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07 09:23:5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锦集(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经验

  1、 学习用长方形纸折纸船。

  2、 感知纸的吸水性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关系,发展比较性观察能力。

  3、 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尝试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区域规模

  全体幼儿分为四组

  活动材料

  1、 普通白纸、蜡光纸、皱纹纸若干,折纸船步骤图

  2、 塑料盆4个

  3、 记录单4份

  活动指导

  1、感知三种纸的不同。

  出示普通白纸、蜡光纸、皱纹纸,引导幼儿观察并触摸,体验三种纸的不同(软硬、光滑、名称等不同)

  2、学习用长方形纸折纸船,幼儿分组合作完成。

  (1)教师出示折纸船的步骤图,引导幼儿用不同质地的纸尝试折纸船。

  (2)教师在幼儿折叠的基础上重点讲解、示范幼儿不会折的步骤。

  (3)幼儿再次折纸船,教师巡回指导。

  3、猜测三种纸船沉浮的`速度。

  (1)教师出示水盆,请幼儿猜测:纸船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哪种纸船沉得快?

  (2)幼儿合作将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用长短不同的竖箭头来表示快慢。

  4、幼儿分作操作实验,并记录结果。

  (1)指导幼儿分组活动,将三种纸船同时放入水中,观察纸船下沉的速度。

  (2)请幼儿将实验结果在记录单中表示出来。

  (3)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皱纹纸纸船最快,蜡光纸最慢,普通白纸比较快)

  5、寻找原因,了解纸的吸水性。

  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探究:同样是纸船,为什么沉下去的速度会不一样?

  引导幼儿做实验:将水分别滴在普通白纸、皱纹纸、蜡光纸上(每张纸滴一滴),观察纸的吸水速度,并与纸船实验结果比较,找出原因。发现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结: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沉得快。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习本活动, 孩子们都自己亲手折了小船,并用自己折叠的小船进行实验,每个孩子都很积极、认真,当看到自己的小船沉得有快有慢时,他们的好奇心瞬间被调动起来。在实验环节,幼儿动手操作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增加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2

  目标

  理解儿歌中小动物与伞之间的关系,学习朗诵儿歌。

  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儿歌中的句型仿编句子。

  准备

  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小图,片句卡,动物头饰。

  重点

  理解儿歌中小动物与伞之间的关系,学习朗诵儿歌。

  难点

  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儿歌中的句型仿编句子。

  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它漂亮吗?它不仅漂亮,还非常有用呢!你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常常用到它吗?对,下雨的时候我们撑起它,就不会挨淋了,那小动物们没有我们这样的伞,下雨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好听的`儿歌《伞》里讲的就是关于小动物们找伞躲雨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它们是怎样找伞,都找到了什么伞好吗?

  二、 理解画面,模仿创编

  1.出示小鸟,引出第一句。

  师:有一天小鸟正在外面捉虫,突然哗啦哗啦下雨了。小鸟的羽毛要是淋湿了它就飞不动了,也会感冒的,小鸟没有伞。可是它很聪明,自己会找伞,你们猜他会把什么当做伞,它看到大树是怎么过去的?你能用动作做做看吗?小鸟躲在大树下非常高兴,他还给这棵大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树伞。

  师:小鸟找伞的故事听完了,为了使小朋友们记得方便,老师把这个故事用一句很好听的话说出来: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边说边出示句卡,引导幼儿学说第一句)师:你们会说吗?看着卡片我们一起说说吧!

  2.观察第二幅画面,引出第二句。

  师:大树真是一把特别的伞!这又是一把什么特别的伞?(出示第二幅画面,呈现蘑菇图)师:什么动物在蘑菇下躲雨呢?你们想一想小蚂蚁是怎么来的呀?一起来学学吧!

