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9 08:22:3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七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引导幼儿讲出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他们是怎么样解决的。

  2、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用词恰当,基本完整合理。

  3、教育幼儿爱护图书、轻拿轻放,和同伴相处知道要礼让。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套。

  2、活动室内的图书角增设"图书修补站"的标识及破旧图书、剪刀、胶水、胶带、订书机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走进图书角,发现新标识。

  教师请幼儿观察班里的图书角,引导幼儿发现今天图书角多了些什么?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本破旧图书,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

  二、出示故事图片,幼儿观察讲述。

  1、教师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猜猜他们会怎么解决?

  2、幼儿讨论解决方法:幼儿可以先自由观察讲述,再与小组里的同伴分享交流,每一组推选一位幼儿在集体中讲述。

  三、教师完整讲述。

  四、幼儿完整讲述。

  带领幼儿看图片完整讲述。

  五、鼓励幼儿给故事取名字。

  六、活动小结

  建议幼儿去图书修补站修补图书,教育幼儿爱护图书,和图书交朋友。

  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修补图书的方法。

  2、与幼儿商讨建立"爱书公约"。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着重引导幼儿感觉散文重蕴含的对待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感。

  2、启发幼儿理解散文所描绘的画面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她把×颜色给了××,××××象××”的这样的句式。

  3、让幼儿学习按照散文的结构形式,运用个人的经验想象画面,仿编新的散文。

  4、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散文

  2、以有秋游的经验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倾听配乐散文。

  2、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的'画面及修辞手法。

  3、引导幼儿从散文中的颜色、气味等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秋天的丰收、秋天的快乐。

  4、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1)提问:秋天的雨,真的是一把钥匙吗?为什么散文中说它是一把钥匙?

  (2)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呢?”、“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等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组织幼儿说说:散文中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

  5、学习朗诵散文,引导幼儿把散文中表达的情感通过语言再说出来,教师注意要进行一定的渲染。

  6、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看到的秋天的色彩用散文中“她把×颜色给了××,××××象××”的这样的句式。这样的句式,简括自己所述的内容。

  7、引导幼儿想想:人、动物、植物是如何过冬的?

  8、教师指导幼儿仿编散文

  活动反思:

  使幼儿在一个情景交融地虚拟的感觉世界,同时感受到了散文诗中语言、文字所表现的韵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并朗诵诗歌,体验母子、母女之情。

  2、通过图片,能进行大胆的仿编:妈妈是...

  3、萌发爱的情感,爱自己的妈妈。

  活动准备:

  图片:糖、衣服、伞、船、冰激凌、围巾、花、蝴蝶。

  音乐: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欣赏孩子与妈妈在一起的图片,介绍自己的妈妈。

  1、问:这首歌叫什么?你的妈妈好吗?爱你吗?是怎样爱你的?

  2、师:看来,每个小朋友的妈妈都很爱你们。你们也爱你自己的妈妈吗?你了解你的妈妈吗?介绍一下妈妈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喜欢什么?

  二、说说诗歌中的妈妈。

  "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向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听听她是怎样介绍的。"

  1、完整欣赏诗歌、理解诗歌。

  问:这个小朋友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妈妈的?她的妈妈是什么?

  2、再次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句式:妈妈是。..

  (1)出示糖图片。

  问:这是什么?是什么味道?

  幼:妈妈是糖,叫一声,心里很甜。(幼儿用甜甜的声音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现在我就是妈妈,你们来叫叫我,看谁的声音最甜。

  (2)出示衣服图片。

  问:这是什么?想一想,如果穿起来会怎样?

  幼:妈妈是衣,想一想,身上很暖。

  师:现在我是妈妈,和孩子拥抱,感觉温暖。

  (3)出示伞、船图片。

  问:这是什么?是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师:对,下雨的时候他会保护我们)

  幼:雨中,妈妈是伞。(妈妈为我们遮风挡雨,请孩子说谢谢妈妈)

  问:船在什么地方行驶?(让幼儿体会坐在妈妈的腿上,很安全,很稳当。)

  幼:大海上,妈妈是船。

  3、完整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仿编:妈妈是...

