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活动指导思想
幼儿教育应通过“学中玩”的方式,达到“玩中学”的目的。本活动围绕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创造性、综合性、趣味性地开展语言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积极交往的能力,是新《纲要》儿童语言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活动目标
1、巩固掌握生活中常出现的反义词。
2、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3、让幼儿初步练习使用反义词语和相对的话。
活动准备
1、一新一旧,一厚一薄,一大一小的两本书。
2、红绿灯标志,方向盘,警察帽。
3、幼儿用的纸和笔。
活动重点
巩固所学反义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难点
练习使用反义词语和相对的话。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两本书,让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引出三对反义词“大——小”、“厚——薄”、“新——旧”,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反义词,并初步练习使用反义词语和相对的话。
二、基本部分
(一)、和我做的不一样。
1、玩手部游戏“轱辘轱辘”,复习几对较简单的反义词。
(1)、幼儿游戏后,问游戏儿歌中有没有反义词?
(2)、请幼儿找出反义词,并找一个好朋友配合,将每对反义词用动作表示出来。
前前——后后 上上——下下 左左——右右 长长——短短 高高——矮矮 大大——小小
(3)、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动作,说出相应的反义词语。
2、教师边说词语边做动作,幼儿边说边做相对相反的动作。
穿衣服——脱衣服 开门——关门 进教室——出教室坐下——起立 分开——合拢 手心——手背
向前进一步——向后退一步 动——静
(二)、和我说的不一样,复习较难的反义词。
1、幼儿围成圆圈,准备玩听说游戏“警察与司机”。
2、老师扮警察,先让个别幼儿扮司机,最后全体幼儿扮司机,对反义词。
多——少 对——错 远——近 深——浅 粗——细 胖——瘦 轻——重 方——圆 来——去
快——慢 沉——浮 黑——白 好——坏 冷——热
里——外 哭——笑 饱——饿 白天——黑夜 整整齐齐——乱七八糟 认认真真——马马虎虎
吵吵闹闹——安安静静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3、教师小结:小司机们反话说得好,警察亮出绿灯,你们都可以通过,回到自己的座位。
(三)、想想、画画、讲讲。
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用符号图形表示相反的意思,并大胆讲出来。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由结伴游戏“警察与司机”,巩固所学词汇,尽
情玩乐。
(附儿歌)
一、轱辘轱辘
前前后后,
上上下下,
左左右右,
长长短短,
高高矮矮,
大大小小,
轱辘轱辘—,
轱辘轱辘二
轱辘轱辘三,
轱辘轱辘四,
轱辘轱辘五,
看谁是个好孩子。
二、警察与司机
我是交通警察,
站在红绿灯下,
司机开车通过,
先说一段反话,
(警察)我说**,
(司机)我说**。
语文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
1.积累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2.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书信。
二、学习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 :
会说出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解决措施
通过合作研讨、分析总结解决
三、流程预设:
自主预习1
1、 作者介绍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2、熟悉课文,给下列字正音:
庸 碌 谀词 扶掖 枘 凿 相契 廓然无累 灰烬 涕泗横流 羲皇上人
3、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搀扶;扶助。
枘凿:比喻不调协,格格不入。
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4、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劝尉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
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写于儿子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功之时,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
整体感知《傅雷家书两则》
(1)、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
(4)、“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合作探究《傅雷家书两则》
1. 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2. 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3. 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明确: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4. 体会傅雷由儿子的成功演奏表现想到克利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复旦”的黎明时期,更想到了滔滔不绝的中华文明,这些想像表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些想像激励着儿子在音乐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洋溢着他对新中国的殷切的期望和信心,要求儿子在艺术上要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5. 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本课学习上的一个难点,首先找到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
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
明确: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更高境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读习作要求,读后说说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缩写(不超过400字) 减少篇幅,适当改写 保留重点内容,删减次要内容。
二、习作指导
1、出示提纲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⑴ 《小英雄雨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小英雄的什么品质?
