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09 09:11:2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6篇(集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6篇(集合)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2.知道由于激素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各种疾病。

  3.学习调查事物的方法、步骤。

  教学重点:

  动物的内分泌腺与激素。

  教学难点:

  动物激素的反馈调节。

  课前准备:

  内外腺体对比挂图、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图、几种内分泌疾病图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现在已进入青春期发育阶段,你会发现身体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男孩子长胡须、女孩子乳腺发育等。人在青春期为什麽会发生这些变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识。

  板书:内分泌腺和激素

  提问:同学们都知道人体有哪些腺体?

  答:汗腺、唾液腺。

  活动:出示内外腺体对比图,让学生观察、比较两类腺体的结构特点。

  :1.具有导管,分泌物经导管排出的腺体叫外分泌腺。如汗腺、皮脂腺等。

  2.腺体不具有导管,它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就是内分泌腺。

  板书:一、内分泌腺

  问:人体有那些主要的内分泌腺?它们各在人体内什麽部位?

  活动:出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图,学生观察挂图,并结合教材106页图来认识。

  

  内分泌腺

  位 置

  功 能

  垂 体

  位于大脑的下部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甲 状 腺

  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

  分泌甲状腺激素

  胰 岛

  散布于胰腺中

  分泌胰岛素等

  讲述:我们看到每种内分泌腺都能产生相应的激素。那麽激素是什麽?有什麽功能?

  板书:二、激素

  讲述: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是怎样发挥调节作用呢?下面我们以几种激素为例来认识。

  板书:1.生长激素

  分泌部:脑垂体

  功能: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活动:出示内分泌疾病图,并结合教材107页图,让学生分析讨论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疾病症状及其病因。

  :幼年时分泌不足——侏儒症

  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板书:2.甲状腺激素

  分泌部:甲状腺

  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活动:出示甲状腺分泌异常患者的挂图,师生共同讨论,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症状及功能不足的症状,特别强调幼儿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呆小症。

  问:呆小症与侏儒症有什麽区别?

  活动:学生根据两者的主要症状加以分析、归纳,得出:呆小症智力低下;侏儒症智力正常。

  讲述:甲状腺激素在合成过程中需要一种主要原料—碘,有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数量减少,使得人体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和肿大,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活动:出示挂图,认识大脖子病的症状及危害。

  请同学分析“私盐”对人体的危害。

  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多摄取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食用加碘盐。

  板书:3.胰岛素

  分泌部:胰岛

  活动:出示挂图,介绍胰岛的位置及与胰腺的关系。指导学生看教材105页读图,归纳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并认识到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不断地调节着血糖的浓度,而血糖的浓度又会反馈控制着这种激素的分泌。

  功能:促使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讲述:一旦胰岛素分泌过少,就会造成糖尿病。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为“三多一少”,对于重症患者应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1965年9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即用人工方法合成蛋白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我们通过以上三种激素的学习,认识了激素的调节功能。激素一旦分泌异常,就会出现生理活动的异常,引发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可见激素的调节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和激素。通过激素分泌异常时引起的各种病症,归纳得出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从而体会到激素调节功能的重要性。同时,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确,人和动物体内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身体相应的部位而引起特异的生理效应,这些生理效应又会反馈控制着激素的分泌。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完成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任务,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使人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课堂上通过观察图片挂图、教材上的读图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并通过介绍我国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方糖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好的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对溶解已有一定认识,在前面的实验中也用到过搅拌的方法。对如何加快溶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比实验是证明各种猜想的的探究方法。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的探究方法,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

  2、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验证加快溶解的方法

  学习难点:对比实验中单个变量的控制.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风化作用及地表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2、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从而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3、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表岩石的变化。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教学准备:

  酒精灯、试管夹、玻璃、一杯冷水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资料,感受“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后回答:

  (1)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想象“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2、推测:山脉的变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3、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4、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模拟实验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2、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认识风化作用。

  三、拓展延伸

  1、看图,认识蘑菇石。

  2、推测蘑菇石形成的原因。

  3、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并写出实验报告。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糖能溶化使水变甜,愿意和同伴分享。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棒棒糖搅拌的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王老先生有块地》音乐录音、棒棒糖若干、温水杯若干、“甜甜的河水”故事凰面。

  活动流程:

  一、甜甜的'棒棒糖

  1、观察故事画面:小兔有根棒棒糖。

  2、交流:这是一根怎样的棒棒糖?

  3、甜甜的糖有各种各样的味道、形状,我们都喜欢甜甜的糖,可是多吃会蛀牙。

  二、一根棒棒糖

  1、边听故事,边看故事画面。

  2、交流:朋友们都想吃棒棒糖,可是只有一根,怎么办?一根棒棒糖怎样和许多朋友分着吃?

