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6-06 08:40:32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教案集合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大班教案集合十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亲亲热热——小兔请客

  指向:

  愿意大方地介绍自己。

  准备:

  毛绒小兔1只。

  过程:

  1、教师面带微笑,向宝宝打招呼:“宝宝好!我是XX老师”。

  2、教师边出示“小兔”边示范问候的方法。

  教师:“小兔邀请朋友到它家做客,它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你想吃什么,就对小兔说‘小兔你好!我叫XX,今年X岁,我属X,我喜欢吃XX。’然后大家一起拍手说:‘XX,XX,欢迎你!’”

  3、宝宝依次上前作介绍,直到每个宝宝都介绍到。

  二、做做玩玩——谁不见了

  指向:

  锻炼记忆能力。

  准备:

  人手1份毛绒动物(3~5只),大手帕1块。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

  2、教师取出盘中的小兔玩具,以“小兔”的口吻和宝宝交流。

  “宝宝们好!”鼓励宝宝向小兔问好。

  “小兔长什么样呢?”教师用动作、语言提示宝宝说出长耳朵、白白的毛等特征。

  3、教师逐个出示其他毛绒动物,鼓励宝宝依次向它们问好,并将毛绒玩具排排队。

  4、示范游戏“谁不见了”。

  “请宝宝们闭上眼睛。”教师藏起小白兔并提问,“请宝宝们睁开眼睛看一看、找一找,谁不见了?”引导宝宝仔细观察、回忆。对于大胆回答的宝宝,请大家为他鼓掌,并把小兔放回原来的位置。

  教师每次拿走不同的动物,让宝宝看看猜猜,说出谁不见了。游戏可增加难度,由藏起一个动物变为藏起两个动物。

  5、宝宝独立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与家长一起游戏。

  提示家长:先让宝宝说说小动物的名称,再开始游戏;游戏时,先藏起一个小动物,让宝宝想想猜猜,再根据宝宝的游戏情况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注意每次藏2~3个小动物。

  6、10分钟后播放収玩具的音乐(自选),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活动材料。

  三、蹦蹦跳跳——夺宝奇兵

  指向:

  练习钻、爬、平衡走等大肌肉动作。

  准备:

  1、阳光隧道2段,沼泽地(泡沫地垫若干),彩色小路2条,1筐皮球。

  2、场地布置:宝宝和家长——阳光隧道——沼泽——彩色小路——装皮球的大筐

  过程:

  1、教师结合场地布置介绍:“今天我们要去寻宝。但要找到宝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要钻过隧道,爬过沼泽地,走过彩色小路,才能找到宝藏。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2、将是请一位宝宝示范,可用语言提示:“看!先要钻过长长的隧道,爬过沼泽,走过彩色小路,最后找到了宝藏——筐里的皮球。”

  3、组织宝宝排成一队玩游戏。

  引导宝宝有序地钻过阳光隧道、爬过沼泽、走过彩色小路,再筐中拿到皮球跑回起点。

  提示家长:鼓励宝宝大胆地钻过阳光隧道,快速地往前爬,并能保持身体平衡地走过彩色小路,顺利完成任务。

  四、说说唱唱——闪烁的小星

  指向:

  认识打击乐器碰铃、沙蛋、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准备:

  用布遮住箩筐(内置碰铃、沙蛋乐器若干)。

  过程:

  1、教师出示箩筐,引起宝宝的兴趣。

  手拿箩筐轻轻左右摇动,并作神秘状问宝宝:“猜猜里面是什么?”

  从箩筐里摸出碰铃,告诉宝宝:“这是碰铃。”同时,手抓住碰铃手柄,轻轻地、有节奏地敲击。

  从箩筐里摸出沙蛋,告诉宝宝:“这是沙蛋。”同时,手握住沙蛋,上下有节奏地摇晃。

  2、教师从箩筐里逐一取出所有的碰铃。沙蛋,请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自由地敲击或摇晃。

  3、教师带着宝宝一起有节奏地演奏(XX︱XX).

