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3 08:20:4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实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实用10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了解科学幻想家凡尔纳一生的作品及他的科学设想付诸实践的故事,感受凡尔纳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和全班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交流阅读感受,体会“科学幻想之父”这一称谓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大胆进行科学幻想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凡尔纳的与众不同之处,明白幻想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认识科学幻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海底两万里》呢?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

  2、你们在课下已经搜集了关于“儒勒.凡尔纳”的相关资料,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凡尔纳的相关资料,激发孩子们学习文章的兴趣。同时可以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了解“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其人及其作品

  1、要求学生带着探究性的心理认真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决。

  2、读书汇报

  ⑴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你对凡尔纳知道多少?

  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幻想之父凡尔纳的哪些内容?

  (通过自读自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关注凡尔纳其人。

  1、再次迅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人们把凡尔纳称为“科学幻想之父”。

  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要求:既要说明自己的观点,又要注意表达的有理有据。

  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有理有据的表达能力。)

  四、课外拓展

  1、课下到图书馆找到你喜欢的凡尔纳的作品,认真读一读,并做好读书笔记。

  2、利用你学到的知识和搜集的资料为凡尔纳制作“名人卡片”。

语文教案 篇2

  内容简析

  语文百花园五一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即“语海畅游”(引导学生自学汉字;照样子组词语)、”积少成多”(通过读读背背和我的采集本来练习朗读,进行语言积累)、“阅读平台’(通过阅读平台训练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汇款)、“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和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

  教学目标

  1 .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2 .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

  3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4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l ;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一15 而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

  一尝试“自学汉字”

  1. 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 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学会它,看准学会得最快。

  3. 你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 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 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2. 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 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

  4. 指名说。

  5. 自由读一读这四组词语。

  三指导“读读背背”

  1. 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字请同学或字典朋友帮忙,然后再多读几次。

  2. 同桌合作,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 指名读,检查、正音。

  4. 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组合作,每人读一遍,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6. 指名读。

  7. 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由读,注意停顿,有感情地读一读。

  8. 齐读,然后试着背一背。

  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 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音。

  3. 指名读,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内容。

  4. 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组互相交换,欣赏欣赏别人采集的好词佳句名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和“能说会逆”。

  一走进“阅读平台”

  1. 自由读短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也可以请教同学。

  2.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3. 同桌互相听读短文,纠正对方的错音。

  4. 再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组合作读短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6. 指名检查读,评读。

  7. 听老师范读短文,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8. 默读短文,想想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9. 你喜欢短文的小作者吗?为什么?

  10. 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学的同学献爱心,把你的零用钱汇给他们,你会填写汇款单吗?先用铅笔在书中的汇款单上练习填一填。

  11. 同桌互相看看对方填得怎么样,大家讨论讨论应该怎样填。

  12. 老师评点。

  二学习“能说会道”

  1. 自由读引导语。

  2. 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 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 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听的同学要听明白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询问,或让讲述人讲得再具体一些;也可以对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讨论;还可以评议一下讲述人的普通话发音是否正确,声音是否洪亮,说话是否流利等。

  5. 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1. 读内容,明确写话要求。

  2. 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准备一下,再指名说说。

  3. 仔细观察每幅图,想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正在干什么。

  4. 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幅图的内容。

  5. 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评议。

  6.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注意这四幅图的内容要衔接。

语文教案 篇3

  新课标所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众多新理念。何谓动态教学?在新课程教育理念及众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学要素资源最大化、学习效率最优化为宗旨,以文本为教学载体,以社会生活为教学背景,以多元互动为基本前提,以教师为平等中的首席,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特征,以师生、生生多元、多层次交叉对话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模式。因此,何谓动态教案?我想应该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定教”理念的教学设计。

  一、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全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与“自我”;

  (二)全程充分体现师生、生生多边互动与实践;

  (三)全程充分体现生活的、开放的语文。

  (四)全程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二、与此同时,它还应重新确立以下几个概念

  (一)课堂“预知”。课堂的“预设”应更新为以不变应万变的'“预知”更为科学合理。

  (二)课堂“零提问”。课堂是以教者“零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而生成问题;

