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精选【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变色龙这个特殊的形象和它特有的能够变色的习性对孩子来说充满了好奇,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让孩子产生自己动手探索、制作的愿望。
本次围绕着和变色龙躲猫猫的游戏情景,让幼儿选择喜欢的场景颜色来为变色龙涂色,这是一个对幼儿来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幼儿在选择、对应、涂色再对应的游戏活动中,积累涂色的经验,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变色龙的特性,尝试选择与场景相同的颜色给变色龙涂色,学习涂色的正确方法。
2、在和变色龙说说玩玩游戏的情景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花园背景图一幅、变色龙人手一份、和场景颜色相同的各色炫彩棒(红色、绿色、黄色、咖啡色、兰色、橘黄色)、透明的变色龙。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它躲到哪里去了》,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们听过变色龙的故事吗?为什么叫他变色龙呢?(变色龙有一种其他小动物都没有的本领,是什么呢?)莎莉的变色龙今天就在我们的教室里,看谁能把它找出来?
教师可以数123让幼儿找,如果幼儿找不到可以稍加提示。
师:找到了!变色龙躲在窗上,它变成了什么颜色?要是眼睛不尖就找不到了。(做惊奇状)咦?窗子上有一个什么东西啊?让我把它请过来看一看,哦,原来是莎莉的变色龙。
2、游戏《躲猫猫》,了解变色龙会变色的特性。
变色龙说“我来到小二班真开心,也想请宝宝们一起和我玩躲猫猫的游戏。”瞧。这里就有一个大花园,揭开布:我们来告诉变色龙花园里有什么?我真想去花园玩一玩。
演示变色龙躲在红色的苹果中“头变红了,身体变红了,尾巴变红了,最后脚也变红了”
提问:我的变色龙躲到了哪里去了?它变成了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讲述:变色龙藏到红色的苹果里,就变成了红颜色的.变色龙。
提问:你们还想让变色龙变成什么颜色?根据幼儿的想法演示变色龙变色。(可以让小朋友藏变色龙后让老师来找)
二、邀请变色龙,激发幼儿同变色龙同乐的兴趣。
听说甜甜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变色龙请了他的许多朋友一起来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做条变色龙,和它玩躲猫猫的游戏呢?带他到花园里去玩一玩?现在有很多的变色龙都躲到了你们白色的盆子里,你们看它们都变成了什么颜色?(白)你想让你的变色龙躲到什么地方就把变色龙变成那个地方的颜色。
1、幼儿邀请变色龙。
在画之前要先让孩子说我要带变色龙去哪里玩?如幼儿说草地上:教师追问:躲在草地里变色龙应该变成什么颜色呢?该选什么炫彩棒呢?
2、幼儿讲述:我想让我的变色龙躲到xx地方,变成xx颜色。
3、师生共同示范:我是一条变色龙,样样颜色都会变,头变了,身体变了,尾巴变了,脚变了,快快变,变成一条红色龙。
三、幼儿制作变色龙,用涂色的方法大胆表现和场景对应的颜色。
1、幼儿根据自己喜爱来选择相应炫彩棒颜色。
2、指导幼儿涂色,颜色要均匀,如果有小白点就会一下子让别人找到了。
四、交流分享,增进幼儿对变色龙的喜欢。找一找哪里的变色龙最多
1、幼儿将涂好色的变色龙放置场景中。
“请你带着你的变色龙一起来躲猫猫,123躲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色龙都藏到哪里去了?哪里藏的变色龙最多?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先数哪里呢?请幼儿提示如果幼儿有兴趣可以玩两次。换个地方玩一玩。
2、带领幼儿一起寻找,一起数。
变色龙玩累了,想要休息了。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人通过听觉去感知周围世界、感受周围世界、认识周围世界。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他们来说,声音是美妙的,对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更是好奇无比的。而且喜欢摆弄又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因此小班幼儿通过听觉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然而小班幼儿充满好奇、喜欢摆弄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充满探究欲望,能更好地通过操作探索中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所以我选择了《奇妙的声音》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充分自主发现声音、探究声音。
本次活动的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初步感知。让幼儿在摆弄瓶瓶罐罐中发现存在着声音,并自主发现空瓶没有声音,从而引出声音这一主题。第二部分探索感知。我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操作,从而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中得出,有些东西放在瓶子里没有声音这一结论。此结论是由幼儿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儿接受。第三部分为部分,此环节以形式把活动推向高潮,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声音异同的兴趣。在中幼儿将三种不同的声音猜出,从而体验到的乐趣。活动最后,我为幼儿留有余地。让幼儿持续探索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再探索的欲望。
活动名称:
探索活动奇妙的声音(小班)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发现声音,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2、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案准备:
各种瓶罐、各种物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活动流程:
初步感知→探索感知→感知→延伸引趣
一、发现声音
今天张老师带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盒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全体幼儿自由操作,教室从旁观察。
(幼儿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瓶瓶罐罐,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教师观察幼儿如何去操作,适时地指导幼儿)
1、你们听见了什么?
