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29 14:01:1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中班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中班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运动对健康有益。

  2、能说出各种运动项目的名称。

  活动准备:

  制作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分析长胖原因。

  1、出示胖国王图片。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他是谁啊?他长什么样子?他为什么会长得这么胖呢?"幼儿集体讨论长胖的原因。

  2、出示国王长胖的原因。

  师:"我们一起看看国王是不是因为小朋友说的这些原因才长胖的呢?"小结:哦,所以我们小朋友不能多吃零食、不能挑食:只吃荤菜不吃素菜、更不能懒惰不运动。

  二、感受肥胖带来的不便。

  1、"谁来说说:长得太胖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方便?"

  2、"我们一起来看看国王遇到哪些不方便了呢?"逐一出示三幅图片。

  小结:哦,原来长的太胖,会走路走不动,会绑不到鞋带,还会打瞌睡,而且,太胖的人身体会不健康,会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病。

  三、讨论减肥方法。

  1、国王的臣民们都很担心国王的健康,都在想办法帮助国王减肥,我们一起帮忙想想办法看,要怎样减肥?

  (1)谈到运动,请幼儿回答"你知道有哪些运动项目?"

  (2)回答饮食要提问"多吃什么,少吃什么?"

  2、操作PPT课件,从运动、饮食两方面小结幼儿的回答。

  3、臣民们听了小朋友的建议,是怎样安排国王减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逐一出示图片。

  4、通过大家的帮忙,国王减肥有没有成功呢?(出示减肥后的图片)四、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这个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一遍。"

  五、经验延伸。

  国王减肥后变得很健康,小朋友们要不要做健康宝宝,那我们一起来运动吧!"(随乐运动)

  活动反思:

  绘本《胖国王》是一个关于减肥的幽默故事,故事以健康教育为主,内容有趣、形象生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一部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肥胖的危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之处。第二部分是感受胖国王减肥的过程,知道减肥的正确方法。第三部分结合实际,使幼儿了解肥胖的原因,形成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的健康意识。

  整个过程中以幼儿的集体阅读、分散讨论、参与体验等形式交替进行,逐步展开活动,活动中注意了动静交替,环节开展顺利,孩子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能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孩子们通过活动能够了解肥胖的原因,知道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形成了科学合理生活的意识。

中班教案 篇2

  主题目标:

  感知医生、建筑工人、裁缝工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了解医生看病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了解常用的医疗器材。

  学当小医生,体验医生工作的快乐和自豪。

  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内容:

  医生,您好(活动有:去医院看病、大狗医生、医生看病、白衣天使、小小救护员、救护车等。)

  建筑工人辛苦了(活动有:身边的房子、热闹的工地、我是建筑工人、运砖、编车牌号、粉刷匠、三只小猪造房子、漂亮的房子等。)

  巧手裁缝(活动有:各色各样的服装、裁缝师傅来做客、时尚的服装、比较布料、织布等)环境创设:

  主题墙创设:布置"勤劳的人们"的主题墙饰。

  逐步丰富墙面幼儿作品及区域材料。

  区域创设:

  巧手心艺:提供正方形的白布,供幼儿折护士帽。

  阅读区:增添有关"勤劳的人们"方面的图书,图卡、儿歌图等等。

  科探区:为区域里的汽车贴上车牌号。

  喷染区:提供一些形状的模板,让幼儿进行对称装饰。

  亮亮超市:为超市提供流程图、物价表,以便幼儿更明确地操作。

  主题区: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如:油画棒、剪刀、胶水等供幼儿画自己喜欢的东西。

  家长工作:

  请家长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说说他们的职业和工作环境。

  请家长配合主题活动收集有关"勤劳的人们"主题的材料。

  教学反思:

  现代社会已经是多元化分工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工作职责,每天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工作机会。孩子虽然年龄还小,但是对各种不同职业的工作已经充满了好奇心。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课件欣赏故事《猜新娘》,掌握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来。

