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1 11:36:0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共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共6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会正确种植并关注、照料小麦的生长过程。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麦、种植园、小锄头、小铲子、洒水壶等。

  【活动建议】

  种植适合月份:11月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麦,幼儿自由观察,了解小麦的外形及特征。

  师:小朋友多见过小麦吗?它长的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2、提出种植任务:种小麦。讨论:怎样种?

  3、幼儿种小麦:松土用小锄头、小铲子把大块的土弄碎,将小麦撒到土里,用小铲子敲几下泥土,整平土地。浇水将周围的土淋湿。

  4、记录种植时间,并每周定期为小麦浇水,记录观察到的小麦生长状况,将情况记录在小麦生长日记中。小麦生长日记每页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小麦生长状况等基本情况(配图)。

  5、一个生长周期后,引导幼儿整理、装订“小麦生长日记”,做成一本自己的“书”(附幼儿进行小麦种植步骤活动照片,及幼儿做成的一本小麦生长日记书)。

  形式:个别操作。

  评价:正确种植小麦持之以恒照料小麦完成一个生长周期。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灵活的运用。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幼儿园的学习,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教师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本次活动中,教师采用了亲身体验、游戏、课件等教学形式组织活动,使幼儿在看看、听听、玩玩、说说、演演中愉快地了解到麦子的生长过程,懂得了珍惜粮食。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2、了解昆虫眼睛的有关常识。

  3、能比较不同眼睛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名画欣赏《大眼瞪小眼》

  2、画家介绍、画作欣赏

  3、各种昆虫眼睛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幼儿用书封底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t:画面里有什么昆虫?

  t:小朋友来看看他们是长什么样子的啊?

  t:一般在什么季节能看到它们?

  t:动动小脑筋来猜一猜他们在干什么?

  幼儿集体讨论。

  二、参考幼儿用书后的(附1)(附2)。介绍画家的特色,引导幼儿细致的观察画家。

  t:小朋友来仔细看看图片,看看它们的眼睛长在哪里?

  t:是什么样子的?

  t:它们的翅膀是什么颜色的?

  t:你还看到了什么?

  幼儿集体讨论。

  三、出示各种昆虫的眼睛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昆虫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

  t:小朋友来看看这些昆虫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

  t:苍蝇和蜻蜓的眼睛很大,占据了头的大部分。如果我们人的眼睛也占了头的大部分的话,那该是个什么样子啊?(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来给幼儿一个直观形象)

  t:昆虫的眼睛颜色,形状一样吗?

  t:眼睛上有睫毛、眼皮吗?会眨眼睛吗?

  t:眼睛的位置和我们一样吗?

  t:昆虫的眼睛都是两个吗?

  教师总结:昆虫的眼睛是复眼,不是一个单个的眼睛,而是许许多多的小眼组成的,视力特别好,但看东西是一格一格的。(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来)

  四、活动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用多种材料使蛋宝宝站立起来的方法。

  2、能用语言讲述探索的结果。

  3、体验探索蛋站立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熟蛋每人1个(多准备一些备用),在鸡蛋上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装饰成蛋宝宝。大小不同的瓶盖、瓶子、纸盒、积木、沙包、橡皮泥、玩具(塑料插塑、酒杯、凳子)、擦手毛巾、报纸、皱纹纸等辅助材料。

  2、《长大要当解放军》、《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

  3、情境创设:鸡妈妈的家布置在桌面上。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最近鸡妈妈生了许多的蛋宝宝,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鸡妈妈的家到了,来,和鸡妈妈、蛋宝宝打个招呼吧!”(倾听)鸡妈妈、蛋宝宝在说什么呢?噢,它们告诉我,说很想看看小朋友表演个学做解放军的节目呢!你们愿意给蛋宝宝表演一个好吗?好,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

  2、幼儿尝试让蛋蛋站立。

  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蛋宝宝看到小朋友学做解放军那么神气,也想学学解放军站立的动作,你们猜一猜蛋宝宝能站立起来吗?”

  幼儿猜测,师:“那蛋宝宝到底能不能站起来呢?”

  师:“现在就请每个小朋友都找一个蛋宝宝做朋友,自己试一试,看看蛋宝宝在桌面上到底能不能站起来?”

  师:“小朋友们刚才发现蛋宝宝站起来了吗?

  (提供给每人一个熟蛋,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发现蛋宝宝自己是不能站立起来的。)

  “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呢?”(可以用什么东西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呢?

  3、引导幼儿借助辅助材料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1)师:“材料王国的有些朋友听说了这件事,也想过来帮忙,我们看看它们是谁?”逐一出示各种辅助材料并介绍他们的'名称。鼓励幼儿大胆借助各种辅助材料,自由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小朋友们可以拿每一种材料试试,看看蛋宝宝有了这些材料的帮忙能不能站起来呢?”请小朋友将能站立的蛋宝宝送到鸡妈妈身边。

  幼儿发现讲述蛋宝宝站立的原因:原来这些材料上都一个小窝窝,将蛋宝宝放在里面就能站起来了。

  (2)加大材料的难度,幼儿再次探索使蛋站立的方法。

  师:“鸡妈妈这儿还有许多的蛋宝宝也想站起来,材料王国又来了一些新的朋友,我们来看看这些新朋友室谁?出示毛巾,皱纹纸等,小朋友用这些材料的时候要动脑筋,想以想这些材料怎么样才能帮助蛋宝宝站起来。”

