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3、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4、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
教学具准备:录相、科幻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导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有幻想过未来吗?你们幻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想象,幻想出与众不同的未来。这节课我们要来表现的是《我心中的未来》
3、引导阶段:1)在小组内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的科幻资料和图片,为想象创作提供素材,教师选择部分小组进行汇报,了解学生交流情况。2)教师放一些高科技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
3)引导学生欣赏范图: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
构图、色彩上的独特应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幻想出对未来的向往?你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好象对未来的向往?
4、发展阶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构思,绘制《我心中的'未来》的草图,然后集体讨论草图中表现的内容,明确未来的生活与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启发学生绘画出心中的未来。
表现技法介绍并作适当示范:油画棒、水彩结合法、刮蜡法等。
学生选择资料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三、课堂辅导:巡回指导、纠正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作品。
四、引导观摩作业:
1、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
2、师点评全班同学作业总体情况。
札记:其实引导孩子画未来比画现实中的东西要简单,因为从众多科幻片中大家被激起了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加上孩子固有的丰富的想象力,画面效果非常地棒。
施教时间:11月17日——11月18日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强调了让学生进行折纸飞机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折纸飞机并不难,但是让他们创造一种新的知纸飞机的方法,或者按照步骤图来折就有点困难了。但这种能力也是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在本课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刀和纸张的性能。
2、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有创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象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吗?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很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到了18世纪后期,是气球轻而易举的载人升入到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你们知道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是由谁发明的吗?他们是英国的莱特兄弟,着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出示图片)。从此,各种各样的飞机便应酝而生,你们都知道些什么飞机呢 ?(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学生欣赏)
3、师:看了这些飞机你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启发引导,使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1、师:首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在书上有一张折飞机的步骤图,下面就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纸,照着步骤图把这架飞机折出来,看谁第一个折好(学生折飞机,请折得好的学生上前折)
2、师:飞机有好多种折法,除了书上的这种折法以外,你们能不能想出其他的折法呢?请你们再拿出一张纸来,自己重新设计一架飞机,好吗?(学生折飞机,请先折好的学生帮助未折好的)
3、飞机折好了,为了让我的飞机吸引人,我们可以怎样来装饰它们呢?请小朋友看书回答老师的问题
总结:(1)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
(2)在飞机上作画
(3)在飞机的尾部贴上丝带
(4)用剪刀剪出花纹
4、小朋友回答的真好,现在请同学们应用这些方法来装扮一下我的飞机好吗?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研究精神。
1、 已经装扮好飞机的同学到走廊排队。
2、 到操场上去试飞,听口哨集合。
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讲述自己家房子的样子及周围的景物,并能运用简笔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欣赏优秀的儿童画,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画面中房子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能大胆想象创作新房子及周围的景物。
【活动准备】
两张优秀的儿童画范画一张白纸、铅笔及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课堂引入:师:小朋友们每天被爸爸妈妈从幼儿园接走后都去哪啊(引导小朋友们说"回家")
家在小朋友们的印象中是什么啊?(引导小朋友们说"是一幢大房子")
那小朋友们的家的房子都长什么样子啊?(举手发言讲述)
老师现在给每位小朋友发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小朋友们把自己脑海中家里房子的样子简单的画出来,五分钟后老师看看谁画的最好哦
2、欣赏优秀儿童画师:老师手上有两张画也是关于新房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出示第一幅:《蘑菇房子》
提问:这是一幢长的什么样子的房子啊?是用什么建造的啊?有什么颜色啊?里面都住了谁呀?房子周围都有什么啊?
(注:这是一幢蘑菇式样的`房子用蘑菇造的有一扇木门屋顶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蘑菇点房子周围有小草和木栅栏)
(2)出示第二幅:《冬日里的房子》
提问:图画中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啊?是什么季节啊?房顶上覆盖着什么啊?房子旁边的小树、小草是怎么了啊?房子前边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啊?
(注:房子是红色的有烟囱屋顶上覆盖了雪是冬季的房子小树枯了小草黄了屋子前边有石子路)
3、图画创作:
(1)师:如果小朋友们有一幢新房子,你们想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想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呢?(幼儿进行自由讨论)
(2)请幼儿发言说出自己心目中新房子的样子,教师出示范画(例如草地上的房子)
4、展示交流:
幼儿分组进行互相欣赏,互相提意见看法。
美术教案 篇4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收藏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它的微笑被后世人称这神秘的微笑,有谁知道这幅作品的名字?它被收藏在哪?(学生回答:《蒙娜丽莎》 卢浮宫)有没有同学去过?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卢浮宫(播放视频《卢浮宫之旅》)。
当我们看到各类美术作品时,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画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这其实就涉及到美术鉴赏的问题,因为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
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到6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进行美术鉴赏?
