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17 10:24:4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10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能和小组内的同伴协作分类。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各种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植物图片若干。

  2.DVD:种子的传播。

  活动过程

  1. 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的观察兴趣。 观察种子的图片,听故事,提问这些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提问:你看到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有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

  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小苍耳也迫不及待地骑上了“白马”,这是怎么回事呢?

  欣赏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2. 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提问:为什么这些种子要长有羽毛、倒钩呢?(幼儿自由讲述已有经验,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是与它的传播、繁殖密切相关的。)

  那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呢?(自由讲述)

  观看DVD,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风传播、动物和人传播、水传播、粪便传播、弹射传播。

  3. 能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传播方式的分类。

  这些图片上的植物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呢?请你和同组的小朋友将它们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给图片分类,进一步感知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集体交流分类过程。

  建议

  1.在散步及户外活动时,可寻找种子,根据它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讨论、探索其传播方式。

  2.在区域中及时更新图片,引起幼儿更大的兴趣,日常活动中可欣赏散文《顶棉筐的小姑娘》。

  评价

  能根据种子的外部形态判断其传播方式。

  活动结束

  附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 他每天夹着个小本,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实像个小炸*,太阳一晒,果皮爆裂了,会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草地上,樱桃树苗就这样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没声儿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带刺刺的小苍耳子。小刺猬感到很奇怪: “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小苍耳们看看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一只小白兔跑过,他向小刺猬问好,并请他有空来做客。 当小白兔离开时,小刺猬发现,有三个小苍耳子,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白兔的毛上了,并快乐地唱起了歌: “小苍耳,骑‘白马’, 没腿也能跑天下, 告别妈妈和故乡,快到远处去安家……” 小刺猬乐了,他终于懂得了——苍耳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骑“白马”的苍耳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一、通过实验操作自制小电池,使幼儿知道在盐水中灯泡能亮。

  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实验成功的快乐。

  三、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每人一套:固定在塑料板上的碳棒、锌片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一个带夹子的小灯泡及电铃一个,勺子一个。

  二、一号干电池一节,剥开的电池一个。

  三、每两人一杯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灯泡,引出电池。

  提问:小灯泡亮不亮?为什么能这样?

  二、以小故事形式介绍电池是怎么发明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外国的科学家,名叫伏特,他特别喜欢做各种实验。有一次,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把两种金属放到化学药品中,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这里产生了电,于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就被发明出来了。

  伏特就成了发明电池的科学家。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喜欢做小实验,今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己来做一个小电池。

  三、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制小电池。

  1.用剥开的电池,介绍碳棒、锌片

  2.教师示范制作小电池。把灯泡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在锌片和碳棒上,放进有水的烧杯中,灯泡就亮了。

  3.自己做小电池,放进准备好的清水中试一试。

  (1)教师检查夹子夹的对不对。

  (2)观察小灯泡亮不亮。

  4.在杯中加入盐试一试。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2)提问:你的电池是怎样做成的?

  刚才加入很多盐为什么不亮?(需要搅一搅,让盐水溶入在水里)

  (3)请没有做成小电池的小朋友再试一试。

  5.小结:刚才在没有加盐的清水中灯泡不亮,在盐水中灯泡就能亮。

  四、有趣的小电铃

  1、教师出示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小电铃唱歌了。

  2、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试一试。提示:看看别人的夹子是怎样夹的。

  3、提问:你的小电铃为什么能响?为什么小电铃不响?

  4、小结:电铃上的夹子有两个,一个红颜色、一个黑颜色,夹子只有夹对了才会响,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等小朋友长大以后学了更多的本领就会明白的。

  五、扩展知识。

  今天咱们做了小电池,你还知道有哪些电池?(干电池、BB机上用的电池、表上的纽扣电池,充电电池……)这些电池都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出来的,小朋友今后也要多动脑筋,长大以后发明出多种多样的电池。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物体飘落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2、能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物体飘落的样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观察过落叶的情景.