  4、集体听音乐一起有节奏地演奏。

  演奏方式:先分段演奏,即前半段音乐用碰铃演奏,后半段用沙蛋演奏;再交换乐器演奏。

  提示家长:演奏时指导宝宝有节奏地演奏;提醒宝宝爱护乐器,轻拿轻放。

  附歌曲:闪烁的小星1=C2/4

  1155︱665︱4433︱221︱5544︱332︱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

  5544︱332︱1155︱665︱4433︱221︱

  好像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五、开开心心——传送机

  指向:

  发展手眼协调性,学习与他人合作游戏。

  准备:

  人手1个杯子,各种不同的豆子若干。

  过程:

  1、教师讲解“传送机”游戏的玩法与要求。

  教师:“我们围成一个圈,每人手拿一个杯子,老师在一个宝宝的杯子里倒豆子,然后宝宝再把豆子倒在旁边妈妈的杯子里,妈妈再倒在旁边宝宝的杯子里,一个一个传下去,豆子不能倒在外面。注意,最后一个人把豆子倒在盆里。”

  2、集体游戏。

  游戏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豆子的数量,以提高游戏的难度,吸引宝宝积极参加游戏。

  家庭延伸:

  在家中可利用宝宝熟悉的生活用品,和宝宝玩“谁不见了”的游戏,对培养宝宝的观察力、记忆力很有帮助哦!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实录:一次点心时,锦程突然惊慌的叫了起来,“老师,我的牙齿坏掉了,我不能吃东西了”我连忙跑过去问:“锦程,怎么了?”他张开嘴巴让我看,说:“黄老师,我的牙齿动了,不能咬东西了。”“哦,原来是牙齿有点动了啊,没关系,这是因为你要换牙了”。这时,在旁边的一多听见了张大了嘴巴说道:“看,我的这个牙齿已经掉了又长出来的,…”我说:“是么?那你掉牙的之前牙齿是不是也是松动的呀?”她点头说:“恩,用手摇一下牙齿也是动的,后来动的很厉害就掉了。”我连忙又问道:“那你掉牙的时候痛吗?”“一点也不痛的”这时,边上其他几个孩子也走了过来说道:“我早就掉牙了,一点也不痛的,现在我嘴里已经长出新的'牙齿了……。”听孩子们这么一说,我就挨个儿让他们张开小嘴,瞧瞧孩子们换牙的情况发展的怎样;查看下来除个别孩子牙齿长得有点重叠,大多数的孩子换出的新牙又直又白;还有些孩子已经掉牙了还没长出来新牙。那些还没换牙的孩子也很好奇,围着我问这问那,于是我就开展了一些关于换牙的活动,并让孩子们自己先去向爸爸妈妈查问或收集一些关于换牙的知识,并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交流。如小朋友在换牙时应补充一些什么营养?还要注意哪些口腔卫生等;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要多喝牛奶和骨头汤这样可以补钙,有的则说,换牙时不能用舌尖去舔新长的牙齿,多舔的话,以后长出的牙齿会歪掉的;还有的则说:换新牙也要注意讲卫生,天天早晚刷牙,新牙才会长的又白又牢……。

  案例反思:进入大班,一些孩子开始换牙,对于从没经历过换牙的孩子来说,他们起初对于自己嘴里的牙齿松动了,感到非常的害怕。因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自己生理上的某些变化还是那么新鲜、好奇,甚至会感到恐惧。因而,作为孩子们的老师来说,一定要及时的抓住孩子们当前关注的热点及需要,发现幼儿学习的生长点,并采取措施开展活动,帮助孩子解决困惑。但是如何开展这些活动?如何让孩子自主的了解换牙知识,解决困惑?我想这即是一个让孩子了解换牙知识的契机,也是让孩子学习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及大胆交流的机会。于是,我让孩子自己去收集或向大人询问关于换牙的知识,使孩子们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习地知识发展能力,这样会比老师单纯的说教要效果好的多,并且在活动中的交流也让孩子在分享中积累了知识和经验。