  2、能根据画面所的特征线索,猜测新娘是谁。

  3、通过拼图游戏,体验参与猜新娘游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猜新娘》。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卡片上有着某个动物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并把卡片分别记上1-5个数字。放在幼儿的凳子下面。

  3、5张桌子各标上数字,桌上放一块方形板。

  4、喜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过别人结婚吗?婚礼上谁最漂亮啊?(新娘)谁来说说新娘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讲述)

  今天森林王国也有小动物要结婚了,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新娘。

  二、观看课件《猜新娘》:

  (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的线索,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伸出××来看看)。

  1、图1:出现一块红布

  瞧!新娘正躲在红布后面,要我们猜出她是谁,她才肯出来。你们猜,新娘是谁啊?

  2、小朋友们的答案很多,我们就请新娘露出××来,让我们看看,猜猜吧。

  3、我们对新娘说什么呢?(幼儿回答)

  新娘新娘,请伸出××来。[老师点击新娘身体的某个部位,使之露出红布。后面的步骤方法同上]

  请幼儿学说。

  新娘的××长得怎么样?你们觉得会是谁?

  4、小朋友们猜了很多答案,可是都不能确定新娘是谁。我们还要继续猜。这次我们叫新娘伸出什么来呢?(幼儿说)

  新娘的××长得怎么样?你们觉得会是谁?

  5、新娘很害羞呢,她还是不肯出来。我们再请新娘伸出什么呢?(幼儿回答)

  新娘的××长得什么样?她会是谁?

  6、我们最后请新娘伸出什么呢?(请幼儿一起说)

  新娘的××长得怎么样?她会是谁?

  7、图7:老师新娘的样子:

  新娘有两只尖尖的耳朵,两只象手一样的前爪,两条粗壮的后腿,长长的尾巴,肚子上有个大口袋,她是谁啊?

  原来新娘是一只漂亮的袋鼠。[老师点击画面右下角,出现袋鼠的完整图象]

  8、老师带领幼儿鼓掌,祝贺新娘。

  三、幼儿操作:

  我们猜出了新娘是谁,真高兴啊!可是森林里还有很多新娘没有猜出来呢,她们把照片都藏在我的红气球里了,我们一起去猜好吗?

  交代任务:到自己的凳子下面拿出卡片,看看自己手里的卡片,猜猜新娘是谁,照片上的是新娘露出的什么部位。(幼儿可以与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卡号去找到相对的桌子,把卡片拼成完整的图片。

  四、揭示答案:

  请各组的幼儿交流自己的答案,说己的新娘是谁。

  老师根据答案一一点击相应的气球,气球爆炸了出现新娘的照片。一号新娘藏在一号气球里,二号新娘藏在二号气球里,依次类推,验证幼儿的猜测是否正确。

  五、结束:

  今天有这么多新娘要结婚,真是太热闹了!新娘们非常欢迎小朋友们来参加她们的婚礼,她们还准备了喜糖请小朋友吃呢。(发喜糖,活动结束)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用线条的变化和深浅不同的绿色反映春天的到来。

  2、体验春风带来人们的愉悦,培养对美丽的春天的喜爱。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小篱笆》,幼儿美术用书《春姑娘来了》,教师示范画一份。

  活动难点:

  用线条的变化和深浅不同的绿色反映春天。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引起对春天的回忆:

  教师播放《小篱笆》的歌曲录音。

  “春天来了,春风吹在我们身上让人感到暖洋洋的。”“

  春姑娘来了,万物都苏醒了,五颜六色的花儿开放了,春风一吹,美丽的风筝在空中飘来飘去…….”

