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04 10:05:0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描述人物的表情,能较连贯完整地讲述高兴、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体验。

  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推测,说出多个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

  3、让幼儿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体谅、理解他人的心情。

  二、活动准备:

  哈哈镜若干面;古怪果纸偶一只;彩色信三封;音乐。

  三、活动过程:

  1、以古怪果送礼物,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请幼儿分组照哈哈镜,感受照哈哈镜的.快乐心情。

  (2)幼儿说出照哈哈镜的感受。

  2、古怪果请幼儿玩游戏“照镜子”。

  幼儿当镜子,老师照镜子,老师要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表情,并请幼儿说出有什么表情。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三小组)

  (1)出示古怪果寄来三封彩色的信。

  (2)组长领取信件,老师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指导幼儿分组活动。

  各组幼儿自由讨论,请他们想出多个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要求组长用数字把本组小朋友说的原因一一记录下来。比比哪组想得多,说得好。

  (3)集中幼儿,各组幼儿请出代表讲出四种引起信封内人物表情的原因。

  (4)古怪果请

  幼儿打开小信封,幼儿领取奖品。(要求把古怪果贴在手背上)

  4、歌表演“表情歌”:

  请幼儿根据“表情歌”的内容,一边唱一边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5、愉快、自然地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保护骨骼的重要性及钙质的补充。

  2、知道保护身体正确姿势的重要性及保护骨骼的方法。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骨骼图片、笑脸、哭脸的图片、骨骼拼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音乐活动了解骨骼的功能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可以自由弯曲并能做出各种动作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有骨骼,所以我们的身体可以自由弯曲并能做出各种动作。

  2、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到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

  提问:我们身体的骨骼是怎样组成的?

  师:骨骼是由许多节骨头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骨骼支撑着身体,没有骨骼,我们的身体就动不了。

  二、保护骨骼的方法

  1、教师引导幼儿看图片《我们的骨骼》,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姿势、动作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不利。

  2、游戏:我是健康小裁判

  教师出示多幅各种骨骼动作的图片,让幼儿通过手中的笑脸和哭脸图片来判断正确与否。

  三、骨骼所需的营养

  提问:我们的骨骼需要一些营养,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还有哪些好方法可以帮助自己长得高、长得壮。

  师:不挑食、多吃含钙的食品(如小虾米、紫菜、豆制品、排骨、牛奶等)多晒太阳、适当锻炼。

  四、游戏:骨骼拼一拼

  给幼儿发几张人体骨骼拼图,让幼儿自己玩一玩、拼一拼,老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健康《骨骼会说话》本节课刚开始让幼儿自己随音乐做一些动作,这提高了幼儿的兴趣,通过观看人体的骨骼让幼儿了解到了骨骼支撑着我们人体,如果没有了骨骼,我们的身体就动不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幼儿对怎样保护骨骼以及骨骼所需要的营养时,都能积极动脑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游戏《骨骼拼一拼》时,我对个别特殊的幼儿进行辅导,这样能够让幼儿最大限度地进行自主活动,能够按照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去表现,在玩耍中完成本环节的教育目标,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幼儿不能记住人体骨骼的名称,需要课后复习巩固。

  小百科: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

幼儿园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2、初步掌握10以内数加减预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重点:

  掌握10以内数加减预算。

  难点:

  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活动准备:

  我的数学操作材料挂图《加法和减法》,雪花片,数字卡。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鼓励幼儿利用雪花片进行加法游戏。

  用作业纸记录算式。

  请幼儿看挂图,并记录算式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操作材料。

  第三、四组:算式作业单。

  第五、六组:附加题。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活动评价。

  请幼儿讲述算式的含义。

  展示幼儿记录时间活动作业单。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学习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描绘人物的外表、行为,能进行合理的情节想象。

  3、注意倾听同伴讲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

  1、物体沉浮实验;袋鼠的习性特点。

  2、讲述图片四幅。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仔细观察图片并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2、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表情、动作,并通过充分想象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图片内容。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图画,一起来看看图片里讲的是什么有趣的事。

  2、观察讲述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1)出示图片一(遮挡住袋鼠)提问: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发生什么事?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教师小结: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兴!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远处飞去……

  (2)重点观察图二提问:

  足球不见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处找,它们看见了袋鼠妈妈,它们会对袋鼠说些什么话呢?

  袋鼠又会怎么说的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袋鼠的表情、动作,体验小袋鼠的心理活动;同时启发幼儿通过描述小动物间的对话来丰富情节)过渡语:奇怪了,足球到底在哪里?(掀开遮挡住的袋鼠,揭开谜底)噢,原来足球在袋鼠的.口袋里,怎么办呢?

  (3)出示图片三提问:大象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4)出示图片四提问:大象用什么办法找到足球的?小熊、小兔和袋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3、自由讲述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

  (1)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应该怎么看?(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顺序从第一幅开始看。)

  (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伴互相交流,看图讲述故事。(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丰富情节)

  4、集体讲述

  (1)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2)提问:我们能不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引导幼儿按顺序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很高很高、紧紧地捂着等)

  (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5、讨论

  (1)小象是怎样帮小兔、小熊找到足球的?你喜欢袋鼠吗?为什么?