  师:小蚂蚁找伞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说出来一起说一说吧:"哗啦哗啦,下雨啦,小蚂蚁跑到蘑菇下,蘑菇伞!"(出示句卡,引导幼儿学说。)

  3.观察第三幅画面,引出第三句。

  师:小鸟和小蚂蚁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伞,真高兴。小青蛙也在找伞,小青蛙会把什么当做伞?怎样到伞下的呢(呈现青蛙和荷叶背景图)师:谁能看着卡片用以句好听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说出来?(出示句卡,模仿讲述:哗啦哗啦,下雨了,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伞!)_ 儿童网

  4.观察第四幅画面,引出第四句。

  师:青蛙找到荷叶当伞真聪明,看看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你能看着卡片用好听的话完整的说一说吗?(看句卡尝试讲述:哗啦哗啦,下雨啦,小蚂蚁爬到树叶下,树叶伞!)

  三、 问题讨论

  1.师:小动物们都找到自己喜欢又有趣的伞躲雨,真高兴呀!想一想,小鸟为什么喜欢找大树伞呢?

  2.师:小蚂蚁为什么找蘑菇当伞?(依次类推)

  四、完整欣赏师

  我们已经把小动物们找伞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伞,现在就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下吧!

  五、情境表演儿歌

  师:你们真棒!这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儿歌,我们又会编,又会念,真了不起,那我们把这首儿歌表演出来给大家看吧!(八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鸟、小白兔、小青蛙等角色,其他小朋友看句卡说儿歌)

  六、创编儿歌

  师:哗啦哗啦,雨还在不停的下,还有这么多小动物没有找到合适的伞躲雨呢!请你们帮忙啦,下课后,请你选择一个动物朋友,然后把你们的话和编的句子放在一起,又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有关'伞'的儿歌啦!

  附:儿歌 《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 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 乌龟缩进小甲壳,甲壳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松鼠翘起大尾巴,尾巴伞!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7以内数与数之间多1的关系。

  2、复习对数字外形及意义的理解。

  3、能较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重点:

  复习对数字外形及意义的理解。

  活动难点:

  初步感知7以内数与数之间多1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板,双色数字卡,单独的小动物卡片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读数字。

  分别出示红色数字1-5,请幼儿读一读,说一说它像什么?它可以表示什么呢?

  二、小动物变魔术。

  1、教师请幼儿将数字按数序排一排,出示小动物卡片,请幼儿给每张数卡下面放相同数量的小动物。引导幼儿说一说:数字×可以表示×只小羊。

  2、教师:小动物要给我们变个魔术。教师将数字1翻一面,翻成蓝色的数字2。引导幼儿发现数字颜色变了,数字也变了。

  3、教师:数字1变成了几?它的下面应该是几只小动物?引导幼儿思考并示范如何将小动物的数量与变过后数字相等,师幼共同讲述:1添上1个就变成了2……

  4、再用同上的方法操作数字2,熟悉活动玩法。

  三、小组操作活动。

  1、小动物变魔术。先在分类盒中插上红颜色的数字,然后按数字放小动物。放好以后,把数字翻过来,变成蓝颜色的'数字,小动物数量也变得和数字一样多,边玩边讲一讲。初步感知7以内数与数之间多1的关系。

  2、变成一样多。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画面,认读数字,数一数物体的数量,鼓励幼儿想办法把物体数量变成和数字一样多。

  活动评价:

  请幼儿展示操作,介绍活动过程,强调幼儿讲述:1添上1个变成2……了解操作新活动的幼儿人数,鼓励没有操作新活动的幼儿有时间到数学区角再去尝试。表扬在活动中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看图片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想象。

  2、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大象救兔子、音频老虎叫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猜测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要请你们和我一起讲,听听谁讲得完整、讲得生动、讲得有趣。

  (出示第一张图)提问:小朋友,你们看,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动物?三只兔子在干什么?猜猜看可能发生什么事情?(播放老虎叫声音频)(出示第二张图)师:原来啊,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大老虎,它张着大大的嘴,露着尖尖的牙,要来抓小兔子,小兔子吓得转身就逃。

  (出示第三张图)提问:小兔子有没有被吃掉?到底是谁救了小兔子?

