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出发,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的快慢,利用线的刚柔、曲直,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奏韵律美,以达到教学效果。
老师应把步骤制成挂图,写上文字,说明每一步应如何去画,要求达到什么效果,或制成幻灯片、投影片,使画面更清晰地体现出来,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课。
课文以范画配合步骤图解,教师除了讲授国画知识外,还须结合范画进行分析,讲解,指出学生作画应注意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
本课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笔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二)教学重点: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的表现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四)课业类别:
绘画习作课。
(五)学生学习用具装备:
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美术教案 篇2
要求
1. 在画出的脸型及五官的基础上大胆的想象,装饰脸
2.彩色能够丰富,注意色差之间的`运用。
准备
1. 图片:印第安勇士的脸,视频,电视机
2.记号笔,颜料,调色盘,水桶,毛笔,纸,抹布
过程
一. 欣赏,观察图片“印第安勇士的脸”
1.这张脸怎么了?
2.他的脸是怎么化妆的?
3.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怎么化妆吗?
再次欣赏另几张脸,说说感受
小结:这些彩色的脸是印第安人他们在打仗时为了吓别人才涂的,慢慢的着变成了勇士涂的了
二.绘画彩色的脸
1. 我们今天也来画一张彩色的脸
2. 你想这样打扮这张脸
3. 我在打扮脸时应该先画什么?
4.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 教师提醒幼儿在选色时不要过于灰暗,一张脸尽量避免只用一种颜色。
6. 在妆饰时注意点,线,面相结合。
三.评价作品
1. 将画放于桌面上,幼儿相互欣赏
2. 说说你认为谁画的脸最好。为什么?
3. 请几名幼儿介绍你是怎么画的?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名称:绘画:秋天的树林
活动目标: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林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实物展示仪一台。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林》,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林》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林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黄色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树林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林。
6、作品展示。 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林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林。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荷花的主要特征,尝试用涂色、剪、折、贴的方法制作荷花。
2、初步感知荷花的美。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幼儿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塘”——引起兴趣
1、(出示照片)夏天到了,花儿都收缩了自己的花瓣,怕被太阳晒蔫了。荷塘里却绽放了无数艳丽的花朵。瞧,摄影师把这些美景都拍下来了。你们知看这些是什么花朵吗?(荷花)
2、小结:荷花不怕太阳,越开越大,粉粉的,映衬在碧绿的荷叶上更是美丽。
二、操作演示——一朵美丽的`荷花
1、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如何制作荷花。
用蜡笔或炫彩棒给荷花、荷叶涂上颜色。
沿着轮廓将荷花、荷叶剪下来。
按照虚线把花瓣往中间折叠,成一个闭合的荷花。
2、小结:我们只要涂涂色、剪一剪、折一折就能得到一朵漂亮的荷花。
三、幼儿操作——荷花朵朵开
1、观察幼儿涂色是否均匀。
2、提醒幼儿剪下荷花的时候沿着黑线剪,不要将图案剪坏。
3、引导幼儿观察荷花操作涂上的实线和虚线,提醒幼儿沿着实线剪下荷花图样,虚线的地方需要折叠。
4、(准备水盆)把做好的荷花放入水中,观看荷花缓缓开放的美态。
小结:美丽的荷花开放了,让我们把它们布置成一个美丽的大荷塘吧。
教学反思:
《荷花开》这个活动是在中班六月主题中开展。对孩子们来说,夏天是多姿多彩的,通过和大自然的接触,孩子们能够尽情地感受着夏天的一些特别的感受。幼儿通过视频片段,欣赏荷塘,了解荷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感受荷花的美,我创设了荷花池的情景,希望激发孩子对荷花的喜爱。
小百科: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在《鸟和家禽》之后,两者的教学内容,互为补充延伸,前者突出“平面”的表现方法,而后者更突出了“立体”的表现方法。用废旧材料和黏土做鸟和家禽,让学生在尝试各种废旧材料和黏土的同时,了解民间工艺、了解自然、爱护生命,更关心地球的未来。这课可以分两课时来教学,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材料,共同分工合作,共同创作鸟和家禽的形象,用”立体”的方法,把自己创作的鸟和家禽的外形、动作特征表现出来。
本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美术教学的基本规律,爱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做鸟和家禽的基本方法。
操作目标基本学会把握鸟和家禽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增强动物保护意识,渗透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鸟和家禽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基本把握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范作、黏土、制作工具等。
学生准备:黏土、制作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与引人
1、一次《猫与老鼠》中的笨猫在家睡觉时被鸟叫声或鸡叫声惊醒,你们听出是什么声音吗?放动画,你能把这些鸟或鸡画出来给老师看看吗?