  3、演示:小兔将糖溶化在水中的办法。

  4、交流:糖会溶化在水中吗?水会有什么变化?

  三、快乐的棒棒糖

  1、操作:幼儿将棒棒糖放在杯中。

  2、模拟:

  (1)我是一根棒棒糖(幼儿用肢体动作扮演棒棒糖)。

  (2)会搅拌的棒棒糖:

  霸欣赏音乐——棒棒糖是怎样搅拌的?

  动作再现——用肢体动作表现棒棒糖的搅拌(有节奏、创造性地表现)。

  故事穿插——幼儿多次表现。

  四、甜甜的河水

  操作品尝:水变甜了吗?——尝尝我们的水。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一)背景和目标

  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本课将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杠杆这类简单机械可按省力情况分成三类: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特点是: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科学术语及在生活中的`联系掌握比较少。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操作比较少。组织教学上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教学目标

  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 指导并鼓励学生开展养蚕活动,引导学生在养蚕过程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通过养蚕活动的经历和体验,培养学生亲近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2、 亲历养蚕的过程。

  3、 经历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的过程。

  4、 经历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亲历蚕由“卵→蚁蚕→幼蚕”的过程。

  教学难点:付出一份爱心,细心地进行养蚕活动。

  三、材料准备

  蚕卵、放大镜、记录用表、鸡蛋、虫卵图片、青蛙各阶段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引入

  不同卵的异同点

  纸盒中装入一些蚕卵

  [教学媒体]

  鸡蛋

  放大镜

  各种动物及卵的图图

  [教学思路]

  出示“装蚕卵的纸盒”,创设情景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生命(小动物),让你们见识一下(猜猜看是什么呀?)。

  设问:这些卵是生命吗?

  设问:你知道的与蚕卵相似的生命还有哪些呢?

  教师出示一枚鸡蚕,提出观察要求:蚕卵与鸡蛋有哪些相似之处,哪些不同之处呢?

  教师随时依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重点从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认识蚕卵相对鸡蛋的不同之处。教师可以简单涉及各种卵的.构造相似以及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的环节相相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

  (简单观察盒子,猜一猜。)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蚕卵。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从蚕生命演变的已有知识角度认识蚕卵与生命的关系。

  学生谈一谈。

  学生小组对比观察。

  学生交流反馈。

  师生对话。

  让缺乏自主运动能力的生命体(蚕卵)与学生已有的生命概念形成冲突,创设情景。

  将蚕卵与学生更熟悉的禽蚕、蛙卵等联系起来。

  通过蚕卵与鸡蛋的对比帮助学生进行更细致的观察活动,使观察也更具目的性。

  从鸡蛋等学生熟识的生命变化形式来认识蚕卵可能扮演的生命角色,对于不熟悉蚕的学生来说可能是合适的。

  讨论蚕宝宝出世前的准备

  设问:你知道在我们出世前,妈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设问:小鸟出世前,鸟妈妈会为小鸟做哪些准备?(侧重)

  设问:在蚕宝宝出世前我们该为它们做些什么准备呢?

  教师归纳学生的想法,出示一些学生该做的主要工作。(可以参照教科书P35中间部分的话。)

  了解督促学生的准备工作。

  学生谈一谈。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阅读了解。

  课外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

  创设情景,迁移至要为蚕宝宝的出生做好准备。

  明确工作,为课后的准备工作建立基础。

  从卵中诞生的小生命

  设问: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有一条小蚕诞生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

  在学生的交流中可抓住以下几点进行:

  1、你有没有刚出生不久的照片,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给你们照一张照片呢?你想拥有这样的照片吗?

  2、出生后,妈妈是怎样关心和照顾你的?你怎么照顾蚕宝宝呢?(食物、安适的“家”等等)

  3、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我们还应该做哪些重要工作呢?

  让学生设计一个观察记录方案。

  出示老师的建议。(可以参考教科书P36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

  一定要使学生明白,除了对小生命的情感关心之外,我们的记录和饲养是科学观察记录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小组讨论,预设方案。

  交流方案。

  学生了解老师的建议。

  学生设计记录表。

  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放在第一条蚕出生后,也可以放在出生前的讨论时明确。

  让学生明确在蚕宝宝出生后该做些什么。

  讨论观察记录的一些技巧

  蚕的模型

  设问: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观察和记录的?

  设问:你用什么好办法可以把蚕宝宝各时期的样子记录下来呢?

  教师教习测蚕体长的方法。

  学生发表想法。

  明确图画、照片可以记录下蚕的样子;测量、放在尺的刻度上照像可以记录下蚕的体长和大小等等。

  学习一些观察与记录的技巧

  延伸

  记录表

  教师出示一张P36记录表

  学生说说打算什么时候进行记录和观察。

  使学学生明白随时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