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
2.通过制造“下雨”的活动情境,感受想像与创造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提问:雨从哪里来?
请孩子自由介绍自己准备的一些材料,叫什么名称?
二、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
师:你能用自己准备的材料,把水变成雨,从上面落下来吗?。
三、幼儿分头进行操作尝试,探索人工降雨的各种办法。
1.可乐瓶降雨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的`盖子,向地上喷射雨。
2.吸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喽!
3.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洒“雨”。
4.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喽!
5.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就是大雨。
四、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
五、和好朋友交换“降雨”材料,尝试用其他的方法也来下一场人工雨。
1.鼓励幼儿寻找不同的材料,变换不同的方法去制造降雨效果。
2.幼儿玩水过程中提醒孩子不要把水洒到其他小朋友身上、头上等,懂得在稍微空旷一点的操场四周进行“下雨”。
六、给四周的植物、花草浇水。
师:草坪上的小草、小花、大树等等植物都口渴了,我们也给它们洒一点“雨水”,让它们喝个饱,快快乐乐地成长哦!
活动反思
在探索时,提供的材料较多,大部分幼儿都没有一一尝试,当他们听别人把方法讲出来时,个个都争着说,我没有玩我还要玩,这时课堂气氛有些乱。
但在探索过程中既然玩得开心,较井然有序,在活动中没有一个幼儿把衣服弄湿,看来,这样的活动还是受幼儿的欢迎的,也就是说如果是幼儿真正喜欢的事物,他们做起来是很投入的,这也提醒我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不要只顾课本,应该更多的从幼儿的需要出发。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幼儿初步感知红、黄、蓝三种颜色。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颜色,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3、能心情愉悦的参加活动,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指偶。
2、各色操作材料。
3、塑料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红、黄、蓝指偶,并匹配与之相对应颜色的物体。
1、颜色王国可热情了,他们呀今天要来和我们玩一个游戏。(出示三种颜色)看!哪个颜色宝宝来了?(红色)嗨!你们好,我是红宝宝。我呀,今天要找和我一样红色的好朋友。红苹果、草莓、鞋子。进行匹配,并讲述:红苹果和红宝宝是好朋友。
2、出示黄衣裤,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猜可能是哪个颜色宝宝来了(打招呼)嗨!你们好,我是黄宝宝。我呀,今天要找和我一样黄色的好朋友。黄香蕉、梨子、树叶、蓝气球。进行匹配,并讲述:黄香蕉和黄宝宝是好朋友。
3、这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它想和什么颜色宝宝做朋友?出示蓝色,打招呼。嗨!你们好,我是蓝宝宝。出示各色朋友,这么多的好朋友来了,那谁是蓝宝宝的好朋友?蓝小鱼、小花、红萝卜、黄玉米进行匹配,并讲述:蓝小鱼和蓝宝宝是好朋友。
二、出示分组材料,送礼物。
呀,红宝宝、蓝宝宝、黄宝宝都跑到我们的衣服上去了,我是蓝宝宝。应该和哪个做好朋友?
你们的是什么颜色宝宝?幼儿分组送礼物配对。
红宝宝说: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快过来吧!
检查幼儿操作的结果。
三、游戏:颜色变变变
出示塑料瓶:红宝宝要和小朋友玩变魔术的游戏。它呀躲到了瓶子里,你们看到红宝宝吗?没看到红宝宝,我们呀用力的摇摇瓶子,你看,水变成什么颜色了?
在你的瓶子里也躲着一个颜色宝宝,摇一摇你的'瓶子,把你的颜色宝宝请出来。(放音乐)
红宝宝在哪里?黄宝宝在哪里?蓝宝宝在哪里?幼儿相应的举起手中的瓶子。
我们一起带着你的颜色宝宝到外面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科学教案 篇3
科学活动:蛋宝宝
设计意图:蛋是幼儿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好教材。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与蛋宝宝做游戏——发现蛋的特点——找出鸡蛋和鹌鹑蛋的异同点——尝蛋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
2、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鸡蛋、鹌鹑蛋若干,母鸡和鹌鹑图片各一幅,小花若干
活动进程:一、寻找蛋宝宝并与蛋宝宝做游戏。
二、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外形特征。
提问:刚才是怎样与蛋宝宝做游戏?