2、学生在纸上画,师请两个学生上黑板表现。
3、展示其中的部分作品,引导学生注意鸟类的基本形体特征。
4、师出示鸟类标本,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鸟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长什么样,不清楚的同学还可以上来摸一摸,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告诉其他同学。
5、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既然你们都了解鸟的基本形体特征,那你们想用做陶的方法来表现它吗?
6、引入新课我做的鸟和家禽。
二、欣赏与交流
师:在做陶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祖先和民间陶艺家和我们同龄学生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用陶来表现鸟和家禽的。多媒体演示鸟和家禽的陶艺作品,其中有陶胚,也有施釉烧制成功的作品。
师:我们每制作一件陶艺作品,都要先进行构思,之后再考虑用什么方法制作合适,怎样去制作现在也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做成什么样的鸡和家禽怎样做得与众不同,又如何去表现每一部分想好后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一下看法,在制作时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采取同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学生交流各自的设想,教师适时点拨。
三、练习与展示
师:既然同学们都已想好,那就开始制作,注意开始要练泥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推荐优秀做法和讲解注意事项。
请同学展示作品,并作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参与评议。
四、与延伸
师:刚才我们看了同学们的作品,你们做得真好,想像力真丰富,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根据同学们的创作,你们能推选出今天的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吗
小组讨论,然后把结果告诉课代表,教师颁发自制鸟和家禽的奖品。
师:其实陶艺本身底蕴深厚,民间陶艺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很多方面知识,老师希望同学以后认真学习各科知识,认真观察我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
六、教后记: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画出树叶飞落的不同姿态。
2.幼儿能用不同的点、线、面装饰树叶。
3.在创作中体验线描画的乐趣,能较细心地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勾线笔、长方形纸、水粉颜料、油画棒、各种树叶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到户外捡树叶,让幼儿感受树叶从空中飘落的不同姿态,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叶脉,用手画一画
三、欣赏不同形状的树叶图片
1.欣赏不同形状树叶的图片,介绍自己喜欢的叶子。
2.提出设想:今天我们也用有趣的点、线、面来装饰你最喜欢的叶子,然后把它们变成树叶宝宝,在空中跳舞。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用线条分块面,用点、线、面进行装饰,注意线条的疏密、整齐。
2.选择用冷暖、深浅对比色来画背景,衬托叶子。
五、展示作品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彩面装饰活动--创意笔筒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彩面装饰活动--创意笔筒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平铺、围合、镶嵌的方式创造性地装饰笔筒。
2.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巧妙利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废旧瓶子,各种果壳、毛线、吸管等废旧材料,彩色面团,笔筒照片,相机。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猜猜是什么》,激发幼儿兴趣
1.将废旧瓶子藏在布袋子里,请幼儿猜里面是什么。
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答中,教师出示布袋中的瓶子,原来是空的没用的瓶子,引出“废旧瓶子”的概念。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将废旧瓶子变废为“宝”。
教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废旧的瓶子变成有用的东西呢?”
幼儿:“可以用剪刀剪成有用的东西。”
幼儿:“我们可以放一些石头在里面封上口变成响筒,音乐课使用。”
幼儿:“我们可以把它装饰一下,变成装饰品。”
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中,出示大班幼儿制作的笔筒图片,再次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活动兴趣。
(二)欣赏照片,激发制作欲望
欣赏大班幼儿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笔筒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么做成的?