  2、各种叶片、羽毛、纸条、自制降落伞。

  3、纪录单、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材料,摆弄落体。

  请幼儿自选一样物体玩一玩,观察这个物体飘落的情景。

  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所玩物体飘落的样子,并用动作加以表现。

  二、继续摆弄并表现落体。

  让幼儿充分操作其他材料,观察不同物体飘落时的有趣现象。

  请幼儿一起用动作加以表现。

  幼儿间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三、尝试记录。

  师幼共同观察纪录单。

  请幼儿把看到的情景用水彩笔记下来,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通过科学活动《什么东西飘下来》,萌发了对物体飘落现象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初步感知了不同物体飘落的快慢特点,并鼓励孩子们乐意运用身体动作表现物体飘落的不同样子。正是这样的活动目标,所以在活动中,孩子们才一步步地感知了各种物体飘落的特点。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们看看手腕上的表就知道几点了,在我们看表的时候小朋友就很好奇,为什么同样的表,大人们在一会儿说六点了一会儿又说七点了。小朋友对时钟的好奇,加上到了大班的年龄,认识时钟也是必要的,所以设计了这次的滴答滴答转不停的科学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通过游戏来让幼儿初步认识时钟,并能读出整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面的构造和特点。

  2、学习辨认整点。

  3、体会游戏时的快乐活动重点:能够认识时钟并能初步读出整点活动难点:学习辨认整点活动准备:时钟一只,1——12的数字胸饰活动过程:

  一、引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2个数字宝宝,一会儿哪位小朋友表现好,我就讲给他一个数字宝宝,有数字宝宝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先玩游戏。师:今天呢,老师让小朋友猜个谜语,听好咯:有方也有圆,指针告时间,时针转两圈,开始新一天。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

  二、了解时钟的特点,学会辨认正点。

  1、对,是时钟,老师今天拿来一个时钟,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老师手上的这个时钟,然后用你们的话告诉老师,时钟是什么样子的'?钟面上有什么呢?想好了的小朋友就请你举手回答吧!

  2、学习认识整点。(不懂的小朋友可以举手问老师)

  三、制作作息时间表格老师准备一个统计表格,统计幼儿的作息时间,用时钟来表现。师:我早晨看见有小朋友迟到了,我们制作一个我们丫二班的时间表吧!那样我们就可以避免迟到啦!我们呢也就是一位有时间观念的大朋友了。

  事项 时间(钟表) 时间(数字) 起床 上学 上课 午餐 午睡

  四、游戏:滴答、滴答几点钟

  1、请12名幼儿戴上1—12的数字胸,围成圆圈扮成钟面;教师站在圆心扮指针,并随着幼儿有节奏的“滴答,滴答……”声顺时针旋转。当声音停止时,教师随即伸出两臂指向圈上的两位幼儿(其中一位是12,另一位是券商任意一幼儿)。请大家说说现在几点了。

  2、当幼儿熟悉游戏后,指针的角色可由幼儿来担任。

  《滴答、滴答转不停》活动反思:活动时间要控制

  观察记录

  本次活动,我首先用谜语的方式引入,然后和小朋友探讨钟面的结构特点。大暴雨说:“钟面有12个数字”,宝宝说:“钟面有两个指针(不要求掌握秒针),然后教小朋友认识整点。活动的第一部分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制定了丫二班的时间表,一起讨论几点起床、上学、上课、午睡、午餐,然后指定一个时间表,在制定时间表的时候巩固小朋友对于整点的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活动“滴答、滴答几点钟”,对于整点的学习小朋友基本都学会了。

  分析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地回想了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程度比较好,可能和老师的奖励有关,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保留。但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由于时间不够,就玩了一轮,有的小朋友就没有机会在课堂上玩,感觉很失落

  调整思路

  1、将游戏的环节留到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时间中

  2、或者调整时间,减少开始的钟面结构的探讨时间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操作,体验操作的快乐。

  2、初步了解不同的纸产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已认识皱纸、蜡光纸等多种纸。

  (2)已学会折双体船。

  2、材料准备:

  (1)各种质地的纸已折好的纸船。

  (2)盆、抹布。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两只纸船,引导幼儿观察纸船分别是用什么纸折的。

  (2)预测两只纸船同时放在水面上,会怎么样?

  2、幼儿第一次实验,并表达实验中绿色皱纸折的船先沉。

  3、寻找原因:为什么皱纸折的船先沉?

