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1.关于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主要有:(目标2)
(1)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
(2)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问后方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3)排成一字模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掉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
(4)排头大鹤先向有旋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5)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飓;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
(6)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
(7)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成一缕长长的细丝。加快速度一路向北飞去。
2、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主要有:
(1)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哦--哦--哦"的啼鸣声。
(2)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3)于是其他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疾速转身,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鹰。
(4)在阳光下,鹤们双翅奋节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
3.表现鹤群救助同伴的细节有:
(1)这时鹤群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
(2)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
(3)来救的两只大鹤,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各自伸出一只长长的翅膀,将伤鹤架起来了。
(4)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
(四)通读,进一步思索以下问题,并从总体上体会全文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1.作者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的意图是什么?
2.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万分""陷入一片混乱",这些描写是否破坏了鹤的'形象?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因车祸倒于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乞讨的乞
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般作何反应。与鹤群比较,体会鹤群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4.文章最主要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5.讨论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借助对意象的分析,体会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整体把握意境,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
3.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婉约派词的特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之精妙和情之真切,感受《雨霖铃》中的意境和情感,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一)情感激趣,导入新课
1.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送别》,让同学一起跟唱。营造哀伤凄美的离别氛围。
提问:听完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哪些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名句?
分享后总结:看来同学们知道的不少,很好!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来欣赏一首别离词,感受别离词的千种风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铃》。
2.请同学简单介绍对词人的了解及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老师以ppt为工具对学生的'回答做补充,并简单介绍《雨霖铃》词牌知识。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试读。学生小声诵读,注意语调、语速、停顿及情感基调。根据自己的预习理解,将疑难之处标出。同位可讨论。
2.听读。老师范读。注意特殊句式的读法。与自已刚设想的比较一下,与自己的读法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
3.指读。请学生代表配乐朗读。教师指导。
4.齐读。学生根据ppt课文字幕、意境图,边读边想象,理解词意。
(三)赏析意象,品味情感(小组合作探究)
1.词中描写了离别的哪些情景?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是什么?
点拨: 情景——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舍难分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学习上阕,重点学习融情入景的写法。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点拨: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点,写出所见、所闻、所感,而且酝酿出足以出动离愁别恨的气氛和情调。
(2)“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这写什么?
点拨: 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是眼前之景还是想象之景呢?
点拨:由眼前的实景转入到想象的情景,虚实结合的写法,体会全词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意境。
3.学习下阕,重点鉴赏典型诗词意象。
(1)下阕中出现的典型诗词意象有哪些?
点拨:意象——酒、柳、风、月。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什么特殊意义?诗人借此表达了什么情怀?
点拨:。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4. 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些?为什么?
点拨:提示从写作技巧,意象意境,表达情感竟敢方面入手。
(四)梳理小结,拓展赏析
1.请同学们看看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伤离别”这一主题的?分别有什么特点?
点拨:围绕“伤别离”主题,描写了别前、别时、别后三个部分。上片离别情景,以实写为主;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以虚写为主。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及情感的深沉与婉约。
2.赏析柳永的《蝶恋花》。学生讨论后派代表讲解,师生共评。
点拨:进一步体会柳永词的婉约特点及缠绵悱恻的情感。
(五) 对比体会,布置作业
1. 对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特点。
2. 课后利用网络小环境,以“我眼中的柳永”或“我所熟知的柳词”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板书设计:
《雨霖铃》柳永
别前——寒蝉、长亭、骤雨 (实) 寓情于景
伤别离 别时——兰舟 (实)
别后——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虚) 虚实结合
语文教案 篇3
一、看图导入
新课
1、出示温州旧城区图问生:这是哪里?你想说什么?
2、出示温州新城区图问生:这是哪里?你又想说什么?
3、在观看了温州的变化之后,今天老师要带去现在的农村看看,你们喜欢吗?(借机出示幻灯片)
4、出示图像后,师引语:我们到了农村了,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说)在学生说的时候,师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数数有几座房子?说一说在他们眼中哪座房子最漂亮?为什么?
5、引出题目:哪座房子最漂亮?