在肯定了孩子的回答后,教师及时引导大家共同总结出制作笔筒的材料和方法:“这是用彩色的面团,搓平后围在瓶子上面,再用瓜子壳、毛线、吸管等进行镶嵌装饰。装饰好以后,美丽的笔筒就做成了。”并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漂亮的笔筒吧!”
(三)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笔筒。
2.常规要求:
(1)注意卫生,保持桌面整洁,物品用后归放整齐。
(2)做完用抹布将手擦干净。
3.巡视幼儿的操作过程并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通过播放随机照的照片展示幼儿作品。
2.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鼓励幼儿运用形容词(例:可怜的、悲惨的、又冷又饿的、衣衫褴褛的),把自己的感受连贯、完整地述说出来,借助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和求异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童话故事中小女孩悲惨的经历,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乐于助人的爱心,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三)人格目标
通过幼儿自由想像,并鼓励他们将发生的事大胆地讲述出来,培养幼儿的独创性。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感知圣诞节是开心、快乐的节日。
(二)环境准备 布置有圣诞气氛的.环境。
(三)物质准备 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电视机、VCD机、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整体欣赏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惨气氛。
1.师:圣诞夜到了,你知道,有一位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书面汉字:可怜的、悲惨的、又冷又饿的等形容词,营造气氛,帮助幼儿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师: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
(二)分段欣赏,感受小女孩擦亮火柴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1.师: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如果擦亮一根火柴可以让你帮助小女孩实现愿望,你会怎样帮她呢?
2.师: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如果是你,那你又会怎样帮助她呢?
3.师:小朋友,想想你们是怎样热热闹闹过春节的?
4.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想想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过圣诞夜的?
(三)整体欣赏,激发幼儿感情的升华。
师:小女孩这么可怜,如果你能帮助她,你会怎样帮助她呢?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让幼儿在欣赏这一童话故事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对小女孩的祝福与希望画出来。
五、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多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培养丰富的情感。
六、环境中渗透
1.将故事制成图片,让幼儿进行排图讲述。
2.设置小小舞台,放置道具,让幼儿尝试表演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
七、家庭中渗透 建议家长让幼儿多欣赏同一体裁的童话故事,深化幼儿对美好生活的情感,并懂得珍惜。
八、活动评价
项目
目标实现程度
内容适合程度
活动设计趣味程度
幼儿的“三性”表现
存在问题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会变的树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画连环画。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曲磁带。
2.每位幼儿一本绘画练习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样。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用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
老师富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长着一种奇妙的树,会变的树。这种树种下去第一天,就会长成一棵大树,树上只有一片叶子。第二天的时候,这种树就开始变了,它会一下子长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有的叶子像圆圆的苹果,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圆圆的轮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芦,有的像小朋友张开的手……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红的像火,黄的像金子,绿的像青草,蓝的像天空……真是美极了。到了第三天,你猜,这种会变的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停顿一下后继续讲述)“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树叶精灵,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两片叶子靠在一起,两片树叶精灵手拉手好像在做游戏……到了第四天,这种树还会变下去,每天都会变出新模样。”
提问:这种树叫什么树它第一天是怎样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样的?
2.师幼一起讨论绘画方法。
组织幼儿讨论:现在请你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你认为该怎么画?