  我想,作为教师,只要你用心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那么每一件小事就能成为你成功教育的事例,你的孩子也能在每一件事中得到发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手会说、手会变、手会演、手会做,手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与生俱来的工具。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情,手是灵巧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手。根据幼儿对手的兴趣,设计了此次活动《灵巧的手》。探究小手的组成,观察每个手指的特点。知道一定要好好保护这双灵巧的手,将来用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强大。

  活动目标:

  1、感知手指的不同特点,知道它们的`名称。

  2、了解五根手指都有用,感知双手本领大。

  活动准备:

  1、PPT。

  2、手形图片、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做不同的手势来表示不同的含义,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说说每个手指的名称

  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孩子?你喜欢哪一个手指宝宝?为什么?

  小结: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五个手指宝宝。

  三、感知五个手指的特点与用途

  1、观察5个手指

  手妈妈的5个手指宝宝长的一样吗?

  小结:5个手指长短和粗细都不一样,大拇指最粗最短,小拇指最细,中指最长。

  2、小手本领大

  (出示手形图片)如果五个手指是一家,它们像家里的谁?你觉得哪个手指本领大?它能帮你做什么事情?

  小结: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本领,都能帮助我们做许多事情。

  3、操作尝试

  用2个手指、3个手指、4个手指、5个手指分别抓一次雪花片,数一数哪一次抓得多。

  小结:五个手指少了谁都不行。五个手指是一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可以做更多的事。

  四、灵巧的小手来报名

  观看PPT。

  哪些活动一只手可以做,哪些活动需要两只手做?哪些活动一根手指可以做?(按门铃、打电话等等)

  小结:小手还能帮助我们做很多其他事情,好好练练小手的本领去学做这些事。

  活动延伸:

  将自己的手描画在色纸上,沿着轮廓剪下,看看是否能剪完整?

  活动反思:

  生动形象的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兴趣较高,活动氛围活跃,基本上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是幼儿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我们的手是多么灵巧,我们的手会创造成功与快乐,我们要保护好双手。使幼儿进一步体会,原来生活中的手是如此的重要,如此的了不起。

  不足之处:

  幼儿讨论发言时秩序较为混乱。

  总之,在本次活动中出现了很多这样和那样的缺点与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的改进和探索。

大班教案 篇4

  舞龙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庆祝活动,每逢春节期间,老百姓自发组织的舞龙的比赛深受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喜爱。于是,我发动幼儿一起制作“龙”,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简单了解舞龙的风俗,激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趣。

  2、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龙身,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让幼儿体验舞龙的乐趣,感受舞龙的热闹气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舞龙以及幼儿合作舞龙。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纸盒、稻草、皱纹纸等手工材料若干。

  2、舞龙的图片和舞龙的视频。

  3、音乐《金蛇狂舞》。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金蛇狂舞》的音乐进入课题。

  1、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更深入了解音乐。

  (二)出示舞龙的图片,幼儿欣赏。

  1、师:听完音乐,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了一些好看的图片,在看图片时,老师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图片里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以前见过吗?什么时候见过?

  2、师简单介绍舞龙的习俗。

  3、出示不同种类的舞龙图片。

  (三)幼儿观看舞龙视频,感受舞龙的热闹气氛,并尝试模仿舞龙动作。

  (四)动手操作:神气的龙

  1、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舞龙用的“道具龙”由哪几部分组成?(龙头、龙身、龙尾)

  2、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龙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收集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制作愿望。

  3、鼓励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龙,教师参与指导。

  (五)游戏:舞龙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并说一说自己见过的舞龙表演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四人一组,自由尝试合作协调走。

  3、教师做舞龙人,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手上的彩球,随彩球的位置高低来作出相应的动作。如:彩球举得高,龙头就举得高;彩球放低,小朋友就蹲下来舞龙。

