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集锦(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大班科学教案《给水搬家》
活动目标:1、 喜欢与同伴合作,表述观点。
2、 能够自主的探究活动,丰富生活经验。
3、 学会对科学的探究态度,体验操作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1、背景知识:
2、物质材料:水、针头、勺子、布、海棉
3、活动铺垫:幼儿知道搬家用意
活动与指导:
一、教育要求
1、 本次活动老师的作用,重点放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探究精神,关注幼儿自然表现。
2、 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反映,发现问题 ,随时采取相应的活动帮助幼儿找解决的办法。
3、 保证幼儿充分自主的活动,体现每个幼儿和的成功。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让幼儿了解搬家公司是做什么的。
2、引导幼儿说出搬家时应该把旧家所有的家具搬到新家里去。
3、强调搬家时应该是小心翼翼的。
4、和老师一起玩游戏《给水搬家》。
(二)发现问题
1、老师给幼儿出示一个空碗和一个装水的碗,让幼儿想办法将那个碗里的水搬入空碗中。
2、幼儿发表意见,发现直接将水倒入是最快的办法。
(三)设想结论
1、玩游戏前让幼儿讨论,设想这些材料中哪种搬的'又快捷而且不洒水,哪种搬的最慢而且会洒很多水。
2、幼儿将讨论的结果说出来,并说明为什么?
(四)解决问题
1、 引导幼儿说出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哪种材料是搬的最快的,哪种是搬的最慢的。
2、 教师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玩《给水搬家》的游戏。
3、 强调让幼儿用计算次数的记录方法,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
4、 操作要求:
(1)每组选一个记录员,其他幼儿 当操作员。
(2)操作员要小心翼翼的给水搬家,应该及时的将操作结果告诉记录员。
(3)记录员要认真观察操作员并将操作员操作的结果准确及时的记录下来。
5、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分组指导。
(五)汇报研究结果
1、 操作完毕后每组选出一名幼儿把共同研究的结果汇报一下,并提示同组幼儿是否有补充,其它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这组发问。
2、 和设想的结果比较是否一样,再按实验的结果把它改正过来。
§关注点:a给孩子动手操作和发表结论的机会与时间。
b让幼儿材取多种方法对结论进行记录,能够根据操作记录进行总结。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昨天晚上,我掉了一颗牙齿,爸爸说我长大了,老师你小时候掉过牙吗?我接着他的话题告诉大家:“老师小时候也掉过牙。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些变化,说明自己长大了,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小时候的相册、小时候的衣物、玩具、以及用过的物品,孩子们对我带来的物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老师你小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老师你小时候吃过麦当劳吗?”“你是怎么变成老师的呢?”这些充满童真的问题一下子让我和孩子们的心贴得很近,在这个有关成长的话题中,我们共同分享成长的经历,体会着爱和感激,体会着共同成长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与老师分享成长的经验,让幼儿感知成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2、培养幼儿爱老师、爱家人的情感,愿意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感受。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交往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录音机、老师小时候的衣物、老师小时候吃过的食物、老师小时候的相册展板、老师小时候的玩具、录有游戏音乐磁带的一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幼儿了解老师小时候的故事的愿望。
听《大风车》的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大风车里的歌曲。
听听《小喇叭》节目的片头曲,
《小喇叭》的节目是老师小时候最喜欢听的广播节目,老师小时候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
二、观察感知老师小时候的`照片、玩具、衣物、食品。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
和幼儿讲一讲,说一说,鼓励幼儿试穿老师小时候的衣服、玩一玩玩具、尝尝老师小时候的最喜欢吃的东西,说说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
师幼互相交流,分享成长的经验。
三、集体交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尝到的、最喜欢的东西。
请小朋友说说刚才看到了些什么?玩了些什么?最喜欢什么?
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物件,老师有针对性地讲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幼儿分享。(例如偷吃薄荷糖、儿时表演新疆舞、万花筒、小人书等故事)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趣事。
四、师幼访谈:
幼儿向老师提问,了解老师小时候更多的事情。
预设问题;
1、老师你小时候穿什么鞋子?
