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操作中感受分类的作用,引发对生活中分类运用的关注。
2.尝试根据食物的外部特征,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准备:
教具:故事画面ppt。学具: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纸人手一份。
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和他打好玩招呼吧.
2.大熊笨笨马上就要过生日了,妈妈给它准备了好多的食物。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
(1)妈妈给大熊笨笨准备些什么食物?
(2)这么多的食物,有什么不同?(颜色、形状、种类)
(3)这么多的食物,大熊想要全部放进储藏室,会出现什么问题?(放不下)
二、探索将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1.呈现问题:储藏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可是要怎么整理呢?”(幼儿先讨论再讲述)
2.交代操作要求: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也准备了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种类不同的'食物,请你试着把食物分成三类放在柜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交流:你想了什么方法?是怎么分的?还有谁也用了这样的方法分?
5.结合ppt,讲述小熊的分类方法。
三、介绍二次分类并尝试二次分类的方法
1.介绍小猴的好办法:先按种类分一分,再把每一类按大小继续分一次,大的放下面,小的放上面,这样即能把这些食物全放进储藏室,还能让你看得清楚,拿得方便。
2,幼儿再次操作要求:按种类分的基础上再按大小分一次,摆放清楚整齐。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师幼检查,纠正错误
5.我们再次来看看大熊的问题解决了吗?观看ppt。
四、与生活链接
大熊的问题解决了,可是我们的活动区里的积木、图书、玩具还是乱乱的,你可以怎么整理? 让我们回到教室把图书、玩具等物品分一分,理一理,让班级看起来更整洁。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遵守排队规则,体验排队的好处。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生活录像3个
2、音乐《去郊游》、《落叶》
3、生活场景幻灯:上下楼梯、玩滑梯、喝水、洗手、出教室、户外游戏。
?? 上公共汽车、超市付款、买电影票、医院看病、坐电梯、超市入口、火车站等。
活动过程:
一、音乐《去郊游》
1、教师:秋天到了,我们一起排好队去公园郊游吧!
2、教师:来公园的路上小朋友们怎么来的?我看着有些小朋友很担心,我问什么会担心呢?(拥挤)
3、教师:在生活中你看到哪有这种现象呢?
二、观看录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
录像一:电梯口拥挤的场面
1、师:你看到了什么?怎么办?
2、师:你能想出办法让他们不拥挤吗?
小结:原来排队能让本来很拥挤的地方变得不拥挤,里面的先出,外面的后进,大家很容易就通过。
3、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情景模拟游戏,让幼儿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想一想,刚才是怎么坐电梯的,心里的.感觉怎么样?
录像二:照哈哈镜
1、师:你看到了什么?
2、师:你能想出办法让他们不拥挤吗?
小结:排队、分组轮流、两个人或三个人一起看。
录像三:取垫板
1、师:你看到了什么?怎么办?
2、师:你能想出办法让他们不拥挤吗?
3、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取挂毛巾的情景演示,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到排队的好处。
三、运用幻灯拓展幼儿经验,了解生活中的排队规则。
教师:你在生活中会排队吗?什么时候排队了?
1、超市结账(排队是先来的人排前面,后到的人排后面,不争抢、不插队)
2、上下楼梯(靠着右侧走)
3、晃晃桥(同一个方向排队,依次玩)
4、公共汽车(先下后上)
5、电梯(先出后进)
……
四、引导幼儿排队放椅子,实际体验排队的好处。
师:排队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请幼儿分组放椅子,巩固排队规则。
五、音乐游戏《落叶》放好椅子随音乐捡落叶。
反思:
1、教师能从生活中找寻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将教育回归与生活,设计巧妙,感受深刻。
2、情景的再现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3、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能使幼儿在情景中感受,实践中体验。真正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教师可以结合行为练习法、观察学习法、运用实践法帮助幼儿形成一定的规则,激发了幼儿的社会情感。
需要改进的:
1、究竟排队的好处在哪?教师应深思后再给与幼儿一个正确的可以理解的词语。使幼儿不但能在行为上内化,更会在语言上正确的表达。
2、模拟电梯可否在形象、逼真些,可以让幼儿先感受拥挤,再感受有序会不会更好。
3、教师的语言欠缺指导性、到位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节奏,学习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菜的特点。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学会歌曲并了解各种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或CD。
2.幼儿有过买菜的经历。
3.蔬菜卡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提问:你们去买过菜吗?和谁一起去的?
2.那小朋友你们看见菜市场都有些什么菜?(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所看过的菜)
3.有一个小朋友,今天也去了菜市场买菜,她看见了什么菜呢?
4.介绍歌曲名字
你们说了那么多的菜,那这个小朋友看到的是不是和你们一样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5.完整欣赏歌曲。介绍歌曲名字。
二、倾听范唱,理解歌词
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好)小朋友和谁一起去买菜?(奶奶)
②他们买了哪些菜?(萝卜、青菜、鱼、鸡蛋等)
③听录音第二遍
提问:这些蔬菜是怎么样的?(鸡蛋圆溜溜、青菜绿油油等)
④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展现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⑤再次倾听教师的`范唱,找出歌曲中的念白。
三、学唱歌曲
1.借助图谱,幼儿放慢速度跟唱。
2.老师请幼儿带上图卡扮演各种蔬菜,站到前面,唱到哪种蔬菜相应的幼儿出来啦成圆圈。游戏可以根据幼儿兴趣,反复2~3遍。
3.以游戏形式结束活动
①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也认识了很多的蔬菜,那现在呢老师就扮演“奶奶”我们一起去买菜吧。
②师幼齐唱歌曲出活动室
活动分析:
买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事,放学回家后大人去菜场买菜都会带着孩子,孩子们对买菜这种活动已经耳濡目染,耳熟能详了,平时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也会扮演成人进行买菜活动。在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让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背景下学习新的音乐技能,何乐而不为呢?选择的内容来既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为生活所服务。
《买菜》这首歌曲歌词虽然简单,但是很多菜名连在一起说,幼儿容易混淆,不易掌握。如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这些菜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要每个幼儿清楚地按规定的节奏来唱,却存在困难。于是我把这些菜做成图片,使幼儿容易掌握,不易混淆。视觉的参与帮助了幼儿清晰地分解了节奏,而且这张图谱又成功地为创编歌词打下了基础。
活动反思:
1.孩子在唱歌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动的动作等来激起孩子的兴趣。
2.游戏时间太长了,并且形式不够丰富,所以看起来很枯燥。
3.没有充分地利用图谱。
4.可以设计买菜的情景,老师扮演“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去买菜。
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教学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并且将日常教学工作做得更扎实。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1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经典]中班教案07-28
【精选】中班教案07-29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经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