  4、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舞龙游戏。引导幼儿根据彩球方向的变化,看信号舞龙。

  5、请幼儿做舞龙人,分组游戏,教师提示“舞龙人”举彩球的动作。

  6、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7、引导全班幼儿连成一条长龙,随音乐进行舞龙表演。

  (六)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进一步练习多人合作舞龙。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创新之处在于让幼儿从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的过程中慢慢地体会舞龙的习俗及舞龙的要领。中国的传统文化舞龙和音乐、运动、情感的融合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舞龙的教学活动真正地捕捉到了教育契机,贴近幼儿生活。《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案例中,小朋友已经在言行中流露出对表演“舞龙”的喜爱,于是我把握核心目标,及时调整并充分利用,保证孩子的兴趣点开展了“舞龙”的活动。“舞龙”活动在很多的庆祝活动中都会举行,孩子们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题材贴近身边的'生活,孩子们易理解和掌握。活动开展前,我在网上找到了许多舞龙用的龙的图片,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了龙身上的特征,孩子们就从龙头、龙尾、龙身上有几节产生了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对龙身上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激发幼儿参与制作龙的积极性。

  活动中,孩子们从第一环节就已经萌发了要舞龙的想法,他们在回答我的问题“他们怎么舞”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表演舞龙的动作了。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知道舞龙要跟着彩球跑,彩球舞到哪里,龙头就跟到哪里。在舞龙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舞得还真是像模像样的。刚开始,孩子们还不能自如地舞动,但当他们一听到《金蛇狂舞》的音乐后,他们都能跟上音乐的节奏,而且舞得特别好看。通过我对孩子们舞龙的观察,我发现自己在提问“怎么舞”时要不断地让幼儿观察,让他们自己发现舞龙的秘诀。孩子们在舞龙比赛中会发生这几种情况:舞龙时一直转圈,不能变幻出不同的路线;龙头、龙身、龙尾靠得太近,导致龙身一直缩在一起,没有伸展开来。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舞龙”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体质,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的同时,拓展了幼儿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分声部动作,尝试用乐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带

  2.铃鼓、小铃、圆舞板、大鼓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3.幼儿座位排成竖6排。1-2排铃鼓;3-4排小铃;5-6排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复习“身体动作总谱”。

  二、学习分声部动作。

  1.提出要求:两眼要看教师指挥拍打相应的身体动作。

  2.教师指挥幼儿练习分声部动作。

  三、幼儿拿乐器演奏。

  1.幼儿根据教师前一步骤,拿乐器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对于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练习。)

  2.再次练习。

  3.交换乐器演奏。

  (1)提出要求:A.注意倾听音乐,拿好乐器看好教师指挥演奏。

  B.X XX中强,较快。C.第二部分稍弱、跳跃。D。最后一部分稍强,热烈。

  (2)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

  (3)小结活动情况。

  4.幼儿再次演奏。在X X X处加入大鼓,效果会更好。

  四、活动结束:说说演奏结束后的感受,与小朋友合作得愉快吗?为什么?怎样演奏使得声音更加好听?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按节奏说打电话的对话,感受歌曲中节奏的特点。

  2、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明确"猫和鼠"的角色身份,在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学会唱"动物猜谜歌"

  教学准备:图谱、老鼠(猫)胸饰、电话一部、电话本、座位呈半圆形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我要用唱歌的方法请你们猜谜,你们也要用歌声来回答我,好吗?你们听好啊!

  脑袋圆圆的,嘴巴扁扁的,身体黄黄的,走路摇摇的……

  脑袋小小的,身体灰灰的,尾巴长长的,走路轻轻的……

  2、师贴老鼠胸饰,出示电话:对了,就是小老鼠。今天小老鼠要打电话给好朋友。

  3、幼儿学习歌曲中打电话的对话部分。

  师幼练习对话一次,交换角色练习一次。注意按节奏练习。

  二、观察图谱、提炼歌词、学习歌曲

  1、师:今天小老鼠带来一首好听又好玩的歌曲,师出示并贴歌名图谱,谁看懂了?歌名叫什么?《小老鼠打电话》。

  2、幼儿欣赏部分歌曲,感受旋律和歌词。

  (1)师范唱歌曲前半段:幼儿观察图谱,逐句学习歌词。

  (2)幼儿欣赏歌曲后半段:小老鼠请的客人来了吗?你们猜猜会是谁呢?