幼儿个别讲述。
师幼一起小结:可以把第一天树的样子画在写有第一天字样的那页纸上,依此类推。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画自己想出来的树,涂色要均匀。
4.利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业,并让幼儿相互评价。
孩子的讲述能帮助教师发现、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及创造性表现,也使其他小朋友学到同伴的优点。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画自己听过的故事或创编的故事。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风筝
一、 活动目标
学习“刮蜡”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并提手不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二、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牙签刻出花纹。 难点:控制手部动作的力度。
三、 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油画棒、牙签、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兰、淡紫等)小毛笔。
四、 活动流程
1、放风筝――讨论――示范――创作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纸编活动
一、生成活动
在我园的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的民族工艺展示台上,展示着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其中有各类编织的物品。一天,班上的李元溶小朋友拿着一个竹编的小动物好奇地问:“咦?这是什么做的呀?真好玩。”他的一句话马上吸引来几名幼儿。他们又拿起其它的几件编织的物品,看着、摸着、说着。几天后,班上的小朋友先后拿来了竹编、草编、布编、绳编等各种编织物。见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我准备就编织开展几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编织物品,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欲望。培养幼儿多种能力。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活动
目标:
⑴ 观察编织物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
⑵ 了解幼儿对图示的理解水平。
材料:各种编织物品若干,纸编作品若干,彩条若干,说明书一份。
过程:
⑴ 出示展示台,让幼儿欣赏,并介绍自己所带的物品,找异同点,引导幼儿小结用的材料不同,都是编织而成的;
⑵ 教师出示纸编作品组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的兴趣;
⑶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出示作品所用的材料,并出示相关的纸编说明书,提出探索问题上面符号代表什么,和以前看过的折纸图示有什么不同;
⑷ 幼儿熟悉材料,尝试看图学习直编。
分析:幼儿对参与活动,尤其是说明书的投放很感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但是说明书的第五步对幼儿较难,需成人指导,所以在说明书的旁边应投放相应的供幼儿拆编的纸编作品,提高对图示的理解。
(二)操作活动(一)
小组活动㈠
目标:引导幼儿能自己看说明书,进行直线编。
材料:说明书,彩条及相关成品,教师边观察边帮助小组。
过程:
⑴ 幼儿分组自选编织成品,学习看说明书直线编,发现说明书中图示的规律;
⑵ 幼儿自由编织,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⑶ 引导幼儿在仿编后进行变化;
⑷ 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分析:幼儿基本学会了看说明书,在第五步时,不少幼儿借助旁边可拆收的作品。但投放的彩条的宽度要有变化,以利于幼儿选择组画。幼儿的作品种类少,主要是因为幼儿间的相互模仿和幼儿的感性经验少所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丰富幼儿的经验入手。
操作活动(二)
目标:引导幼儿自己看曲线编的说明书。
材料:说明书,彩条等。
过程:
⑴ 幼儿小组自学曲线编的方法;
⑵ 和幼儿共同总结曲线编织的特点,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⑶ 组织幼儿赏析幼儿作品。
分析:幼儿能根据说明书自学曲线编,个别幼儿不再需要教师的辅导,但有十名幼儿需旁边的辅助说明才可以编。
操作活动(三)
目标:
⑴ 鼓励幼儿利用两种编织方法编织出自己需要的形 象,
⑵ 鼓励幼儿大胆地创新,并能与同伴协商合作。
材料:彩条,胶棒,各色彩纸,水彩笔,大白纸等。
过程:
⑴ 请幼儿自由组合,协商所要组合的画;
⑵ 引导幼儿按自己的主题分工;
⑶ 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组画过程中的分歧意见;
⑷ 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分析:幼儿经过相互协商,把各自喜爱并想表现出来的作品归纳为三类,并自觉分组,组合出的三幅画是:海底世界、森林小动物、公园一角。幼儿情绪高,兴趣浓厚,当不知道的形象出现时,幼儿会去相关的区域寻找答案。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另外,幼儿冲出了纸条的局限,能使用多种材料进行组画。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2.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美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谈话,引发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师:什么是画像?小朋友平常看到过的画像是什么样的?
二、初步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表现风格。
师:这幅画和你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人物脸部的五官是怎么样安排的?看了这幅画,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从作品的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题。
师:你感觉这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画家是怎样表现的?(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尤其是人物脸部线条的装饰特点)
四、创作自画像
鼓励幼儿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为自己画一幅肖像。
五、作品展示。
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的作品以及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8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 表述
教材简析:
这是本学期唯一的一节欣赏*表述课。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怎样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述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设计上我打算第一节先由教师搜集要欣赏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用简单的话来表述;第二节由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以向同学介绍的形式进行欣赏、表述。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与纹样。
2、引导学生感受动、植物的颜色与纹样的美。
3、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感受美好的事物并正确的进行表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漂亮的动、植物的图片,制成电子幻灯片。准备基辅艺术家表现动、植物的写实的、色彩鲜艳的作品。
2、学生收集有着漂亮颜色或纹样的动、植物图片资料、事物或标本。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一、引导阶段:
教师放幻灯片展示多姿多彩的动植物世界。
在大自然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的颜色和纹样真漂亮,你看出来了吗?
