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6-30 07:14:2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理解故事的内涵,知道关心、孝顺老人;

  2、能大胆地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老爷爷和小孙子》;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欣赏幼儿用书《老爷爷和小孙子》画面;

  欣赏图一提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老爷爷为什么在灶边吃饭?

  欣赏图二提问:你们看小孙子在什么?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爸爸妈妈的表情怎样?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儿?

  2、听故事;

  幼儿倾听故事录音,熟悉故事;

  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讨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大家说;

  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对待爷爷奶奶的?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

  你喜欢你的爷爷吗?你将来会怎么对待你的父母?

  小结:

  提炼幼儿的讨论结果,引导幼儿懂得要孝顺父母和长辈。

  活动评析:

  故事中的小孙子是一个聪明、善良、孝顺的好孩子,他机智的劝父母对爷爷要好些。实习老师通过与幼儿一起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能够大胆的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幼儿在本次的活动中,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人人都要关心、孝敬老人。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大班教案 篇2

  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音频、课件、图片。

  活动目标

  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初步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获得变态成长的概念,知道几种变态成长的代表动物。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

  教师:"原来是小蝌蚪,可是,小蝌蚪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也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里会告诉它的,我们也一起来听听吧!"

  二、欣赏并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音频,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配合教学挂图上的图片,请幼儿回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提问:(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2)为什么它们会把大鱼、乌龟、白鹅当成了自己的妈妈呢?大鱼、乌龟、白鹅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3)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4)小蝌蚪最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呢?

  三、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1.教师请幼儿根据故事讨论小蝌蚪是怎么长大变成青蛙的。

  2.教师出示PPT,幼儿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帮助幼儿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变成了青蛙。小蝌蚪长成青蛙,小时候和长大后完全不一样,我们把这种成长过程叫做变态成长。

  四、其他小动物的成长。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完全不一样呢?

  教师介绍蝴蝶、蚊子、蚕的成长过程。

  这些小动物的成长过程都是变态成长。

  2.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

  五、教师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小青蛙多可爱啊,你们知道,小青蛙喜欢吃什么吗?对,小青蛙喜欢吃害虫,它是农民伯伯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它们呢?可是你们看,这些人在做什么啊?(出示PPT)

  这些人都捕捉和吃青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对幼儿进行爱护环境,保护青蛙。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猴子学样》,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及欢快的情绪。

  2、在游戏动作的'基础上,创编节奏型,并匹配乐器进行演奏。

  3、体验与同伴合作共同演奏乐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墨西哥草帽舞》节选

  2、幼儿初步欣赏音乐,学会游戏《猴子学样》。

  3、乐器:鸭舌板、圆舞板、串铃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猴子学样》。

  1、老师扮演爷爷,幼儿扮演猴子,进行游戏。

  2、请幼儿与同伴自行安排角色进行游戏。交换。

  (二)根据游戏动作,创编节奏型。

  1、幼儿创编节奏型。跳舞。

  2、教师根据幼儿的创编,抽取节奏型。

  3、幼儿跟音乐拍节奏。

  4、幼儿看教师指挥,分声部拍节奏。

  (三)配器演奏。

  1、教师出示乐器,演示演奏方法。

  2、幼儿根据乐器不同音色进行配器。

  3、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打莲湘音乐,舞蹈的风格,喜爱学习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学习打莲湘舞蹈的基本动作。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民族的服装娃娃、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问好。

  ⑴、教师弹曲子,幼儿更节奏拍手。

  ⑵、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⑶、律动:《手碗转动》

  2、与幼儿谈话,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3、欣赏《打莲湘》。

  ⑴、欣赏《打莲湘》。

  ⑵、幼儿听音乐拍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⑶、欣赏舞蹈:教师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儿兴趣。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跟音乐拍的节奏真好,来表扬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听完这首傣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

  4、学习基本动作。

  5、幼儿完整学习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来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傣族舞蹈,好吗?"(好)、幼儿随着音乐跟老师表演舞蹈。

  5、小结舞蹈学习的情况。

  6、总结、结束课。

  活动反思:

  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自如,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不仅把老师该教的知识自己学习了,掌握了,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决定吸取或舍弃。这堂课也使我认识到,只有老师为学生服务,才是教学思想根本的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光记笔记都来不及,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性 哪里还有什么发现 ?有了这样的尝试,其他的课文,我也适当采用了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成绩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椅子游戏,体验一物多玩的快乐。

  2.练习跳过高的、宽的障碍物,提高平衡能力,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3.了解椅子的多种玩法,知道运动中的安全,能进行自我保护。

  活动重点:

  练习跨、跳、爬、钻的能力,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活动难点:

  敢于利用椅子,进行跨、跳的动作。

  活动准备:

  椅子人手一把。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椅子操,激发幼儿兴趣,进行热身活动

  1.听音乐,做椅子操。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看看他是谁?

