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07 08:29:06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通用)科学教案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带壳的动物,初步了解它们的壳有保护自己的作用。

  2、学习独立寻找一些动物的共同特征。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39.

  活动过程:

  一、鼓励幼儿寻找图中几种动物的共同特点。

  1、出示挂图:请小朋友看看这张图上有哪些动物,找一找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二、引导幼儿分析、了解带壳动物的壳的作用。

  1、这些动物的壳都一样吗?蜗牛的壳是怎样的`?遇到危险蜗牛会怎样呢?龟的壳是什么样的?壳硬吗?遇到危险龟会怎样?

  2、逐一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动物壳的作用。

  3、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带壳动物的作用:虽然这些动物的壳都不一样,但是它们为什么都会有壳呢?壳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4、观看带壳动物保护自己的图片。讲解壳的作用。

  小结:原来这些带壳的动物可以用壳来保护自己,也可以给自己遮风挡雨,背壳就像是它们的家一样,既安全又舒服。

  三、延伸活动。

  1、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知识,了解更多的带壳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带壳的动物呢?

  2、它们的壳有什么作用呢?

  3、小朋友想了解更多带壳动物的话,回去可以在电脑上再查查看。

  活动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主要 运用探索式教学法,尽量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的孩子们,对生活中各种各样弯弯的东西是熟悉的,也是他们感兴趣的,我想:怎样将抽象的弯弯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让孩子在探索、交流、游戏中去感知各种弯,知道不同的弯有不同的名字?所以设计本次活动“从生活中引入,利用形象的教具帮助理解”,在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的弯:8字弯3字弯。

  2、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制造弯。

  3、运用肢体语言感受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了解特殊的弯;难点:弯折电线创造性造型。

  活动准备

  各种带弯的物品。用来制造弯的.材料。教具(电线围成的蝴蝶和数字8)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1.引出弯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弯弯物品

  3.幼儿相互介绍手中的弯弯。

  4送弯弯回家。

  基本环节

  一·认识特殊的弯。

  3字弯----教师出示教具蝴蝶(幼儿找弯,用手感受弯,用语言描述弯)

  8字弯----教师出示数字8

  二·制作弯

  三·作品分享(数码相机现场拍摄,大屏幕展示)

  四·身体部位上找弯(例如:眉毛、耳廓等等)

  结束环节

  身体造型表现弯(音乐舞蹈)

  延伸环节

  生活中细心观察,寻找更多的弯弯带到幼儿园和朋友分享。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发展小肌肉的协调性。

  2.初步了解使用筷子的礼仪常识。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筷子和握筷歌);

  2.幼儿人手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

  3.三道菜:凉拌三丝、苹果沙拉、腰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要带你们去餐厅用餐。看,这是什么餐厅?(娃娃家餐厅)

  小朋友入座。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1.认识自己的筷子

  师:餐桌上有哪些餐具?我们每人有几双筷子?

  a、观察自己的筷子:它是怎样的一双筷子,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老师引导小朋友讨论、交流。

  b、说说自己的筷子:你是怎样的一双筷子?(木筷子、不锈钢筷子……)

  小结:原来你们拿到的筷子在质地、颜色、造型上都有些不一样。

  2.认识各种各样的筷子

  老师通过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筷子,了解它们的不同的材质和作用。PPT中包括木筷子、竹筷子、不锈钢筷、塑料筷子,儿童筷子、炸油条的筷子。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这么多不同造型、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筷子用餐。

  三、学习使用筷子

  1.食用第一道菜,学习用筷子夹菜。

  a、师:那我们准备好用餐了吗?第一道菜是凉拌三丝,这一道菜里有黄瓜、胡萝卜和莴苣。

  老师交待要求:先把菜夹到盘子里然后再吃,吃多少夹多少。一定要用筷子夹,不能用手拿。

  小朋友食用第一道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用完餐筷子应该放在哪里?你吃的是什么菜?

  小结:小朋友们爱吃蔬菜这样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b、小朋友示范握筷的方法。

  师:谁愿意上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握筷子的方法?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示范:你是怎样夹的?其他小朋友观察。

  c、念儿歌、学握筷。

  师:我把握筷子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是不是这样握筷子的?

  第一遍老师利用PPT边念儿歌边向幼儿展示握筷子的正确方法。师:你们是不是这样握筷子的?我们再来听一遍。第二遍老师及时纠正小朋友错误的握筷方法。

  2.食用第二道菜,练习用筷子夹苹果。

  师:第二道菜是苹果沙拉,要用筷子夹哦。

  小朋友食用苹果沙拉,老师纠正小朋友的握筷姿势。

  师:这个味道怎样?你吃了几块?吃完筷子应该放在哪里呢?