  (2)足球为什么能浮上来?(引发幼儿的经验进行讲述)

  五、评价

  要素是否学会用完整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六、活动建议

  1、将讲述图片投放在区域中,让幼儿继续讲述。

  2、鼓励幼儿尝试将该故事讲述给伙伴、家长听。

  附:讲述参考足球找到了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兴!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远处飞去……这时,袋鼠妈妈正在草地上散步,忽然看见飞来一只足球,连忙撑开了自己的口袋,足球正好掉进了袋鼠妈妈的口袋里。

  足球不见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处找,他们看见了袋鼠妈妈,就问:"袋鼠妈妈,您看见我们的足球了吗?"袋鼠妈妈紧紧地捂着口袋,摇摇头说:"我……我没有看见。"小熊指指袋鼠妈妈的口袋说:"那您口袋里鼓鼓的是什么呀?"

  袋鼠妈妈连忙说:"口袋里是我的孩子呀!"这事让大象伯伯看得一清二楚,大象伯伯说:"小兔、小熊,别着急!我来想办法。"大象伯伯跑到一条小河边,吸了满满一鼻子水,然后,走到袋鼠妈妈身边,把水喷进了袋鼠妈妈的口袋。水满了,足球浮上来了,小兔和小熊高兴地拍手说:"噢——足球找到了!足球找到了!"袋鼠妈妈脸红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5

  目标:

  1、学会做观察记录。

  2、复习12以内的点数。

  3、认读树名。

  4、通过对园区内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说出为何喜欢它。

  5、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活动准备:

  1、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2、课前对园区树木进行观察,不同树上都挂有树牌(树的名称、树龄及生活习性)及编号(以便幼儿记录)。

  3、彩笔、图画纸、铅笔。

  4、小桶。

  活动过程:

  1、在观察了解园区不同树种的情况下,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2、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讨论再次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讨论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3、领养小树或大树活动,让细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4、观察记录: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5、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让幼儿学习点数。

  6、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总结分享:

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春天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幼儿园大班教案6

  设计来源:

  女孩子都喜欢穿上漂亮的裙子过节,并喜欢围在一起互相欣赏,讨论,比谁的裙子好看,观察裙子的颜色以及裙子上的各种图案,女孩子对此项活动总是乐此不疲,就连男孩子都加入其中。为了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审美能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点、线及简单图形装饰衣服。

  2、能够大胆创设花纹,喜爱画装饰画。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裙子实物3、范画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说:"今天,森林里要开动物狂欢节,邀请小动物们参加,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可是有几个小动物说不想去,你们看都有谁?(依次出示小白兔、小黄狗、小青蛙、小猪的图片),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哦!原来呀,小动物说它们都没有漂亮的裙子穿,所有不想去了。小朋友,你们能想想办法帮助它们吗?(引导幼儿说出给每个小动物们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我们就一起给每个动物做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它们好去参加动物狂欢节,好吗?"(好)

  二、请幼儿欣赏花裙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见过的裙子款式,为设计做准备。

  1。欣赏花裙子,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条,为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裙子的花纹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出自己以前还见过哪种款式的花裙?是长袖还是短袖?是圆领口还是方领口?裙子的下摆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3。观察裙子上除了花纹还有没有其他装饰物,说一说这些装饰物是什么?

  三、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制作花裙子,教师进行指导。

  1。教师:"咱们一起帮这些小动物设计、制作漂亮的花裙子,好让他们高高兴兴的去参加森林的狂欢节,好吗?"

  2、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为小动物设计一条美丽的花裙子,好吗?我们先拿出黑色的彩笔,把裙子的样式设计好。第一条裙子我要给它画上圆圆的领并画上好看的花边。把袖子和裙摆画出来。好了,现在裙子的'样式设计好了,我要让裙子更漂亮,我要给裙子画上美丽的花纹。

  3、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给小动物们设计好看的裙子了。小朋友要注意先用黑色的水彩笔先把裙子的领和袖子裙摆设计好,再给裙子画上好看的花纹。我要看看谁是小小服装设计师。

  四、评价欣赏,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幼儿互相欣赏完成好的裙子,说一说自己和别人的有哪些不同。

  活动反思:

  1、内容太多,教师范画时间过长。

  2、事先应先准备好裙子的轮廓,让孩子直接装饰。

  3、指导幼儿涂色时从左到右依次涂。

  4、注意画线,正方形等图形的正确方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观察蔬菜的颜色,学习问答式节奏的儿歌,并能按节奏回答句子。

  2.模仿儿歌中的语句形式,用不同的蔬菜名称创编儿歌。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体验创编游戏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1.蔬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蔬菜挂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黄瓜、豆芽、番茄、茄子等蔬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蔬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番茄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番茄。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蔬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蔬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黄的豆芽、紫紫的茄子、绿绿的黄瓜。