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3、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
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
教师: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天安门周围的建筑、艺术家的作品等。
2.话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 怎样进行美术鉴赏?
出示张萱《捣练图》和 米勒《拾穗》,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并思考。
提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主题内容
年代
材料
历史背景
作者创作意图
学生回答: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
不同点:前者:贵族妇女 平和优雅的美 画
后者:贫穷妇女 让人产生同情 油画
提问:为什么同题材的.作品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
教师:《捣练图》的作者张萱处于盛唐,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画师,“练”是一种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日晒漂白,再用杵捣,最后才能使丝绸变得柔软洁白,画中分成三组,捣练、理线、熨烫,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的从布底下窜来窜去,可见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因此画面平和优雅。《拾穗》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所画,画中3个贫穷的农妇正在捡拾麦田里散落的麦穗,因为当时法国正处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本身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在农田里长大,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以上对两幅作品的分析实际上就是美术鉴赏的全过程。我们在欣赏作品和针对作品思考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其实就已经进行了美术鉴赏。
出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感知、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感受。
怎样去鉴赏?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语言形式和表达内容、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等等。
3.话题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请学生们从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大声朗读出来,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
教师:
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绘画按材料和功能:油画、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年画、壁画等等。
雕塑按空间:圆雕、浮雕。
设计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页设计等。
出示郎世宁《白骏图》徐悲鸿《奔马图》和韩美林《奔马》进行比较分析,谈谈这三幅作品的造型手法有什么不同?
按形式语言上划分为: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4.话题3:美术鉴赏对我的人生真的那么重要吗?(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衣、食、住、行只是最简单的生存层面,它们都离不开美术,自然也离不开美术鉴赏。
我们来看一下美术作品带来的价值与功能。
美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它的价值与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认识功能 ●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认识功能:
通过美术作品的内容或形式,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下的人们的生活、历史、风俗、观念等。 如张萱《捣练图》
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对观众形成和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以培养人们对待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态度。如董希文《千年土地翻了身》
审美功能: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美的形式的辨别力、敏感性和感受力。如《根扎南国》 吴冠中
(三)课堂作业:
从本书中选取一件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并填写鉴赏报告单。
鉴赏报告单
作 品
年 代
门类(材料)
形式语言
时代背景
表达内容
(四)教学:
艺术来源于生活。培养审美的眼睛,可以更好的观察生活中的艺术。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教学后记:
本课是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生们对美术鉴赏课比较陌生,首先对于新课程改革要做一个介绍,并简要介绍《美术鉴赏》这本教材。这节课,教师讲解比较多,我结合多媒体出示图片,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然而,有些班级的学生仍胆子较小,不敢回答,有些班级的学生比较积极,并踊跃回答问题。我发现,教师的引导相当重要,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开口,直到引导出他们说出答案。这一节课,我出示了一道课堂作业,主要是检验学生们对于鉴赏知识了解多少,因此,在讲解知识点时,尽量将这些专业术语讲得浅显易懂,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上完一堂后,我感觉课堂上要多多师生互动,尽量让学生踊跃去回答,才能激发他们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学习用正折.反折的方法折扇子;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方形每人一张,木偶小猪一个。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噜噜噜,噜噜噜,热死我了!(教师):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帮助它呢?(幼儿回答)
2.观察讲解并示范。
(1)观察(出示纸扇)瞧,老师用什么办法?(纸折的扇子)
(2)教师示范:先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一条窄窄的长纸条,再把它翻面折,折得与第一次折得差不多宽,然后再翻面折。这样折次翻个面,把长方形纸折完为止。最后把它对折。看!给小猪扇扇,它多开心啊!
3.幼儿折纸。
小猪:要是小朋友给我折一把,那我更舒服了!
