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13 08:42:3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汇总(6篇)

中班教案 篇1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分享了中班户外活动教育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意图:

  幼儿特别喜欢玩球,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特点,我设计了户外抛球这个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尝试,动手。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大胆参与,主动地探索球的不同玩法,在不断地尝试、游戏中,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增强幼儿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投掷,钻爬,跳跃等能力,促进幼儿的头脑灵活性、动作的协调性。

  2、通过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报纸球若干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在音乐的情境和节奏下,教师引导幼儿做走、跑等准备动作,活跃活动的气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发现报纸球不同的玩法

  通过幼儿的集体思维和个别创新,真的发现了幼儿有很多不同的玩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两个小朋友一组,在地上来回滚,

  这个游戏可以两个幼儿一起玩,也可以多个幼儿一起玩,

  (2)、多个小朋友为一组,在空中抛球玩,一个小朋友掷向空中,另外几个小朋友分别按次序去接,可以跳起来。

  这个游戏必须是多个幼儿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幼儿必须有积极的集体荣誉感,才能顺利的完成游戏。

  (3)、把报纸球摆在地上,摆成不同的图形,幼儿可以跳跃。

  这个游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用报纸球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有而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很有成就感。

  (4)、把报纸球放在地上,用小滚打球,激励幼儿兴趣和意识。

  这个游戏很新颖,独特。吸引了很多幼儿的注意力,特别是小男孩非常的喜欢,争相效仿,参与到游戏中来。

  幼儿在游戏中,自主的参与意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游戏热烈而有序,有而在游戏中获得了满足与快乐。

  3、整理活动:

  4、收拾物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激励了幼儿自信心,敢于大胆参与创新,在活动的尝试中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并通过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集体合作的快乐和满足,即增强了体制,更获得了乐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通过对图与图之间关系的分析,学习概括规律并接着排序。

  2、引导幼儿在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激发幼儿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 图片三张、图形卡若干

  学具 操作卡人手一张、两种不同颜色的套环、同一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插板,两种不同颜色同一形状的插塑积木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师:今天老师来跟你们玩一个闯关游戏,每一关都有一个问题,你们想试试吗?

  好,我们一起来第一关的问题。

  (1)出示图片:

  一只

  小鸡两只

  小鸡一只

  小鸡两只

  小鸡

  瞧,老师带来好多的小鸡,并给它们排好了对,你们看看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那接下去应该排什么呢?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师总结:原来小鸡是按照1个2个1个2个这样的规律来排队的。

  小朋友真能干,顺利通过了第一关。

  (2)那我们来接受第二关的挑战吧!

  出示图片:

  2个苹果

  2个梨2个苹果2个梨

  a、 看看苹果和梨又是怎样排队的?

  b、 想想接下来应该怎样排队?

  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苹果和梨是按什么规律来排队的?

  师小结:原来苹果和梨是按2个2个这样规律来排队的。

  你们真棒,又闯过了第二关。

  (3)第三关,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进行单独闯关,你们有信心吗?

  看,这是第三关的问题

  1个气球2个气球2个气球1个气球2个气球2个气球

  我们一起来看看气球是怎样排队的?(1个2个2个1个2个2个)那请你给这些气球按规律接着排队,一边排一边说你是怎样给它们排队的?

  幼儿操作。

  展示幼儿作业,并总结规律。

  你是怎样给气球排队的?

  师小结:原来气球是按1个2个2个1个2个2个的规律排队的。

  你们闯过关了吗?(没有)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应该接下来排什么?

  2、小组活动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排列规律的知识,自己设计规律。

  交代操作要求:

  师:通过努力我们终于闯过了第三关,接下来是最后一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套环、同一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插板、两种不同颜色同一形状的插塑积木。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想一想你要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套环、两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插塑积木设计一种怎样的排队规律?并说说是按什么规律给它们排队的?

  幼儿操作。

  3、活动评价。

  你刚才用哪种材料?你是怎样玩的?

  今天通过游戏我们学会了给物体按规律排队的本领,小朋友表现都很好,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萌发幼儿的创作意识,增强探索能力。

  3、能大胆想像和制作不同的表情,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玩偶范例,若干动物头像。

  2、纸袋若干、油画棒、固体胶、剪刀、各种动物和人物的五官纸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请小朋友猜一猜用布盖着的是什么?然后老师把布拉开。小朋友说是小电视,然后出现纸袋小熊猫,老师以小动物的口吻说:“小朋友们你们好,动画城开播了,你们认识我是谁吗?(小朋友回答是小熊猫)对我是小熊猫乐乐,今天我还请来了我的好朋友一起来给小朋友表演节目,你们想知道都有谁吗?(想)好,请小动物们一个个出来,你们认识我吗?对,我是小兔子娜娜、我是小猪嘟嘟、我是小花猫咪咪。

