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科学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 篇1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1、出示挂图。
2、提问:你见过这些动物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3、小组讨论,汇报: (蜂鸟、丹顶鹤、牦牛、犀牛、羚羊、蝎子、鸽子、龙虾、熊猫、热带鱼、青蛙……)
4、提问:你还认识哪些动物?
5、小组讨论,汇报。 实物投影 多媒体 知道大自然中动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游戏:猜动物。
1、 讲述: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不许直接猜动物的名称,只能问关于动物的`特征,而回答只能是“是”或“不是”。 2、 游戏:请一同学上前,其他同学问动物的特征。 例如:(老虎) 问:它长毛吗? 答:是。
问:它是吃肉的动物吗? 答:是。
问:它会生蛋吗? 答:不会。
问:它有四条腿吗? 答:是。
问:它生活在陆地上吗? 答:是。
问:…… 答:……
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
三、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挂图)。
2、提问:狗和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3、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结:(板书)
5、发给学生动物卡,讲述:在动物卡中另选两种动物,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76页活动记录中。
6、 交流汇报。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会观察、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四、给动物分类。
1、 提问:根据我们刚才的观察和比较,你能给你手中的动物卡分类吗?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 小组活动:给动物分类。
3、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4、 填写活动结果。 学会按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喜欢小动物。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萌发喜欢小动物,愿意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兔实物,儿歌图示,萝卜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游戏《小手拍拍》
教师: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看,谁来了?”
二、看一看
1、(出示小兔)
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特征(如,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看看小兔子是什么颜色的'?在小兔子的脸上,你发现了哪些东西呀?着重强调三瓣嘴和红眼睛的学习。)生活习性(小兔走路的样子,等等)。同时渗透数的概念(如,小兔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条腿?几条尾巴?等等)。边讲解边出示图片。
2、学习儿歌《可爱的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三瓣嘴,红眼睛,短尾巴呀毛茸茸,前腿短来后腿长,蹦蹦跳跳真机灵。
3、幼儿说说小白兔的样子,问幼儿小兔最爱吃什么?启发幼儿说出小兔最爱吃萝卜,接着和幼儿一起去寻找胡萝卜。
三、延伸活动
我们小兔子都喜欢吃萝卜,那我们一起去找萝卜吧.(把萝卜小贴纸放在客人老师手里,告诉孩子要先和客人老师抱一抱,才会有萝卜吃哦!让孩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
醋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
果汁
酱油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
牛奶
液体 热胀冷缩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3、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教学准备:
1、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
2、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中植物。
3、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
4、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
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卡。
1、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2、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
3、制定方案:小组内进行。
4、实施探究;
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
5、汇报讨论结果。
小结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
(二)活动二: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1、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2、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
小结: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
(三)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1)小组讨论土壤对植物的意义
(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土壤对植物的意义
(四)拓展活动: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愿意合作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知道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该章内容对科学用药、保障健康进行了探讨。本章涉及的内容有家庭药箱建立的原则,大众用药存在的问题,重点是科学用药的方式、方法等。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生经历过的事例进行探讨如何科学用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收集和整理药品标签并引发讨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科学用药的常识性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改进卫生方面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意识。
学生分析
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已经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对药箱的建立原则、治疗感冒的某些不良做法(如超剂量服用)、某些药的用药时间、用药方式,学生是可以通过思考找到答案的,而部分内容由于涉及到药理知识,学生对此接触较少,因此需要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如头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不起作用;药物联合使用会有不良反应;用果汁或茶水服药为什么不科学等。