  二、编儿歌《蔬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蔬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番茄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蔬菜红红的?番茄番茄红红的。儿歌就编好了。

  2.给豆芽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蔬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豆芽豆芽黄黄的。”

  3.给茄子编。

  “现在我们给茄子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蔬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茄子茄子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蔬菜红红的?番茄番茄红红的。什么蔬菜黄黄的?豆芽豆芽黄黄的。什么蔬菜紫紫的?茄子茄子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黄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蔬菜绿绿的?黄瓜黄瓜绿绿的。

  6.教师和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根据图片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蔬菜歌。

  请幼儿戴上蔬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蔬菜红红的?”戴番茄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番茄番茄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创编儿歌。

  1.鼓励幼儿学用儿歌中的语句形式把其它蔬菜编进儿歌。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蔬菜画出贴在黑板上。

  3.带领幼儿共念新编出的儿歌。

  五、游戏:蔬菜宝宝回家。

  提出游戏要求:将自己胸前的`蔬菜挂饰,黄色的蔬菜送回贴有黄色房子的家里,红色的蔬菜送回贴有红色房子的家里……

  活动延伸:

  可以开展音乐活动,幼儿根据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蔬菜形象。

  可以开展美术活动,进行蔬菜绘画比赛,将幼儿的作品剪下贴在大盘子上,布置成一个蔬菜展览会。

  活动反思:

  这首儿歌以幼儿都熟悉的蔬菜为题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观察并根据西红柿、黄瓜、茄子和豆芽这四种蔬菜的颜色,让幼儿了解问答式儿歌的节奏,并能按节奏回答句子。根据《纲要》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之一:“教育内容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幼儿对于这首简短的儿歌,比较容易掌握,并能将学到的知识“××蔬菜红红的”××蔬菜紫紫的”“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导入。

  我是以告诉幼儿今天班上来了几位蔬菜小客人为线索引出教学活动的主角——四种蔬菜。我一一出示图片(没有涂色的一面),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蔬菜?然后让幼儿观察这几张图片有颜色吗?再请幼儿说说这几种蔬菜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待幼儿回到对了。我在把图片(涂有颜色)翻过来;

  二、引导幼儿编儿歌。

  我先告诉幼儿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蔬菜的颜色来编儿歌。我先说一句:“什么蔬菜红红的?”再让幼儿回答第二句:“西红柿西红柿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说的第一句和小朋友说的第二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接下来用相同的方法为剩下的三种蔬菜编儿歌。再请幼儿试着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三、游戏。

  发个每个幼儿不同的蔬菜挂饰,巩固幼儿刚学的儿歌。我问幼儿:“什么蔬菜红红的?”拿西红柿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西红柿西红柿红红的。”其它三种蔬菜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游戏。

  整个教学活动结束后,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我的引导不够。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创编过程中,我问:“什么蔬菜红红的?”幼儿们能够回答出是西红柿,但是不能把蔬菜的名称和颜色完整的说出来。可是我只是强调要把蔬菜的名称说两遍,再说出颜色才是完整的一句,并没有用一种更直观的方法去引导幼儿完整的创编儿歌。如果我一手拿一个西红柿模型,出示一个幼儿会说:“西红柿。”再出示另一个幼儿会说:“西红柿”然后让他们说出颜色,儿歌就编的比较完整了。孩子们也能通过提示准确的说出相对完整的语句来,而且也能让孩子表达的更清楚,活动效果会好很多。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积极,我问:“什么蔬菜红红的?”拿西红柿的幼儿都能站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按照我要求的那样站起来说:“西红柿西红柿红红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创编儿歌的学习过程中,幼儿还未掌握这一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是非常重要的。

  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饪成为食品的一类植物或菌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幼儿园大班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环境中的标志,并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和意义。

  2、学会关注社区环境,能够根据社区需要设计标志。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二、活动准备:

  《社区里的标志》课件、音乐:《去郊游》《喜羊羊和灰太狼》、停车场标志

  幼儿设计标志所需手工用品:彩笔、纸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以"喜羊羊邀请小朋友去羊村参观"为切入点,带领幼儿先后复习以前认识的标志:左转弯、红绿灯、减速让行。

  2、认识安全标志

  (1)认识安全标志

  教师:"喜羊羊说,想要进入羊村,要先认识一些安全标志才行"。

  演示课件,出示安全标志"禁止烟火、禁止饮用、当心滑倒、当心中毒、安全出口",引导幼儿观察标志中的图案,知道该标志的意义及用途。

  小结:红色中间带斜线的标志,起到禁止的作用,告诉我们这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去做的;黄色三角形的安全标志,起到了警告的作用,告诉我们会有什么危险;绿色的安全标志起到通行的作用,告诉我们要按照它的指引去做。