  通过两张纸宝宝示意图,了解纸的间隙大,吸水就快,反之,则慢。

  4、幼儿再次操作,发现报纸、蜡光纸、餐巾纸等不同纸产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5、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利用幼儿爱玩玩具的`天性进行导入,让幼儿乐于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巧妙地提供两种材料,让幼儿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比较、观察两种小船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让幼儿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让孩子们知道,用涂蜡的方法可以让船不易被水打湿,又从中了解蜡有不吸水的特性。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比较、观察,两种小船的不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提高了幼儿的感知事物的能力。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蜡船,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在实验中的探讨和发现也增进了幼儿彼此间的交流沟通。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主要作物——茶叶,了解茶叶的特征和喝茶的好处。

  2、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3、增进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录像、磁带。

  2、新鲜茶叶和茶叶。

  3、茶道表演。

  活动过程:

  一、认识茶叶,引发兴趣

  1、(出示新鲜茶叶)小朋友,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幼儿回答)

  2、(出示干茶叶)这又是什么?(幼儿回答)

  3、对了,这两样都是茶叶,它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不一样?

  4、一个是刚刚摘来的新鲜茶叶,一个是已经做好的、可以泡茶喝的茶叶。

  二、看录像,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1、新鲜茶叶是怎么变成泡茶的茶叶呢?(幼儿回答)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茶叶制作的录像,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录像)

  3、交流:茶叶是怎么制作的?

  三、看录像,了解茶叶从哪里来

  1、新鲜的茶叶又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回答)

  2、观看录像,了解松阳的'茶叶

  3、小结:茶叶是我们松阳的特产,最有名的有松阳银猴、碧云天、松阳白茶。每年到了茶叶开始采摘的时候,我们都要举办茶商大会,邀请全国各地的茶商都到我们松阳来买茶叶,现在很多人只要说起茶叶都知道我们松阳,都说松阳的茶叶——好!

  四、交流喝茶的好处

  1、喝茶有什么好处呢?

  2、介绍相关知识: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和医药功效都很高。经常饮茶的人,对辐射、龋齿、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都有较强的抵抗力,还有保护肌肤的作用,所以茶被称为保健饮品。

  五、看茶道表演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茶道表演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制作飞行玩具,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作品。

  2.探究不同纸质和折叠方法对自制飞机飞行的影响,初步尝试探究解决建构、制作和试飞的问题。

  活动准备:

  2-3中不同纸质的、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一只大鸟真稀奇,只喝油来不吃米。银光闪闪飞上天,展翅能飞千万里。--飞机

  二、探索活动。

  1.教师师范折叠飞机的关键步骤,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2.提出折叠飞机的要求。

  先学习第一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纸飞机哪种飞得更平稳、飞得更远。

  再学习第二种折法,比较不同质地的'纸飞机哪种飞得更平稳、飞得更远。

  再用同一种质地的长方形纸按不同折法进行折叠,比较哪种折的飞机飞得更平稳、飞得更远。

  3.幼儿折叠飞机后,自由试飞,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比较探究,做好观察记录。

  4.幼儿试飞后,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试飞中的问题,鼓励幼儿通过调整纸张摸出的折叠来解决问题,使飞机飞得更平稳、更远。

  三、小结。

  1.小朋友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制小飞机风飞行比赛。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其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螺丝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小小的螺丝却能将大大的物体牢牢地固定住,这大和小的强烈对比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同时螺丝的可操作性很强,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中感知螺丝的结构、螺纹的设计以及大小的匹配。

  2.通过亲自操作、探索,知道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

  3.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装备

  1.每名幼儿8块积木(中间有孔),毛线、双面胶、小细绳(与幼儿人数相等),螺丝(直径与积木孔的直径相匹配),记录表一张,笑脸贴画。

  2.不同直径的螺丝4组(每组中的螺帽、螺杆是匹配的,但提供给幼儿时是混放的。)

  3.课件《小螺丝,大秘密》(螺丝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螺旋线在生活中的运用图片),不同口径的饮料瓶和瓶盖,能拧的笔和笔帽。

  活动过程

  1.大胆想象,进行猜测

  师:积木娃娃要和它的好朋友紧紧连接在一起,你有什么好办法?

  实录:可以将积木插起来,用胶带粘起来,用绳子绑起来,用棍子从积木中间的洞洞穿进去。

  师:今天我准备了毛线、双面胶、绳子、螺丝,猜猜哪种材料连接得最紧最牢?将你的黄色笑脸送给它。

  实录:孩子们进行投票,双面皎得票最多。

  2.动手操作,积极探索

  师:到底谁能将两块积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呢?大家一起来将四种材料都试试!