2、老师你小时候是剖腹产,还是顺产呢?
3、老师你小时候穿什么衣服/
4、老师你小时候吃麦当劳/
5、老师你小时候住什么样的房子?
6、老师你小时候家里有没有电视和空调?
7、老师你小时候玩什么玩具?
五、师生一起玩童年的游戏随音乐玩老师童年的游戏。“找朋友”、“丢手巾”、“摸瞎瞎”等。
活动反思: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而且令他们感兴趣的事件作为教育内容,使这个活动进行得轻松有趣,在活动中我关注了三点:一是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的轻松氛围,让他们敢于发问、踊跃表达。二是良好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巩固,活动中经常听到的笑声,说明了这两种关系是融洽的、和谐的。三是师生间积极有效的互动,这主要体现在师幼访谈这一环节,幼儿因为对老师的童年生活好奇而发问,老师将问题接住又抛出,引发幼儿对他们的童年和老师的童年的一种比较,为他们感知成长搭建台阶。
不足之处是:
1、材料投放中,老师小时候的衣服和照片不足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还应在内容和形式上作适当的调整。
2、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的关系,老师在充分准备的同时还应该更关注孩子们即时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做出回应。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2.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3.让幼儿学会分工合作,爱护建构材料和建构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花片、插塑;
2.活动前,带幼儿到社区的街道参观。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活动:
师:平时,我们上学、放学经过社区时,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幼儿说一说街道中有什么,如:房子、花圃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
1.师:街道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建构呢?
2.幼儿分组讨论,学习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点的插塑来建构,如炮筒;游乐器械就可以用童乐高来建构,等等。
三.幼儿建构,教师指导1.幼儿自由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建构。
2.教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情况,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
3.指导幼儿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进行建构。
4.让幼儿将搭好的物体摆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师讲评、结束
1.幼儿自评、互评游戏情况。
2.教师根据幼儿选择建构材料进行建构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次游戏的要求,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大脚丫跳芭蕾》中的舞姿,感受其夸张、线条流畅的表现手法。
2、学习用扭扭棒编织袋摆出跳舞的动态,表现姿态优美的芭蕾舞者。
3、体验制作与粘贴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舞蹈视频,天鹅湖音乐,白色编织袋,扭扭棒。
活动过程
一、回顾绘本《大脚丫跳芭蕾》
师:孩子们,你们看她是谁?(贝琳达)
师:是的,这是我们读过的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我们都知道贝琳达非常爱跳舞,她每天都去舞蹈学校,认真地练舞。她跳舞的时候舞姿优雅脚步轻巧灵活。
二、欣赏芭蕾舞视频
问:唉,孩子们你们看过芭蕾舞吗?
那接下来徐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芭蕾舞视频请小朋友认真仔细看哦!
问:孩子们这段芭蕾舞视频美吗?那他美在哪呢?(衣服、舞姿优美、造型):是的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他们的衣服很美裙子就像蛋糕裙一样,还有他们手和脚做出来的动作也是非常的美。
问;是呀,贝琳达也和这些芭蕾舞者们一样摆着各种各样的'造型,那让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的这些造型。
那除了这些造型外,你们还能摆出和他们不同的造型吗?
师:哇你们都做的非常棒。唉,刚才徐老师发现他摆的动作非常美,你上来做给小朋友看看。你们觉得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他的优美舞姿留下来。(拍照、录像等)
三、表现芭蕾舞人
1、介绍创作工具
今天,徐老师能用不的方法把他保留下来。你们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编织袋)是的,这是我们萧江特有的编织袋我可以用它来做芭蕾舞者的衣服。
2、介绍扭扭棒的用法
这是扭扭棒,我手中有长的和短的扭扭棒那我们就用短的来做他的手长的做他的脚。我们做的时候要弯一弯扭扭棒让他的手和脚能够有各种的变化。
你们看,是不是一个芭蕾舞者就出来啦!好看吗?那你们想不想试试?