  教师边出示范例,请幼儿说说春姑娘送来了什么颜色的`花,请幼儿数一数花儿一共有几朵。

  2、讲解重点:

  教师重点演示春姑娘长长的头发的画法。

  “春姑娘留着长长的绿发,就像柳树的枝条随风飘扬。”(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作画)

  幼儿作画。

  教师在巡视指导过程中,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春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提示幼儿可用深浅不同的颜色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3、作品欣赏: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幼儿的绘画作品,可以数一数谁画的春姑娘头上的花最多,比一比谁画的春姑娘头发最长最漂亮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来源

  一次美术活动,张标小朋友的纸画脏了,他对周围的孩子说,我想把纸洗干净再画。雯雯附和着,画布能洗画纸也能洗,欣悦却说,不能洗,纸会烂……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想:既然孩子对“洗纸”有这么多疑问,我们何不走进童心世界,抓住孩子自发生生成的问题,组织一次科学探索活动,让孩子的奇思秒想,在与材料交互作用中明达,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发现答案,自己整理经验,自主获得发展,使他们的学习更为主动积极,培养好学、探究的品质。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用观察、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客观记录事实。

  3、知道爱惜纸张,体验发现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废旧的宣纸画、卡纸画、糖纸、牛皮纸、即时贴、面巾纸、电光纸、复印纸、瓦楞纸、报纸等。

  2、水盆四只,抹布四块,84消毒液少许,毛笔4支,待装饰的果奶瓶。

  3、记录纸(见附页),与上述纸对应的纸卡(5×10cm2)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初次探索:用比较的方法给画纸洗澡。

  请张标小朋友在集体面前洗宣纸画和卡纸画,其他孩子围观,边看边谈。

  1、猜猜——两种纸宝宝洗完澡会变成怎样?

  2、洗洗——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在张标将画纸放入水中洗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表情诱导孩子七嘴八舌地交谈:潮了、卡纸软了、宣纸一潮就烂了、干净了、吸水了、卡纸搓破了、卡纸也烂了……

  3、议议——画纸能不能洗澡?为什么?你发现两种纸在水里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幼儿从吸水快慢、纸张厚薄等角度谈自己的发现。 小结:刚才我们用比较的方法(给孩子一个学习的线索),发现宣纸薄,烂得快,卡纸厚,烂得慢。张标的想法很好,但画纸一洗就烂,我们平时画画时要爱惜纸,小心一些。

  表扬大胆说出发现的孩子。

  二、再次探索:给其他纸宝宝洗澡

  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纸宝宝,边洗边看边讲。

  1、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

  2、试试——分组洗纸,迁移洗手帕的经验,提醒幼儿一张一张地洗,将纸沉入水中,用手搓搓。

  3、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得快(慢)?哪些纸(不)吸水?

  三、呈现经验

  1、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2、贴贴——根据自己实验中的发现将5×10cm2的纸卡按烂和不烂,对应贴在标记卡内相应水漕里,记录探索的真实结果。对牛皮纸、瓦楞纸等烂得慢的,给幼儿等待的时间,允许幼儿稍候记录。

  四、拓展经验

  1、你知道还有哪些纸?给他们洗澡会怎么样?激发幼儿发明一种能洗又能给小朋友画画写字的纸的愿望。

  2、讨论:洗烂了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出示花瓶,引导 幼儿观看,烂了的废纸,可以用胶水和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纸浆,涂在果奶瓶上装饰成美丽的花瓶。不烂的废纸可制作剪贴画,制作服装道具。

  五、活动延伸:自主选择,分组游戏

  1、捣纸浆,装饰花瓶。制作服装道具、剪贴画。

  2、继续实验:在园内外收集毛边纸,铜版纸,蜡光纸,纸杯、纸盒等,进行洗纸活动。进而探索用多种方法使纸遇水不烂。

  活动反思

  尊重孩子,往往体现在一个微笑中、一种手势上、一句话语里。《给“纸宝宝”洗澡》,就是我们根据孩子离奇的想法,设计的科学探索活动。主题从孩子的当前需要产生,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在这里教师成功扮演了幼儿的'玩伴。《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

  本次活动,教师借助张标等几个孩子的心血来潮,从调协幼儿多种感官司协同活动入手,对孩子的问题“纸能不能洗干净再用?”作了积极应答。提供适宜的探索材料,营造平等、赏识、支持的宽松环境,给孩子充分实践的机会。满足了孩子的兴趣需要,使孩子获得了一次成功的玩纸体验。