  (三)“教学标底”。“教”与“学”从某种角度讲,应是“合同”关系。文本的教学应有最基本的“教学标底”要求。

  (四)“标底差”。作为学生受知识、能力、阅历的局限,很难达到课标、教材及教师的所设“标底”,这差额就是“标底差”,这“差”就是老师引领的空间。

  (五)“我的观点我举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生在寻找证据用以佐证自己观点的过程,就是反复阅读、反复与文本对话,反复与作者、编者对话,从而理解、内化文本的过程。

  三、综上所述,它还应具备以下几个程序

  (一)广泛“预知”,以不变应万变。

  目前,课堂“预设”与“生成”出现的频率极高。笔者认为课堂“预设”的提法应改为“预知”更科学。“预设”的落脚点在“设”,而“预知”的落脚点在“知”。就“知”与“设”而言,“知”应在前,“有知”才能“有设”。其实,课堂“预知”远比“预设”的范畴更宽、更广。所谓“预知”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所教文本涉及的所有相关信息及教学的环节作通盘的了解、知晓并掌握,作出以不变应万变的准备。具体应有以下几方面的“预知”。

  1.“双基”的预知。

  文本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简要信息、课文中重、难点句的理解以及作者表达方法的运用和学生解决知识的能力程度等都需预知。如人教版小语第九册《金色的鱼钩》一文,涉及长征知识,这就必须是“预知”而不是“预设”。

  2.课堂教学程序的预知。

  根据文本所处单元的位置及特色、作者的写作目的、编者的编排意图,根据学生“双基”掌握的程度,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教,教到什么程度,突出什么样的主题,都需预知。如《西湖的绿》《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种课文就应采取“深文浅教,长文短教,扶放结合,重在欣赏”的教学策略。这里“预知”、“预设”相辅相成。

  3.课堂上可能质疑的预知。

  学生在课堂上可能质疑的地方应尽可能地预知,当然,学生的质疑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只能尽量想得宽些、广些。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学生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小金花要排在第二,而不放在第三?课前老师就未预知到,当时老师问他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这位学生告诉我:前一课《十里长街送总理》就是按所写人物的“辈分”排的,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那是多么精彩的一笔,令人吃惊。这也是“预知”而不是“预设”。

  4.本的信息预知。

  文本以外有旧知识、学科间的联系、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相关信息,更需要预知。象《太阳》《只有一个地球》这些课文与自然联系非常紧密,虽不是要上成自然课,但应了解其中的相关重点知识,讲课时才能心中有数吧?这也应是“预知”而不是“预设”。

  (二)出示“预设模版”,生成问题

  下面出示一份《秋天的怀念》案例(人教版小语第九册作者史铁生阅读课文,因字数受限,学生完成内容略)。根据本案例这样的方式,每课都能达到“零提问”,且由学生自主阅读而生成问题。(附件──预设模块)

  一、阅读时间***.10.18

  二、阅读文章《秋天的怀念》

  三、我能行

  1.文相关资料—作者、章时代背景(略)

  2.字书写

  3.系语境、生活理解词语

  4.佳句抄写

  四、主要内容

  五、阅读体会

  六、我与你分享

  七、我向你求助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关于桥的课件;

  2.学生搜集桥的图片;

  3.学生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图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在学习了《兰兰过桥》一课后对桥非常感兴趣,在课余时间搜集了不少关于桥的图片老师也搜集了不少,你们想不想看呢?

  2.播放有关桥的课件(多媒体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等)

  3.师:也把你们搜集到的图片拿出来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学生相互交流)

  4.师:刚才小朋友们都看到了哪些桥呀?(指名学生汇报)从古至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桥的世界真是太丰富了!在这么多桥当中,你最喜欢什么桥呢?(先同桌练说,再指名说;引导学生先说喜欢的桥的名称,再说喜欢的原因)

  5.引导生生互评,初步渗透交际时的文明礼貌,让学生学会倾听。(引导语如:他为什么把这座桥说得这么好呀?他把这座桥说得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呢?他在介绍这座桥时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6.小结过渡:小朋友们精彩的发言让老师知道了你们心中最喜欢的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变化着,同学们充满想像力的小脑瓜里,未来的桥是怎样的?请把你设计的“未来的桥”的图纸高高举起吧!(板书:未来的桥)

  二、交际训练,教给方法

  1.指名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师生模拟对话。

  师:××同学,你设汁的是什么桥呀?