  (2)巩固所学的'安全标志

  教师:"现在,我们就可以进羊村了,一起看看羊村里有什么"。

  课件演示,带有安全标志的羊村图片,幼儿说出图片上安全标志的名字,并说出这个地方为什么要用这个安全标志。

  3、设计制作标志

  教师:"如果让你来为你家的社区设计安全标志,你会设计什么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设计标志,设计完,说说自己设计的是什么标志,要把这个标志放在社区的哪地方。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设计的标志张贴在社区里。

  教案反思:

  1、孩子虽说创造与发现的能力在渐渐地变强,但是对于老师来说,做好活动的设计还是一样的重要,智慧需要钥匙来开启,给孩子们有一个经验准备,有材料的操作,有思维发言的机会,才能激发孩子们创造的火花。

  2、幼儿园大班安全认标志,讲安全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知道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观察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

  2、各种幼儿用的小标志若干,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参观事先布置好的《标志图片展览》

  2、请幼儿讲讲你知道有哪里标志。

  3、认识几种标志

  A、当心毒品标志。

  B、老师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表示什么?提醒我们注意什么?最后告诉幼儿贴有这个标志的东西是有剧毒的,大家千万别乱动乱用。

  C、同样形式出示"当心触电标志"、"放火标志"、"人行横道标志"。

  4、认标志竞赛

  把幼儿分成四个参赛小组,交换司做主持,竞赛内容如下:

  A、讲出标志的名称:幼儿人手一份小标志图,要求幼儿能看图讲出标志的名称,每说对一个奖励星星一颗,以星星多的一组为胜。

  B、给图片贴标志。分别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并选择相应的标志图贴上。各组可抢答,每贴对一个奖励星星一颗,以星星多者为胜。

  C、总结获奖情况。

  教学反思:

  这一活动认识标记,讲安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通过游戏形式来组织活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设计标记,在操作过程中认真积极地思索,通过讨论能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向老师提出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况在每个孩子身上表现不可能一样,因此,教师要关于观察,了解每个孩子,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能上能下导他们主动参与活动。

  关注幼儿经验,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将影响幼儿在情境活动时兴趣的持续性思维的积极性和活动的有效性。是否知道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危险等等,教师都必须有所了解,然后才能选择相应的组织形式。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在引导幼儿学习自我保护法时主要通过先认识标记,然后游戏的方式讲安全,如果采用多媒体等方式播放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一方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真正了解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和自我保护的方法,高效的实现活动目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9

  设计意图:

  一次自主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不愿意和涛涛小朋友玩,问他们为什么,大家说涛涛不乖,我们不和他做朋友。的确,涛涛游戏时总爱捣乱,吃饭时还把自己不想吃的菜夹到别人碗里。可是涛涛也有优点啊,他跳绳跳得很棒,还认识好多字,会自己看书讲故事。孩子们都不愿意和涛涛做朋友,涛涛不开心了,情绪也很消极,这可不好,怎样来改变孩子们对涛涛的看法呢?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让孩子们发现自己身上的进步和优点,同时也看到别人的进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自我”。对孩子们来说,发现自己身上的进步和优点,会让他们感到欣喜,会让他们增强自信心。让孩子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教师发现和欣赏每一个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们发现和欣赏同伴的进步,让每一个孩子在集体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活动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和同伴的进步,学习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在讨论和协商的过程中学习记录的方法。

  3、通过统计看到别人的进步,学习欣赏同伴的进步。

  活动准备:

  1、水彩笔,小花朵人手一份。

  2、每个幼儿一张统计图表。

  3、大统计图表一份。

  4、用数码相机摄下幼儿某些有进步的镜头。(1、某幼儿在学跳绳,但还不会跳的镜头——学会了跳绳,跳起来的镜头。2、某幼儿床上被子很零乱的镜头——认真叠被子——把床整理得整整齐齐的镜头。3、某幼儿上课不专心——上课积极举手发言)

  活动流程:

  导入(看同伴有进步的三组照片)→寻找自己身上的进步→讨论、协商记录的方法→记录自己的进步→统计全体幼儿的进步

  活动过程:

  一、导入(看三组照片)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组照片,看,这是谁呀?

  (用数码相机连接电视机演示幼儿的照片)

  幼:“这是XXX!”

  师:“他在干什么呀?”

  幼1:“他在跳绳。”

  幼2:“他在学跳绳。”

  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他在学跳绳的呀?”

  幼:“他的脚踩在绳子上,没跳起来。”

  师:“的确,这时候的xxx小朋友,还没有学会跳绳呢,我们再接下来看下面的照片,他怎么样了呢?”

  演示跳起来的照片:

  幼1:“他会跳绳了!”

  幼2:“他跳起来了,绳子也甩起来了!”

  师:“他的进步真快,没过几天就学会了跳绳。”

  接着连续演示三张照片,分别是:被子很零乱,一小朋友在叠被子,被子变得很整齐。

  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三张照片中,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说明xx小朋友什么地方有进步了?”