  在洗的过程中,孩子情绪愉悦,学习主动,交流大胆,教师永存童心,面向全体,引导得法。让每个孩子在猜猜、洗洗、议议、找找、比比、试试、讲讲、贴贴的过程中,人人享有尝试的机会,人人享有探索的自由。孩子们得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运用原有经验,尝试解释新问题,建构新经验。同时孩子在与老师、同伴讨论交流,自己对纸的变化的认识中,得到了老师积极回应,老师对孩子表达的肯定、猜想的认同、行为的激励,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提高,培植了儿童的自信,点燃了发散思维的火种。同时,在用废纸浆装饰花瓶等活动中,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废物再利用、废物巧用,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儿童是自主成长的主体,教师是一个支持者。从本次活动中,我们感悟到,孩子的“异想天开”就是一次绝好的教育良机,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节教育行为,深入研究幼儿、努力理解幼儿、耐心扶持幼儿,从孩子的现实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意愿,灵活组织教育活动,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标志,并了解其意义和用途等。

  2、能根据标志联想故事的情节,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3、体会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自制的'标志若干、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中的图卡

  2、活动前请警察叔叔讲述过安全保护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标志,引起幼儿兴趣。

  并请幼儿猜猜表示什么意思。(兔子、往右走、楼梯、桥、小心斜坡、小心坑洞、老鼠的家、船、海、好朋友)

  二、根据标志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老师来把这些标志都编到一个故事里去,好不好?

  三、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并让幼儿认识。

  刚才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标志,上次老师带小朋友到社区、马路上也找到了一些标志,让我们来看一看、想一想这些标志表述什么意思,在哪里出现的?(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这些符号会在哪里出现?表示什么意思?)

  四、出示一张标志,请幼儿联想一个故事情境。

  五、准备数套标志。

  将幼儿分成四组,由各组幼儿自行讨论想象,请各组幼儿将所编的故事,上台与同伴一起分享所编的故事。

  1、当心火灾、火警电话、警止吸烟

  2、报警电话、当心车辆、人行横道

  3、禁止触摸、当心触电、医疗急救电话

  4、注意信号灯、保持安静、图书室

  鼓励每位幼儿,让他们体验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感受新年的愉快气氛,愿意同朋友、家人分享快乐。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能力。

  3、知道新的一年来到了,自己应该有更大的进步。

  活动准备:

  1、向家长发出邀请书,请家长参与活动。

  2、布置新年联欢会场,幼儿准备好表演节目和制作送给小朋友的礼物。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引入联欢会主题。

  2、师幼共同表演集体节目《新年好》

  3、幼儿表演迎新年的节目。

  4、 幼儿与家长一起做游戏。

  5、小朋友互赠自己制作的礼物,说一句祝福的话。

  6、放音乐表演集体舞;请家长欣赏幼儿作品。

  7、重点培养幼儿大胆表演的能力,感受新年的愉快氛围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意图:

  户外活动的时候幼儿对树上叽叽喳喳的小鸟非常感兴趣,美丽的小鸟能把幼儿带到了神奇的大自然中,让孩子们感受美、体验美。《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了中班美术活动《小鸟的王国》,同时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活动设计由“赏鸟---画鸟----评鸟----演鸟”等一系列环节,使幼儿体会到了想象与创作的快乐。本次活动我打破了“千人一面”的旧的绘画模式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倡导幼儿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图形组合,并从设计活动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同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幼儿在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氛围中情感、美感发生共鸣,使课堂变成了幼儿边听、边看、边画的全新教学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 能用简单的图形与线条,较完整地表现鸟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有关小鸟的视频、课件,绘画材料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小鸟的世界” ,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一只来自小鸟王国的小鸟。今天,我要带你们到我的王国里玩。瞧,小鸟的王国到了,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1.(播放视频《小鸟的王国》)

  师:小朋友们,来到了小鸟的王国你们都看到了那些小鸟?

  师小结:这里的小鸟可真多啊!那这些小鸟都长什么样啊?

