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20 11:17:2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必备8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让小朋友通过学习7、8的组成,感知一个数分成两个数,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人手小盘一个、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

  2.知识经验准备: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指导要点:

  1.游戏"拍手找朋友",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a)幼儿人手一份人手小盘一个、雪花片若干、一张记录本,把雪花片撒在盘中,看看盘中有几片、盘外有几片并记录。

  3.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操作的`结果。

  4.引导幼儿发现两组数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让幼儿知道两个数的位置互换而总数不变。

  5.用同样的方法学习8的组成。

  6.幼儿分组操作。

  把圆形和三角形分成数量不同的两份,并在空格内真上相应的数学。

  提供带有圆点的半圆形纸,让幼儿寻找两张合起来总数是7或8的半圆形,拼命在一起。

大班教案 篇2

  兴趣点:超市中堆积如山的促消品、拥挤的人。

  第一阶段: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们领着孩子们在路上观察各种车辆时,途中经过华联超市,它很快成为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丁绮唯问:“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到华联超市去了,人很多。”马上,陶欣奕就说:“这几天华联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旁边几个小朋友,马上争先恐后地说:“我也去过了,有很多东西就摆在超市的中间,想一座小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人行道上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了解超市,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当时我考虑到原先预设的观察活动与安全问题,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对他们说:“我们都想知道超市,对吗?下次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里参观一下,怎么样?”

  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题活动。

  第二阶段:参观超市

  我们与班中的个别家长联系,请他们与我们共同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分组进行,每一位家长或老师带领一组幼儿(4"5人)进行参观,以幼儿为主,家长与老师的责任主要为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发现很多问题:

  仇毅辰:为什么摩托车在家乐福就有,在这个华联超市就没有呢?——引发幼儿讨论到超市的“大与小”。

  陈允颉:超市的东西都放得很整齐。什么类的和什么类的放在一起。食品类都放在一起的,都区分开来了。——引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超市,并按照一定分类摆放商品。

  姚昕宇:为什么香肠要放在冷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引发幼儿思考超市里的东西储存的条件的不同。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购买2元的商品,可以独自购买,也可以合作购买。有的就一人独自购买一件正好2元的商品(刘俊杰——糖);有的是一人购买几件商品,正好2元(徐大治——糖果1.6元铅笔0.4元);有的是两人合作购买4元(陆静文姚昕宇——圣诞老人4元)……在结帐时,幼儿还不忘向售货员索取购物单。

  第三阶段:超市的价目表

  刘俊杰:价目牌上的颜色不一样的。有的是白色,有的是黄色。为什么?——引发幼儿思考优惠的意义。

  幼儿主动询问售货员,了解价目牌上的颜色不同所代表的意义。回到幼儿园后,通过讨论,加上幼儿已有的购物经验,使他们更了解了优惠价,知道可以用比较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阶段:超市中的购物袋

  首先观察幼儿收集来的购物袋的不同:购物袋上的字、袋子的颜色、还可以看标志……

  幼儿通过观察对购物袋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王开璇(拿出2个联华超市的购物袋,一大一小):为什么超市的购物袋不是一样大的呢?——购物的数量多少。

  陈允颉(拿着联华超市的购物袋):这上面的为什么会有英文和数字呢?它们是什么意思?对于数字,幼儿很快就猜出是电话订购,但英文字母就没有概念。当教师念了一遍之后,幼儿有了回应,意识到这可能是网址,大家都没有尝试过这种方法,于是,决定回家后自己都去试一试。

  购物袋上的电话与网址

  第五阶段:环保问题

  幼儿发现很多超市的购物袋的底部都有一个带有数字2的标志,都不理解这个标志的含义,于是就通过各个渠道去询问:上网、查资料库,询问父母,终于从丁绮唯的爸爸那儿得到了答案:原来这是一个环保标志。幼儿对环保的购物袋展开了讨论,了解了一般塑料袋的危害,也引出了我们新的一个主题活动——环保。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水的多种用途。

  2、尝试用多种工具、多种方法玩水的游戏。

  3、让孩子知道水与人、动植物生长的关系。树立节水意识,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幻灯片。

  2、学具:小盆手绢水壶盆花水杯装有水的桶和盆实物黄瓜、苹果小椅子大、小水桶等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是让幼儿知道水的多种用途;

  2、难点是知道水与人、动植物生长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吹泡泡》录音带,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入座。看吹泡泡幻灯片,谈话引入。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吹泡泡)你们知道泡泡是怎么来的吗?对,吹泡泡要用到水。

  二、基本部分:

  1、创设环境,让幼儿在玩中感知水的用途。

  还有什么地方用到水呢?看,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玩的东西,看看你能用水干什么?