要求幼儿折一次翻个面,注意每次应折得差不多宽。
4.“帮帮小猪”的游戏。
小猪:“真热,又冒汗了,哪个小朋友帮帮我?这个小朋友折得特别整齐,扇起来一定很凉快,你能帮帮我吗?”请幼儿给小猪扇扇。最后在小猪“噜噜噜,我不怕”中结束。
教材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说明了手和大脑的密切关系,"心灵手巧"、"十指连心"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午饭之后我经常让他们折纸,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每次孩子们在活动开展之初兴趣都很高,摆弄几下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们会折的东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儿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我设计了这节课。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帮助娃娃家折小杯子,认识向后折符号,体验折小杯子的乐趣。
2.喜欢参加折纸活动,愿意自己动手完成作品。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按箭头方向折有初步的了解,有过按箭头方向向下折小狗耳朵的经验和按箭头方向左右折折娃娃的经验,认识过虚线,并知道箭头所表示的含义。2.物质准备:小纸杯范例,小纸杯的示意图,小纸杯的半成品,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蜡光纸若干,娃娃家颜色标记。
三、活动过程:
师:看,这是一只小杯子,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在新年里,有好多好多的人要去娃娃家做客。爸爸妈妈都想请客人喝茶,可是没有很多茶杯,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折一些这样的小杯子出来招呼客人啊?(愿意)
2.观察示意图,了解折小杯子的步骤和方法。
(1)出示示意图
师:小朋友们看,要折出小杯子,第一张图上有什么呀?(虚线和箭头)师:那虚线和箭头告诉箭头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呢?(照着虚线折,照着箭头折)那这个箭头是朝哪里的?(向上)谁愿意来折一折——教师请幼儿示范对角折
师:一张纸变成了什么形状?(三角形)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纸变成三角形的?(对角折)
(2)观察图二,发现与折娃娃的不同
师:看看第二幅示意图上有什么符号?虚线是怎么样的?(斜斜的)箭头也是什么样?(斜斜的)这个斜斜虚线,斜斜的箭头我们应该怎么折呢?(请个别幼儿示范)他折的`对不对啊?谁愿意再来折折看,这一步到底是怎么折的?和折娃娃的一样吗?
(3)观察图三
师:看看接下来怎么折?(请个别幼儿尝试)我们和图四比一比,两个角是不是都
要往下折?
(4)认识向后折符号,知道箭头的含义
师:刚才我们折了第三步,知道只要一个角往下折,那另外一个角怎么办?(幼儿讨论)
师:看接下来的图示,你看到了什么?这个箭头是怎么样的?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出示成品)看一看,只要折好这一步,小杯子就出来了,谁能看到这个小杯子,知道这个符号的意思?(请幼儿尝试)他折的对不对?和我的一样吗?
师:哦原来这是向后折符号,是要告诉小朋友要看到这个符号就是向后面折,然后把手伸进小纸杯的小口里,把口拉开,一只小杯子就折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幼儿尝试折小杯子
(1)提出操作要求
师:折纸时要注意纸要放的怎么样?(纸要平整)折的时候要做到什么?(角对角、边对边,折痕要抹平)如果有不会的小朋友怎么办呢?
(2)幼儿操作,发现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
师:折好的小朋友把你折的小杯子送到娃娃家,什么颜色的杯子送到什么颜色的娃娃家。我们看一下,草莓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那如果你折的是红颜色的杯子,你就要送到草莓家,因为草莓也是红色的。4.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小杯子送的正确吗?
师:这一次过新年啊,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不用担心了,因为小朋友折了好多好多的杯子给他们,我代替娃娃家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家人的重要性和我对家人的重要性。
2、了解自己身体的重要性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什么作用。
3、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一张大纸, 蜡笔, 彩色铅笔, 照片, 各种形状的纽扣, 强力胶
活动过程
[导入]
1、通过唱“我爱爸爸妈妈”这首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
我爱爸爸妈妈,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
就有一个可爱的家。
墙上贴满图画,
摇篮插满鲜花,
爸爸叫我好宝贝,
妈妈叫我乖娃娃。
噢!多少春秋,
噢!多少冬夏,
我会笑会哭会走会爬,
才学会叫爸爸妈妈!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
我爱爸爸妈妈,
当我背上小书包,
跳跳蹦蹦离开了家。
清晨送我上学,
傍晚接我回家,
爸爸教我勤学习,
妈妈教我爱国家。
噢!多少叮咛,
噢!多少牵挂,
我天天向上成材长大,
要感谢你爸爸妈妈。
[展开]
1、谈谈你的家人
- 你管在家里和你一起生活的人叫什么?
- 朋友们家里都有谁?
- 为了家人你能做些什么?
- 和家人在一起你有什么愉快的.回忆?
2、谈谈你自己
- 朋友们长得像谁?
- 朋友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 你什么时候最快乐?什么时候最伤心?
- 长大后你想干什么?
3、画一画自己的样子
- 你觉得自己长什么样子?
- 如果让你画出自己的样子,你想怎么画?
- 画一画自己的样子吧。
①把纸铺开。
② 让孩子在纸上躺好。
③ 老师把躺在纸上的孩子用笔描出来。
④ 描完之后在上面画上你的脸。
⑤ 画出手和脚。
⑥ 说一说我画的是自己的什么表情?
4、用孩子们拿来的照片制作出相框
-如果要制作相框需要什么材料呢?
-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呢?
-一起来制作相框吧。
① 准备一张面貌清晰的照片
② 在照片的中央处开始粘贴
③ 用纽扣把相框装饰出来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出示图片]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精选]07-21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07-10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10
中班美术教案06-13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07-09
小学的美术教案06-15
小班美术教案01-03
小学美术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