设计理念
(一)A.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1)基于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安排了图片、资料分析多个探究活动,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自己构建知识。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倡导学生合作学习。
(3)创设开放性课堂,尝试设计开放式的作业变“释疑解惑”为“起疑生惑”。提出问题,建议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
(4)通过大量课件展示、问题讨论,增加感性认识,从而突出重点。
(二)教法
A.综合启发式教学:应用个性化处理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有争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B.引导发现式教学: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尽可能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去,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学法
A.自主探究法:课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收集药品标签和了解标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
B.交流讨论法: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就“科学用药时间、服药方式”、“营养药多多益善吗?”等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勇于陈述自己的观点,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一些常用药的名称和作用。
2.举例说出常用药的正确服药方法。
3.概述安全用药的知识及急救方法。
技能性目标:尝试收集、处理资料。
情感性目标:认同协同配合的团体协作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一周指导学生收集家庭常备药的标签,保留有参考价值的,以备课上与同学交流、讨论;教师准备课上用的课件,包括:导入(方案一)、家庭常备药、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治疗感冒的种种做法、服药时间、服药方式、营养药多多益善吗、想一想、错误的服药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
导入(方案一):动画展示(幻灯片一)
观看画片,联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进入学习情境。所有课件附在最后
导入(方案二):生病吃药,这是生活中的平常事,然而药物能治病,也能产生不良后果。有资料显示,我国有逾3亿人滥用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脑卒之后的第四大杀手,全球死亡病例中,1/3属滥用药物造成的,由此可见,科学用药以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由此引出本节课题“科学用药,保障健康”。领悟资料内容,进入学习情境。
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好的常备药标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对收集的药品标签进行分类,统计出家庭常备药的名称,并将自己的统计结果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根据不同组统计出的不同结果,教师总结,并用(幻灯片二)展示一般家庭常备药。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分组讨论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并推荐出小组发言人在班内交流,阐述本组的看法。各组之间相互评议。
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并用(幻灯片课件三)动画展示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并提议建立自己家庭药箱贮存的常备药。依据家庭药箱的建立原则及自己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拟定家庭药箱常备药并呈现自己的拟定结果。对课件三的补充: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时令性疾病的`药物为主;急救药放在易拿到的地方;药箱要定期检查。
问题探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得病,不同的人得病之后有不同的做法,请大家分析以下治疗感冒的做法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幻灯片四)展示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对教师给的例子进行分析,并呈现结论。头孢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但有些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之不起作用,还会引起药物性发热,合并真菌感染。
不合理的用药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使病情加重,那么如何才算科学用药呢?就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服药方式等谈谈你的看法。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阐述自己的观点。
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小结,并用(幻灯片五)、(幻灯片六)展示。注重观察画面,积极思索,领会相应的道理。某些药物之所以饭后服,是因为胃中食物可减轻药物的刺激性。
药物嚼碎可增大与胃的接触面积,润喉片含化可发挥对咽部的止痛、消炎作用,硝酸甘油含化1—3分钟缓解心绞痛。
讲述:除了需要注意以上这些正确的服药方法外,药物在联合使用时也要注意科学性。研究表明:同时接受1~5种药物的患者中,18%受到药物毒副作用的危害,同时服用5种以上的药品的患者,发生药毒反应者高达80%以上。因此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会降低药效,甚至发生意外,因此不要认为服药越多、时间越长就越好。
提出议题:(幻灯片七)展示(注:幻灯片处有相应的议题)讨论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课件七中将议题与举例分成两部分,等学生讨论之后,举例以动画效果出现。
对议题进行阐述并列举事例。
小结:药物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重性,除了有益的治疗外,往往伴有各种副作用。这就充分证实了“药物能治病也能致病的道理”。
组织学生总结“科学用药”包括哪些方面,实际用药应注意些什么?各组根据所学的知识内容和各自的生活体验,小结出本组的意见,然后在班内交流,同时要相互评议,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
想一想:(幻灯片八)(注:幻灯片处有相应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答案设成动画。
布置作业:很多人平时这样服药(幻灯片九),你认为正确吗?组织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原因。对课件九中这些错误的服药方法的解释设成动画,待下节课展示。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工具,感知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学习正确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一起收集一些常见的工具,刨笔器、卷笔刀、刨子、螺丝刀、小榔头、订书机、刷鞋的刷子等。