四、学一学
1、那接下来你们来试试开动你们的脑筋动手做一做,在你们的身后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材料了。
要求:在做的时候不推挤,要互相谦让,不可以离开自己的位置如有需要请老师帮忙的可以举起你的小手。
2、比一比,谁的芭蕾舞姿优美、独特。
3、展示幼儿作品,评一评同伴表现的不同姿态。
4、提出进一步作画要求:用重叠的方法再创作多个芭蕾舞者。
5、装饰:用闪光粉装饰背景
结束:小朋友你们听,音乐响起来了你们看灯光也亮起来了,那让我们一起去参加舞会吧!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内容:古诗《绝句》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幼自由交流认识的飞禽引入课题。
2.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幼儿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二、展开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三、结束
幼儿自由朗诵学过的古诗。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反义词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反义词
一 活动目标
1、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2、发展幼儿思维敏捷性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3 、学会正确运用反义词
二 活动准备
1实物:娃娃,书,糖,药
2多媒体课件
三 活动过程
1、通过实物引导幼儿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1)出示宝贝盒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宝贝盒,里面住着很多对好朋友,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摸宝贝。
(2)请幼儿观察比较老师和小助手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高矮,长短。
师:像高矮,长短这样意思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教师与幼儿以摸宝贝的方式,利用实物,各种器官,理解什么是反义词。
如娃娃,引导幼儿说出大小;如书,引导幼儿说出厚薄;如听拍手速度,引导幼儿说出快慢
3、请幼儿说说自己还知道什么反义词。
4、利用幻灯片图片,玩游戏“找相反好朋友”。并让幼儿用反义词正确表达
5.师幼互动游戏“和我说的做的不一样”,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6.带小朋友出去找反义词。
师:总结:小朋友们,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义词,那现在老师带你们出去找反义词,看哪个小朋友找到的反义词最多。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孔越多,喷泉喷得越低;孔越少,喷泉喷得越高。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一样大小的瓶子、瓶盖(孔的大小相同、数量不同)、大小粗细相同的针管、水、水盆、地毯、报纸、记录表格、抹布。
2、幼儿经验准备:会玩喷泉。知道用力大,水喷得高;用力小,水喷得低。
三、活动过程:
(一)一个孔和两个孔的喷泉哪个喷得高?
1、提出问题:
幼儿充分体验玩“喷泉”的乐趣,并提问:“一个孔和两个孔的喷泉哪个喷得高?为什么?”
2、幼儿猜想并记录:
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实验验证: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并给以适时的支持与帮助。
预想与对策:
(1)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倒:帮助幼儿发现操作技巧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没有注意到要进行比较才能分辨出哪个喷泉的水柱喷得高: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指导幼儿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轮流使用操作材料,边操作边观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操作感知孔越多,喷泉喷得越低;孔越少,喷泉喷得越高。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3、结果与讨论:
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现和感受,获得一个孔的喷泉喷得高、两个孔的喷泉喷得低的经验。
(二)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高?
1、提出问题:出示三个孔的喷泉,并提问:“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高?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低?为什么?”
2、幼儿猜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
3、实验验证:(预想与对策同上)
4、结果与讨论:
知道一个孔的喷泉喷得最高、三个孔的喷泉喷得最低,并能够归纳出孔越少喷泉喷得越高、孔越多喷泉喷得越低的新经验。
(三)游戏:看谁的喷泉能喷到报纸上
(四)活动延伸:怎样才能使喷泉的水喷得更高?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知道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知道常见的蔬菜水果可食用的部分是植物身体的哪个结构。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植物的身体结构”组图;“苔藓、蕨类”图片;“哪个部分可以吃”组图。
活动过程
组织谈话,鼓励幼儿讨论人类和动物的身体结构,导入主题。
——请认真看看你们的身体,你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你家有养小动物吗?小动物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小朋友们对人和身边小动物都很熟悉,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样很熟悉的东西,但是我们却不一定能够说出它们的身体结构,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组图“植物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了解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1.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说说植物的身体结构。
——植物是我们身边很熟悉的东西。这是一株西红柿,请你认真观察,说说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这是什么植物呢?(花生)
——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2.教师操作课件,逐一呈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小结: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出示图片“苔藓、蕨类”,帮助幼儿了解并不是所有植物的身体结构都由六部分组成。
——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吗?