  生:我设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它有什么特点呀?(或“有什么用途”……)

  生:这种桥的特点是__________。(或“这种桥的用途可多了,可以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等)

  2.引导学生归纳交际的基本方法:先介绍桥的名称,再说桥的特点或用途

  3.在小组内交流,评出“最佳设计者”。

  三、再创情境,扩展训练

  1.师:在南宁市邕江河面上,不久的将来会建起邕江六桥,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设计推荐给市长伯伯呢?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已评选出来的“最佳设计者”的“未来的桥”图样,讨论一下,该怎样向市长伯伯介绍,才能让他采用你们的设计方案

  2.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态度大方 彬彬有礼 条理清晰)

  3.小组内商议介绍词,准备交流。

  4.小组问互相交流。

  (1)每个小组选代表向市长伯伯(另一小组的同学扮演)介绍本组的“未来的桥”设计方案,介绍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可以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承重力等方面质疑)

  5.评选“最佳桥梁”(只要方案有特色,就予以充分肯定)

  四、总结

  这节课老师的收获可真大,你们设汁的各式各样的桥让我大开眼界。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打牢文化基础,相信在我们这些小朋友当中,将来一定会有人成为出色的桥梁专家:

  五、课后延伸

  将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方案介绍给家人或好朋友。

语文教案 篇5

  【填写要点】

  盲童重见光明的快乐,盲人家庭的快乐,捐献者家人的自豪。

  盲童恢复视力后,将会更加珍惜生活,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角膜:盲童 盲童父母 捐献家人

  ( ) ( ) ( )

  晓得角膜( )。(汇报时说出填写依据)

  1、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2、指导朗读:(说依据就朗读)

  (那个盲童将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带给人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越来越多的人的到了欢乐,那我们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加入读 )

  3、分角色练习朗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评读)(自豪,激动、敬佩、骄傲)

  4、结束语:

  是啊,父亲捐献角膜不但让失明的孩子的重见了光明,同时在温迪心中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角膜

  女儿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盲姑娘只能用于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

  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会感动你。

  3、课文的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语,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交流感想:

  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

  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情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准备:课前阅读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有条件的可观察家中的小动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

  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

  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汇报过程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二、根据提示,拟订提纲

  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原则: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

  三、指导阅读,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

  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

  3.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

  (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四、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

  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

  (要点:通过松鼠在“我”家的几件趣事反映松鼠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是隐藏其中的;文中爸爸的话和作者的议论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

  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与xx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语文教案 篇7

  【课时目标】

  巩固复习生字。

  了解数字的不通用处,了解基数和序数。

  能背诵有关的诗歌、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注意纠正四和十的读音。)

  2.听写:一、二、三。

  如果你还能写其他数字也可以写其他数字。

  二、认读笔画横

  三、认读儿歌。

  上节课,我们学习十个生字,还会写了三个字,你们真的都学会了吗?

  1.出示绕口令,比比谁读得又准又快。(练时注音)

  绕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是细席,他的舌头没用力;

  谁说十四是适时,他的舌头没伸直。

  认真学,常练习,十四、四十、四十四。

  2.先由老师带读,再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情况跟读。同学互读。齐读

  了解数字使用的不同场合。

  3.真是不看不知道,简单的数字也有那么多讲究,我们再来读读《一去二三里》齐读

  你在这诗歌中找到了哪些数字?