  1、诗歌中的小朋友的妈妈是糖、是衣、是船、是伞,你觉得你的妈妈是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创编)

  2、出示图片:冰激凌、花、围巾、蝴蝶。

  师:你能用这些说说你的妈妈是什么吗?(妈妈是冰激凌,舔一舔,嘴里很甜。。。)

  3、朗诵仿编诗歌

  师:你们都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把自己编的诗歌朗诵一遍吧。

  四、小结结束。

  师: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宝贝,或许有的妈妈是星星、有的妈妈是大树、有的妈妈是花。。。在你们心中或许妈妈都是不一样的形象,但她们都很爱你们!宝贝们,今天回家把你仿编的诗歌送给妈妈,并轻声的告诉妈妈:"妈妈,我爱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学念儿歌,能初步学会跟念儿歌。

  2、能用儿歌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体验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诗歌的语言美。

  4、能使用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创编。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乐意学念儿歌,能初步学会跟念儿歌。

  活动难点:

  结合生活中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及儿歌内容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活动准备:

  “春天”挂图、可移动的花、草、鸟等桌面教具、布袋木偶小猴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春天背景图,请幼儿说说图中有什么。

  2、出示小猴,小猴念儿歌一遍

  3、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教具,请幼儿学说“春天到”、“吱吱叫”、“多美好”。

  4、请幼儿跟着老师、小猴一起念儿歌。

  5、教师带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反思:

  由于托班年龄较小,对于季节的变化,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对于这个春天,幼儿们都感受不到春天的美,及周围环境的一些变化,可能最近天气变化无常,自然环境的变化并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幼儿们也就不那么容易发现了。通过不断地引导、结合挂图,幼儿对春天的变化才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活动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太合理,不够贴近现实生活,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是对于春天的自然变化并不是很明显,让幼儿们感受不到春天已经到了的感觉。因此在本周主题制定的过程中,这个春天的主题的实施过于早了;活动中仍然存在着老套的教学方式,跟念现象较普遍,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好的发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2、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喜悦,在学会合作的同时体验设计水果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水果屋大挂图、秋天水果图、各种水果教具、屋子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观看“果园”,感受秋天水果丰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问:“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以“这是谁的果园?(熊猫妈妈的)”引出故事。

  (二)边看PPT,教师边讲述故事。

  1、教师讲故事:从开头讲至“…… 怎么办呢?”

  2、提问:“谁来帮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想办法”?

  引导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出示水果屋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屋顶(墙上)上有什么?用什么做的门(窗)?”

  启发幼儿讲述。

  4、教师继续讲故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盖了间水果屋,还做了什么事情?”

  (三)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盖了间什么?他们是怎样盖的水果屋?”

  引导幼儿完整学说“用××做屋顶,用××做墙,用××做门,用××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

  (四)幼儿分组设计水果屋并大胆讲述。

  1、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根据水果特点涂色。(播放故事录音)

  2、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粘贴相应的水果贴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熊妈妈的果园里到处都是水果,红红的苹果、碧绿的西瓜、黄黄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极了,熊猫妈妈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一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早早的来到果园里采摘水果。它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一车又一车。熊猫宝宝在前面用劲地拉,熊猫妈妈在后面使劲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们高兴的把一车车的`水果运回了家。熊猫妈妈看到有这么多的水果,高兴得说:“今年可有水果吃了。”

  可是,水果好多呀,屋里塞得满满的,连院子里堆得也到处都是。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都冻得睡不着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小熊猫着急地说:“妈妈,我们没地方坐、没地方站,也没地方睡觉,这可怎么办呢?”熊猫妈妈想了想,大声说:“有了,有了,我们用水果盖间屋子吧。”

  第二天一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就忙开了。他们用红红的苹果做屋顶、用碧绿的西瓜做墙、用黄黄的梨做门、用粉红的桃子做窗……盖了一间美丽的水果屋。熊猫妈妈还把许多水果分给了邻居们,熊猫宝宝又请来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里来做客,他们围着香甜的水果屋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的内容,并能完整、连贯地讲述小鸡和小鸭遇到哪些困难,及如何解决的过程,丰富相应词汇:拎、灌。

  2、能充分展开合理想象,并大胆表达个人的见解。

  3、能耐心倾听同伴的讲述,并进行简单的评价。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鸡和小鸭

  2、小鸡、小鸭、水桶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发兴趣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而且特别的故事,特别在哪呢?它不是由我来讲的,是小朋友一起来讲的。怎么来讲这个故事呢?我这有一些图片来帮助你们,小朋友要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筋,看看谁的故事讲的很完整而且还很好听。"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图片、并展开合理想象。