蛋宝宝为什么可以滚动?搓蛋宝宝时有什么感觉?它们的妈妈是谁?
三、游戏:给蛋宝宝送红花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蛋宝宝?为什么?
四、找出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问:鸡蛋与鹌鹑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都有蛋黄和蛋白、蛋壳,都是椭圆形,都有营养,都可以进行孵化。
鸡蛋与鹌鹑蛋的不同之处:大小不同,蛋壳上的花纹不同,妈妈不同,孵化出来的宝宝不同。
五、自己剥蛋壳并品尝蛋宝宝。
延伸活动: 区分熟蛋和生蛋。
科学教案 篇4
大家好!我是琦琦,我有一个好朋友新新,今天我邀请新新来家里作客。妈妈和阿姨在厨房做饭,我们俩好奇地跟进去东张西望,发现厨房里有好多神奇的东西,有咸咸的盐,酸酸的醋,鲜味的鸡精,还有甜甜的白糖……妈妈和阿姨真了不起,可以用这些神奇的材料做出美味的饭菜。
这时,妈妈看到我们好奇的神情,笑眯眯地走过来告诉我们,厨房里有些材料可以表演“火山喷发”的奇幻现象。不会吧?我和新新一点都不相信。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火山喷发的时候有许多红色的东西向天空喷射,很高很高的,还有红色的东西像水一样顺着山坡流下来。在家里能看到火山喷发?不可能吧?
妈妈说只要找到小苏打、白醋和洗涤灵,就可以做出“火山喷发”。太神奇了,我们决定动手试一试,看看妈妈说的是不是真的。
1.妈妈为我们准备材料:白醋、洗涤灵、小苏打、杯子。
2.先在杯子里倒入小苏打。
3.然后再倒入洗涤灵。
4.最后把白醋倒入装有小苏打和洗涤灵的杯子里,你们觉得我们会做出“火山喷发”的奇幻现象吗(图5)?
5.看! “火山喷发”成功了,是不是很神奇!
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试一试哦!妈妈悄悄地告诉我们“火山喷发”的秘密呢:因为小苏打里有碳酸氢钠,白醋里有较多的醋酸,两者放在一起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了像火山喷发一样的现象。洗涤灵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能够让产生的白色泡沫坚持一段时间。教育热点问题,结合园内活动,传播教育理念,如邀请家长参与的各类节庆活动等等。
2.谋求家园共情的家长会邀请方式新路。由幼儿设计邀请函,规范邀请方式及邀请礼仪,并由幼儿全程参与签到、成果展示等环节。如在邀请函上留出由孩子自己“书写”的图话,鼓励孩子用一定的邀请礼仪邀请家长,并请家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回馈等等。这样,家长会的邀请过程充满了亲子间的情感互动,也体现出幼儿园的用心,使家长对家长会充满了期待。
3.实践家园一体的家长会组织模式创新。让家长唱主角,变换家长会组织形式,引导家长从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发展情况,互相交流互动,共同探讨教子策略。
例一:教学汇报型——重点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
在学期中、末,以公开课的形式,向家长汇报教学情况,展示孩子全面素质,多以主题展示、整合活动汇报的方式进行表现。
例二:专题讲座型——重点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特色课程等等。
在幼儿入园、毕业及主题活动开展时,按年级或班级召开家长会,邀请专家或家长就某一领域、某一主题传授知识,解疑答惑。
例三:成果展示型——重点让家长了解某一阶段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每位家长来开家长会最想看到的是自己孩子的进步和提高。我们每学期都会结合“家长开放日”活动,把家长请进来,通过节目表演、作品展览等形式展示孩子们的成长。力争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并设计亲子互动、家长点评等环节,最后合影留念,保存在幼儿成长档案中。适合在期末、六一、庆新年等活动时开展。
例四:情景再现型——重点引导家长探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问题。
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表演或视频播放,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来,请家长们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把好的家教方法推荐给广大家长,促进家教的健康发展。适合在某一阶段遇到问题时运用。如“怎样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中,通过家长之间、家幼之间、师幼之间展示不同场景的行为方式,达到点明主题、引发思考、达成正确共识的目的'。