  (出示第四张图)提问:大象伯伯是用什么办法救兔子的?

  (它伸长鼻子,翘起尾巴,就像一座桥,小兔子就从这座桥上跑了过去。三只小兔得救了。)提问:老虎追到河边,看见小兔们都过了河,它会怎么做?老虎专门欺负小动物,真是个坏东西,你想大象会怎么惩罚它呢?(结果可以有多个,待幼儿猜测后,出示第五张图)

  二、尝试完整讲述故事师:现在请你们把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每幅图都要讲到,看谁讲的完整。(幼儿自由讲述,并请一名幼儿讲述)你们觉得他把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吗?

  总结:每幅图都讲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讲清楚了,这个故事就讲完整了。

  三、引导幼儿添加角色心理活动与语言,再次讲述刚才的小朋友已经把故事讲清楚了,现在我们要给故事里的小动物加上对话和心理活动。

  师:老虎在追赶兔子的时候,兔子会喊什么?(救命啊,救命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们,老虎要吃我们啦!)大象听到求救声后会说什么?(快,快从我身上过河去。)老虎看到兔子时心里想什么?(啊!这三只兔子真肥啊,正好让我天天肚子!)老虎被大象伯伯教训了以后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今天真倒霉,兔子没吃到反而被大象喷得满脸是水。)师:现在你们再来讲讲这个故事,这一次要把兔子和大象的对话以及老虎心里想的都要讲到故事里去,看谁讲的生动,你们试试看。(幼儿自由讲述,并请1名幼儿讲述)总结:原来讲故事时把小动物的样子,对话和心里想的都编到故事里去,故事就会讲的很精彩。

  四、教师示范讲述一遍。

  总结:今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我们可不能学老虎,专门欺负别人,不然,总有一天会和老虎一样受到惩罚的。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在初次的微格教学中,氛围轻松愉快,同学配合默契。总体上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与要求。

  但我也认识到很多的'不足:

  1、初次上课,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

  2、互动不够,有出现空白点;

  3、自己的动作表现力不足。

  通过微格教学,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应该改正。平时应多加练习,增强自己的师范技能,争取下次准备充分,并学会灵活变通。

  教学反思:

  《大象救兔子》这是一个看图讲述活动。喜欢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但大班幼儿往往已不满足于单纯的听故事,而是试图借助图片去想象、思考,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并向他人讲述故事内容。新《纲要》中要求,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此,我通过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启发幼儿在理解每一幅图意的基础上,分析图片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图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创编故事情节和讲述故事的内容,培养幼儿创造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中理解故事,体会朋友见面要问好。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愿意尝试用语言“你好”和不同的肢体动作和朋友们打招呼,感受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 小公鸡的手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公鸡手偶,和大家打招呼说:你好。

  二、看课件,师生共同讲述故事。

  1.问:是谁在说你好。小猪说:你好,我们一起玩吧。

  2.请小朋友来找一找,是谁在说你好。小老鼠是怎么说的?你好,我们一起玩吧。

  3.请小朋友找一找,是谁在说你好。

  4.可是小鳄鱼说:“你好,我是大妖怪,哈哈。”小猪,小河马和小老鼠都很害怕。他们都逃走了。

  5. 这时,小鳄鱼急了,他一边跑一边说:“等一下,等一下,是我,我是小鳄鱼,不是大妖怪。”。

  6.可是大家都走了。小鳄鱼怎么了?他现在感觉怎么样呢?(很孤单,很难过,很伤心,很害怕。)他说:我真的很想跟你们一起玩,明天我要好好说你好。

  7.你们谁会教小鳄鱼怎么是好好地说你好呢?你们猜猜,小鳄鱼有没有学会了好好地说“你好”。

  三、回忆故事内容,提出几个问题:

  1.想一想,小河马在玩的.时候,谁跟他说你好了?

  2.荡秋千的时候,是谁在说你好了?