  老师把小动物分别贴在黑板上,好老师先把电视机关了。

  二、幼儿学习制作方法。

  1、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些小动物朋友,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幼儿回答出是用纸粘和笔画的)

  2、那小朋友看一看是怎样制作的呢?注意提示幼儿观察,纸袋小动物的外型特征,怎样区分小动物的头和身体呢?(幼儿根据实物说出把纸袋用剪刀剪两个洞)

  3、老师在拿起来纸袋让幼儿观察纸袋两端有什么不一样,(回答出一边有口,一边没有口)那想一想小动物的头应该放在哪边,做出来的小动物才能表演呢?通过动脑筋说出头应该在没有口的一边,并知道在这一边剪掉两个小角。同时提醒幼儿,小动物的耳朵是不一样的,粘上不同形状的耳朵在画上五官,就是不同的小动物

  4、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进行总结,演示制作方法:(1)贴:在纸袋上部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眼睛、嘴巴,在纸袋上部两角贴上耳朵。也可以用彩笔画出小熊猫的眼睛、嘴巴。(2)剪:在纸袋两边中下部剪两个小孔,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3)伸:把一只手伸进纸袋,大拇指和食指分别伸进纸袋两边的小孔,做小熊猫的手,纸袋玩偶就做好了。

  教师边做边引导幼儿学习制作步骤。

  三、幼儿学做纸袋玩偶。

  1、带领幼儿参观老师准备的材料,有剪好的小动物耳朵还有五颜六色的彩色纸。问幼儿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纸袋小动物,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兴趣。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进行制作用老师准备的小动物耳朵制作也可以,自己剪出小动物的耳朵也可以。看一看谁最聪明,能制作出与老师不同的纸袋小动物就最棒了。激发鼓励幼儿大胆的探索、创新,还进行比赛看谁把小动物打扮的最漂亮。

  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戴上玩偶,以玩偶的身份与幼儿打招呼,进行简短交谈,肯定幼儿的制作,并从五官的位置、材料和色彩的选用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幼儿戴上玩偶结伴游戏或自我游戏,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对称的概念,引导幼儿利用数学插板进行简单对称的操作。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数学插板幼儿人手一套,ppt,电子白板。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电子白板帮助幼儿巩固认识行和列。

  1、复习行、列的意思。

  "在数学插板上横着摆放棋子的叫行,竖着摆放棋子的叫列。"

  2、老师在数学插板上摆放行或列的棋子,让幼儿说说那是第几行或第几列。

  二、利用ppt进行学习对称的教学活动。

  1、观看ppt演示,认识对称轴。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直线,这是一条很神奇的直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①这是一个三角形,一条直线把三角形从中间分成两半,这两半我们把它对折后发现大小一样,完全重合在一起。

  ②这是一只蝴蝶,一条直线把蝴蝶从中间分成两半,我们把它对折一下,发现大小一样,完全重合在一起。这条直线真厉害!

  小结:从图形或图案中间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图形或图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③一个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对折的'两部分大小一样,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④一个图案沿着对称轴对折,对折的两部分大小一样,这样的图案叫轴对称图案。

  三、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简单的对称。

  "这条对称轴这么厉害,今天让我们在插板也做一条对称轴。请你在第5列插上10课黑色的棋子。"

  1、在数学插板第五列插上10颗黑色的棋子,当作对称轴。

  2、老师在对称轴左边第4行摆放2颗红色的棋子,幼儿在自己的插板上插上对称的两颗棋子。

  3、老师在对称轴左边第8行摆放4颗绿色的棋子,幼儿在自己的插板上插上对称的4颗棋子。

  4、老师在对称轴左边用红色的棋子摆放半个三角形,幼儿也在自己的插板上摆出同样的图形,然后再摆出其对称另一半。

  5、用同样的方法,用黄色的棋子进行简单对称图形的摆放。

  6、幼儿自由在数学插板上摆放出一个简单的周对称图形。

  "我们利用这条对称轴可以摆出各种对称的图形或图案,现在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做一个对称的图形或图案。"

  四、游戏巩固对称的认识。

  1、帮紫色的花找对称的另一半。(按颜色找)

  2、帮猴子找另一半脸。(用排除法,逐一排除)

  3、给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按对称,不对称进行分类。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春天季节的特征,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积累认识春天季节特征的经验。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

  师:美丽的春天已经来到了,花园里可真漂亮,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花园里都有什么?