  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和椅子朋友动起来吧!

  2.请幼儿探索椅子的玩法。

  师:我们今天要来和椅子做游戏,请小朋友想一想,椅子可以怎样玩?

  小结:我们可以用椅子来做很多动作,玩很多游戏。

  二、利用椅子进行平衡、跳的练习

  1.上山下山游戏。

  师:刚才我们在椅子上做了一些动作,现在小椅子变成了一座小山,请小朋友上山。

  ①椅子变小山,在椅子上进行平衡练习。

  师:请大家双臂侧平举,蹲下,变成小矮人,变成高人。

  请大家在椅子上转一圈,抬起你的左腿,抬起你的右腿。

  ②下山要求:两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落地时前脚掌轻轻着地,膝盖弯曲。

  ③调换椅子位置,请幼儿尝试跳过高山。

  2.过小河游戏。

  ①师:小椅子变成了一条一条小河,我们要安全地跳过小河。

  教师示范:手臂往前摆,两脚并拢同时起跳,同时落地,落地时前脚掌轻轻着地。(一路纵队,依次跳过小河)

  ②将小河加宽,鼓励幼儿进行尝试。

  ③加入屈膝垂直障碍跳,并依次提高难度。教师示范:两脚并拢,膝盖弯曲,用力往上跳。

  3.提椅子接力游戏。

  小结:输赢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团结合作,能不能动脑筋想办法。

  三、放松活动

  1.坐在小椅子上,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师:现在请小朋友搬起自己的椅子,排成一列火车,听音乐,闭上眼睛,慢慢呼气、吸气。

  2.小结:我们以后要坚持运动,也要注意运动中的安全。小椅子很好玩,但是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锻炼走、跑、跳、爬等能力,发展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2、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积极参加游戏,体验体能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锻炼绕障碍物跑和双脚行进跳的能力。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四路纵队→大圆

  [幼儿听口令做动作:稍息、立正、半个手臂向前看齐。幼儿一纵队站立,听音乐和老师的口令走圆并做动作:原地踏步—齐步 走—插腰—拍肩—手举高……]

  2、热身运动:听信号转体

  [师:“这个场地上有很多这么大的小方块,我们用做小偷的办法走到那边,‘找一个小石头踩住 它’,把脸对着我。”我们来玩一个听信号的游戏,我拍得快还是慢,现在呢?教师示范: 师:“现在看我做动作:单脚跪地,手撑地,另一只脚不着地,转圈”

  “跟我们一起把这个动作做一遍”

  “好,现在你们听着信号,拍得快你们就转得快,拍得慢你们就要转得慢。” “你们的耳朵真灵。”]

  3、准备动作:看谁站得稳

  [师:“手打开,放下,打开、放下、打开、放下,‘有的人手打开的不够大,我们给它加点 油’。(做打气动作),我们的身体就是一台机器,看看零件修好了没有(做拍手臂动作)“好,听好老师的口令,转 (快、慢),停,看谁站得稳。”]

  二、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爱玩游戏吗?那,今天,何老师和你们一起就利用我们的身体来做游戏,愿意吗?游戏前,我们先给每一队起个名字……]

  (一)游戏:绕着跑

  [师:我们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绕着跑。]

  1、讲解并示范游戏规则:两队原地蹲下,其他两队绕着蹲着的小朋友跑回原点。

  [师:请X队和X队的'小朋友举手,跟我做相同的动作,原地蹲下;另外两队,X队和X队的小朋友绕着蹲着的小朋友跑回原点。]

  2、分组练习一次

  [师:我们先来练习一次]

  3、绕着跑比赛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队先跑回原点。]

  (二)游戏:双脚行进跳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手工教案06-12

大班健康教案06-21

《兰花》大班教案04-12

采茶大班教案10-25

红星大班教案10-29

山大班教案11-03

大班艺术教案07-05

袋鼠大班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