例五:游戏互动型——重点让家长体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感悟孩子的学习特点,密切彼此的情感交流。
通过亲子游戏使幼儿园、家长最大限度地拉近距离,间接感悟,进行感情交流、观念碰撞和方法沟通。
组织实施,营造“场”的效应
1.环境“场”。根据家长会的主题内容精心策划布置会场环境,使家长进入幼儿园,就能从周围环境中感受到隐含在环境中的“气场”,受到情感渲染。如会场周围布置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展,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欢迎词,滚动播放幼儿的日常活动,不同的座位摆放以便于家长讨论交流等等。
2.情感“场”。提前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征求家长意见,邀请家长代表分享科学育儿经验,鼓励家长提前准备讨论内容,在情感上期待家长会。
例:小班家长会——“迈出成长第一步”
1.热身环节。幼儿协助教师迎宾,提醒家长签到,家长自由选择座位,欣赏孩子日常生活及作品展示PPT。
2.活动过程。破冰游戏“盲人行走”:通过游戏营造轻松的气氛,体验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和鼓励。
引出话题:欣赏幼儿初来园和现在的影像资料,通过对比感受幼儿成长变化。
互动交流:自由交流分享幼儿入园前后的变化,感受孩子的成长。
情境表演:“牵着蜗牛去散步”,通过家长和孩子的情境展现,引发思考“我们如何帮助幼儿迈出成长第一步”。
精彩分享:请两名家长以PPT形式分享孩子入园过程的成长感悟。
话题聚焦:讨论“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能够做什么?”以达成为了孩子的成长,家园携手,形成合力。
主题升华:家长写下对孩子们的祝福和心愿,共筑“爱心墙”。
成立家长委员会,颁发聘书,致辞。
活动结束:合影留念。
家长会的创新实施,增进了幼儿园与家庭、老师和家长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家长参教的主动性,形成了家园合力,受到了家长的广泛好评。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下午起床,仁雅在喝水时随口说了一句“好热呀”,浩新小朋友马上对我说:“你用嘴多吹一下就不烫了。”我问孩子们:“你们还有没有办法使我这杯热水快点变冷?”孩子们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办法。幼儿在这方面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其实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因此我设计这一活动来引领幼儿运用各种办法让热水快点变冷,关注、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探究热水快点变冷的秘密。
2、乐意参加科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杯子,内装有热水;
2、温度计(6)、冰块、冷水、扇子、筷子、空杯子、脸盆(内装有冷水)、毛巾等;
3、“热水快点变凉”实验操作记录大表、每组一张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猪喝水》故事导入,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能让热水快点变凉些?
(1)组织幼儿讨论,让热水变凉的快捷方法。
(2)请幼儿一起来分享交流经验。
2、教师,找出生活中易于操作的方法,记录在“热水变凉”的实验操作表中。
(1)引导幼儿猜想:提出问题:哪种方法可以让热水的温度降的最低呢?
(2)请幼儿分别在并记录表中记录。
二、操作部分
1、操作材料,幼儿分组进行“热水变凉”的实验操作。
(1)操作材料,请幼儿商量,每组选用其中一种材料进行实验。
(2)教师讲述实验操作的要求。
(3)实验在3分钟内让热水快点变凉。
(4)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计时,3分钟后停止实验活动,请每组幼儿来测量热水降温的度数,并记录在卡片上。
2、交流分享,讨论“热水变凉”的实验结果,并记录在实验操作表中。
(1)请幼儿观察:实验后,哪组热水温度降的是最低的?并记录在操作表中。
(2)集体讨论:为什么这种方法能使热水凉的快?
