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汇编(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有趣的民间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推车的本领,在活动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初步学会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3、喜欢民间游戏,体验游戏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游戏材料若干,“手推车”示范图和音乐光盘各一张。
2、粮仓两个,粮食12袋,地垫数量和师幼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自然导入活动
1、幼儿自主选择民间游戏,教师随机参与。
2、简单交流对民间游戏的'认识,说说自己玩过什么游戏?怎么玩的?
二、学习游戏“手推车” 1、借助图片导入:他们在干什么?这个游戏你玩过吗?怎么玩的?
2、幼儿分组尝试,探索游戏的玩法,教师观察并鼓励幼儿练习。
3、互相交流游戏后的感受,懂得游戏需要三人一起合作,坚持进行。
4、一组幼儿示范,介绍小组推车快的原因,重点掌握两人手托同伴膝盖向前协调推行的方法。
5、幼儿分组继续练习,结束后交流感受、总结经验。
三、游戏:“运粮食” 1、引起兴趣:农民伯伯的粮食丰收了,咱们帮着一起运到粮仓里去吧!
2、探讨规则:要想运得快,三个人应该怎么做?粮食掉了怎么办?
3、师幼示范:边运粮食边强调游戏规则和合作的重要性。
4、幼儿分红、黄两队进行运粮食的比赛。
5、交流第一次运粮食的感受,总结经验。
6、幼儿再次进行游戏,教师为幼儿加油。
四、放松游戏,结束活动 1、师幼边念儿歌边玩民间小游戏(王婆婆抱妹妹等)。
2、小结:今天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词的含义,能尝试用诙谐有趣的声音表现歌曲。
2、在理解“颠倒”一词含义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图片,尝试用“按常理反推”的方法匹配相应的歌词。
3、能大胆的表述己的对歌词的理解,体验探索、匹配歌词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
1、提问:“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每天都愉快的生活着。有一天,有个小仙女用了根魔棒一点,森林里就发生了很多变化,到底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一看”。(教师范唱第一遍)
2、老师出示大图片,幼儿观察讲述趣事,老师按孩子们讲述的顺序将幼儿讲到的趣事用相应的小图片进行展示,并按歌词帮助孩子进行归纳,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师:“现在请你们告诉我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匹配歌词图谱。
1、出示空缺大图谱(教师进行第三遍范唱)
(1)提问:你觉得这首歌完整吗?为什么?
怎么才能把歌唱完整呢?
这些图片该怎么放呢?
(2)引导幼儿讨论:这两张图片为什么放在一起?(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句“小小老鼠森林里面称霸王,大狮子害怕那个小老鼠”的两张图片。)
(3)幼儿尝试匹配空缺处的图片,完成自己的小图谱。(教师进行第四遍范唱)
(4)幼儿交流匹配情况,老师在大图谱中进行记录。老师逐句进行第五遍范唱,到空格出停下,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匹配说出来。
(5)幼儿随老师边唱边检查图片的匹配是否合适。
三、师生完整学习演唱歌曲,从看图到不看图,逐渐增加难度挑战。
1、师幼共同学习演唱歌曲。
师:“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帮自己的小图片找到了家,真能干,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和我一起把这首颠倒歌给唱出来啊?”
2、拿掉几个小图片,让幼儿挑战歌曲演唱。
师:“唱得真不错,现在我要考验考验你们,看看我拿掉几个小图片以后你们还能不能把歌词都唱出来啊?”
3、拿掉全部的图片,让幼儿不看图片完整演唱。
师:“现在我要把整个图片都拿掉了,你们不看图片还能不能唱出来啊?”
4、用诙谐有趣的声音将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轻轻起立,身体向后转,把我们好听的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们听,好不好?”