——植物多种多样,有些植物的身体结构只包含了六部分中的几个部分,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是什么植物?猜猜它由几个部分组成?
小结:苔藓、蕨类等植物一般由根、茎、叶三个部分组成。
出示组图“哪个部分可以吃”,引导幼儿识别日常所吃的食物属于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用实物替代)
——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猜猜它是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呢?
小结: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不一样。比如红薯、土豆吃的是它们的根;莲藕、甘蔗吃的是它们的茎;白菜、空心菜吃的是它们的叶子;花菜、西蓝花吃的是它们的花;橘子、西红柿吃的是它们的果实;花生、瓜子吃的是它们的种子。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去果园、菜园,引导幼儿观察水果、蔬菜,进一步扩展关于植物的认知。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角色之间的情感,感受爱动脑,乐于助人的乐趣。
2、观察并讲述小兔利用小红伞帮助同伴的过程,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挂图、实物雨伞一把。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雨伞,帮助幼儿进行合理想像,说说雨伞有什么用处。
(1)你们看老师给你带来了什么?(一把雨伞)
(2)雨伞有什么用处呢?
2、观察理解挂图内容。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看一个有关雨伞的图片。
(1)出示挂图一,请幼儿仔细观察。
①图上有谁?这天的天气怎样?可能要怎样?小兔子想出门应该带什么呢?
②小结。
(2)出示挂图二。
①小兔子来到了什么地方?它碰到了谁?小刺猬想吃树上的果子,可它怎么也摘不到,小兔子是怎么帮助小刺猬摘到果子的呢?
②小结。
(3)出示挂图三。
①小兔子告别了小刺猬,它又来到什么地方?小兔子在蘑菇地玩者,突然它发现了谁?小兔子想逃走,但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请小朋友给想想办法,小兔子怎样才能躲过大灰狼呢?
②小结。
3、小结。
小兔子用自己的小红伞帮助了小刺猬摘到果子吃,也帮助了自己躲过了大灰狼的视线。
4、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幼儿仔细倾听。
5、幼儿结伴进行讲述,教师注意倾听,指导幼儿讲清楚主要情节的发展过程。
6、请个别幼儿在大家面前讲述。
7、启发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师:刚才小朋友们讲的都很好,那么小朋友你们动动小脑筋给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8、情感体验,你们喜欢图片中的谁,为什么?
活动反思:
根据《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描述简单过程,发展幼儿表达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创设了尽情表达的氛围,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始终以鼓励的言行让幼儿大胆想、大胆说,始终以赞许的口吻激励幼儿,幼儿在我的.鼓励下思维开阔了,也不拘束了。
幼儿有了尽情的表达内容,我注重了让幼儿主动观察图意,注重幼儿经验的构建和指导,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讨论交流。我还应用了遮眼法、谈活法、讨论法,提高幼儿的思维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的习惯。
用肢体语言帮助幼儿尽情表达,好动、好奇、好模仿是幼儿的特点,要幼儿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看图、思考是难以做到的,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在讲述时,加以自己的创造的情景表演,也使活动具有趣味性。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生长绳和生长卡的制作方法,感受自己在渐渐长大。
2、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在制作活动中主动语同伴合作。
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长感到高兴。
活动准备
1、搜集每位幼儿出生时及入园时的身高、体重记录表。
2、上课前教师为孩子准备生长绳和生长卡。
3、活动前请家长告诉孩子他们出生时的身高语体重。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看身高、体重的记录表,感受自己在长大。
(1) 教师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出生时的样子。
(2)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交流,幼儿感受自己刚出生时的弱小。知道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都有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启发幼儿学习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记录下自己的变化。
(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激发幼儿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的兴趣。
(2) 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变化呢?
(3)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制作生长绳。
(4) 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如何制作成长卡。
3、 教师组织幼儿制作生长绳和成长卡。
4、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制作好的生长绳和成长卡。
教师启发幼儿学习交流心中的感受,为自己和同伴感到高兴。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欣赏图片,感受城市、乡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通过辩论,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了解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差异,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活动准备
城市图片与乡村图片各一;活动教具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看看是谁?(两只老鼠)一只老鼠住在城市里,所以我们叫它城市老鼠,一只老鼠住在乡村里,所以我们叫它乡村老鼠。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今天,他们要请我们到他们住的城市和乡村去看看呢!