三、结束部分。
教师:
(1)小朋友帮助小猪找到了能使热水最快变冷的方法,小猪在这里要谢谢小朋友。
(2)如果使用不同的降温方法,热水降温的速度也不同。我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后,要学着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操作用具,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外可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
学习这一课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题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题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的总是对幼儿来说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再观看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和纪录片,幼儿会很透彻地理解“白色污染”。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儿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3、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观看,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3、在活动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4、白色污染图片及光盘。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幼儿自由发言:我带的是小杯子,喝水用的;我带的是一辆小汽车,玩游戏用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带来的这些世界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自然引出课题。
(二)引导出现
1、在活动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
(三)交流讨论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学习用塑料制品。
3、电器产品中的塑料制品。
(四)情境设计
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环境的重要杀手,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初步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
首先祟塑料大棚模型,再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活动和观看光盘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五)活动延伸
1、创造环境,在活动区多投放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巩固对塑料制品的认识。
2、在活动室张贴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动员幼儿带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体验“白色污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绝“白色污染”。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自制墨迹图进行创造性想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2、利用辅助物在墨迹上进行拼砌,发展编讲能力。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教师曾示范制作墨迹图,以引起幼儿操作和想像的兴趣。
2、白纸、颜色水、辅助物、铺垫的桌布。
活动过程
1、自制墨迹图,引起幼儿兴趣。
(1)回忆墨迹图制作的方法。
(2)提出制作墨迹图应注意的.事项。
(3)幼儿自制墨迹图,教师巡回指导。
2、根据墨迹图上的墨迹进行想像。
(1)启发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墨迹图像什么,并说出想像依据。
(2)转动墨迹图,变换角度看看它还像什么?鼓励幼儿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3)教师小结:从不同角度看墨迹图,它所表现的内容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3、利用辅助物丰富墨迹图后进行编讲。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辅助物在墨迹图拼砌,使画面更完整、更丰富,并提出讲述要求,如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或在什么地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等。
(2)请幼儿根据丰富后的墨迹图进行编讲。
4、向同伴或老师讲述自己图画中的小故事。
将幼儿制作的墨迹图布置在语言区中,引导幼儿与同伴的墨迹图组合在一起,编出一个更好听的故事。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水上各种各样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
2、对船在水上行驶感兴趣,能想办法使纸船在水面上行驶。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船儿水上行》、幼儿自折牛皮纸纸船、装满水的脸盆、磁铁、橡皮筋、肥皂片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回忆观船情景:
――“上次我们到江边(或河边)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
2、看图交流认识:
出示教学挂图:
――“图片上有什么?它们是些什么船?”
“船是靠什么向前行驶的'?”
“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
“你还乘过什么船?乘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喜欢这些船吗?为什么?”
幼儿可就以上问题讨论后作相应的回答。
3、纸船水上行实验:
出示幼儿自制的纸船:
――“小朋友做了许多纸船,这些船也能在水上行驶吗?”
“你有什么方法让它们行驶呢?”