  (3)小老鼠听到什么声音知道是朋友来了?朋友怎么会是他?幼儿模仿害怕、发抖的样子。

  3、熟悉音乐

  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一遍。

  4、学唱歌曲

  (1)师帮助幼儿指图,这一次我们一起把这首歌曲唱出来,好不好?

  (2)这一次我不帮你们指图片了,我也坐下来和你们一起唱歌。

  (3)这次我是猫,你们是小老鼠,到我说和唱的'地方,请你们不要唱。

  三、结束部分: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增加游戏情节:小老鼠往外面跑,猫在后外追。老鼠跑回座位,唱朋友怎么会是他?原来号码打错啦。

  2、师幼游戏,邀请个别幼儿扮演小猫。

  3、出示图片:猫和老鼠真的不能成为朋友吗?师幼互相拥抱。

  小百科:老鼠来无影去无踪,从来不与人打照面。它们的嗅觉很灵敏,尤其对人的气味更是熟悉。只要一闯到便远远地避开。它们的巢同样也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从来不会受到干扰。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买菜》这首歌是一首旋律重复、欢快的两拍子的歌曲,主要表现了“我”和奶奶去买菜的场景,通过既有趣又押韵的歌词,表现了祖孙二人快乐的买菜过程,非常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深受幼儿的喜欢。另外,现在很多孩子都存在偏食、挑食的现象,而本歌曲中还蕴含着营养配餐、不偏食挑食的教育价值,值得我们教师挖掘。还有就是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在发展幼儿唱歌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感受力和表现力。为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和肯定幼儿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以及说唱这种歌唱方式的诙谐,理解歌词内容,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

  2.喜欢音乐活动,尝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节奏的进行歌词填充并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现。

  3.知道饮食要均衡合理、荤素搭配,才能让身体健康成长。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说唱。

  活动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节奏的进行歌词填充并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和家人一起逛超市或菜市场的经验,初步认识各种菜的名称。

  物质准备:

  1.歌曲图谱(PPT);

  2.各种菜的图片PPT(歌曲内没唱到的);

  3.音乐《买菜》、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小星星》

  二、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注: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决定播放歌曲的次数)

  三、欣赏歌曲,学习歌词。

  1.播放完整歌曲,幼儿欣赏。(注: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决定播放歌曲的次数,假如幼儿还未听清楚的话,可适当多放几遍音乐。)

  2.结合歌曲图谱(PPT),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师:歌里面说今天天气怎么样?“我”和谁去买菜?

  (2)我们都买了哪些菜?歌里面是怎么说的?最后怎么样了?(启发幼儿回忆歌词内容。)

  (3)玩“找歌词”的游戏。(教师一页一页展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每一页图片代表的歌词。)

  (4)学习完整歌词。(引导幼儿看着图谱跟随音乐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学习演唱歌曲。

  1.重点学习歌曲说的部分。

  (1)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特点:说唱结合。

  (2)学习按ⅩⅩ ⅩⅩ ︱ⅩⅩ Ⅹ︱的节奏说出萝卜 黄瓜︱西红 柿︱,蚕豆 毛豆︱小豌 豆︱。(引导幼儿边念边拍手。)

  (3)引导幼儿发现说的部分歌词的秘密:每一句歌词都由三种菜组成,前面两样蔬菜的菜名都是两个字,后面一样蔬菜的菜名是三个字。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图谱有节奏的进行歌词创编并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现。

  (1)出示各种菜的图片PPT(歌曲内没唱到的,老师有意识的按“说”的规律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2)尝试创编歌曲“说”的部分。(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3.引导幼儿逐句学习演唱歌曲。(钢琴伴奏)

  4.尝试完整演唱歌曲。(钢琴伴奏,提醒幼儿说和唱衔接自然。)