  幼儿观察后回答。

  幼1:“我发现xx的被子本来没有叠整齐,现在变得很整齐了。”

  幼2:“我觉得xx小朋友叠被子有进步了。”

  幼3:“在这这三张照片中,xx小朋友叠被子有了进步。”

  再演示第三组照片。

  师:“这组照片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幼1:“xx上课本来要和别的小朋友讲话,后来上课很认真,小眼睛看着老师,还举手发言呢。”

  幼2:“我觉得xx上课有进步了,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了。”

  (评析:教师利用数码相机,把幼儿的点滴进步记录了下来,在活动的导入部分让孩子们边看边讲述同伴的进步,使孩子们感到亲切自然,因为他们讲述的是生活中的事,是自己身边的发生过的事。)

  二、幼儿讲述自己的进步。

  师:“刚才我们看的三组照片,是老师利用数码照相机,用摄影的方法把我们小朋友的进步记录了下来。那么,你觉得你有进步吗?在哪些地方有进步了呢?

  1、幼儿和同伴相互讲述自己的进步。

  教师在幼儿讲述的时候,倾听幼儿的讲述,并用微笑、点头、摸摸幼儿的头、亲亲幼儿的脸等体态动作表示自己对他进步的赞许。

  2、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进步。

  幼1:我中班的时候不会自己穿衣服也不会系鞋带,现在我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还能帮别的小朋友系鞋带呢!

  幼2:我吃饭比以前有进步了,不掉饭粒了,而且每天都能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幼3:我爸爸夸我现在比以前有礼貌了,懂得尊敬老人了,因为现在我吃好吃的东西不一个人抢着吃了,我把好东西分给爷爷奶奶吃了。

  师:哇,我们小朋友有这么多的进步啊!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啊!

  (评析:让孩子们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使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进步,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教师在幼儿讲述的时候,不断用各种体态语言向孩子们传达自己对他们的赞许和欣赏。

  三、引导幼儿讨论、协商记录的方法。)

  1、讨论协商。

  师:那么,除了老师用的摄影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录自己的进步呢?

  幼1:我们可以用各种符号来表示各种进步,然后记录下来。

  幼2:我想用符号来记录。

  幼3:可是如果我记录的别人看不懂怎么办?

  师:对呀,如果大家都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别人肯定还是看不懂你什么地方有进步,你们再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都看得懂。

  请幼儿讨论片刻。

  师:想到什么好办法了吗?

  幼1:假如我做操有进步了,就画一个太阳的标记来表示,你们做操有进步也用和我一样的标记来画,大家都看得懂了。

  师:你们觉得xx小朋友的这个办法好吗?

  幼2:这个办法好,这样我们大家都能看得懂。

  师和幼儿一起鼓掌:xx小朋友的办法真好,我们再一起商量其他各方面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好吗?

  师出示图表一,我们把商量好的符号一起填在这张图表里,等会儿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2、边和幼儿一起讨论,边由老师或请个别幼儿记录下符号。

  (评析:记录的方法来自幼儿自己协商讨论的结果,为下面的记录和统计作了准备。在讨论中,幼儿发现了问题:“如果我的记录别人看不懂,怎么办?”教师没有简单地为幼儿解决问题,而是让把这个球继续抛给其他幼儿,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协商,也有争论。使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幼儿在小花朵上记录下自己的进步。

  师:请小朋友先在小花朵中间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自己的进步用符号记录下来。

  (1)幼儿操作,记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幼儿讲述自己记录的结果。

  (3)请幼儿把自己的小花朵贴到活动室后面的展示墙上。

  (评析:正因为有了自己讨论后得到的记录方法,孩子们都能很快把自己的进步用符号记录下来。把小花朵贴到活动室的展示墙上,既为后面的.统计提供了方便,又美化了活动室,还为以后的随时添画和讲述创造了条件,可谓一举几得。)

  五、统计全班幼儿的进步。

  1、出示统计图表: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记录纸,请你们在这张图表的第一行上把各个进步用符号表示出来,然后请你去数一数,每种进步有多少小朋友,记录在第一行对应的符号下面。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进行统计,那么就记录在第一次人数统计这行上。老师还在下面留了二行,请我们小朋友以后再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统计,因为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都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身上的优点将会越来越多,你们说对吗?

  幼:对!

  师;所以,如果你觉得你哪个方面有进步了,可以随时把你的进步记录在小花朵上,我们隔一段时间再进行统计,看看我们全班小朋友的进步大不大。

  2、幼儿进行统计。

  师:你可以自己一个人去数一数,然后记录。也可以邀请你的好朋友一起去数,一起记录。

  (评析:教师设计了三次的统计,为幼儿的发展和进步留下了空间。从中可以看出,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活动,它更是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新起点。教师把自己的信任,把自己的希望留给了她的孩子们。)

  六、活动延伸:

  1、幼儿进行统计和记录,把统计的结果记录下来。

  2、幼儿相互观察同伴的记录,并和同伴一起讲述别人的进步。

  3、幼儿随时可以在小花朵上添画自己的进步。

  总评析: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利用了一片小小的花朵,让幼儿把自己的进步,自己的优点用符号记录了下来,既是幼儿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同时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让他们“发现”了原来自己也在不断地进步。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孩子们的倾听者,是孩子们的欣赏者,是孩子们的支持者,孩子是这个活动中的主体。在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进步时,教师是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并不断用各种体态语言来向孩子们传达自己对他们的赞许和欣赏。在孩子们讨论和协商记录的方法时,教师是他们的有力的支持者,支持着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在孩子们进行记录时,教师是他们的欣赏者,欣赏着他们的进步。在进行统计时,教师又成了他们的支持者……教师设计的三次的统计,为幼儿的发展和进步留下了空间。从中可以看出,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活动,它更是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新起点。教师把自己的信任,把自己的希望留给了她的孩子们。

幼儿园大班教案10

  活动目的:

  1、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知道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等知识,有尊敬少数民族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活动重点:

  能运用语言大胆地说出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文化。

  活动流程:

  师生交流——幼儿竞赛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交流

  师:听说你们知道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事情,你们愿意去考考他们吗?

  幼儿和老师交流

  要求:大胆地考问老师。

  二、幼儿竞赛

  师:刚才你们考了老师很多问题,现在老师也要考考你们。

  (一)抢答题

  如:云南地区有多少少数民族?

  哪个少数民族喜欢吃手抓饭?

  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叫什么民族?

  要求:谁先抢到板谁回答。

  (二)必答题

  要求:每人抽取一张纸,每组轮流回答。

  三、结束评价。

幼儿园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较平稳的向前行走。

  2。同伴间要相互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准备:

  纸壳做成的大圆环两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结合4—5人一组。

  2。两组幼儿分别站成纵队,站在大圆环做成的“车轮”里,同时向前走。通过“车轮”将全队幼儿都运送到终点,速度快者为胜。

  3。互相讨论:如何让车轮走的更快一些?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小司机”,运用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开始,先和幼儿一起玩开汽车的模仿游戏,在体验开汽车的手臂上下、绕环等动作后,再让幼儿为汽车蘸上不同颜色的“汽油”,在纸上开汽车,并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同时,小班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而这些美术技能正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这个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创作,小车轮蘸上不同色彩的颜料,在报纸上滚一滚,留下不同线条美丽的痕迹,幼儿不但愉快地感受了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基本线条的特点,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百科: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

幼儿园大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深入了解我国的民间工艺,认识“泥猴张”。

  2.熟悉猴子的外形特点,初步掌握手捏猴子的步骤及方法,大胆想象、设计猴子的动态及表。隋。

  3.能小组分工制作“小猴的一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泥猴张”工作室视频。

  2.动物园各种动态特征的猴子照片,猴子的剪纸作品多幅,幼儿陶猴作品若干。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通过视频,参观、了解“泥猴张”工作室,欣赏名作。

  ●视频的欣赏,给幼儿以动态的感受,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民间工艺之美。

  2.通过看看、说说、学学、演演,熟悉猴子的外形特征。

  (1)欣赏猴子的照片。

  教师:说一说,猴子有哪些特点?

  (2)欣赏猴子的剪纸作品。

  教师:说一说,剪纸作品中的猴子在干什么? (吹笛、敲鼓、扇扇子、拔萝卜、打伞、爬树、钓鱼等)

  (3)表演与设计。

  教师:演一演,你准备制作的猴子在干什么?表演一下它的动作。

  3.欣赏幼儿的作品,探究制作步骤。

  (1)欣赏以前幼儿制作的陶猴作品。

  教师:你知道这些陶猴是怎样做的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小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

  要点提示:

  1)让幼儿观察、总结制作的方法,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

  2)制作步骤:①捏头部和身体。②设计劫态,添加四肢。添加细节(眼睛、嘴巴、耳朵、尾巴、爪子等)。

  4.集体观看制作过程录像,讨论、解决具体问题。

  (1)捏塑整体造型:可以将头部和身体一起捏出来。先做一个圆柱体,再将颈部捏细些,区分出头与身体。头部可以做大些,使猴子看起来更可爱。

  ●捏塑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使双手变得更加灵活,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2)粘贴四肢:粘贴前要构思好猴子的动态。粘贴四肢时,想办法使猴子坐稳、站稳。 (可参考“泥猴张”创作的`“喜猴”、 “怒猴”、 “抽烟猴”、 “踢球猴”、 “舞蹈猴”等)

  (3)刻画表情:“泥猴张”注重表现猴子的面部表情,以猴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以猴来表现人的思维活动。

  5.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制作要求:每人做一www.chinajiaoan.cn两只动态各异的猴子,和其他伙伴的作品放在一起,组成“小猴的一家”。

  教师:小猴的一家在干什么?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编个故事说一说。

  ●由幼儿身边熟悉的人物启发创作“小猴的一家”,使幼儿创作的内容更为生活化。

  (2)指导要点:启发想象,鼓励创新,提倡合作。

  6.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鼓励幼儿创编“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将幼儿的陶猴作品布置在陶艺区,利用游戏时间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并鼓励幼儿编编、说说“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环境创设收集有关“泥猴张”的图片、猴子的图片、猴子玩具等布置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13

