法。)将正方形分成两个竖着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横着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正方形分成两个这样的三角形的请举起来看看。原来正方形分成两份有这么多办法呀。
5、那小兔子分蛋糕啦!“叮咚”,咦,谁又来了?奥,原来是小狗和小猴来了。他们也来给小兔庆祝生日,那他们会怎么说:祝小兔子生日快乐。小朋友们来看看现在几个小伙伴了?(1234)小兔子想:一个正方形的蛋糕该怎么分给四个好朋友呢,还要一样多呢。小朋友们快帮帮它吧!现在快用这张正方形的纸试一下吧!小朋友们用了不同的办法,那现在来看看陈老师是怎么分的,将一个正方形对边折两个短边再对边折变成四个小正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变成四个细细的长方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将一个正方形对角再对角折变成四个小三角形的请举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那看看小兔子是怎么分的?蛋糕分好了,小伙伴们吃了好吃的蛋糕想要出去玩。
6、“哎呀”小猴子突然想起来礼物还没给小兔子呢?赶紧拿起礼物双手递给小兔子。小朋友们快看看是什么礼物呀?
原来是一块长方形的`丝巾,小猴和小狗想给小兔子做一件花裙子。小兔子想:我要用这块长方形的花布做成四块丝巾,分给我的好朋友,可是要怎么分呢?小朋友快来帮帮它吧!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块长方形的纸,小朋友们试试该怎么分呢?
7、小朋友们用了这么多好办法,可是小兔子想用长方形的花布做成三角形的丝巾,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那陈老师也来帮帮小兔子吧!
8、小兔子找到了分丝巾的好办法,妈妈帮他们剪好了丝巾,小伙伴们戴上了漂亮的丝巾又唱又跳可开心了。小兔子非常感谢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助它,所以呢也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参加它的生日聚会。现在我们一起唱着生日快乐歌给去参加小兔子的生日聚会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01
中班科学教案01-15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影子》中班科学教案09-30
中班科学教案空气03-25
【荐】中班科学教案02-18
中班科学教案【精】02-21
中班科学教案3篇03-26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肥皂》06-11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