反思: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鹿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把握上,思路很清晰,流程也很顺畅,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我觉得也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一下:第一点是音乐活动是需要加入一定的表情与情绪的,鹿老师的动作语言有一点单一,没有波动起伏,表情不丰富,没有把幼儿的活跃气氛带动起来;第二点是在图谱的指图方面,教师进行范唱时,手指所指的图片一定要与歌词相对应,音乐活动的重中之一便是节奏,节奏卡对了,才会更加有效地帮助幼儿更快的学会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韵律!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一颗好奇的心,对什么事物都非常感兴趣,乐于发现,乐于探索。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都很喜欢玩弄各种各样的管子,并对管子发出的声音不同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相关物体特性的经验,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观察和倾听,我们生活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引导孩子们开发思维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目标:
1、感受声音的音高、音低。
2、培养幼儿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以及加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3、尝试制作排笛,感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真的倾听,感受声音的音高、音低。
教学难点:探索长短不同的吸管,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活动流程:利用“身体乐器”让孩子与“声音”在游戏中拉近距离,从而产生兴趣——教师示范小豆实验,让孩子知道声音是由振动而产生的——让幼儿观察、倾听长度不同的管子所发出的声音有高低之分——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排笛”。
活动准备:
1、长度不同的吸管、双面胶、托盘若干。2、黄豆、手鼓、手鼓棒、中音铁琴。3、多媒体教学软件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入探究内容,通过“身体乐器”游戏,让幼儿产生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踏步地走进教室,让幼儿感受自己的脚步声。
教师提问1:“为什么小脚会发出声音?”——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2:“那么,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也能够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发挥
幼儿与教师一起玩“身体乐器”游戏。
二、引出声音的产生。
师:“小朋友,真不错!现在,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了,在研究的过程中,请小朋友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我们才能够听见“声音”有什么不同,你们能做到吗?”
教师示范小豆实验。
提问1:“你们听到什么?”
提问2:“你们看到什么?”
提问3:“声音从哪里来?”教师请一名幼儿上台用手,感受敲打的鼓面的振动。
提问4:“你感觉到了什么?”
教师由四个关联问题,让孩子知道声音是由振动而产生的。
教师小结: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停止了。
三、通过乐器实验,倾听、感受声音的音高、音低,从而引出吸管实验。
实验一:敲击中音铁琴
教师提问1:“你们认识它吗?对,它就是中音铁琴,请你们看看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2:“它们发的声音一样吗?”——(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3:“好,让我们听听它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提问4:同样的物体在振动,只是铁琴板长短不同,我们来听听两根长短不同的铁琴板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我们坐着先听一次……现在可以用身体来表达你听到的声音。”——(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相同的物体会因为长、短的.不同,而发出高低的不同声音。
实验二:吹吸管,倾听声音
师:“同样是吸管,我们来听听两根长短不同的吸管吹出的声音,你们发现了什么?”
1、接着,教师再出示两排吸管,一排是长的,一排是短的。
让幼儿长的、短的吸管每人各拿一根,用吹的方法感受自己听到声音的高与低。
2、教师提问1:“你在吹这两根长短不同的吸管时,发现有什么不同?”
(教师可请各别幼儿上台吹,让台下的幼儿感受)
教师引语:“哦,原来声音不同。吸管的长短也有高低之分。”
3、教师展示:与幼儿对比实验的结果。
教师小结:吹奏时,嘴里的气流会振动吸管中的空气,产生声音。短的吸管振动频率快,所以音高;长的吸管振动频率慢,所以音低。
四、制作“排笛”。
1、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教学软件,获得相关物体特性的经验。
2、教师示范“排笛”制作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制作“排笛”。
3、幼儿吹奏“排笛”,感受成功的喜悦。
4、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
教师与幼儿来到区域里,通过自制排笛的音律不同,自由吹奏自己喜欢的旋律,举办一场亲子“排笛”小演奏。
效果反思:
科学活动的探索性带给了孩子无穷的乐趣。吸管是孩子平日里最喜欢玩的玩具之一,利用各种材料的管子进行探索,孩子们的兴趣是可想而知的。材料的选择取源于生活,因此,对孩子来说是在熟悉不过了。这样的活动充分渗透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在做中、玩中增长了知识。同时,对于第一次接触实验记录表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这样简单的记录过程也充满了兴趣。因为他们不在是那么简单的操作活动了,而是带着那么多的任务在“工作”,在探索。因此,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当然,不足点也是较多的。科学活动相对与其他学科来说,是很严谨的一门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科学知识与探究能力。同时,在活动中,教师需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语言,同样要具有科学性。在开展此活动时,我发现,在做吹吸管,感知音高、音低中,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短的吸管音高,长的吸管音低”,势必会加深孩子对这一印象,而且还有点误导的感觉。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快乐、活泼情绪,在倾听的基础上学习歌曲。
2、能把握歌曲的结构,尝试分组的自主学习歌曲并大胆仿编。
3、体验表演唱的快乐感。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森林背景图,小动物及乐器卡。
3、字卡:森林音乐家、热闹、快乐。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
“我听见风儿在呼呼吹”
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在强拍上声音要——,在弱拍上呢?