  1、出示第一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并展开充分且合理的想象。

  师:图片上有谁?它们想要干什么?(引出人物和小水桶,并丰富词汇:拎)。

  (幼儿展开充分想象,教师根据幼儿想象,自然引出故事发展的下一个情节:小鸡和小鸭它们想过河)。

  师: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帮它们想想办法。

  幼儿展开想象,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2、出示第二幅图片,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连贯讲述第一、二幅图片。

  师:小朋友都想出了很多办法。聪明的小鸡和小鸭也想到了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办法是什么?(出示第二幅图片)

  师:我现在想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第二幅图连起来完整地讲述,变成一个好听的故事。

  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要求其大声讲述,并请下面的幼儿认真倾听,讲述后,教师进行简要评价,评价在于幼儿是否完整讲述。

  3、出示第三幅图片,再次展开充分合理想象。

  师:"小鸡和小鸭高高兴兴地来过河,它们边说边走,哎呀,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第三幅图片)

  师:"小鸭掉坑里了,它怎么样了?小鸡呢?它是什么表情?"

  师:"这个坑很深,小鸭怎么也爬不上了,这下可怎么办了?小朋友快帮它们想想办法?"

  幼儿展开想象,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合理有效的方法。

  4、出示第四、第五幅图片,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连贯讲述第三、四、五幅图片。

  师:"小鸡也想出了好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第四幅图片)

  师:"小鸡救上来后,小鸡和小鸭怎么样了?"(出示第五幅图片)

  师:"我现在又要请一个小朋友把这三幅图连起来完整地讲述,再变成一个好听的故事。"

  请个别幼儿讲述,并请幼儿进行简单评价,教师总结。

  三、幼儿结伴讲述,尝试完整、连贯讲述五幅图片。

  师:"我现在提高难度了,要小朋友把这五幅全部连起来讲述,现在请小朋友先跟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要记住:要说得完整,用上我们刚才学的好听的词和句子,让故事讲的更好听。"

  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并请幼儿进行简单评价,教师总结。

  四、迁移"完整、连贯讲述的`"讲述经验。

  用幼儿想出的方法替代原有的第二、第四幅图,并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师:"刚才小朋友也想出了很多好办法,现在我们把它也编到故事里面去,成为你们自己的故事,好不好?"(出示小图片,改造原有的第二、四幅画)。

  五、给故事取名字,结束活动。

  师:"我们一起给这个很特别的故事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不仅要好听,而且最好让别人听到这个名字就能猜到这个故事可能讲的是什么?"

  师:"回去把你们自己编的故事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主要旅游景点,知道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能在集体前用完整的语言大胆介绍家乡的景点。

  3、丰富对导游这一职业的认识,尝试学做小导游。

  活动准备:

  1、多张旅游景点图片。

  2、自制导游证,导游旗,小喇叭、歌唱家乡的代表性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美丽的家乡》,介绍认识家乡。

  --提问:我们居住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你喜欢家乡吗?为什么?

  --师幼共同观看《美丽的家乡》,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地方?你们还知道家香港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吗?

  2、尝试做小导游。

  --招聘小导游,激发兴趣:好孩子旅行社的经理要在我们班招一些小导游,来带领外地的小朋友参观我们的家乡。今天,想报名当小导游的'小朋友都要上台啦介绍你们自己的家乡。谁的声音好听,谁就可以领取导游证。

  3、扮演导游和游客,开展模仿游戏。

  --教师介绍讲台,交代要求:说出照片中的景点是在哪里,这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并吸引大家去参观游玩。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小导游举着导游旗集合自己的旅行团成员。

  --小导游带团员参观景点。

  4、评选"最佳小导游",结束活动。

  --请幼儿说说导游带自己观看了哪些景点,他们是怎么介绍的?

  --幼儿评选最佳小导游。

  活动建议:

  1、幼儿看课件、介绍自己的风景照片、与小导游共同参观家乡风景图片展,体会到家乡的美后,教师可激发幼儿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从而更深层次地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歌唱家乡的代表性音乐可贯穿活动始终。

  2、活动后,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一张家乡风景照片,并在家里练习如何介绍这张照片上风景。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4-08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11-30

中班语言活动《礼物》教案01-03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荐】03-12

【荐】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3

【精】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9

【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5

【推荐】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6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热门】03-16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