6、读好题目:重点指导:哪、座、房、漂亮(出示卡片认读,教学新偏旁广字旁)让学生说说如何记住“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课文拼音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找要学的生字在文中用圈圈出来并多读几次,不会读的可以者来信请教旁边的学习伙伴。
2、运用卡片检查自学的结果:
A、重点指导窗、香、青、房(三拼音和后鼻间),门和们的区别。
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抽读(其余学生跟读)、男女生交换竞读。
B、出示藏有生字的词语,读读会读的词语。(学生上台来指读)
三、再读课文
1、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有哪些地方还读不懂?
重点理解: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联系幻灯片和周边景物理解)花果香、树成行(行可以用排代替、一排一排的)这么美的地方,你们要怎么样读这几句话呢?(开心的,美美的,愉快的)
2、在小作者的心目当中,哪座房子最漂亮?
为什么小作者的心目中,我们的小学堂是最漂亮的呢?学生自由说。(政府部门将学堂建设的很漂亮,比其他的房子都漂亮,我们小学生在里面学习的时候可幸福、快乐自豪了)
那我们怎么读好这句话呢?(自豪的)
一座房、两座房、三座房、四座房指什么?(指有很多房子,数都数不完)
3、学生朗读课文
四、书写生字
“了”和“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学会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过程:
一、 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北大荒的秋天,齐读课题
2、 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这个地方杂草丛生,一片荒凉,解放后,经过劳动者的辛勤开垦。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还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真可谓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3、 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呢,老师就带你们去北大荒走一走。
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轻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三、 检查自读情况
1、 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小黑板出示)
几缕 橘黄 绛紫 锦缎 漾起 豆荚 脸庞 榛树
北大荒 一碧如洗 银灰 透明 波纹 燃烧 山岭 清澈见底
(1)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过渡:同学们能把词语读得那么好了,那么对于长句子是不是也能读得那么好呢?
2、 读长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合理的停顿。)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3、 读课文
(1) 指名分自然段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 师生共同评议
四、 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理由
2、 相机板书:天空 一碧如洗 天空象被洗过一样
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你是更加喜欢北大荒秋天的天空。
的确很美,老师也喜欢,老师最喜欢的是流云,它出现在西边的天空,那么这些流云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流云的句子(小黑板出示)
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啊?有谁读得比他更好?再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叫流云?引出流云变化速度快(转眼间)它们怎么变化的呢?(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啊)课文中又把它比作什么?五彩斑斓说明颜色真多,一幅多美的画面(齐读)
五、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收书写。
1、 出示生生字
指名读
2、 识记生字字形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来记?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换部首来记?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去部首来记?
碧怎么记?
3、 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写好碧紫燃3个字。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六、 课堂练习设计
1、 用钢笔描红,临写。
2、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先( ) 火( ) 此( ) 冷( ) 文( )
洗( ) 灰( )紫( )岭( ) 纹( )
3、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体会“虽然······但是······”在句中的意思。
3.了解四合院的结构特点、人们居住情况以及它的发展变化,对北京的文化产生兴趣。二。教学重点
了解四合院的结构特点及人们居住的情况,对北京的文化产生兴趣。
准备:北京四合院的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文特点)
二.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了解课文内容。
1.按要求自渎课文。
2.集体交流读课文。(指名读——自愿读——重点段齐读)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四合院的?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做批注划。
2.集体交流。结合查阅的资料。
3.师结合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1)北京老城区仍然保存着“四合院”这种老式住宅。
(2)介绍了四合院的结构特点、人们居住情况及大小规格。
(3)介绍四合院的'发展变化。(由一家一户到一家多户,连外国都人仿着建设。)
4.看课件四合院课件。
四.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用法。(虽然······但是······)
1读句字体会前后分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第一段中和第三段中)
2.师小结。表达的意思不同,后一分句没有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意思改变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转折关系的复句。
五.读全文,对北京的古文产兴趣。
六。作业:1、继续阅读有关四合院的资料。
2、从学过的课文中摘录(虽然······但是·······)关系的句式的句子。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诗,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
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
2、今天,我们就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
2、指名朗读。
3、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欣赏美丽原野:
出示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1、指名朗读。
2、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那里看出来?
3、小结: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4、有感情朗读。
(二)倾听悠扬笛声:
1、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
2、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3、播放录音。
4、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你怎么知道的呢?