  5.播放音乐,结合创编图谱,幼儿再次完整演唱歌曲。(幼儿可加入自己创编的歌词。)

  五、师幼共同探讨营养配餐问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非常的棒,可老师这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们。为什么“我”和奶奶除了买鸡蛋、鱼、母鸡之外,还要买了青菜呢?(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2.师。

  活动延伸:

  1.请家长们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不偏食挑食的好习惯。

  2.在表演区中投放《买菜》音乐及相关道具,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能轻柔、有表情的演唱。

  2、用唱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少数民族歌曲独特风格。

  二、活动准备:

  l、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春天景色,观察柳枝风吹的动态,引导幼儿展开想象,教学反思《总结阶段 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根据歌曲设计图谱一幅。(也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谱)

  三、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

  教师:春天来了,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像姑娘的什么呢?你们听一听?(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二)、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l、教师出示图谱,边演示边完整清唱。

  ①教师:这张图谱可以帮助我们学唱歌,下面我来唱,你们看我唱到那儿了?

  ②教师演唱,提问幼儿。

  2、学唱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让幼儿了解使用图谱的方法。教师:小朋友,这张图谱用美丽的.画把歌词给画了出来,这谱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使我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每一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

  (2)幼儿跟随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

  (3)教师提示:

  ①幼儿注意唱好三拍子的旋律。(强、弱、弱)

  ②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3、学唱衬词,练习二声部唱。

  (1)这次演唱请小朋友唱歌词,每两小节歌词的后两拍教师用“沙沙沙”衬词演唱,从第9小节开始至结束师幼合唱。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2)幼儿分组轮唱衬词(教师参与),练习二声部唱。

  4、教师可鼓励幼儿创编动作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

  现在正值秋天,开始导入的一段谈话已经不适合季节了,因此我改成了直接介绍歌曲名称,然后再通过歌曲向幼儿介绍春天的美。

  这首歌曲很普遍,有部分幼儿以前曾经接触过,因此在学唱歌曲时幼儿表现的很轻松。

  由于幼儿练习二声部的机会不多,因此活动中幼儿显得有些难度。

  四、活动反思: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歌曲。歌词简练,

  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因此这首歌曲深受幼儿的喜欢。活动中我尝试用填充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动,再加上每贴一张图片就预示着一句新歌词的产生,这样就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困惑,让幼儿愉快、主动地学习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丝成功的喜悦。并且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初步了解漫画特点。

  2、感受漫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乐意自己创作各种形式多样的漫画。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大胆创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漫画作品(单幅、多幅;黑白、彩色;有趣的、夸张的、充满幻想的等)。

  2、ppt:姚明、刘谦漫画及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讲述人物的特点。

  提问:生活中你最喜欢谁?他长得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图画、感知漫画特点。

  (1)出示图一,幼儿观察。

  提问:猜猜他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喜不喜欢这幅画,为什么喜欢?

  (2)出示图二,幼儿观察。

  提问:这张图片上画的是谁,你怎么发现的?

  和我们平时画的画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小结:漫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不一样,突出明显的特点,很有趣,用简单、夸张的方法表现人或事。

  3、引导幼儿观察漫画图片,讲述自己对漫画的理解。

  提问:你对哪幅画印象最深?发现了漫画的'什么特点?

  你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

  小结:漫画幽默、夸张,有彩色的、黑白的,有单幅的、多幅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基本部分:

  1、讨论漫画特点,提出绘画要求:

  提问:漫画中的人物为什么一下就被我们认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谁来说说自己身上特别的地方?

  你想画谁?你想怎样表现他特别、有趣的地方?

  除了画人物, 还可以画什么?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鼓励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提问:猜猜看,他画的是谁?为什么你一眼就认出来了?哪里最特别?

  喜欢漫画吗?为什么?