  4、展示探索的结果,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展示幼儿站立好的蛋宝宝)师:“现在蛋宝宝都站起来了,谁来说一说你刚才用了什么材料帮助蛋宝宝站起来呢?(引导幼儿说出:我是用某某材料帮助蛋宝宝站起来的。)(同时展示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用这些材料造一个小窝窝就能帮助蛋宝宝站起来了。)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许多办法用了各种材料帮助蛋宝宝站立起来了,我们和蛋宝宝一起来跳个舞庆祝一下吧。幼儿围着站立起来的蛋宝宝表演《小小蛋儿把门开》,体验成功的乐趣,幼儿边表演边下场。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发现事物不同的排列规律。

  尝试自己设计排列规律,并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

  二、活动准备

  画有不同排列规律的图片三幅。

  厚薄不同的图书,颜色不同的`纸杯,大小不同的纸船。

  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可操作性的图形若干。

  三、活动过程

  ⑴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坐好

  ⑵基本部分

  1.请幼儿观察教师按照不同规律排列(大小、厚薄)的纸制品,如:纸杯、图书、纸船等,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列的规律。

  2、请幼儿观察图片,发现并说出不同的排列规律。

  出示两组高矮不同的树,请幼儿想想可以怎样有规律地排列,引导幼儿说出按高矮排列或矮排列。

  3、游戏:"猜猜看",让幼儿寻找规律,并能快速说出空位置上的相应图形是什么图形。

  4、出示按数量递增的排列规律,让幼儿寻找规律,并尝试继续往下排列。

  5、启发幼儿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如按物体的颜色排列(红绿、红绿、红绿)

  6、幼儿操作。

  ⑶结束部分启发幼儿自己设计排列规律,用操作卡片拼摆出来,并与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四、活动延伸

  1、由会"排队"的纸宝宝引申出小宝宝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排队,要井然有序。

  2、手工活动:折纸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没有触角的蚂蚁,了解昆虫触角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模仿能力。

  [活动准备]

  小蚂蚁若干、放大镜、纸盒、白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童话剧情景表演《没有触角的小蚂蚁》

  教师带幼儿上前扶起正在哭的小蚂蚁:“小蚂蚁,你怎么了?”

  小蚂蚁哭着说:“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我出来找吃的,怎么也找不到,走路也弄不清方向,我又累又饿,还撞了一身的伤。我想回去,可绕来绕去总找不到家。”

  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二、幼儿讨论。

  (1)没有触角就不漂亮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3)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试一试。放在桌上两只蚂蚁,一只有触角,一只没有触角,观察蚂蚁的行动。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并用彩色笔记录蚂蚁所走的线路。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老是转圈圈,东倒西歪的'。

  (2)这一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到处乱跑,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往那儿去了。

  (3)有触角的蚂蚁跑得好快哟。

  游戏:模仿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些奇异的物种,需要大家一起去探索发现,而对于中班的孩子而言,更是觉得神奇,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让孩子主动地无穷的想像力,从而感知这个奇妙的世界。 中班孩子年龄较小,他们想了解认识的奇异动物很多,一些物种不是我们随处可见,通过故事《谁丢了尾巴》,让幼儿了解并知道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特殊的保护方式,充分想像的空间,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吧。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用保护色、断尾、喷“墨汁”等保护自己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了解周围事物的动态。

  活动准备

  1、挂图二幅,图一:蝴蝶、蟋蟀、瓢虫、蜻蜓、枯叶蝶、花螳螂,竹节虫变色龙、树蛙、斑马等;图二: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

  2、幼儿、家长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图片、碟片、图书等资料。

  3、没尾巴的.动物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活动,讲述故事《谁丢了尾巴》

  (1)根据故事情节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丢了尾巴?(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去交流,发现) (2)根据上述内容让幼儿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有了大致了解。

  2、出示挂图1(枯叶蝶、蟋蟀、瓢虫、竹节虫等)讲解它们为什么不容易被敌人吃掉,引导幼儿说出它们自己有特殊的“保护色”。让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正是利用随着周围颜色变化面变化,从而把自己隐藏起来,这是它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出示挂图2(壁虎、海星、蚯蚓、乌龟、乌贼鱼等)让幼儿先自己说一说这些动物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本领。例如:壁虎断尾保护自己,蚯蚓断掉身体、海星的再生等这些动物的再生本领,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让孩子自主表述乌龟、乌贼鱼这些动物的自我保护方式。

  3、出示家长幼儿图书、碟片等资料,让幼儿观察。

  放碟片,自我保护的动物,让幼儿观赏更多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

  4、连线涂色游戏<找尾巴>,每人一张没尾巴的动物图片,每人一盒彩笔。

  5、分组欣赏,共同。

  延伸活动

  1、到院子里探索秘密,找一找,院子里哪些昆虫动物有自己的自卫能力。

  2、到图书区让幼儿观看关于动物的图书。

  活动反思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秘的,对孩子们来说有着致使的吸引力,吸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本节课通过让幼儿了解动物通过保护色、再生等特殊的本领来保护自己,幼儿非常感兴趣,幼儿通过观察、表述、连线游戏、观看图书等方式,使幼儿更直观、生动地认识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2-01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5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