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5篇(热)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知道玉米营养价值高,爱吃玉米。
二、活动准备:玉米3条;玉米生长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认识新朋友――玉米。
T: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哪位好朋友?(幼:是玉米)你们吃过玉米吗?喜欢吃玉米吗?(幼:吃过、喜欢)那你们知道玉米它是怎样生长出来的吗?(幼:不知道)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玉米是怎么生长的?
2、玉米的生长过程、玉米的结构。
T:玉米又叫包谷,是旱地作物。茎高大粗壮,有明显的节,靠近
地面的茎节上能长出不定根,支持茎站立,以防倒伏。玉米的叶子宽而长,呈深绿色,茎顶开雄花,在茎和也的交际出长玉米棒。玉米棒外面有一层薄薄的包叶,包叶顶端露出玉米须,剥去包叶,可见玉米粒像一粒粒珍珠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有白色的、黄色的,也有紫红色的。最里面的白色的玉米芯。
T:小朋友听完后,觉得玉米怎么样?(幼儿回答)你们记住玉米棒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吗?提问:哪里是包叶?哪里是玉米芯?长长的、一条条的是什么?(幼儿回答、巩固)
3、玉米的'用途和营养价值。
T:你们知道玉米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吗?(幼儿回答)玉米是粮食,营养好,可磨成粉,做成玉米饼、玉米糕等食品,嫩玉米棒煮熟了可当点心吃,味甜可口。玉米芯可窄油,茎叶可做饲料和燃料。
T:吃玉米可以长高、可以长大、可以增强体质、可以把肚子添饱!
老师请大家猜个小谜语:(关于玉米的谜语)
四、活动反思:
大家对玉米都非常熟悉,当我出示一根“玉米棒”时,大家都不确定这是不是玉米。在我的引导下,让幼儿了解了玉米的生长过程。最后,我把这根“玉米棒”的包叶一片一片的撕开,大家终于大声地叫“玉米”。看着玉米,大家讲出了好多“玉米的用途”,能看出小朋友都很喜欢玉米,知道玉米的营养价值!
科学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过程与方法: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设计
(1)认识眼睛的结构和成像机理。 眼睛成像是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照相机与眼睛有相似的结构,自制照相机,能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因此,对眼睛成像的认识,可以从自制照相机开始。通过生理学中的眼模型或,将生理眼抽象成简化眼模型。将自制照相机与简化眼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眼睛可以看成是精巧的照相机,眼球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人眼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这就是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用形成了一个凸透镜,涉及到了透镜组的问题,学生可能产生疑问;因在前一节中已经学习了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故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等效”的>物理思想,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不必做过多纠缠。
有的学生可能会问:眼睛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用光学成像原理来解释。这是人类神经中枢作用的结果,人们的感觉永远是正立的实像。
(2)探究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的作用。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眼睛照相机
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瞳孔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时,减小(或增大)镜头到底片间的距离,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对近视眼成因的探究,是这节内容的难点。明白了近视眼的成因,应向学生介绍一些眼保健知识(如眼睛保健操等),还应在课下走向社会,进行一些近视眼方面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对眼保健的重要性。
四、板书:(略)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活动整体构思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进行一项大的活动(事情)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计划和组织。
2.过程与方法 :分析讨论他人的经验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严禁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用电灯、声光控灯、各种壁灯、地灯、荧光壁纸、白墙、手电筒、蜡烛、太阳能、玻璃天窗、打开窗户等等很多方法使那里亮起来。但是没有从活动的整体上进行构思,确保设计质量意识。
教学过程
(1)阅读奇奇的科学日记,提出生活中的采光不足的问题。
教材中的科学日记一方面作为提出问题的材料,要激发学生产生回忆,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另一方面这篇日记也是学生科学日记的样张,教学中,应对学生渗透关注生活,并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科学思索的教育。
(2)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采光问题。
生活中采光不足的现象很多,大多数学生都会有所经历。教材通过人物语言暗示这里应该让学生展开讨论,并把讨论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记录,为后面的研究作内容上的铺垫。
(3)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动员参加采光设计邀请赛。
积累了一系列的关于采光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开展一次采光设计邀请赛。
比赛规则可以参照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商量决定。
(4)制定研究计划
计划考虑得越周到,研究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引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案是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首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研究载体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分组。
然后引导各小组必须明确研究的目的,清楚自己将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明白下一步即将去做什么。
课后反思
考虑到学生独立研究能力是有限的,建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分组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按研究内容分,也可以按照自愿结合的方式,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适当调节。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1.辨别不同的弯,用描述性的语言说明不同的弯。
2.体验用圈圈创造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弯弯绕绕》幼儿用书每人一本,铜丝每人一根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 出示一样弯的实物,提问
T: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你们在日常生活正看到过象这个一样,弯 弯的东西呢?那现在啊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弯弯乐园玩一玩,看看弯弯乐园里有哪些弯。
2. 看书,交流
T:请小朋友们跟老师把书本打开,仔细看看,你能在弯弯乐园里找到几个弯,你找到的.弯是怎么样的?
二:故事
1.T:请小朋友门啊把书本合上弯弯乐园里到底有多少个弯呢?它们叫什么名字?我们还是一起来听听弯弯乐园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说的。
2.把书防在投影仪上,教师讲述,幼儿说到哪个弯就请全班幼儿用铜丝绕出来。
3.提问:你觉得哪个弯最有趣?为什么?
重点讲述螺旋弯,T:你为什么最喜欢螺旋弯?为什么叫螺旋弯?你觉得它象什么?
4.最后一起看书,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
三:设计弯弯乐园
1.T: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弯,老师也设计了一个弯弯乐园,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呢?
2.出示范画:
T:弯弯乐园真奇妙,让我也来弯一弯,小小笔儿是汽车,嘟……向前开,向右转半个弯,转出个C字弯。
3.幼儿做画,在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弯。
4.相互欣赏,介绍自己的弯弯乐园里有哪些弯。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
2、幼儿能够把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重点及难点:
幼儿能够观察到事物的变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流程:
导入、寻找老师自身的变化→找教室里的变化→找教室外的变化→画渐变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我还是小毛头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给我取了名字,叫我“小囡囡”,后来,我慢慢长大了,瞧,现在我变成了一个大姑娘了,你们说我还会变吗?会变成什么样?
1、寻找老师的'变化
2、寻找自身的变化
(二)、找教室里的变化
幼儿去教室四周围找,找到后逐一讲述。
(三)、教师外的变化
幼儿结伴商量后再讲述。
(四)、画渐变图
幼儿画好以后互相交流。
(五)、结束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手的科学教案11-03
《种子》科学教案09-30
昆虫科学教案12-15
关于科学教案02-28
科学教案范文02-14
科学教案:蜗牛03-23
(热门)科学教案07-20
(优选)科学教案07-20
[通用]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