(二)欣赏城市与乡村的图片
逐一出示城市的图片和乡村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这两张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三)分段讲述故事,在辩论的形式中理解故事内容
1、用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幼儿想象故事内容
一天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住腻了现在的生活,它们想交换一下:城市老鼠到乡村去生活,乡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讲述故事第一段,幼儿讨论
城市老鼠喜欢乡村的生活吗?为什么?(乡村虽然美丽,但它吃得住得都不习惯)
3、讲述故事第二段,幼儿再次进行辩论
(1)乡村老鼠喜欢哪里的生活吗?为什么?(城市里虽然住得舒服,但太不安全了)
引导:乡下老鼠为什么紧紧拽着城里老鼠的胳膊?它怕什么?
4、讨论:为什么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都想回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他们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
(四)通过分组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
你喜欢城市的生活还是乡村的生活?为什么?(请幼儿自己作选择,喜欢城市的小朋友为“城市队”,喜欢乡村的小朋友为“乡村队”)
师小结:其实城市和乡村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之处,每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就习惯了这个地方的生活了,这就要看我们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只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那就能过得开心、舒服了,你们说对吗?
(五)结束
我们都住在xx这个地方,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了,但是到底这里有什么好的地方吸引我们呢?
逛逛我们的乡村,找找我们乡村美丽的地方吧!
附:
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
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过腻了现在的生活,想交换一下:城市老鼠到乡村去生活;乡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
城市老鼠来到乡村,立即被眼前的美景看呆了:太阳公公正对着它咪咪笑!小鸟对着它喳喳叫,好象在说:“欢迎,欢迎!”果园里长着大大的果子;草地上开着美丽的鲜花;稻田里长着绿油油的麦苗。一阵风吹来,新鲜的空气让城市老鼠觉得全身都舒畅:“啊!真舒服呀!”来到乡下老鼠的家,乡下老鼠非常高兴。它搬出了稻谷、玉米、土豆......好多好吃的,对城市老鼠说:“兄弟快请坐,放开肚皮吃吧,这里有的是食粮。”城市老鼠捧起玉米啃了啃,皱者眉头说:“兄弟,太硬了!我都吃不习惯呀!还是让我带你到城市里去走走看看吧!”
乡村老鼠跟着城市老鼠来到了城里。呀!城市真漂亮: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城市真热闹啊:来来往往的汽车和人们、滴滴答答的喇叭声和人们嘻嘻哈哈的吵闹声。乡下老鼠心想:真厉害呀!它们竟然能建起这么高、这么多、这么漂亮的高楼大厦,真了不起!乡下老鼠正准备大摇大摆地往马路上走,城市老鼠一把抓住它说:“小心,有车!”这时,车子“唿”地一声从它们眼前开过。乡下老鼠吓得直发抖,紧紧地拽住城市老鼠的胳膊。城市老鼠拍拍它的肩膀说:“别怕,别怕,跟我走!”不一会儿,它们来到城市老鼠的家。乡下老鼠看得眼睛都发直了:“哇!好气派呀,还铺着地毯呢!”城市老鼠说:“走,咱们到餐厅里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好吃的。”走进餐厅,只件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谗得乡下老鼠直流口水。它正要咬一口红苹果,突然主人走了进来。城市老鼠一下子躲进洞里,对着吓呆了的乡下老鼠直叫:“快,快,快躲起来!”乡下老鼠急得团团转,连滚带爬地躲进了洞里。
乡下老鼠吓得忘记了饥饿,它用发抖的声音说:“我还是回去吧,我不吃了。乡下平静的生活比较适合我。这里虽然有豪华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紧张兮兮的,倒不如回去过的快乐!”说完,乡下老鼠便离开城市回乡下去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经典)07-25
(经典)大班教案08-08
大班教案(精选)08-06
大班教案【经典】08-07
大班教案【精选】08-01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精选)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