  实录:这个绳子绑好后积木还分着的;我用双面皎粘住了,可是用力一拉又分开了;我的螺丝挺紧的。

  师:现在请你将红色的笑脸送给连接得最紧、最牢的工具。(幼儿再次投票。)

  小结:原来螺丝固定积木是最紧、最牢的。

  3.仔细观察,寻找秘密

  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螺丝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实录:因为它有个有洞的盖子和长长的杆,像夹子一样把积木夹紧了;因为她身上有一圈一圈的线,能够转起来。

  师:螺丝由螺杆和螺帽组成,螺杆和螺帽里有一圈圈的螺旋线,所以螺杆和螺帽能够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连接、固定物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螺丝连接固定的?

  实录:门上面的锁有螺丝;电脑里面有螺丝;卫生间里挂毛巾的挂钩上面有螺丝;汽车上有螺丝;玩具上有螺丝……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螺丝的身影。(观看课件。)

  4.尝试配对,发现不同

  师:老师这儿有许多不同大小的螺丝,想送给工人叔叔去连接、固定物体,可是螺杆和螺帽都混在一起了,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配对,用你们的巧手把螺杆和螺帽拧在一起。

  师:在配对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实录:有的螺丝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螺帽大了往下掉,螺帽小了拧不上去。

  小结:螺丝、螺帽不大不小正好拧紧,叫匹配。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固定、连接物体。

  5.迁移经验,延伸活动

  师:我还给你们带来了螺丝的一些好兄弟哟!(出示瓶子和笔)它们为什么是好兄弟呢?

  实录:因为瓶子可以拧开;盖子里有螺旋线;笔里面也有螺旋线……

  小结:是呀,人们在许多东西上都设计上螺纹,用来互相连接,又快又结实。其实,螺旋线除了可以连接、固定物品,还有很多本领,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鲜花盛开、新芽吐露、北燕南飞,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及人们迎接春天的那份欣喜,如何把握教育契机,丰富孩子们关于春天的经验呢?引导感受春天的美好。

  春天里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和素材:春天的花草树木、春天的动物,如:小蝌蚪、春蚕、蜜蜂、蝴蝶等,以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都十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交流、记录等活动丰富关于春天的经验,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

  2、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发现的快乐,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工操作活动来表现春天。

  活动材料:

  1、“春天在说话”的配乐诗 “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录音。

  2、春天的情景创设:表现春天的自然角及有关春天信息的图片展示。

  3、一张供幼儿分类记录的大图表

  4、可供幼儿进行春天环境布置的场景及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寻找春天

  1、播放课件配乐诗“春天在说话”引入: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是春天。”“听,春姐姐在说话呢!”

  2、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自由寻找春天的气息,幼儿简单记录自己的发现。

  “春姐姐已到小朋友的身边,她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你们可以把春天的秘密,告诉老师、或用小卡片将它记录下来”。

  3、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结合图片以“春姐姐又说话了”口吻进行小结:

  “是啊,冬爷爷走了,春姐姐来了,柳树抽新芽了,梨花、李花开了,桃花红了,蝴蝶、蜜蜂飞来了,冬眠的青蛙、蛇、熊、乌龟醒了,燕子飞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鹅与鸭子们在河面快活地游泳,人们脱掉了厚厚的棉袄,有的忙着播种,有的在运动,春天到处充满活力。”

  二、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将收集的春天的信息进行分类。

  “春姐姐想举办春天盛会,她想请一些朋友来,这是春姐姐的邀请函。”

  1、出示分类记录大图表:

  2、引导幼儿利用小图卡按植物、动物、人类进行分类:

  三、幼儿美工活动:美丽的春天:

  “春姐姐想在这里举办春天的'盛会,草地上应该有什么,水面上,天空上呢?大家有什么办法让这里变得美丽而又丰富?”

  1、美工分组活动:幼儿通过简单地画、剪、折、捏等各种美工手段来参与春天的环境创设。

  2、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并根据环境(如:天空上,水面上、草地上)进行分类布置春天环境。

  四、户外活动:寻找春天

  “春天不仅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大家还可以用鼻子闻,耳朵听,春姐姐又在户外向小朋友招手了,我们一起去找她!”幼儿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走出活动室。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风景。

  2、指导幼儿继续春天小种植和小饲养,如:龟、小蝌蚪、蚕等,并记录它们生长情况。

  小资料

  春姐姐的话

  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春姐姐,当冬爷爷挥手向你们告别时,我就悄悄来到了你们的身边,我能看到你们,你们能看到你吗?