  2.(出示实物小鸟的图片)

  师:小鸟的身体由那几部分组成?(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由头、身体、翅膀、嘴巴、尾巴和两条腿组成。

  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原来小鸟是由:头、身体、一对翅膀、嘴巴、尾巴和两条细细的'腿组成的。

  (二)观鸟,进一步感知鸟的特征。

  1.师:小朋友们快看,这只小鸟飞到了我们身边,嘘!让我们悄悄的看看它长什么样子?

  师:它的头像什么形状?

  幼儿:像圆形。

  师:身体像什么形状?

  幼儿:像椭圆形。

  师:它的翅膀展开以后又像什么形状的啊?

  幼儿:像两个三角形。

  师:嘴巴和尾巴分别像什么形状?

  幼儿:嘴巴和尾巴分别像一个三角形。

  师:腿像什么线条?

  幼儿:像两条直线。

  师小结: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

  2.师:快看,又有一只小鸟飞到了天空中,它的翅膀展开后又像什么形状的?

  幼儿:像两个半圆形。

  师:我们也来学学它飞起来的样子。

  .师:看,有一群小鸟向我们飞来,看看它们又长什么样?

  幼儿1.它们的身体有的是半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

  幼儿2.它们的翅膀有三角形的,有半圆形的,有扇形的。

  师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些小鸟还会干很多有趣的事呢!

  3.师:这些小鸟都在干嘛?

  幼儿1.:我看见两只小鸟在抢小鱼吃。

  4.师:这只小鸟又在干什么啊?

  幼儿:我看见这只小鸟抬起头在吃果子呢。

  师:它抬起头时嘴是朝上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吃果子的样子吧。

  5.师:这些小鸟又在干嘛?

  幼儿1:它们有的在树上唱歌,有的在地上找吃的。

  幼儿2:我看见有的小鸟在空中快乐的跳舞。

  师小结:小朋友们的想象可真丰富,原来小鸟们会干这么多有趣的事啊!

  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其它的小鸟还会做哪些有趣的事?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师:小鸟的身体有哪几部分呢?小鸟的头像什么形状?翅膀又像什么形状啊?请你们赶快滑下来吧!

  (四)作品欣赏、评价。

  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画的“小鸟王国的故事”。

  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画贴到展板上吧。

  师:小朋友的画真美,谁愿意来讲讲你画的小鸟王国的故事。

  师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小鸟王国太有趣了,现在小鸟请我们来跳舞。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作贺年卡的意义,体验朋友间友好交往的快乐。

  2、尝试创造性地表现雪人的各种特征。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贺卡图片

  2、黑色绘画纸,白色油画棒1根,各色包装纸、毛线、小树枝、亮片等装饰物。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参与讨论与尝试——制作贺卡——交流

  一、情境导入

  冬天来到的时候,蛤蟆和青蛙都钻进各自的地洞再也不见面(蛤蟆和青蛙如何过冬的?)。

  1、快过年了,蛤蟆非常想念青蛙(它能怎样对青蛙表示祝贺),最后它决定为青蛙寄上一张自己做的贺年卡表示祝贺。

  2、于是它来到了礼品商店,看看贺卡是怎么做的。观察有雪人的贺卡的内容,谈论:有几张贺卡?这几张贺年卡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都有雪人,但有哪些不同?

  二、参与讨论与尝试

  1、可是,蛤蟆除了会画圆,什么也不会,于是他真心诚意地画了一个圆,把颜色涂得满满的,表示青蛙,又在这个圆球的下面真心诚意地画了一个大圆,把颜色涂得满满的,表示蛤蟆,这两个圆相亲相爱地连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大雪人。

  2、蛤蟆再也不会画了,就把这张贺卡寄了出去。

  3、邮递员小松鼠见了,自言自语地说:"啊,蛤蟆虽然只会画圆,可也是对朋友的真心诚意呀。让我也来表示一下"它给雪人添上自己最爱吃的两颗松果做眼睛。兔子小姐也见了很感动,又给贺卡上添上了藏在树洞里的一根胡萝卜做鼻子,长颈鹿鹿见了又送上一片最新鲜的叶子做嘴巴。