(二)、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么美妙的声音带我们到了一片森林里,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看音符)“热闹”
2、这些音乐是谁带来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扑捉歌词的结构,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念歌词。
1、找对应。
松鼠、提琴、音乐家、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
(有补充吗?)(你知道怎样演奏小提琴吗?)(会演奏乐器的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2、图谱演示完整说一段歌词。
3、圆舞板也想说,听听他说的和我们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强拍、附点、重复)
4、圆舞板想要邀请我们一起说,准备好了吗?你们可以拍手哦!
(四)、跟音乐唱,尝试表演唱。
1、你能把这些小秘密都唱出来吗?(跟琴演唱2~3遍)
2、我想当音乐家,瞧!我会拉小提琴,你们呢?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演奏起来吧!
(五)幼儿自主学习第二、第三段。
1、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呢?;本文他会演奏什么乐器呢?这个任务交给每个小组,以你为中心,这边为A组,这边为B组,每一组听一段音乐,听完后一起唱出来,看哪一组最会听。
2、音乐家是谁?他演奏的是——?怎样演奏的?一组演唱一组表演,交换表演。
3、现在告诉我这首歌有几段?歌名叫《》。
4、完整表演唱。孩子们音乐家快乐地演奏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我们也把我们快乐的声音带给他们好吗?你的表情,你的'声音、你的动作……
(六)创编歌曲,制作音乐相册。
1、集体。猜猜这是什么乐器?钢琴。
2、个别。
3、找个小伙伴,编给他听。看!这是音乐家相框。
孩子们,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个小小音乐家的。
活动反思: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双脚在有间的物体上交替移动绳子向前走的能
2、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技巧。
活动准备:
篮球若干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
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有难度的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这个游戏需要小朋友们之间合作完成,那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作好,这个小组就可能获胜。下面看这个游戏怎么做,教师示范具体玩法。幼儿观看。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请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路纵队,游戏开始后,魅族排头的的'两名幼儿双脚踏绳走,通过其他幼儿不断向前移动绳子前行,到达中点后原路返回,看哪一组的幼儿配合最好,那组幼儿最先完成任务,就是获胜组。注意事项在传球的过程中,要注意绳子的放好,即间隔的距离。相邻幼儿要互相配合,幼儿要注意安全。
2、游戏分组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站成两个纵队,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开始。
3、开始游戏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
4、活动结束,对表现好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总结活动反思移绳过河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积极主动地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成员的合作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名称:
儿歌《小老虎过生日》
班 级:
大班
时 间:
11月30日
执 教:
聂世琴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手偶表演,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中的对话。
2、通过图标的提示,学习朗诵儿歌。
3、能和教师、同伴一起表演儿歌,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根据儿歌内容,事先编排好手偶表演。
2、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图标。
3、幼儿事先做好小白兔和小狗熊的'胸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手偶表演,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刚才的表演里有谁?小老虎给谁打了电话?它们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学说对话。)
2、幼儿边看表演边欣赏教师朗诵儿歌。
提问:小老虎今天过生日,热闹吗?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它给谁打了电话?小白兔(小狗熊)是怎么说的?小白兔和小狗熊来给小老虎过生日了吗?它们说了什么?小老虎又是怎么说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贴上相应的图标。)
3、教师边指图标边朗诵儿歌。
4、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看图标朗诵儿歌2—3遍,教师针对幼儿朗诵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5、表演儿歌。
(1)幼儿自选胸饰,扮演小白兔或小狗熊,教师扮演小老虎,共同表演儿歌。
(2)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并说出球体的主要特征。
2、能找出并说出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一些物品。
3、在操作活动中喜欢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活动准备:
圆纸片、乒乓球各40各;橡皮泥40块;圆柱体积木、光盘、小球、弹珠、瓶盖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对比发现球体可向任何方向滚动。
1、小朋友你们来看,这是什么?(圆片)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小圆片,你来玩玩这些小圆片,但在玩的过程中不能让圆片离开桌面,一会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
2、幼儿自由操作。
3、你是怎样玩的?(转着玩的、滚着玩的)怎样滚着玩?(立起来滚)谁和她的玩法是一样的?把小圆片立起来他可以朝哪些方向滚动?(前后,一个方向和与这个方向相反的方向)只能朝一个方向和与这个方向相反的方向滚,如果不离起来会不会滚?(不会)师总结:把小圆片立起来他可以朝一个方向和与这个方向相反的方向滚动。
4、出示乒乓球:这是什么?他可以向哪些方向滚呢?我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乒乓球,你来试试,看看乒乓球可以朝哪些方向滚。
幼儿操作:谁来说说,乒乓球可以朝哪些方向滚动?