  1、许多小朋友看到花了,那么都是什么样的花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根据画面讨论述说)

  2、在花园里,有些东西看不到,有些东西看的'到,你是怎么看到的呢?(蝴蝶躲在花丛中就看不到,飞出来就能看到啦)

  3、那么我们用耳朵可以发现什么呢?(可以听到小鸟的叫声)

  二、探索与发现。

  我们在花园里的发现可真多,如果让你来画一张自己的花园,你会怎么画呢?

  (可以画上小蝌蚪、美丽的花、温暖的阳光、好大的一片草地、小鸭子在河里游泳~~~~~)

  三、幼儿绘画。

  幼儿绘画时提醒幼儿表现出五彩斑斓的画面,涂色均匀、饱满。

  四、欣赏评价。

  分组将红花送给“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最佳创意奖等。

  教师在孩子互评后加以小结。

  活动反思

  在欣赏作品之后让幼儿自由装饰空白的花朵,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当然,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有一些老师提出,在环节与环节的衔接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下次选课备课的时候还应该准备的更加充分完整一些。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轻重,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正确运用“轻”、“重”表述物体比较结果。

  2、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按物体轻重进行正、逆排序。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具备对轻重的初步认识。

  物质准备: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幼儿天平人手一架;排序板(4)花片、积塑、石头、核桃、积木图片人手一套记录表幼儿人数一份、示范记录表二份

  活动过程:

  1、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运用“轻”、“重”词汇表述比较的结果。通过师幼互动游戏“抱一抱”,引导幼儿通过目测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1)师:老师和小朋友,谁重?谁轻?为什么?

  (2)学习用“”符号表示物体轻重。

  师小结:我们用眼睛一看就知道了老师比小朋友重,小朋友比老师轻。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出示大袋和小袋,引导幼儿通过提一提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

  小结:看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掂一掂,再判断物体的轻重。

  (2)出示苹果和梨,介绍天平,通过工具称一称,比较两个物体轻重。

  师:雷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苹果和梨,小朋友猜猜,哪个重,哪个轻?(介绍天平)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提一提,还可以用工具称一称。

  (3)幼儿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

  第二组:花片和积木

  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

  师:

  (1)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3、比较和讨论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

  师:(请出两个小朋友)

  (1)你们知道它们谁重?谁轻?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讨论)那么老师和小朋友谁轻,谁重?

  (2)为什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重,一会儿说它轻?他到底是重还是轻?

  (3)小结:看来这个小朋友是重还是轻要看它和谁比。

  4、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师:请小朋友根据我们三个人重量给它们排排队,怎样排呢?

  5、提供材料(石头、积塑、花片),介绍材料的名称及操作方法。

  (1)幼儿操作,按照排队的顺序,用图片把它插在排序板上,师巡回指导。

  (2)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6、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将5种材料(核桃、积木、石头、积塑、花片)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比较。

  活动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内容是省领域中下《比较轻重》。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幼儿的实践体验为主线,通过体验生成,方法引入,推理,来展示幼儿比较轻重的思维过程,使幼儿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由此我设计了:情境中体验、活动中探索、操作中提升这三个环节来构架起本课的教学过程。

  情境中体验:老师和幼儿抱一抱比较轻重,一个生活化人情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让全班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小孩比大人轻,大人比小孩重。”’孩子马上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至此,至此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玩比轻重的游戏。’

  活动中探索比较物体的.轻重的多种方法:(1)先出示两个袋子,“雷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个袋子,小朋友猜猜,这两个袋子哪个轻?哪个重?”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此时认知矛盾的设计,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单用眼睛看经验估计这样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准确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这时请孩子将带着提进来,这时孩子发现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准确,这时你可以用手提一提,大袋子比小袋子轻,小袋子比大袋子重。

  (2)再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子各一个,“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你能猜出它们谁轻谁重吗?这时单用眼睛看估计轻重的判断方式已经不够用了,必须要想出另外一种解决办法。一个孩子左手拿苹果和右手梨在手上掂一掂时,其他的孩子开始了关注开始了模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源动力来自模仿与创新”我想我的孩子们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如此,可是问题还是出现了,一部分孩子的说苹果比较重,一部分说梨比较重,矛盾再一次出现。“小朋友,你们除了用手掂一掂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天平——这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计量工具被顺理成章的引入了课堂,当我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答案昭然若揭。此时的孩子已然体会到,当我们无法用双手很准确的感受出轻重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从而完成预设目标中的通过实践,让孩子体验具体比较轻重的方法。

  操作中提升:我为幼儿提供了三组操作材料,第一组:乒乓球和实心球,第二组:花片和积木,第三组:实心球和绿球,请小朋友比一比它们谁重,谁轻?并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接下来比较和讨论这三个物体轻重,初步理解轻重的相对性,并进行3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最后延伸活动进行5个物体重量的正、逆排序练习。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1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经典]中班教案07-28

【精选】中班教案07-29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经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