  2、生活中有很多人和事我们都可以试着画一画。

大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我是健康宝宝”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一周了,幼儿在主题活动中了解到要做一个“健康宝宝”首先应该有一个快乐的心情,其次还应该学会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可是 “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如何把抽象的东西转换为易于幼儿理解、掌握的具体形象的概念呢?于是,我们开展了以下系列活动。

  第一次活动——宝宝每天要干什么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每天的生活,知道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及其先后顺序。

  【活动准备】

  1.幼儿游戏、上课、吃饭、午睡、做操等活动照片。

  2.课件《我的一天》、投影机。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引入话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做哪些事情呢?

  幼1:要吃饭、睡觉。

  幼2:每天都要来幼儿园上学。

  师:在幼儿园里你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1:做早操。

  幼2:玩游戏。

  幼3:吃点心。

  幼4:离园时间快到了,我就在班上等着爸爸来接我。

  2.教师打乱幼儿活动照片的时间顺序,并播放课件《我的一天》。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安排,有些事情必须先做,有些事情必须后做,谁能来排一排我们做这些事情的顺序?

  经过讨论,幼儿很快就排好了顺序,依次是:起床——来幼儿园——做早操——上课——吃午饭——午睡——游戏——等待爸爸妈妈来接。

  师:小朋友每天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做这些事情,你知道爸爸、妈妈、老师是通过看什么东西知道具体时间的?

  幼1:钟。

  幼2:手表。

  【思考与推进】

  幼儿每天的生活其实是非常有规律的。在这个活动中,我没有急于把这个规律点破,而是以谈话的方式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并将幼儿熟知的生活片断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幼儿产生亲切感。这不仅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幼儿的回答来看,他们对于自己每天经历的事情印象深刻,但没有时间概念,往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当我提出做这些事情需要有个先后时,幼儿方才注意到时间先后顺序这个重要的概念。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为下面的数学活动的开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是引导幼儿认识记录时间的工具。

  第二次活动:记录时间的工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

  2.引导幼儿了解其他记录时间的工具。

  【活动准备】

  1.教具:大时钟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

  2.学具:齿轮时钟学具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时钟,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结构。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时钟有哪些小秘密吗?

  幼:有数字1~12。

  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呢?

  幼:代表几点钟吧。

  师:钟表上还有什么?

  幼:有两根针。

  幼:我知道它们是时针和分针。这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师:那么时针和分针的长短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它们转动的速度一样吗?

  幼:老师,你把它们转给我们看一看吧。

  教师立刻同意幼儿的建议,通过教具时钟演示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时针、分针不同的转动速度激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很多幼儿要求自己试着转一下,于是教师请他们拿出了齿轮时钟学具,让每个幼儿都亲自动手试一试。

  师:你们看出来谁转得快?谁转得慢了吗?

  幼:我感觉是长的针转动得快、短的针转动得慢。

  师:长的针叫时针、短的针叫分针。请小朋友再说一遍谁转得快、谁转得慢。

  幼:分针转得快、时针转得慢。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看整点。

  师: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当时针指向钟面上的某一个数字时,就表示现在是几点钟了。我们来试着看看时钟。

  教师在钟面上随意拨出整点,幼儿均能很快地说出来。

  3.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记录时间的其他工具。

  师:除了时钟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能够告诉我们时间的工具吗?

  幼1:手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幼2:手机上面也有时间,我妈妈都是看手机上的时间。

  幼3:电脑上有时间,我舅舅说电脑上的时间很准。

  幼4:电视上面有时候也有时间。

  幼5:我爸爸的汽车上面也会显示时间。

  4.认识生活中的时间。

  师:(小结)这些记录时间的工具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是几点了,应该做什么事情了。小朋友们,回家以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时钟,把你在某个时间里做的事情画下来,明天带到班上来。

  【思考与推进】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通过具体的时钟教具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在亲自观察、操作、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答案。认识了记录时间的工具,那么如何使幼儿感受到时间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呢?我设计了调查表,让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记录“我在家的时间”,加强幼儿的时间概念。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好好准备。

  第三次活动:时间该怎么表示

  【活动目标】

  在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讨论表示时间的最佳方式。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完成的记录表“我在家的时间”。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交流、分享体验。

  教师将幼儿的调查表投影到大屏幕上,请幼儿讲述自己在三个不同时间段里做的事情。教师注意将幼儿记录时间的不同方式写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发现小朋友记录时间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只写一个数字,有的在写完数字后,又加上冒号和两个零。你们觉得哪一种记录时间的方法更好呢?