  幼儿自由选择工具,边玩边探索水的用途。教师巡回与孩子交流,适时指导

  你用水干了什么?你用它做什么了?(对每组幼儿都进行提问)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找出了这么多水的用处。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来听一个童话故事《水的用途》。根据故事内容,适时放映相关的幻灯片。

  水的用处可真多呀,可以用来洗菜、洗水果,可以用来浇花草树木,可以用来洗澡、洗衣服,口渴了要喝水。

  水还有没有其他用处呢?放灭火幻灯片,教育幼儿不能玩火。

  3、让幼儿知道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水在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离开水,人们不能生存,动植物也不能生长。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节约用水)你是怎样做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同时放幻灯片):看见水龙头没拧紧,应该赶紧关好;用完水要关好水龙头;为了节约用水,我们可以用淘米洗菜的水冲马桶。

  总之,小朋友们应该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太厉害了,不仅知道了水的用途,还懂得了珍惜水资源。你们知道吗,灾区干旱,需要水源,请小朋友帮助送水。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到外面去做送水游戏吧!

大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记住歌词,会用提问的语气歌唱。

  2.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并创编动作。

  3.对探究科学、自然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二、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歌曲,记住歌词。

  难点: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并创编动作。

  三、准备活动

  小鱼、小鸟、星星、河水的图片;“?”标志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出示图片:“?”。

  提问:老师带来的这个朋友,大家还认识吗?设么么时候用它?

  2.复习儿歌《我班有个小问号》。

  (二)学习歌曲

  1.欣赏伴奏歌曲《为什么》。幼儿随乐曲做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旋律、节奏。并跟着乐曲哼唱。

  师:温暖的春天来到了,让我们跟着乐曲来晃动一下我们的身体吧!我们也可以跟着乐曲小声的哼一哼。

  2.师分别出示图片,学说歌词。

  ⑴出示图片小鱼。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小鱼你想问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小鱼儿为什么游得欢?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⑵出示图片小鸟。提问:这是什么?看到小鸟你想问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小鸟儿为什么飞得高?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⑶出示图片星星。提问:这是什么?看到星星你想问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天上星为什么亮眼睛?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⑷出示图片结冰的河水。提问:这是什么?看到河水你想问什么问题?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河里水为什么会结冰?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⑸师:科学知识真不少,怎么样才会知道?

  引导幼儿用歌词内容回答:好好学习一定会知道。

  (边有节奏地说边做动作。集体、个别练习说。)

  3.师示范唱歌曲。

  师:我们还可以把有趣的问题唱出来。师示范唱歌曲。

  4.幼儿和老师一起唱一遍,听完说出最喜欢哪一句。

  幼儿说到哪一句,集体就学唱哪一句。

  5.鼓励幼儿跟随教师演唱,重点指导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6.引导幼儿用提问的语气唱歌。

  师:你发现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7.给歌曲起名。

  师:你觉得给这首歌取什么名字比较好?(《为什么》)

  (三)、根据音乐内容一起创编动作,能边唱边做动作,表演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歌词提出问题,一起创编表演歌曲。

  2.幼儿自由组合,随歌曲伴奏边演唱边表演。

  (四)、活动小结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好好学习,解更多的知识。

  了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卷纸上进行装饰,制作可爱的小动物。

  2、向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知道废物也能变成宝贝。

  3、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卷纸芯若干、剪刀、糨糊、纸、范例等

  重点:

  装饰动物的脸

  难点:

  卷纸芯的包装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看一看是些什么东西?(狸猫、花猫、狮子、大象、老虎、小狗)

  二、你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卷纸芯)你们想不想做呢?

  三、老师示范包卷纸芯

  1、 先用糨糊在卷纸芯上抹一层,要从卷纸芯的一端向另一端抹去,然后将纸对着糨糊贴上,再绕着卷纸芯包上去,最后在卷纸芯的.另一端抹上糨糊。

  2、 将卷纸芯两端多余的纸塞入卷纸芯内。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 要求幼儿将纸屑放指定地点,保持桌面整洁。

  2、 幼儿自己选择制作动物,五官位置可以参照范例进行探索。

  3、 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除了这些小动物外,还可以做那些动物?以后在游戏的时候再做。

大班教案 篇6

  一、游戏玩法建议

  1、第一段音乐的四个乐句分别代表四个密码,幼儿根据不同密码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2、第二段音乐中一步一步靠近猪猪,听到猪猪的“哼哼”声停止不动。

  3、第三段音乐中“首领”拿出糖果吧猪猪引到一边,其他小朋友配合首领救回蛋宝宝。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分段与完整的音乐。

  2、糖果一包。口袋若干,内放各种蔬菜。一只口袋放蛋宝宝。

  3、一位教师扮演猪猪。

  【活动目标】

  1、倾听学习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并随乐表演、游戏,体验音乐的诙谐、神秘氛围。

  2、根据不同密码大胆地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3、在游戏的情境中,遵守游戏规则,听到猪猪的“哼哼”声停止不动。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学习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目标。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乌王国的蛋宝宝被猪猪偷走了,藏在猪猪城堡里,我们去把蛋宝宝救回来吧!