2、将幼儿将带来的工具分组,并提供一些材料供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1、说说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幼儿一起看看几种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幼儿分组活动,练习使用各种工具。
(1)练习刨铅笔。(刨笔器、卷笔刀)刨下来的碎屑倒在盒子里。
(2)练习刨皮。(黄瓜苹果胡萝卜等)刨下来的皮请放在盘子里。
(3)练习拧螺母。
(4)学习使用小榔头进行木工小制作。敲的`时候注意不要伤到手。
(5)用订书机修补图书或制作图书。订书机订的时候请订在书的边上。
(6)练习用鞋刷为同伴擦皮鞋。
活动结束:
观察幼儿的情况,予以帮助指导,注意安全。
科学教案 篇7
新生入园时,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缓解分离焦虑。我们班布置了一个墙饰------列快乐火车。每节车厢里貼的是幼儿与家人的照片,孩子们看见照片后哭闹的现象有所好转,不哭的幼儿还愿意把自己的照片介绍给别人。过了一段日子,照片贴的差不多了,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看,并建议他们把照片装饰得更漂亮些。经过商量,孩子们决定做花。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我们把皱纹纸裁成小张教幼儿搓成小球,贴到照片周围就像花一样。在孩子搓小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用手摸皱纹纸,还说“有点剌手”,“像卫生纸”。这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官,对皱纹纸有了最初的认识。我赶紧又拿了两张画纸和糖纸,让他们摸摸是否一样。他们摸完后告诉我:“不一样。”还告诉我他们对纸的质地不同的感受。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纸叫什么名字吗?”孩子们都是根据纸的'颜色来说的, “白纸”、“彩色纸”。“你们想认识这些纸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看到孩子们有这方面的探索需求,又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感知觉的目标,我们决定设计有关纸的活动并做一本纸书,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不同质地的纸,通过感官操作活动去感受、比较纸的不同,发展他们的感知觉。
撕纸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撕纸感受不同的纸质地不同。
2.让幼儿初步尝试撕纸,练习撕的技能。
材料准备
彩色纸、即时贴、皱纹纸。
活动效果
除了继续提供一些皱纹纸满足幼儿搓纸团做花的需要外,我还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用剩下的比较规则的纸,或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曾用过的被丟弃的复印纸、即时贴纸等,让孩子练习撕纸。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让孩子自己主动探索找出适合撕的纸,感受纸的不同;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长远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会珍惜身边的资源,发现其新的价值。在操作中我看到,孩子们爱选择鲜艳好看的即时贴纸撕,多次尝试后发现这种纸好看不好撕,于是改用其它纸。有的孩子拿到一张折过的旧纸不太愿意用,这时,我适时引导他们看看能不能撕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带头撕了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从纸的好坏转移到撕的兴趣上来了。
科学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胡适的文学常识及演讲的相关知识
2.学习用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摆事实的论证方法。
3.理解作者对爱迪生评价的内涵,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品质。
【重点】
1.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的理解。
2.学习爱迪生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难点】
通过较有深意的句子体味爱迪生的可贵品质.
走进新课
1、通过上一环节的交流感悟,同学们很有激情的大声喊出“爱迪生”的名字。
2、看爱迪生的图片及他的几项发明图片,对爱迪生有进一步的了解。
3、本文选自《胡适文集·胡适演讲集》,是为纪念爱迪生这位“发明大王”而写的一篇演讲稿。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幼年贫困,勤奋好学,一生得到专利的发明1100项,其中包括留声机、电报机、有声电影、电灯。其中为了寻找合适的电灯丝,他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
4、演讲辞是一种适用性比较强的文体,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通常包括开场白、正文、结尾三部分。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正文部分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句;结尾要简洁有力。演讲辞属于议论文范畴。
预习检测
1、本文作者 ,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爱迪生是 国 家,他一生中得到专利权的发明有 件,请举出两个 。
2、按拼音写出汉字。地yìn( )子 gōng( ) 维péng shā( )
cù( )新 耳 lóng( ) 八 fān ( )
3、本文是一片演说辞,演讲,就是向听众宣传自己对某种事物或 的看法、主张以及自己持这种主张的 。多用 的表的方式,相当于一篇文,多用 ,有鼓动性。
4、谈谈对爱迪生的了解。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在这篇演说辞中,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1、2段对爱迪生进行了高度的赞誉,说他是 ;第3、4段用爱迪生终身做实验的事实来论证他具有为科学而现身的精神;然后列举大量的事例论证爱迪生的 精神;最后用爱迪生一生耳聋而不悲观的事实论证他 的人生态度。
3、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4、作者提及林肯,用意何在?
5、引用打油诗有什么作用?
6、作者为什么说“爱迪生是科学的圣人”?他如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精品细读
1、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爱迪生及其发明进行评价的语句,说说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
2、从爱迪生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像爱迪生的生命长河里,科学实验是主流,像他这样人,你知道的还有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
课堂质疑
针对预习中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
课堂小结
这一节你学到了哪些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蜗牛03-23
科学教案范文02-14
关于科学教案02-28
《种子》科学教案09-30
手的科学教案11-03
昆虫科学教案12-15
科学教案10篇06-10
科学教案(精选19篇)05-24
大班科学教案12-18
中班科学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