  幼1:我觉得第二种更好,我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时间就是这样的。

  幼2:电脑上的时间也是这么写的。

  幼3:还有电子台历上的时间也是这样的。

  幼4:我看到车票上的时间也是用第二种方式写的。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很好,在生活中人们习惯用第二种方式表示时间。冒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点,冒号后面的数字表示几分,比如说3:15,我们可以念作三点十五分,中间的冒号念作“点”,现在老师写几个时间,小朋友试着来念一念。

  教师写时间,幼儿念。

  师:最近,我们班上经常有小朋友迟到,放学时有些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经常忘记来接小朋友,谁能想个好办法,让大家都清楚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幼1:开家长会,告诉他们时间。

  幼2:我们还可以做一张幼儿园的时间表,把他贴在门口,让大家都来看。

  幼3:还要请几个小朋友在门口介绍这个时间表。

  师:时间表该怎么做呢?

  幼1:就像老师那天发给我们的记录表那样做。

  幼2:我觉得要做得大一些,还要做得好看一些。

  幼3:可以找一些小朋友吃饭睡觉的照片贴在上面。

  师:小朋友的想法都很好,回家以后,我们一起收集一些制作时间表的材料吧!

  【思考与推进】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促进幼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游戏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利用所学的有关时间的知识和已有的'有关记录的经验,让他们讨论制作时间表。对于如何制作时间表,我并没有给予统一的标准,而是让幼儿各抒己见,然后再让他们回家收集材料。下一次活动,我想留给幼儿更多自主的空间,采取开放式的形式,使时间表更具操作性、层次性和弹性,真正成为幼儿相互合作交流、表达的依托。

  第四次活动——制作时间表“我的一天”

  【活动目标】

  能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材料,与同伴合作制作时间表。

  【活动准备】

  1.彩色卡纸、剪刀、水彩笔、尺子、浆糊、透明胶、双面胶,以及幼儿收集的各种图片、照片等。

  2.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活动过程】

  1.将幼儿按能力强弱搭配好分成三组,引导幼儿讨论制作时间表。

  师:(出示各种材料)老师和小朋友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我们要利用这些材料做一张小朋友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表,首先请小组讨论怎么做、需要用什么材料。

  幼1:我们想用照片来做时间表。

  幼2:我们想让每个人画一副画,然后剪下来贴在时间表上。

  幼3:我们想找现成的小图片用来贴时间表。

  2.幼儿分组制作时间表“我的一天”。

  第一组:用现成的幼儿在不同时段的活动照片进行粘贴,然后在照片旁写上时间,所以完成得比较快。

  第二组:每人商量好画一幅表示幼儿在某一时段做的事,由于事先商量过,所以他们画的内容各不相同,虽然时间长了点,但进展也很顺利。

  第三组:利用幼儿收集的一些图片来剪贴,然后在下面标注上时间,效果也很好。

  3.请各组派一个幼儿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时间表。

  4.将幼儿制定的时间表张贴在班级外墙上,轮流指派“讲解员”在区域活动时间为家长、其他幼儿讲解。

  【思考与推进】

  本次活动中,关于如何设计时间表、需要什么材料等的活动主动权完全在幼儿身上,教师的身份只是一个引导者和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幼儿之前的关于幼儿园活动的先后顺序、时间书写、完成调查表方面的经验也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时间表“我的一天”制定完成之后,我采纳了幼儿的建议,轮流指派 “讲解员”,让活动得到延伸。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兰花》大班教案04-12

街道大班教案11-24

《沉浮》大班教案12-01

火大班教案12-06

袋鼠大班教案12-07

落叶大班教案11-10

江南大班教案11-13

《梦想》大班教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