  3.滑滑梯的时候,是谁在说你好?

  4.小鳄鱼有没有学会了好好地说“你好”?

  四、播放《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的歌曲,师幼做游戏,尝试用不同的肢体语言与朋友们打招呼。小手碰一碰;小脚碰一碰;胳膊碰一碰;肩膀碰一碰;鼻子碰一碰等。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背景:幼儿园的周末活动,是多年的传统教学活动项目之一,是每个幼儿喜欢的场所,每周末全园的老师和幼儿欢聚一堂,以班级为单位展示平时学习内容,游戏、歌曲、舞蹈、故事、诗歌都行,有时老师和家长也同时参加表演,但不要求刻意花精力为表演而表演,时间不能太长或太短,本班幼儿年龄4岁左右,人数较多,参与内容少感觉单调,内容多繁琐占时间,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平时学习活动内容,以及表演要关注每位幼儿参加的要求,我为本班设计主题活动:丰收果实不能丢。

  活动内容

  1 诗歌《 春来了 》

  2 律动和节奏乐《加油干》

  3 古诗 《 悯农》

  4 歌表演《拾豆豆》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2 感受劳动的情景和农作物生长过程。

  3 模仿种地的动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道具有 兜兜、草帽、锄头、篮子、镰刀、扁担、小颗粒圆球(代替豆豆)、音乐《加油干》《拾豆豆》

  2 平时学习过的诗歌《春来了》、《悯农》、律动《加油干》

  3 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春来了》 一幼儿单独上台持话筒朗诵诗歌:一粒小种子,睡在泥土里,春风吹吹它,春雨吻吻它,太阳公公叫醒它,春来了,春来了,种子种子快发芽,种子睁开眼,伸出绿芽芽。后台一排幼儿随诗歌内容做动作,扮演种子发芽了。

  2 《加油干》 后排的扮演种子的.幼儿拿起身前的打击乐,随音乐节奏按老师的要求敲击。前台幼儿四人一组随乐段出场,做相应的动作后下场,第一乐段 用锄头挖地,第二乐段 提篮子播种,第三乐段 拿镰刀 割麦,第四乐段 扛扁担挑筐,每一个乐段的前奏有一个场内相应背景音,(挖地咯,播种咯,割麦子咯,丰收咯)以提示幼儿出场和进场。

  3 单个幼儿背诵《悯农》,并解说这是幼儿园老师教我们的古诗,她要我们懂得爱惜粮食。其他幼儿这时纷纷上台站好队形,为下一歌表演做准备。

  4 全体幼儿表演《拾豆豆》,按乐段有整体的,有一对一手拉手的,根据歌词内容变换动作,最后一个乐段由老师把“豆豆”抛在场地上,要求每个幼儿最少拾到两个豆豆或以上,最后幼儿手持豆豆或揣在兜兜里亮相,深化主题丰收果实不能丢,颗粒要归仓。

  5 随结尾乐曲声中,幼儿手举豆豆一个接一个一字队形退场。

  活动反思:

  1 每个内容围绕主题丰收果实不能丢而展开,诗歌、律动、节奏乐,歌表演串联一起,一气合成,活动形式不重复,内容不跑题,中心思想明确,时间不太长,幼儿也感兴趣,效果较好。

  2 关注全体幼儿,留心观察幼儿个性特点,发挥其长处,分角色进行表演,每个人都有展示的平台。

  3 老师要留心收集平时活动的点滴素材,用心编织,薄积厚发,我们的活动会更加丰富多采。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设想:

  本班幼儿已经认识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对听音辨音的系列活动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是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音符5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通过创设音乐王国情境和各种有趣的听音辨音游戏,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大胆地表现自我的能力,体验听音辨音这种音乐活动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培养幼儿听辩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动作表征能力。

  2、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分享合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学习音符的兴趣,寻找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

  4、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

  2、情景设置—音乐王国。

  3、教具准备:挂图一张,高音谱表、人手一个小音符的挂饰、录音机、磁带、地谱(在地板上画五线谱)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