师总结:乒乓球及可以朝前滚朝后滚,还可以转着滚,他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滚动。
二、比较乒乓球和圆片,指导球体不管从那一面看都是圆的。
1、请小朋友摸一摸,握一握乒乓球和圆片,然后告诉我他们在什么东方是不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
师总结:圆片摸上去扁扁的平平的,所以在摸的时候有一条楞,乒乓球摸上去鼓鼓的,握住两只手就会撑起来。
2、从不同的角度看乒乓球和圆片在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
师总结:圆片看上去有两面是圆的,但也能看到一条直线,乒乓球从不用的方向看都是圆形的。
师总结: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像乒乓球这样会朝任何方向滚动,摸起来鼓鼓的,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物体是球体。
三、联系生活找出并说出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一些物体。
1、出示大盘: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来看看这是什么?请你找出里面的球体。相互之间看看找的对吗?为什么不对?
2、老师也找了一个,是球体吗?为什么不是球体?
3、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像球体?
四、幼儿操作:制作球体刚才玩具公司的老板给老师都打来电话,他要生产一批玩具,他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批球体,请你用橡皮泥来做一做吧。
活动反思:
《指南》之科学领域中强调“在尊重儿童认知发展的.前提下开展数学教育”,对孩子而言行动和经验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本次数学活动是通过孩子的操作,让孩子逐步理解扁圆形和球体的不同,从而认识球体;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分类、讲讲生活中的事物,扩展了孩子的思维;最后,通过寻找不同类使活动进入高潮。
在整个活动中,我尊重每位幼儿的人格,让孩子和我处于平等的地位,让他们尽可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尽管我的语言中不乏信息和技能的讲解传递,但最主要还是一些试探性的提问和商谈式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引出幼儿自己的探索和表达,而不是制造和控制幼儿的行为。所以不管是传递、示范还是提问,其目的都在于为幼儿的主动探究和表达创造积极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情绪。
每个活动总有不足之处,在孩子滚动小球时,有的滚到了地上,于是孩子们高兴地满地跑,现场一时比较骚乱,最后虽然安静下来但显然孩子们还不尽兴,所以我设想,如果能将这节课改成室外课,让孩子们玩各种球类物及扁圆的物体,如体育球类,轮胎,油桶,滚环及各种圆柱体物体,或类似球体的东西,孩子充分的感受之后,积累的经验会更加扎实有效,只不过这样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控制活动的应对能力和张力,值得尝试尝试。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作品的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动作表演,表现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及其情感,并认识蕴藏在作品中的寓意。
2、使幼儿理解词汇:整容、伪装、破绽。
3、为幼儿创设想象和讲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故事结尾。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狐狸、老狼的木偶个一、三用机、配乐故事磁带、礼仪爆竹磁带、背景图、有关童话内容的贴绒教具、活动伪装服装和眼镜、狐狸等头饰若干、角色表演所需道具四套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狐狸、老狼的木偶,引题:
1、狐狸独白:美容好,美容妙,美容赚钱有诀窍,今天是个好日子--鸣炮,(放礼仪爆竹磁带、掀布帘)狐狸美容店今天开张了。
2、老狼独白:都说老狼坏东西,见了老狼就跑掉,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呱呱叫,听说狐狸开了个美容店,老狼我快快去整容。
3、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童话,名字叫《老狼整容》并让幼儿说说什么叫“整容”。
(二)演示教具,讲述童话:
1、教师演示活动贴绒教具,讲述童话,讲到狐狸说:"有了,我有办法了,明天一定会成功!"
2、提问:
A、童话的名字叫什么?
B、老狼为什么要整容?(讲解伪装的.词义)
C、狐狸为什么要帮助老狼?
D、伪装的老狼骗过了小羊和小兔,可它为什么被老山羊和兔妈妈识破了真面目?(讲解破绽的词义)
(三)角色表演,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特点:
1、了解故事中的具体角色。
2、幼儿分成4大组,自选有关角色道具,在配乐故事的带领下,边听童话,边试着通过自身的动作,表现各角色的特点。
3、组织幼儿,集中提问:
A、这是怎样的一只老狼,它美吗?
B、狐狸是个能干的美容师,你喜欢它吗?
(四)扩展想象,续编故事:
1、教师运用贴绒教具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眼看太阳西斜了,老狼才盼来一只很老很老的老山羊拄着拐杖一步一喘地走来了”时,教师再次中断讲述。
2、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的结尾部分。教师启发:“老山羊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老山羊有危险吗?伪装成羊的老狼有没有被发现?”