  3.食用第三道菜,通过比赛强化握筷子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第三道菜是腰果。不过,我们要来一个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谁夹得多谁就是第一名。

  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

  师:我们数一数自己夹了几个。看看每一张桌子上谁夹得最多。

  四、评比“用餐小明星”

  师:你觉得今天哪个小朋友是用餐小明星?

  他哪里好?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呢?

  小结:我们在用餐的时候要夹多少吃多少,丕浪费粮食,用餐结束后要把筷子放在盘子上,并且保持用餐安静。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食的来源及制品。

  2、让幼儿知道面食的制作过程,并享受制作面食的乐趣。

  3、教育幼儿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准备:

  泡过的小麦粒,大枣,面包,馒头,麻花及馒头片,胸卡,干净湿毛巾,面板,发面,百宝箱,《大馒头》的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百宝箱,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百宝箱,以神秘的口吻问:“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百宝箱,你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好东西?”“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完一二三的时候再睁开眼睛看一看,”教师一一将麻花、面包、馒头呈现在幼儿面前,启发幼儿说出更多的面食。

  2、观看课件,了解面食的种类。

  教师:“面食大家庭里的成员可真不少,就像小朋友说的有糖包、花卷……老师这里有很多面食的照片,它们到底有谁呢?请小朋友看大屏幕。”播放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面食的'种类。

  3、请全体幼儿品尝馒头片,启发幼儿探索馒头片的来源。

  4、结合课件,欣赏歌曲《大馒头》,了解面食的来源。

  5、出示小麦粒,请幼儿咬开小麦粒,黄黄的麦粒里面有白白的面粉,探索麦粒与面粉的关系及面粉来源于麦粒。

  6、现场演示面食的制作过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重点突出团、搓、揉、压等动作技巧。

  7、幼儿自制面食,将幼儿带入已经布置好的场地,请幼儿自制面食,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将面食做出花样。

  8、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9、游戏:《面粉妈妈找宝宝》。通过游戏巩固所学内容。最后带幼儿出教室。

  玩法:

  分发胸卡,老师扮演面粉妈妈,幼儿分别扮演馒头宝宝、水饺宝宝、包子宝宝和面条宝宝。

  面粉妈妈边作敲门的动作边说:“叮铃铃,”

  所有的宝宝都问:“谁呀?”

  面粉妈妈回答:“我是面粉妈妈呀。”

  所有的宝宝都问:“你找谁呀?”

  面粉妈妈说:“我找馒头宝宝(……)呀。”

  “馒头宝宝”马上到面粉妈妈跟前来,排成一队,面粉妈妈开车带宝宝回家。到家后,幼儿回到座位上游戏重新开始,最后,所有宝宝都上车有妈妈带出教室。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动中,一小朋友拿着手里的香蕉来问我:“老师,这香蕉里面黑黑的、一点点的是什么?”“老师,这个可以吃吗?”我问全班的小朋友:“你们谁知道香蕉里面黑色的小点是什么吗?”有小朋友说:“这一定是香蕉快要烂了,香蕉变了颜色就不能吃了。”马上有小朋友说:“不对,这是香蕉的种子,我爸爸教过我的”我肯定并表扬了这个小朋友。看着小朋友将信将疑的神态,我设计科学活动“找种子”,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了解种子的奥秘,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

  3、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许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

  老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

  (评析: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课题,显得自然而亲切,一个小小的问题,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明确了活动主题,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找种子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幼儿自由探索)

  (评析: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对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有的用鼻子闻闻,有的交头接耳,相互交流,每个幼儿都处于积极的探索中。)

  2、幼儿交流探索的发现。

  (1)、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

  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

  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

  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评析:教师让幼儿找出种子并放在视频转换仪下进行展示。通过视频转换仪放大了种子,幼儿很清晰、明确地观察了种子的外形特征。)

  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

  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评析:当幼儿看见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观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

  (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

  幼儿一: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

  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民伯伯非常聪明,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慢慢退化了。

  (评析:香蕉的种子具有特殊性,幼儿很少了解,通过单独提出,幼儿了解香蕉种子的独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老师告诉你们,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朋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慢慢知道了。

  (评析:在本次探索活动中,幼儿积极讨论,主动询问,了解了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的特征。)

  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评析:教师为幼儿设计一份记录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种果实,考虑到种子的外形特征,教师在下面用双面胶带贴着,幼儿找到种子后就可以把种子贴在胶带上,这样方便了展示。)

  2、幼儿交流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

  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

  (评析:幼儿从感知到接受、理解,而教师设计这一环节,不但能检查幼儿的学习的结果,还使幼儿学习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活动延伸: 1、种子发芽实验。

  2、种子贴画。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精选)科学教案08-14

[经典]科学教案08-16

[精选]科学教案08-21

科学教案11-25

科学教案11-25

科学教案11-25

科学教案11-21

科学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