幼儿做纸船水上行驶实验。
幼儿交流并演示操作方法和实验结果。
教师在水槽演示“肥皂动力船”实验:
在纸船的船尾剪一豁口,将肥皂片夹在豁口中,肥皂可减弱船后的张力,船会被推向前行。
幼儿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让纸船在水上行驶。
科学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通济桥是金华一座历史悠久的拱桥,为金华这座城市江南和江北交通路线提供了方便。也是金华人走的最多的一座桥对于孩子来讲当然不陌生,但是虽然孩子们经常会从上面经过,对于它的历史却并不知道,家长们平时也不会对孩子有金华本土文化的教育,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加了解金华的历史文化,更加热爱家乡,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美丽的通济桥》。在活动开始之前,我让孩子自己先去了解通济桥,通过走走看看摸摸先积累一些经验,这样有利于开展活动,幼儿的学习也能更加的主动。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桥梁的一些主要特征,知道通济桥的历史背景和作用。
2.体验活动参与的快乐,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几座著名桥梁的图片(最后是通济桥)
通济桥的`图片及资料,课前幼儿参加过通济桥。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桥梁图片,找找美丽的通济桥。
1、今天老师带了很多桥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桥梁,看看能不能找出自己认识的桥。
2.出示各种桥的图片,这是什么桥?你们认识吗?
二、认识通济桥
1、你怎么知道这是通济桥?它和前面那些桥哪里不一样?
2、通济桥坐落在哪个城市?架在什么江上?
3、欣赏通济桥的图片并讲述它美丽的传说
4、美丽的通济桥对咱们金华人有什么么作用好处呢?
5、欣赏通济桥各个年代的图片,介绍通济桥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大家一起讨论通济桥给我们带来的作用
三、说说家乡的桥
1、金华的婺江上有很多桥,除了通济桥你还知道有哪些桥?
2.欣赏家乡更多桥的图片,并简单介绍。
四、肢体模仿:家乡的桥。
1、请幼儿在音乐声中,用各种肢体胆子模仿桥的造型,鼓励组合造型。
2、部分幼儿做小船,部分幼儿模仿桥,进行钻洞的游戏。
五、活动延伸
1、平时让幼儿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的的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的家乡——金华。
2、家园共育:参观家乡的桥,搜集各座桥的资料,了解桥的历史。
3.领域渗透:艺术领域让幼儿画画通济桥,科学领域让幼儿搜索桥为什么不会塌。
4、环境创设:布置“家乡的桥”主题墙,搜集照片或图片张贴并介绍。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 亲近自然,培养发现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 找昆虫、放昆虫,培养爱心。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把幼儿分成5—8人一组。
(2)每人一个动物头饰,一只小纸盒或胶卷盒。
特别提醒:
1、事先和农民联系好,以免活动时受到阻碍。
2、田野的周围没有大河和深水塘,尽量离居住区近一些,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活动过程:
1、幼儿每人戴一个动物头饰,拿一只小纸盒。教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这些小动物要自己去寻找食物,我们的食物就是草地上的小昆虫,老师要看看哪些小动物本领最大,能找到食物。
2、每组幼儿在组长带领下去寻找小昆虫。
特别提醒幼儿:
1、为了保证安全,各组应共同商量,集体活动,千万不可一人单独行动。
2、要爱护小昆虫,捕捉时小心,不可把小昆虫弄死。
3、幼儿以教师为中心围成圈,每一组先互相交流,观看各自找到的`食物。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站到圈中间,以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我们找到的食物是××”。教师对找得多、说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奖励。
4、教师带头把小昆虫全部放归大自然,同时鼓励幼儿也效仿,并注意不踩死一只昆虫。
活动延伸:
1、幼儿利用双休日继续寻找各种昆虫,然后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2、编一些有关昆虫的儿歌、故事,互相讲述。
3、画“我最喜欢的昆虫”。
注意事项:
1、天气要求:在雨后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泥土稍稍有点湿润,适宜昆虫生活,幼儿容易捕捉到。
2、捕捉螳螂、蚱蜢等昆虫时,注意相互合作,必要时教师可以帮忙,以免幼儿因捕捉不到而失去信心;
3、把昆虫放归大自然时,可能有些幼儿会舍不得,提出要带回家养着。应尽量引导幼儿放归,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可以让他带回家或放到幼儿园自然角饲养,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爱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在活动中也有个别环节由于知识性强而导致部分幼儿难于理解。如何把幼儿掌握知识的环节游戏化,更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将是下一个主题中应探索的课题。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精选)07-28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