  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的改变,一家四老围着一小转,把孩子的困难扫清,导致孩子们遇到危险、困难不知如何对待、解决。

  一、活动名称:聪明的公鸡

  二、活动目标:

  1、看图编讲故事,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

  3、幼儿感受临危不惧,想办法保护自己。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活动准备:有关故事《聪明的公鸡》的'四张图片

  四、活动流程:

  1、幼儿猜想故事2、幼儿看书上故事3、小朋友说一说公鸡对狐狸说的话4、幼儿编讲故事5、丰富词汇6、活动延伸五、活动过程:

  (一)猜想故事: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关于狐狸和公鸡的故事,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启发幼儿猜想故事。(二)书上的故事:

  ——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带来的故事,会是什么内容呢?

  分别出示图片1、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有谁?在哪里?它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请幼儿说一说狐狸捉到公鸡了会怎样?

  ——教师出示图片4,请幼儿说一说结果怎样了?激发小朋友猜想,第三张图片中狐狸和公鸡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就逃跑了?

  ——教师出示图片3,幼儿描述图片情境,并为故事创想适合的名字。

  (三)公鸡对狐狸说的话:

  ——进行集体交流,教师针对图片3,让幼儿说一说公鸡在狐狸耳边说了什么话,使狐狸不但没吃公鸡,还跑走了?

  ——分组讨论"公鸡说了什么?"——启发幼儿变换角度想主意(吓唬或骗狐狸)——教师巡视并提示幼儿:一定要说出让"狐狸跑走"的话,不然狐狸就会把公鸡吃掉。

  ——每组推选一个幼儿说出不同的讨论结果。

  (四)幼儿编讲故事:

  ——请个别幼儿完整编讲故事。

  ——教师点评,并给与鼓励。

  (五)丰富词汇:狡猾、聪明、害怕、得意

  (六)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公鸡和狐狸头饰,角色扮演,幼儿表演故事《聪明的公鸡》。

  、教师反思:

  根据《纲要》大班语言目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幼儿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幼儿专心阅读,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并能用语言讲述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因此,将活动目标定为:

  1、看图编讲故事,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片,教师引导后都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并积极猜想公鸡在狐狸耳边说的话,并用狡猾、聪明、害怕、得意等词汇,生动完整地讲述图片故事。

  本次教学活动中,应采用正、反两方面提问,为幼儿提供显性和隐性线索,发展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使幼儿敢于求异、乐于求异,最大化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从课题入手,激发幼儿制作欲望,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2、围绕主课题,引导幼儿大胆实践,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废旧材料:饮料瓶、玻璃珠、光盘、彩绳等

  2、背景图:草地、树。

  3、制作蜗牛的流程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礼物盒子

  师: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猜猜是什么?

  (幼儿自由猜猜里面的礼物请2——3名幼儿)

  师:我打开来看看哦,是不是和你们猜的一样。

  (打开礼物)

  师:哦~~~,原来是一个蜗牛转珠的玩具。瞧,里面还有一颗珠子,我拿出来,谁来玩一下。

  (请1名幼儿尝试玩)

  A: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玩法。(刚刚的幼儿玩的方法不正确,在请一位幼儿)

  B:这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想玩(想)可是李老师只有一个,给谁玩好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自己做)

  二、幼儿探索蜗牛转珠的方法。

  师:嗯,这到是一个好办法,那我们先来看看蜗牛转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请幼儿说,幼儿说一样教师出示一样材料)

  师:有了这些材料,我们该怎么做呢?谁来说说我们可以先做什么?在做什么?

  (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幼儿猜测制作的过程,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测出示流程图。

  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认为做蜗牛的壳,有的认为先做身体……你们的想法都可以,但是老师做下来发现这样做是比较顺的:先装饰蜗牛的壳,在剪瓶子,然后把蜗牛的壳和瓶子固定在一起,再做蜗牛的身体,最后把身体固定在壳上面。

  三、教师整理制作过程,并对部分环节进行示范。

  装饰光盘→剪瓶子→固定瓶子→做身体→完整的蜗牛

  ①师:蜗牛的贝壳你们会做吗?(会)

  (出示教师做的贝壳,绕的线留一段)

  呀,多出来的怎么办?(教师示范把多出来的剪掉)

  ②师:瓶子会剪么?(会)

  (教师拆一个做好的给幼儿看,然后请一个幼儿示范)

  看这是老师剪的瓶子,这个像花瓣一样,你们会像老师一样剪吗?谁来试一下。

  师:剪好了我们要把花瓣掰下来,然后捏一捏。

  (教师示范3个,然后请1幼儿示范,重点在捏一捏)

  剩下来的谁来帮我完成?

  ③师:剪好后我们把瓶子固定在刚刚做好的壳上面。然后在每一片花瓣上都贴上双面胶,固定要把瓶子的盖子和光盘的.洞洞对齐,花瓣每一根都要用力的压一压。

  师:现在会了吗?