  如果我们都把他们改为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你看合适吗?(不合适,这是中国古代的诗歌,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格式。)

  谁知道一般汉字的数字和数学的阿拉伯数字使用在什么不同的场合?(一般在文章中都使用阿拉伯数字,除了在特别庄重的场合,如文件的题目、标语;或者是古诗,古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到街上去看一看。看投影片日常生活中数字的使用。

  了解基数和序数。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必须用汉字的数字,那就是数字是表示事物先后顺序。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那么反过来,一般1、3这样的数字就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四、小结知识,拓展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有关数字的许多知识,其实有关数字的知识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留意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下列词语:

  玲珑 噩耗 恸哭 愤怒 恍惚 突如其来 晴天霹雳 变幻无常

  小心翼翼 支离破碎 与日俱增 踽踽独行

  二、能力目标:

  通过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可贵。

  重点难点

  1、 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会分析文章的线索。

  2、 难点:体会语句背后的深层含义;会分析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手足深情是如何贴切的表达出来的。

  3、 解决办法:对于文章的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分段来解决。难点通过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重点句把握作者的 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教学导入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各种各样,总的说可以概括为:友情、亲情、爱情。亲情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情感,她是 人世间纯天然的情感。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章,名为“金盒子”。本文所写的.事虽然发生在很久以前,但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手足之 情,至今仍使人为之泪下。

  二、指导研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自读提示”中的词语从文中找出来画上,查字典注好拼音,并根据上下文掌握词 语在文中的意思,记在生字本上。

  玲珑:精巧细致。

  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恸哭:极悲哀的大哭。 教师备注

  愤怒:非常气愤。

  恍惚:不真切,不清楚,神志不清。

  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到来。(事情发生在突然之间)

  晴天霹雳: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

  变幻无常:变化很多,无法掌握,难以预测。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虔敬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支离破碎:形容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与日俱增:一天天增长,形容增长快。

  踽踽独行: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2、解题:题目“金盒子”与文章是什么关系?

  题目“金盒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划分层次: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全文可分为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

  明确:文章围绕金盒子写了作者与早逝的哥哥和弟弟之间曾发生过的事,表现了作者与兄弟之间深深的手足 之情。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8)记叙了金盒子的来历和“我”与哥哥的交往与哥哥的去世后金盒子对我们所具有的特殊 意义。

  第二部分:(9—14)记叙了“我”与弟弟围绕金盒子所发生的故事。

  第三部分:(15)当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孤独的我一人,金盒子成为了“我”痛悼手足深情寄托之物。

  分段的根据:是按时间顺序来分的。

  4、阅读课文你最受感动的语句或段落,说明受感动的理由。

  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有类似的金盒子这样的玩具吗?它的背后是否也有一些故事呢?它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感受呢?写 下来,一二百字。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3自然段)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xxx”)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学习第3自然段。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试试吧!指名读,齐读。

  师: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了呢?看小动物失望离开的课件,说话。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能带着动作来读读吗?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A、(戴上头饰)请问,你是小山羊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为什么还要摇头呢?B、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

  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读出对比来。

  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

  (生加上补充心情的词语读第四自然段“诉苦“部分)

  师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失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伤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齐读四段。

  10.是啊小牛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11.教师小结。

  学习5、6自然段。

  师:听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启示。(课件出示)

  1、谁来读读?

  ①.那这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着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②学生找不同。

  ③师: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⑤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读出两则征友启事的不同来。

  5.对比着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贴出后的热闹场面。

  ①师:第二张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

  ②师:是啊,多热闹哇!怎样围才是“团团围住”呢?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动作。

  ③老师来当小牛,请五位同学来当小动物,表演下“团团围住”这个动作。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请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话。

  ②在这四句话里,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同、跟、陪、和)

  请学生用四个字分别说一句话。

  ④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

  来,我们分组来读读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的话。

  ⑤学生齐读。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

  (四)拓展想象。

  师: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礼貌;名理)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五)练习说话:

  你想有更多的好朋友吗?

  想不想写个征友启示,那你会怎么写?

  下课!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第一次无,考虑自己,想到别人,第二次许多。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 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 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 指导朗读

  作业布置:抄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2 、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 } 重亲情

  转念

  宽慰 } 通情达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精选】07-27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