  2、倾听第一段音乐,共同商讨如何进入猪猪城堡,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l)幼儿注意倾听第一段音乐有几句。

  教师:想要救回蛋宝宝,先要进得了猪猪城堡。可是城堡大门有一台监控器,要答对密码才能进。一句音乐是一个密码。听一听,一共有几句音乐?

  (2)幼儿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提炼动作。

  教师:这四个密码分剔是是猪的耳朵、猪的鼻子、猪的强壮、猪的肥肥的屁股。你们会表演吗?

  3、倾听第二段音乐,共同商讨如何不被猪猪发现,知道在适当的乐段中停住不动。

  教师:城堡里,猪猪正在睡觉,可是它随时可能醒。听听猪猪快醒的时候会怎样?

  教师:猪猪大王的视力不好,当它快要醒了的时候我们停住不动,它就看不见。我们怎样走,才不会让猪猪发现我们?

  (l)先用手指代替脚步,熟悉音乐,感受规则。

  (2)个别幼儿先跟教师示范一次。

  4、倾听音乐第三段,商讨如何救回蛋宝宝。

  教师当首领,示范用糖果引开猪猪,其他幼儿救回蛋宝宝,一起跑回家。

  5、创设失败情境,全体幼儿完整游戏,再次进入城堡救回蛋宝宝。

  教师:哎呀!救回来的不是蛋宝宝,而是一袋萝卜!我们还得去一次!

  6、幼儿当首领,反复游戏。

  (1)明确首领的任务。

  教师:我累了,要请一位新的首领带领大家救回蛋宝宝。首领应该做什么?

  (2)适时提高挑战难度,幼儿发现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不断尝试,救回蛋宝宝。

  教师:为什么没有救回蛋宝宝?我们应该怎么做?

  7、幼儿通过合作救回蛋宝宝,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7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本次“一课三研”,我们大班教师根据幼儿园统一的选课要求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在的季节,选择了山东省省编教材《有趣的服饰》这一活动主题。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做的拖鞋真漂亮》,我把本次活动分成四部分。

  一、设计意图

  《我做的拖鞋真漂亮》这节课是一节综合教育活动。之所以选择这节课,是因为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穿的鞋子不论是颜色还是款式,都各具特色。但我觉得孩子们平时都不太会对鞋子进行研究,比如说:鞋子的颜色、花纹、装饰物、鞋子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问题他们可能不会去想。另外,大班幼儿特别喜欢动手,对手工课的兴趣很高,而我们平时动手操作课相对较少,所以通过这一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二、目标定位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在掌握左右对称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装饰拖鞋。

  2、技能目标:学习用剪、粘贴、绘画等多种方式设计鞋面,并能将鞋面与鞋底合理组合成拖鞋。

  3、情感目标:乐于参与制作活动,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另外,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认识拖鞋、制作拖鞋上。教学难点放在拖鞋结构的掌握,创造性的制作、装饰拖鞋上。

  三、说教法

  幼儿艺术活动是创造活动,根据《纲要》内容,我运用了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游戏法、集体展示法的`教学方法及开放式教学、师生互动合作、集体展示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活动的教学目标,体现“欣赏、创作、展示”相结合的教学观,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欣赏—讨论—自主创作—试穿体验—交流分享”五个环节。

  1、活动开始,以谜语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谜语:稀奇古怪两只穿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

  2、我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各种各样的拖鞋,吸引幼儿的眼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鞋子的特点。

  3、我出示自制拖鞋、鞋底、鞋面,师幼一起欣赏、讨论,拖鞋是怎样做成的?

  4、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拖鞋,体验制作的乐趣。

  5、幼儿出示自制拖鞋欣赏并试穿。

  6、试穿后说己的感受,体验成功的喜悦。

  7、活动延伸:

  将幼儿自制的拖鞋带给其它幼儿欣赏、试穿。

  幼儿喜欢展现自己的成果,这样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就在这充满欢乐的氛围中结束这堂课,并希望能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幼儿体验到快乐。

大班教案 篇8

  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本周主题《七彩世界》,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程序为:

  1.以“宝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分段阅读绘本,体验绘本的优美意境。

  3.讨论总结,情感升华4.延伸活动,完整欣赏故事。

  (1)导入部分:通过字宝宝“宝贝”的导入,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宝贝,引出故事《彩虹的尽头》,激发幼儿“寻找宝贝”的兴趣。