  ④师:那么身体会做吗?记得蜗牛的身体上面还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眼睛、嘴巴和触角)

  ⑤师:现在我们只要把身体装到壳上面,这样一个蜗牛转珠的玩具就做好了。

  操作前的要求:

  师:现在我们小朋友一定都知道怎么做了。现在告诉我先做什么?(贴数字)

  装饰光盘→剪瓶子→固定瓶子→做身体→完整的蜗牛(按顺序标上①②③④⑤)

  记住哦,等一下我们下位要先拿光盘做壳,撕下来的东西要放在篮子里,等等用见到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哦。

  四、幼儿制作蜗牛转珠,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制作的时候播放音乐《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一起完成。

  五、幼儿自由玩蜗牛转珠。

  师:做好的小朋友拿一颗珠子玩一玩,看看有没有成功,你觉得成功了就给客人老师检验一下。

  师:你们的蜗牛转珠玩具做的真棒。现在我们把小蜗牛送到草地里,让其他小朋友到这里来的时候也可以玩一玩。

  (幼儿送蜗牛到背景图上)

幼儿园大班教案15

  活动目的:

  1、感受乐音与噪音,理解乐音、噪音两词的意义,能正确运用。

  2、通过、听、说、玩、看使幼儿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

  3、通过感受乐音与噪音,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正确区分乐音和噪音。

  4、养成不发出噪音的习惯。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6、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区别噪音和乐音,知道噪音的危害。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录有乐音和噪音的磁带、打击乐器、图片等。

  活动流程:

  (感受乐音和噪音)→(区别乐音和噪音)→(敲敲打打)→感知噪音的危害→操作活动

  活动过程:

  一、感受乐音和噪音,引起兴趣。

  1、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引导:加点声音伴奏怎样?

  2、说说在音乐伴奏下的感受,优美的音乐让我们感到舒服,想不想再听一听?

  3、继续播放音乐。突然音乐停,录音机里发出难听的拖拉桌子的声音。

  提问:听得好好的,你们为什么把耳朵捂起来?你们觉得哪一种声音好听,为什么?

  4、小结:原来有的声音让人听了觉得舒服,也有的声音让人听了很难受。

  二、区别噪音和乐音(播放音乐片段)并能用乐音和噪音来表达。

  1、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咱们一起来听听吧。

  2、听到了哪些声音?

  3、喜欢哪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为什么?

  4、小结:刚才大家都说的特别好,我发现小朋友听到动听、悦耳的声音时,都是笑眯眯的,这些让我们觉得很舒服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乐音,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还有一些不好听的声音小朋友听到时都皱起了眉头,这些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音。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教师拿出乐音和噪音字卡片)

  5、认读“噪音”、“乐音”两个词,理解它们的意义,请幼儿来说说。

  三、敲敲打打,感受声音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1、老师这里有许多打击乐器,你们觉得打击乐器会发出乐音还是噪音?

  2、请幼儿自己试一试,并把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幼儿听,区别是乐音还是噪音?你们快来听一听,刚才你们的小乐器到底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

  3、怎样才能让打击乐器发出乐音?(幼儿一起演奏《春天我把小树栽》)听后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是乐音还是噪音?为什么?

  4、小结:原来同样是打击乐器,大家乱敲乱摇就会发出噪音,大家一起有节奏有规律的演奏就会发出乐音。

  四、回忆、探讨和交流。

  1、在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噪音和乐音?

  你们发出过噪音吗?(举例孩子爱大声说话,和拖椅子发出的声音,抢着回答问题,让人听不清,别人在回答问题时总说话等等)

  2、噪音这么难听,我们都不喜欢噪音,现在请大家想想,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为什么?

  3、如果我们在这些地方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养成不发出噪音的习惯。

  五、噪音有什么危害呢?

  噪音除了让我们觉得难听、不喜欢,它还有很多的危害呢,你们知道噪音都有哪些危害吗?欣赏故事《噪音国》。

  1、提问:为什么叫噪音国?后来变成什么了?噪音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2、与幼儿小结:远离噪音,不制造噪音。

  六、活动延伸。

  出示评比表,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的每件事做起,不做噪音的制造者,养成“说话轻轻,做事轻轻”的习惯。

  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有点紧张,语速有些偏快了。前面的三个环节处理的比较好,在第四个探讨交流的环节中,没能结合幼儿的表现,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充分表达,当孩子说到身边的某些噪音时,没有抓住契机进行随机教育,如有部分孩子乐器没放下,还总发出声音。同时对于孩子平时制造出的噪音没有一一例举,错过引导教育的机会。自己感觉整个活动比较顺畅,目标达到,但是细节处理还不够,随即教育能力有待加强。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1-03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06-15

幼儿园大班教案篮球06-20

幼儿园大班夏天教案06-27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种子教案03-13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丑》07-19

有关幼儿园大班教案12-01

幼儿园大班量词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