幼儿1:有声音的。
幼儿2:咚咚咚的。
(问题非常明确的提出,幼儿能非常有针对性的回答。)
2、声音从哪里来的呢?
幼儿1:这里有声音的。
幼儿2:瓶子有声音的。
幼儿3:盒子里有声音的。
3、怎么会有声音的呢?
幼儿1:里面有东西的。(里面有些什么呢?)
幼儿2:瓶子里面有玩具,有声音的。
小结:盒子里有东西就能发出声音,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
(第2、第3个问题清晰的点拨幼儿去发现声音的来源,以及如何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二、听听声音
1、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呢?(是、不是)幼儿尝试放置物品。
幼儿1:是。
幼儿2:不是。
(幼儿通过尝试,大部分幼儿都能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去放进瓶子里尝试,而对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不感兴趣。幼儿不能一下子就得出有些东西不能发出声音的结论,因此,在幼儿操作之前提出此问题,能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尝试,有目的地利用一切资源去发现。)
2、你的瓶子里发出什么声音?
幼儿1:我的瓶子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幼儿2、我的盒子里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3、你的瓶子里为什么没有声音?(放置纸、棉花、保鲜袋)
幼儿1:纸很轻的,没有声音的。
幼儿2:棉花也很轻的。
小结: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盒子都能发出声音。
(把不能发出声音的棉花、纸重点提出,让幼儿解决为什么没有声音的原因,找出没有声音的缘由,由幼儿自己发现,这样能更轻易地被幼儿所接受)
三、听辨声音《猜声音》
1、教师提供三只同样的瓶子(内容物不同),分别摇一摇,声音一样吗?(赤豆、硬币、回形针)
2、分别是什么声音?
(选择的声音有明显的不同,明确三种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能初步分辨不同点。)
3、猜一猜,瓶子里面是什么?
小结:原来一样的瓶子装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激发幼儿再次的兴趣,进一步训练了幼儿听觉,及分辨的能力。)
四、延伸活动
有这么多东西都能发出声音,那请小朋友到家里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发出声音的?明天来告诉我们,好吗?
(活动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使活动有延续性,幼儿有再探索的欲望。)
评析:
1、活动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兴趣极高。
2、选材较好,充分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探索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3、活动环节设计层次清晰,流程递进,安排较恰当。
建议:提供的材料进一步丰富些,能充分让幼儿尝试,进一步起到听觉的训练。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发现镜头能将物体变大缩小的现象。
了解凸透镜的原理。
活动准备
大自然小科学、塑胶袋、塑胶杯、橡皮筋(本期学具)。
相机、水、透明杯、保鲜膜、布偶、钮扣或钱币、镜子、玻璃纸、汤匙。
活动过程
1老师拿著相机用伸缩镜头对幼儿拍照,老师不停的发出惊讶声音说:「哇!变大了,哈哈!又变小了」。请幼儿猜猜看,老师用相机发现了什麼神奇的`事。
2播放刚拍的照片,与幼儿讨论為什麼照片的人会有大有小,是不是还有什麼物品也能像相机同样的效果。
3翻开大自然科学P.44~48「变大变小」画面,请幼儿指出还可以将物品变大、变小的工具有哪些(望远镜、投影机……)?
4引导幼儿进行以下实验,看看水能不能也将物品变大或变小:
(1)将钮扣或钱币放入塑胶杯裡,再将杯口盖上保鲜膜,绑上橡皮筋固定,用手轻压保鲜膜,使它形成凹陷状;再把水倒上去观察钮扣有何变化。
(2)再取一个布偶,放在桌上,拿塑胶袋放在眼前,透过塑胶袋瞧一瞧布偶,观察布偶的变化。
(3)改将塑胶袋装入 1/3 的水,再看看布偶,布偶会变大吗?试试看。
(4)再将八分满水的透明杯靠近布偶,会看到什麼景象呢?此时再将透明杯拿得远一点,布偶又会有什麼变化呢?
(5)最后请幼儿试试其他的方式,如拿玻璃纸、汤匙……照一照,是否也会出现变大的现象,完成P.48记录。
活动结束:
1能指出物体的变化。
2能操作器材让物体变大或缩小。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1-15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10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