  (2)分段阅读:通过分段理解,读一读,猜一猜,说一说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松鼠的宝贝是橡果,鸭妈妈的宝贝是鸭宝宝,兔子爷爷的宝贝是回忆。

  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故事内容,完整讲述句型及故事环节,初步理解宝贝的真正涵义,联系生活经验“爸爸妈妈的宝贝是谁”“我真正的宝贝是什么”逐步引导幼儿将所谓的宝贝从物质方面提升至情感方面,体验绘本的真谛。

  (3)讨论活动:联系幼儿的实际情况及生活经验,让幼儿从关注自己到身边的同伴或老师。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拥抱将整节活动推至高潮。

  (4)延伸活动:完整欣赏故事内容,提高幼儿安静倾听与整体感受绘本阅读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以“宝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字“宝贝”,师:今天放芳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字宝宝,你们认识吗?

  2.你有宝贝吗?你的宝贝是什么?师:恩,你们的宝贝各种各样,瞧,(出示图书第一页)獾和狐狸也要去找宝贝,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宝贝吗?他们的宝贝是什么?我们一起去书里找一下吧!这本书的名字叫《彩虹的尽头》。

  二、引导幼儿分段阅读绘本,体验绘本的优美意境。

  1.整体阅读第一段。初步阅读,了解故事线索。

  提问:獾和狐狸发现天空中有什么?(彩虹)他们认为彩虹的尽头有些什么?松鼠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橡果是松鼠的宝贝?

  总结:到了冬天,动物们要储存他们的食物,吃不到食物会饿死,所以食物啊对他们很重要,所以说,橡果是松鼠的宝贝。

  但这些橡果是獾和狐狸要找的宝贝啊?(当然不是呢)我们要找的是真正的宝贝。

  2.猜一猜、说一说故事余下部分,逐页出示图片。

  A.故事第二部分(遇见鸭妈妈):

  1.很快,獾和狐狸来到了一条小河边。他们看到了谁?鸭妈妈。鸭妈妈在做什么?你们觉得鸭妈妈的宝贝可能是什么?

  2.(出示图片)你猜对了。

  追问:为什么鸭宝宝是鸭妈妈的宝贝?小结:是的,鸭妈妈爱自己的宝宝,胜过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所以对鸭妈妈来说,他的`宝宝就是她的宝贝。

  3.提问:那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宝贝是谁?

  总结:是的,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每个父母都会爱自己的孩子胜过爱他们自己,对于他们来说,你们是无价的宝贝。

  B.故事第三部分(遇见兔子爷爷)

  1.獾和狐狸继续向前赶,他们好想快点找到彩虹尽头的那个宝贝。他们急急忙忙爬上一个小山坡,这回他们看见了谁?(兔子爷爷)、

  2.你觉得兔子爷爷的宝贝可能会是什么?(幼儿自由发挥)

  3.让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兔子爷爷:(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孩子们,兔爷爷的宝贝是什么?什么是回忆?为什么兔爷爷会说回忆是他的宝贝?

  总结:回忆就是我们记得的所有过去的事情。我们做过的事情、我们去过的地方,我们爱过的朋友,回忆能给兔爷爷带来快乐。

  C.故事第四部分

  师:瞧,回忆是兔爷爷的宝贝,橡果是松鼠的宝贝,鸭宝宝是鸭妈妈的宝贝,那獾和狐狸在彩虹的尽头找到宝贝了吗?我们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教师讲述故事)提问:獾和狐狸找到的宝贝是什么呀?

  总结:原来他们彼此就是他们宝贝(朋友的友谊),因为拥有朋友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朋友会让我们快乐开心。

  三、讨论总结,情感升华

  师:原来,宝贝可以是一个东西,可以是一个朋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宝贝都是不一样的。那现在你觉得什么是你的宝贝?

  总结:是的,宝贝不是金的,不是银的,也不是宝石的,而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它会让我们变得非常非常开心。

  师:你们都说了自己的宝贝,想知道放芳老师的宝贝是什么吗?是你们,是大2班的每一个小朋友,你们都是我的宝贝)。宝贝,让我拥抱一下我的宝贝吧!(让孩子们之间也互相拥抱一下)

  四、延伸活动:完整欣赏故事:

  师:好,我的宝贝们,我们休息一下,等会来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教案效果:

  1.了解故事内容,初步理解“宝贝”的真正涵义,知道“宝贝”是多样的。(重点)

  2. 感受故事及生活中温馨、快乐的气氛,能大胆想象,并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难点)

  重点指导调整策略:通过分段理解,通过读一读,猜一猜,说一说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指导策略:联系幼儿的实际情况及生活经验,让幼儿从关注自己到身边的同伴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