  (以上部分可由师生共同操作完成)

  4、贺卡在送往青蛙家的路上,许多小朋友们又不停地送上自己心爱的礼物:围巾、帽子、糖果、灯笼、鞭炮等(欣赏教师制作的贺卡,观察画面的内容和材料),最后,终于到了青蛙的手中。第二年春天,青蛙和蛤蟆又在河边相遇,青蛙拿出贺卡对蛤蟆变表示感谢,蛤蟆说:"我只是画了两个圆,怎么现在变得这么美丽呢!"他俩忽然明白了,一起对着树林大声地说:"谢谢你们啦,真心诚意的.朋友们"从此,每年新年来到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到蛤蟆做的事情,为朋友寄上一张有雪人的年贺卡,表示自己真心诚意的祝贺。

  三、制作贺卡

  1、像蛤蟆那样认认真真的画两个圆,涂上厚厚的白色。

  2、按自己的经验想象雪人的形象。

  3、选用各种材料和方式加以表现。

  4、真心诚意地进行制作,表示自己对朋友的真诚。

  四、交流

  1、了解各自准备把贺卡送给谁

  2、谈论:还准备为谁制作贺卡

  延伸:

  继续制作贺卡,积累起来,到寒假一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将风筝的不同区块分解为颜色和形状两种特性。

  2、能进行颜色、形状和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

  3、乐于用动作表现空间位置。

  活动准备:

  1.一个大菱形的彩色风筝:平均分为4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分别涂上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2.幼儿用书“秋日旅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彩色风筝,能按不同区块分解彩色风筝的特性

  1、(出示大菱形彩色风筝)小朋友,看,今天肖老师带来了一个漂亮的

  彩色风筝,请你们看一看这个彩色风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彩色风筝有4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的颜色不一样”

  3、区分颜色特性:一个三角形是红色的(用一个红色的三角形表示),一个三角形是黄色的(用一个黄色的三角形表示),一个三角形是蓝色的(用一个蓝色的三角形表示),还有一个三角形是绿色的(用一个绿色的三角形表示)。并把这四个标记成一横排摆好。

  4、认识彩色风筝第二特性:小朋友看,肖老师手上有四个动物图案,看看都有什么小动物的图案(有小兔子、小猫、小狗、小鸭),同时把这四个小动物图案呈一横排摆好,摆在颜色标记的下一横排。

  现在,老师要把这四个小动物的图案放到这个彩色风筝上,看看我都会把小动物的图案放到彩色风筝的哪个位置(教师分别把四个动物图案摆到彩色风筝不同颜色的区块里)

  二、根据颜色、图案和空间位置做二次对应关系的练习

  1、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四个风筝图案,你们能看懂它们都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幼儿观察,并知道这四个风筝里涂有红点的地方就表示特指风筝的这个区域)

  把这四个风筝图案,摆在四个小动物的`下面一排。

  2、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把风筝上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与它们所在的位置连起来。

  先来看看,风筝中绿色的地方是什么动物图案(小兔子)那我们用线把绿色的标记和小兔子图案连起来吧!再来看看小兔子图案是在风筝的那个位置,左边的上面。那我们把这小兔子图案和表示彩色风筝左边上面位置的这个风筝连在一起。

  以这样的方式带领幼儿一起完成,并让幼儿理解颜色、图案和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

  三、练习“彩色风筝”

  1、翻书读题,并理解题意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翻到书上第27页,这里也有一个彩色风筝,看看在它上面都有什么颜色,每个颜色的位置中有什么图形,它们分别在彩色风筝的那个位置,像刚才一样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2、幼儿自由完成练习

  3、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幼儿完成练习。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7-12

(经典)中班教案08-07

中班教案[精选]08-11

【经典】中班教案08-23

中班教案01-29

中班教案01-29

中班教案01-29

中班教案01-29

中班教案01-29

中班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