二、发展阶段:
1、植物主题的欣赏:
先展示不同的花的幻灯片,这些美丽的花朵都有什么形状的?具有哪些漂亮的色彩?针对你最喜欢的一种说一说。
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尽量的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完全。
2、动物专题的欣赏:
教师展示动物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花纹、颜色等特征,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并根据自己对这种动物的看法与喜爱程度进行谈论。
3、表现动、植物的绘画作品的欣赏:
电脑展示卢梭的'表现热带雨林动、植物的绘画作品,请学生欣赏。用学生能接受的话语简介卢梭及其代表作及作品风格。
画家卢梭在他的画中画了什么?你喜欢他的画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4、写一写:
用拼音将自己这节课欣赏的感受写下来,回家请家长写上意见。
布置回家收集有着漂亮花纹或纹样的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或实物、标本。
第二部分
一、引导阶段:
学生分小组共同欣赏每人带来的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实物或标本,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颜色和纹样,并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二、发展阶段:
学生以向大家作介绍的形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欣赏作品的感受。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鼓励学生描述、解释作品,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
教师评价时重点看学生是否在课前收集了资料,并观察动物和植物的颜色和纹样。在课堂上能否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用拼音写一写,并加上画:
自己或同组同学带来的资料是什么样子的?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课后拓展:
1、留意身边的动物、植物,欣赏它们的颜色及纹样。
2、欣赏以动物、植物为题材的艺术家的作品,想一想,这些艺术家为什么要表现动物或植物呢?
3、用绘画与拼贴等方法表现漂亮的动物与植物,大胆加入自己的想象。
教学札记:
欣赏课在旧课本里有很多,但在新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通过一学期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美术鉴赏能力,但怎样正确、完整的进行表述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新教材更重视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及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观念来设计教法。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一 收集与交流——设计标志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标志的艺术美感。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寻找和收集各种标志,认识和了解标志的特点。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为班级、学校或某项活动设计标志,让学生体会标志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教学内容:标志的一般常识和基本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标志的意义及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动探究、综合
作业要求:自主选题,完成一幅传递信息准确、简洁、独特、美观的标志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设计表达信息准确简洁、独特美观的标志
教学手段:投影仪、多媒体、图片、范作
课前准备:
l 、教具:各种标志的图片、实物;以标志常用的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三角形等制作的背景板;可往背景板上粘贴的标志常用组件,如人形、字母、植物、动物等;可以悬挂、张贴标志的环境图片。可进行色彩组合的演示工具,如电脑或绘画材料等。
2、学具:自己寻找的各种标志的图片、实物;设计标志用的绘画材料,如水粉颜料、铅笔、画笔、尺规或彩色纸、胶水、剪刀、刻刀等;硬纸板及可悬挂标志的线绳、双面胶带、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1分钟)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的.确,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校园的春天(一)──设计标志(板书课题)(2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欣赏教材的图片及学生收集的典型图片。
(二)、欣赏多媒体: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学)
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标志可以看出,每个标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含义。因此可以说: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1、标志的起源:原始部落的图腾—Tte
标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图腾)。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成为族旗、族徽。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
2、标志的意义、用途。