  清新的风,暖和的太阳,春的气息弥漫了四野,我,轻悄悄的来了。我走近小草,轻轻一亲,小草醒了,树叶绿了。草丛里的花儿也露出了笑脸。

  我走进树林,轻轻一吹,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青蛙、蛇、乌龟、熊、都欣欣然张开了眼,蚕宝宝沙沙地吃着桑叶。

  我走到田野,轻轻一挥,种子发芽了,麦苗长高了,农民伯伯忙着在插秧,蜜蜂在飞,蝴蝶在飞,听!是谁在枝头上,叽叽叫喳喳。哦,原来是小燕子从远方飞回来了。

  我走进花园,轻轻一唱,花儿开了,雪白的李花像云朵,粉红的桃花像彩霞,河边杨柳绿,田里菜花黄。牵牛花爬上了小篱笆。到处散发着春的馨香,处处迭印着春的韵律。

  我走到河边,轻轻一摸,冰雪融化了。

  我走到幼儿园,在蓝蓝的天空下,飞翔着随风飘扬的风筝,小朋友边笑边跳着叫我:“春姐姐到了”。

  活动点评:

  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新《纲要》精神,活动内容源于生活,老师能紧抓住季节时令这一教育契机,使这活动来得自然且又符合教育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有以下几点突出的特色:

  (1)活动中始终以一个情境“春姐姐”为主线,让幼儿从“感受春天——寻找春天一—说说春天——表现春天”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方法,使“春天”这个抽象的概念,在幼儿心中清晰明朗起来。

  (2)整个活动从听觉和视觉都让人充分感受美:听觉上以配乐诗的引入,视觉上创设两个适宜的环境:一个让幼儿体验;一个让幼儿表现春天环境。使幼儿通过寻找活动有了亲身感受春天的经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动手表现、创造春天美的情景,可谓注重幼儿的体验,避免单一的言语说教。

  (3)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灵活多样,教师始终将幼儿置主体的地位,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索。 整个活动中,学习目的就是在这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得以实现,每个孩子在活动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一个洋溢着美和体验着快乐中进行学习。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东西,它们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让幼儿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还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这样一方面能加深幼儿对科学的理解,使感性的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能让幼儿在交流经验的同时,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新的探索兴趣和欲望,使学习生活不断向纵深发展。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并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站得稳的方法。

  3、通过探索,体验成功的快感。

  活动准备:

  纸、胶水、积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利用自身的经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的原因。

  1、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教师:“纸可以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纸桌的制作方法。

  教师:“先用一张纸做桌面,再用另外的四张纸粘成纸筒分别做桌子的腿,然后将桌面和桌腿粘牢。”

  3、幼儿制作。

  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制作。教师:“看看我们制作的桌子,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讨论,交流。

  4、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给站不起来的桌子寻找原因。

  教师:你的桌子能站起来吗?

  幼儿实验。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桌腿高矮、粗细对桌子站得牢的影响。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吸取同伴的长处,探索制作一张稳定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师简单小结桌子能站得稳的方法,并启发幼儿再做一张站得稳的.桌子。

  2、幼儿第二次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办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幼儿简单介绍制作的方法,加深对桌子站得稳的认识。

  教师:“你的桌子站得稳吗?为什么?”

  4、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教师:“你的桌子能放东西吗?”幼儿动手试试。

  三、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积木,体验成功的快感。探索不同的桌腿的承受能力。

  1、幼儿在桌子上放积木。

  教师:“你的桌子能放积木吗?”

  2、幼儿比赛放积木。引导幼儿尽量多得放积木。

  3、通过比赛,以问题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桌腿对桌子承受能力的影响。

  教师:“谁的积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怎么知道的?”

  四、活动延伸。

  1、参观家具城,观察各种桌子。想家具的美,并能将参观的体验迁至活动。制作漂亮的桌子。

  2、区域活动,继续进行“纸桌”的制作。探索其他因素对桌子牢固度影响,并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其他材料制作桌子。

  注意事项:

  1、为幼儿准备一些毛巾,以备胶水弄的满手都是。

  2、玩积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放积木时一定要慢慢地,不要因为放的太多而让纸桌承受不了,让桌子变坏。

  3、活动过程中也许会有幼儿制作的比较快,教师一定要安排好,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

  知识背景:

  1、幼儿已掌握一定的纸的一般特性。

  2、让幼儿了解平衡原理,知道桌子能站稳就一定要平衡。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3-22

科学活动教案07-19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3-13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13

【荐】科学活动教案03-13

科学活动教案【热】03-12

科学活动教案【精】03-13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13

【热】科学活动教案03-13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