3、幼儿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讨论,让已编出结尾的幼儿在小组中讲述。
4、请个别小组代表上台讲述创编的结尾。
5、教师演示教具讲述童话的结尾。讲述后告诉幼儿:“凶狠的老狼和狡猾的狐狸被聪明、勇敢的小动物们抓起来了,原来,虚假的、丑恶的人是一定要失败的。”
活动延伸
让幼儿谈谈:“如果你是美容师,你会帮助老狼整容吗?那你要帮谁整容、美容呢?”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熟悉乐曲旋律和节奏,学习身体动作图谱。
二、活动准备:
1、乐曲CD。
2、节奏图谱和动作图谱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它是我们江苏水乡的民歌,名字叫《拔根芦柴花》,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
(二)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熟悉节奏。
1、幼儿欣赏后提问:你感觉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活泼欢快)
2、再次欣赏,听一听它是几拍子的'乐曲?(二拍子)教师记录节奏X X︱
3、幼儿按乐曲一拍一拍地拍手。
(三)出示节奏图谱,根据教师的节奏进行练习。
1、请幼儿找一找有几种节奏型。(4种 X XX︱X X X X︱X—︱X X︱)
2、组织幼儿练习。
(1)个别尝试。
(2)集体练习。
3、教师念节奏,看节奏图谱练习1遍。(发现问题停下来练习。)
4、教师哼唱音乐,再次练习。
5、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四)出示动作图谱,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
1、引导幼儿观察动作图谱并尝试练习。
2、集体练习。重点练习第二部分和最后一部分。
3、随琴声集体练习两遍。
4、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
(五)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下次学习用乐器来演奏乐曲。
第二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分声部动作,尝试用乐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乐曲CD。
2、铃鼓、小铃、圆舞板、大鼓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
3、幼儿座位排成竖6排。1——2排铃鼓;3——4排小铃;5——6排圆舞板。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身体动作总谱”。
(二)学习分声部动作。
1、提出要求:两眼要看教师指挥拍打相应的身体动作。
2、教师指挥幼儿练习分声部动作。
(三)、幼儿拿乐器演奏。
1、幼儿根据教师前一步骤,拿乐器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对于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练习。)
2、再次练习。
3、交换乐器演奏。
(1)提出要求:
A、注意倾听音乐,拿好乐器看好教师指挥演奏。
B、X XX中强,较快。
C、第二部分稍弱、跳跃。
D、最后一部分稍强,热烈。
(2)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
(3)活动情况。
4、幼儿再次演奏:在X X X处加入大鼓,效果会更好。
(四)活动结束:
1、教师让幼儿说说演奏结束后的感受。
2、与小朋友合作得愉快吗?为什么?
3、怎样演奏使得声音更加好听?
大班教案 篇10
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已有较好的交往能力,也有与人交往欲望。然而好朋友之间也经常会有不愉快的时候,不懂得好朋友怎样才是快乐的。因此,学习本课,让幼儿体验朋友的快乐,知道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对他们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品格的完善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公子由不快乐到快乐的心理转变过程,感受小松鼠的`可爱、有趣、快乐和富有爱心的性格特征。
2、展开对故事情节的想象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懂得真正的快乐在好朋友的关怀中,在好朋友的微笑中。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真正的快乐在于好朋友的关怀和微笑。
难点:理解故事的内容,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围绕“什么时候你最快乐”进行谈话,引出课题。
2、利用课件讲故事,采用关键中断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提问:
(1)小公主为什么不快乐?你能想办法让小公主快乐吗?
(2)小公主送给小松鼠金手镯,它们会把它当成什么?会怎么玩?
(3)小松鼠是怎样玩呼啦圈的?小老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看到小松鼠那么高兴,小公主的心情会怎样?
3、讲述完故事,引导幼儿讨论。
(1)宫殿和七彩房子,小公主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小公主为什么把贵重的金手镯送给小松鼠?她是怎样的一位小公主?
(3)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4、引导幼儿说说怎么样才能让好朋友更加快乐?
教学反思
本课以动人的情绪感染幼儿,孩子们沉浸在故事中,为小公主的境遇而悲伤,为小公主拥有朋友、拥有快乐而高兴。情感的共鸣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活动中,使孩子们在动脑想办法的过程中,也深深理解了有了朋友才有快乐,好朋友在一起应该这样做才能快乐的道理,只是在表述时,仍有表达不完整的幼儿,需要加强练习。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7-22
(精选)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精选)07-27
大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08-06
大班教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