  1、随着《哆来咪》音乐欢快地进场,参观音乐王国。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向音乐王国里的小音符问好。1双手在脚踝处,2在小肚腿处,3在膝盖处,4双手叉腰,5双手交叉抱手臂,6双手指肩,7双手抱头,1双手斜上举。

  二、辨别音符不同的位置:游戏《朋友在那里》启发幼儿说说音乐王国里有什么?(音符、五线谱等)并找个音符做朋友。幼儿根据自己身上挂的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边表演边找到跟自己身上挂一样的音符的小朋友。

  三、认识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1。出示挂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复习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并引导探索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整体认识:在音乐王国里有许多会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着高音谱表,高音谱表有几条线?(请小朋友拿出手指数一数)还有什么谱号?(高音谱号)这时候,来了许多音符豆豆,它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1——”,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一线,唱歌的房子又唱起来了:“3——”,(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间,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2——”,(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二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5——”,音符豆豆都滚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们唱啊,跳啊,高兴极了。

  2。老师变换音符的'位置,幼儿听琴唱一唱。

  四、听音辨音游戏:

  1、《音符找家》游戏:听琴声辨别是那个音符,跳到这个音符在地谱上的相应位置,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着各种动物唱出这个音符。音符找到家后,听老师所弹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着节奏在地谱上跳一跳。

  2、《锤子、剪刀、布》游戏:小朋友自由结伴一起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赢的小朋友唱音符,输的小朋友就在五线谱上跳出这个音符的位置。

  五、听音乐自由表演“哆来咪”结束。

  活动评析:

  听音辩音活动——指导用书“快乐的小音符”(中班)选自《福建省新编教师指导用书》。该教师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和班级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指导用书。教师首先以参观音乐王国的形式把幼儿带入充满童趣的音乐情景,随后展开的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音符音高的游戏、听音游戏、辨音游戏、“锤子、剪刀、布”的综合游戏、以及在地谱上跳音符舞的游戏,无论从哪个环节看,教师都强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自由表现的音乐活动教育。活动中教师引进了奥尔夫体系的音乐教育思想,重视情感教育和思维灵活性的教育。从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幼儿根据自己所听所理解想怎么表现就可以怎么表现,能怎么表现就可以怎么表现。教师巧妙的指示语和地谱游戏环节直接用示范的方式提示的方式引出新任务,引导幼儿学习和表现。

  从活动目标看,该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第一,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第二,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第三,找到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这些预设目标指向性明确,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要求。同时教师能根据《纲要》精神,时代发展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活动中还注重“分享合作的快乐”和“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的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始终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与教学内容“小音符”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这也是这个活动最大的成功之处。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中色块大小对比、三原色搭配所带来的美。

  2、通过对比欣赏遮住黄色色块的画面和完整的画面,感受作品中不对称的均衡风格。

  3、初步欣赏抽象画,了解绘画有多种风格。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构成》及其他作品若干幅。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构成》。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大画家的画,看看他的画和我们以前看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有很多格子,有红色,黄色,蓝色,还有很多黑线!

  教师:这幅画和我们以前看到的画不太一样,没有小动物,没有蓝天白云,什么都没有,只有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

  2、分析画面,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艺术要素。

  (1)你在画面上看见了什么?

  幼儿:黑线,格子,红色,黄色,蓝色,

  (2)进一步欣赏。

  教师:画面上的格子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画面上有哪些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有哪些是黄色的,又有哪些是蓝色的?(比如:蓝色可以想到大海、夜空,是冷色;红色想到太阳、火,是暖色等)

  (3)引导发现画面色彩搭配的美。

  教师:你们觉得这幅画好看嘛?如果我们把红颜色换成蓝颜色好吗?为什么?