5、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三)拓展数字诗歌:
1、现在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句后半段有什么特点呢?
2、你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
(四)体会自由生活:
1、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2、出示后两句
3、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4、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
5、吕岩又为什么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你知道了什么?
(五)想象美丽画卷:
听古诗,请你把这首诗在你脑海中变成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牧童》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原野生活的乐趣,我们认识了这位天真烂漫的牧童,欣赏了他美妙的曲子。现在,让我们再次背诵这首诗,再次感受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六、课外拓展
1. 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
2、搜集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并在小组进行交流。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小多少东西来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 o 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o e三个单韵母。
教学重点:
a o 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
e的发音及a o 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过程:
1、 音乐准备,小朋友,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我们一起来学首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2、 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3、 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教师示范发音,幼儿听音,看口形。幼儿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4、 学习四个声调: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出示)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了。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ā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幼儿跟读。)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领读,模仿,轻读,读准á。(用手势助读。)ǎ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第三声。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幼儿跟读。)à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我们一起来做汽车爬山坡的游戏。练习a的四个声调。
5、 指导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上什么地方?(翻开课本,找到汉语拼音第一课。)边看图边读课文。集体反复练读2-3遍,再指名读。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认识花生
1、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畅谈花生。
3、认识作者(读“资料袋”)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认识文章的详略
1、自由朗读课文,同位学习生字、组词,体会“居然、开辟”的意思。
2、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
3、以“种花生——( )——( )——( )”为训练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
4、了解文章的详略,简单学习第一、二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三段
1、讨论: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
2、汇报,板书:味美 可以榨油 便宜 大家都喜欢吃
五、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思考:父亲怎样议花生?
1、汇报,找重点词语,板书:
最可贵 矮矮地长在地上 果实埋在地里 必须
2、朗读该自然段。
3、以练习加深体会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四种事物,父亲虽然认为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4、所以父亲要我们做怎样的人?说说对父亲的话理解。
5、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一样的人?
6、“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就不是好东西呢?作者是以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叫借物喻人。
六、有感情朗读全文
七、复习生字词语,做词语作业。
附板书:
15、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准备品尝花生
品花生
议花生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四种事物,父亲虽然认为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诵读三篇描写科学家的故事,了解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预习要求:
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科学家故事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的一生,生命最为宝贵。然而在追求科学的征程中,有人竟不顾自己的性命从事科学研究。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为科学而献身》。
二、指导学习《为科学而献身》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可敬的卡尔施密特博士去世了,但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的作为却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3你想对卡尔施密特说些什么?
三、学习《“笨头笨脑”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
1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 的笨学生,为什么会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这说明了什么?
2当后来有人问起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3出示“愿望只是美丽的彩虹,行动才是浇灌果实的雨水”。齐读。
四、学习《女宇航员的故事》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位女宇航员?用自己的话说说她们的故事。
2出示“巾帼不让须眉”。齐读。
五、交流各自搜集到的科学家的故事。
《亲近母语》第十四单元雷雨
日积月累7
教学目标:诵读描写雷雨的一组课文,感受雷雨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奇特想象。学习《日积月累7》,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
预习要求: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组词语: 雷声大作 电闪雷鸣 倾盆大雨
大雨如注 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 暴风骤雨
2这组词语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3过度:雷电、暴风雨是大自然的杰作,不少作家都曾把目光投向它。
二、学习选文
1指名朗读这三篇课文,正音。
2作者丰富奇特的.想象使我们感受到了雷雨的魅力。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描写?画出来 ,好好读一读与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3你注意过雷雨吗?现在正是梅雨季节,你是怎样感受到雷雨的存在的?你能像作者那样写一写雷雨吗?
三、学习《日积月累7》
1汉字解说
(1) 认读“比、丽”的古文字
(2) 根据古文字形解说“比、丽”的意思
2词语
(1) 记一记这些成语。
(2) 你能再说几个含有动物的成语吗?
3名言
(1) 指名读,正音。
(2)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来吗?
(4) 背诵。
4古诗
(1) 指名朗读,正音。
(2) 根据注释,试着理解诗意。
(3) 背诵。
(4)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请背一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跳水》教案12-10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教案(精选)08-27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经典]语文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