人们看到烟的上升,就会想到下面有火。烟就是有火的一种自然标记。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利用烟(狼烟)作为传送与火的意义有关联的(如火急、紧急、报警求救等)信息的特殊手段。这种人为的“烟”,既是信号,也是一种标志。它升得高、散得慢,形象鲜明,特征显着人们从很远的地方都能迅速看到。这种非语言传送的速度和效应,是当时的语言和文字传送所不及的。今天,虽然语言和文字传送的手段已十分发达,但像标志这种令公众一目了然,效应快捷,并且不受不同民族、国家语言文字束缚的直观传送方式,更回适应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需要其特殊作用,仍然是任何传送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到现在,经过精心设计从而具有高度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标志,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一切领域,对人类社会性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和影响。
3、标志的艺术特征:准确、概括、独特、美观。
4、教师结合讲解标志的设计要素:图形、文字、图文、数字、抽象
(1)、图形构成的标志。如元老网球俱乐部标志、奥运五环标志等等。
(2)、文字构成的标志。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可口可乐标志等等。
(3)、图文结合构成的标志。例如:运用中国古钱和"中"字构成的中国银行标志、中国铁路的"工人"标志等等。
(4)、数字构成的标志。
(5)、抽象标志:用抽象的几何图形构成标志,有较强的现代美和形式美。
5、设计标志的方法、步骤:a.选题明确。b.构思新颖。c.表现生动。
(三)、作业要求
1、展示课前制作标志——禁止吸烟。以教师亲手制作的标志为范例向学生讲授介绍制作过程:
(1)、确定标志的大小;(2)、画出大体轮廓和比例;(3)进行细部的加工|;(4)、填充颜色。
2、学生作业
自选主题,设计一个标志设计方案。如:可为学校运动会、音乐会、朗诵会、书画比赛、艺术节、知识竞赛或为本班特色的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标志。(13分钟)
四、学生设计练习,听音乐,教师巡视辅导并演示。
辅导要点:
1.思维方法,大胆想像创新。“我就是设计师”。
2.及时表扬、展示好的构思,使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互相启发。(20分钟)
五、课堂小节及教学反馈:用投影仪展示典型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自评互评,用游戏的方式分小组评比,表扬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鼓励全体同学克服不足,努力进步,并由个别同学谈谈学习本课的体会和受到什么启发。教师归纳。布置下节课用具。(9分钟)
六、板书设计
三、校园的春天(一)──设计标志
1.标志的起源、意义、用途。
2.标志的艺术特征——准确、概括、独特、美观
3.标志的设计要素——图形、文字、图文、抽象、数字
4.设计标志的方法步骤:
七、效果预测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之间协同运作,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了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丰富了审美素养。
活动二 学习与练习------设计海报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通过对海报的欣赏和学习,使学生从海报的应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的愿望。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寻找和收集各种海报,认识和了解海报的特点。
3、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为班级、学校或学区的学生运动会设计绘制海报,让学生体会海报的设计过程和绘制特点。
美术教案 篇10
背景:小班幼儿的绘画技能尚处于涂鸦阶段,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我发现许多幼儿喜欢画圆,而太阳是圆形的又是幼儿最熟悉的事物。因此,我决定让幼儿画太阳,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实录一: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太阳吗?
枋武小朋友马上站起来回答:“太阳红红的像灯笼在天上。”说着用手指了一下天空。
钰娜小朋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看到的太阳圆圆的、红红的像个红气球。”
正扬小朋友也站起来说道:“太阳就是烟花。”
师:“为什么说太阳是烟花?”
正扬小朋友歪着头想了想说:“我妈妈说太阳红红的、圆圆的还会发光,我看到烟花就是这样。”其他……
反思:不少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观察也十分仔细,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谈话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太阳的认识都不是很全面,甚至有的幼儿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需要让幼儿通过图片、录像等手段来增强,使幼儿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太阳。
实录二:
师: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用摄像机把太阳拍下来,小朋友注意看,看看太阳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呢?(播放动画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师:你们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幼儿: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会发光的'。
师:嗯真棒!冬天的时候,老师带你们到外面晒太阳,你们想想太阳照在身上感觉是什么样的?
幼: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
师:真棒!我请一个小朋友完整地说说太阳长什么样。
看看谁坐得最漂亮!炀扬小朋友,你来说说。
炀扬: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会发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看到幼儿能较完整地表达出太阳的基本特征,我以为这一下幼儿应该能正确地画出太阳吧。
于是我继续往下提问。
师:你们喜欢太阳公公吗?
幼:喜欢。
师:那你们想不想帮太阳公公打扮得更漂亮点呢?
幼:想。
师示范、讲解画法并提出要求后幼儿开始作画,观察时,我发现许多幼儿在纸上画了好几个小圆圈,询问时幼儿说是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