  幼儿:好看,红色不能换成蓝色,换了之后蓝颜色太多了,不好看了。

  (4)通过对比欣赏遮住黄色色块的画面和完整的画面,感受作品中不对称的均衡风格。

  教师:现在老师遮住黄色色块,你在看看这幅画有什么感觉?没有遮住黄色色块的画,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如果把黄颜色遮住,就不好看了,没有遮住就好看了。

  如果以上两个问题幼儿回答不出来,或者是回答的不够清楚,教师可以再进行引导"我们刚刚说这幅画里的颜色都分别代表了我们生活中的颜色,那如果把这幅画中的黄色不见了,就好像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黄色,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少了黄色,我们的生活还完整吗?我们的世界还美丽吗?

  3.再次完整的欣赏作品。

  教师:看了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请你为它起个名字吧!

  幼儿:和我们以前的画不一样,很漂亮,很喜欢,起名为《红黄蓝》

  4.欣赏画家的.其他作品。

  教师:这个大画家呀还有很多别的作品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蒙德里安的其他作品,如《百老汇的爵士乐》)

  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什么,这幅画和我们刚刚看的《红黄蓝》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幼儿:都有格子,都有黄色,都有蓝色、、、

  教师小结:画这些画的大画家的名字叫蒙德里安,蒙德里安是国外的一位大画家,他的画不像我们以前看到过的作品,他的画面上面没有小动物、人、花,只有一些线条和色块,但这样简洁的图案也很好看,有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

  活动延伸:

  在欣赏的基础上,还可提供红、黄、蓝蜡光纸让幼儿粘贴。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2.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3.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物体的粗细。

  活动难点:

  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 ,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比较叶子间不同及其与其他物体间相同的过程中,激发观察兴趣,提高观察能力。

  2.体验与感受叶子的趣与美(独特性、丰富性)。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些关于树、叶子的图片PPT、春天叶子萌芽视频

  2.纸船、苹果、羽毛球拍、糖果纸袋、铲子、刷子、纸巾等

  3.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树图片,引起幼儿注意

  师:今天跟杨老师来上一节有趣的课,看看,图上有什么?(树)

  师:我们幼儿园有树吗?这棵树是什么颜色的?可是现在,我们幼儿园的树是什么颜色的?

  师:看什么掉下来了?(落叶)

  师:那你们觉得同一棵树上的落叶长得一样吗?

  二、依次出示PPT图片

  让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双胞胎叶子图片做比较,找出5个不同点

  三、出示梨子和树叶对比图,让幼儿仔细观察

  让幼儿找出梨子和树叶的相同点,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师讲操作要求,幼儿开始操作

  师:2种不同的东西,都能找出很多一样的地方,现在后面2张桌子上放着许多不一样的东西,杨老师请你们等会仔细去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然后去为我们的叶子找一个朋友,只要找一个朋友,只要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可以做朋友,好不好,找到了就坐到位置上。

  五、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讲评幼儿为叶子找到的朋友

  请个别幼儿上前讲述和叶子的相同点。

  七、播放春天叶子萌芽的视频

  总结:现在,我们是什么季节?冬天到了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再来,现在已经是20xx年的年尾了,20xx年过去了,马上又会迎来20xx年,叶子掉落了,到了春天,叶子还会再长出来,这就是循环,在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只要你用眼睛去看,去发现,去寻找,去感受,还能发现我们大自然的'小秘密,你们说对吗?下次我们再去找一找,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一开始我先出示树的图片,引起幼儿的注意,然后再慢慢引导落叶,让幼儿在两片双胞胎叶子中找不同点,幼儿找得还是很仔细的,有很多幼儿都能说出两片叶子的不同点,但在幼儿在找梨和叶子的相同点的时候,有点困难,但经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幼儿能说出几个,所以老师的引导还是很重要的,最后让幼儿观看了春天叶子萌芽的视频,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了大自然循环的规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选]08-11

(精选)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精选)08-04

【经典】中班教案08-23

[精选]中班教案08-21

【精选】中班教案07-29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精选)09-03

中班教案(经典)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