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大班美术教案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教学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观察:
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演示:
教师示范画一幅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五)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四、总结:
展评作业。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会变的动作,初步感受身体动作的多样变化和特征。
2.尝试运用绘画方式画出属于自己的不同动作造型。
活动准备:
1.人物动态赏析画3幅、粉笔。
2.幼儿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相互交流对身体的了解
1.你们的身体能做出哪些动作?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大胆尝试将身体变化出各种动作造型,也可以两两合作。
二、欣赏:我会变
1.教师听取幼儿的意见,对幼儿做出的动作给予肯定。
2.请一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摆出这种姿势后,教师与幼儿共同以绘画的方式在黑板上画出该动作。
3.在幼儿想象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赏析画中的图案加以引导(如我会变做操一样、举重一样、跑步一样、跳绳一样的动作)。
4.鼓励幼儿想象出更多不同的动作,以记录的方式在黑板上做标记。
5.结合已了解的一些动作,进一步感知手脚的多变。
6.刚才我们想出了许多不同的动作,那现在就要请我们小朋友来将自己想出的动作画下来,看看谁的`动作“变”得最多,与别人的不一样
三、绘画:我会画变化的人
1.教师说清楚绘画要求:应运用圆形(表示头)、长方形(表示手和脚)进行作画。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想象思维有创新的幼儿给与表扬,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与鼓励和帮助。
四、评价:谁变得最可爱、有趣?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画面内容,并将作品自豪地张贴在“我会变”主题墙上。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孩子们特爱表现,一提到用身体表现各种动作,个个都千姿百态地摆起来了,从而也捕捉到了很多特别精彩的身体动态,为他们绘画“我会变”埋下了伏笔。在绘画中,很多孩子一边绘画一边念念有词,有的还不时地摆一下要画的造型,很是投入。由于画技还不够,画面显得简单,但都是孩子们大胆想象表现出来的,他们还喜欢评论画面,乐得自我欣赏。
本次活动我运用的是幼儿自由想象画画法,老师几乎不给任何范例,但有几幅精彩的人物变化动态赏析画我给孩子们做了详细的有趣的点评,由此打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地创作,幼儿的画面很丰富,但是画的效果从审美角度看不算理想,主要是画人技法不够,画的人物形像较简单,虽然动态很多,但色彩、图案的装饰等有些简单。作为大班幼儿了,我想画技很重要,对孩子能否表现一幅好的画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训练幼儿的画技应该是我近阶段美术课的一个重点目标了。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给人带来得视觉效果。
2、尝试用不同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
3、提高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 夏冬两季的色彩画两幅(图一、图二)
2 “我的梦”色彩画两幅(图三、图四)
3 图画纸、画好画面没画背景的图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以聊天形式引出话题
二、感知色彩的冷暖、明暗
1出示图一、图二,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冷暖。师小结:红、黄、橙、绿。。。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热很暖,所以咱们叫他们暖色;紫、蓝、白。。。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寒冷,所以叫冷色。
2出示图三图四,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明暗。
师小结:淡黄、浅绿、天蓝、粉红。。。,这些颜色 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明亮、宁静、柔和;深蓝、大红、褐色。。。。这些色彩在一起给人感觉很暗,很恐怖。
三、巩固色彩的明暗、冷暖 请幼儿在自己的油画棒中找一找那些是冷色,那些是暖色?那些颜色明亮,那些颜色灰暗?
四、尝试用色彩来表现“心情”或“感受”
1、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感受。
2、师提出要求,幼儿创作; 尝试用色彩来画出自己的心情或感受,不画具体的事物,画好后,可让别人猜猜你遇到了什么事? 幼儿自由选择话纸进行创作,教师循坏观察、指导、并通过交谈了解幼儿想法,鼓励其大胆常试,肯定其创作,即时给予适当评价。
五、集体欣赏幼儿创作,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用的是什么颜色?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
活动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色彩冷暖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并学会应用。上课一开始我就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颜色的冷暖,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本身没有温度的色彩却能带给我们冷暖的差别,并且能够区分冷暖色,还知道冷暖色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接下来我跟孩子一起分析了两幅分别是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学生作品,用“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如果换成冷色好不好?为什么?”这样的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得出结论:我们在绘画时可以根据绘画的内容和要表达的的情感来选择冷暖色。
色彩是最基本的美术语言,当孩子第一次用色彩涂抹时,就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倾向于用写实性色彩进行表现,但是这种追求“真实”的写实性色彩表达方式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所以,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色彩表现方式。本课就是引导学生从个人主观感受出发,强调学生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独特认识,了解一种新的色彩表现方式。学习用非写实性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让学生了解清明的习俗。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
2、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三、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7-28
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7-28
(经典)大班美术教案07-30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7-29
大班美术教案【经典】07-20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8-10
【经典】大班美术教案07-27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7-27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10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