⑵ 简要列出文章的结构和详略,然后根据此提纲边读课文,边划划记,逐段删留。
⑶ 整理成文,检查文章是否详略得当,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是课文的重点;雨来游泳本领怎么高超,怎么从鬼子眼皮下逃走是次要的,可一笔带过。
2、投影出示文章结构(列提纲) 主要内容: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中心:表现小英雄雨来的崇高精神和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结构: ⑴ 雨来游泳 ⑵ 上夜校念书 ⑶ 掩护李大叔(重点) ⑷ 跟鬼子斗争(重点) ⑸ 河沿上的枪声 ⑹ 雨来没有死。
三、学生独立完成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学生互评,然后读一篇范文,并点评缩写《小英雄雨来》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的芦花村住着小英雄雨来。雨来在还乡河练就了过硬的仰浮本领。 秋天,雨来被送去上夜校,他跟着老师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一个人在家。忽然,交通员李大叔闯了进来,雨来赶忙把他藏到缸底下的洞里。 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对准了雨来,鬼子用尽各种方法盘问雨来,但雨来一口咬定没有看见人。敌人毫无办法,把雨来拉出来去枪毙。几声枪响,芦花村的人们异常难过,可是谁也没有料到,雨来没有死。原来在枪响之前,雨来趁鬼子不备,扎到河里,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评析】 文章详细地记叙了小英雄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的经过,这是原文的重点。作文重点突出,语言简洁。故事干练完整,不失原意,完全符合本次习作要求。
四、写成文章。
【板书设计】 缩写《小英雄雨来》 减少篇幅,适当改写。 保留重点内容,删减次要内容。 不超过400字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情况分析:
1.本文语言优美但篇幅较长,所以宜片段朗诵,不宜全文诵读。(读一遍需近20分钟)
2.本文用了不少引起回忆的衔接句,但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明显。所以宜由教师点拨,使学生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多半能体验思乡情绪,也能感受到文章很美,但他们自己往往“眼前有景道不出”,“心中有情不会抒”。所以教学本文意在启迪如何以我手写我情。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选材特点:(榕树多、奇)
2.理解文章组材特点:(物→事→情)
3.品味文章语言的特点:(情韵悠长、描写细腻)
四、教法媒体选择及课时安排
1.点拨、诵读教法
2.投影胶片等
3.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3分钟)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比如萧乾的友人因为当年住北京总布胡同时,院里有一棵枣树,所以她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枣核”这一物上;香港作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请大家一起从第5节浏览至第10节。
二、故乡的榕树有什么奇异之处?(15分钟左右)
明确:驼背的榕树形状奇,传说奇,功用奇;另一棵树也为农人遮阳歇凉提供场所,为我幸福酣眠提供场所。它们在我心中,不仅仅是树,还是理想的启迪放飞者,道德的见证教化者,爱心的赐予传达者,农人的庇护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树,汇聚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乡情,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乡风物之一。这部分回忆片段犹如一个个电影分镜头,回忆画卷徐徐展开。
三、为什么不直接以《忆故乡》或《故乡的回忆》为题?(20分钟左右)
明确:
A作者所怀念的人、事、物莫不与榕树相关,对故乡的怀念是通过对榕树的怀念来表达的。所以,用《……的榕树》作标题,准确、贴切。
B这样的标题含蓄、深情,有艺术感染力。
C此外,榕树在文章结构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请看课文1—4节和11—13节,分析课文是如何拉开回忆的序幕,又如何收起回忆的画卷的。
明确:1.从第3节开始回忆
2.1—2节的序幕里突出的背景是什么?画面中流动着怎样的`情?(明确:是榕树;浓郁、幸福的感情。写狗是为了烘托情。)
3.第3节是故乡榕树的一个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请齐读3节末句。
4.第4节是与榕树有关的两个广角镜头,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请读一遍。《弯弯的月亮》写忆中故乡,语言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放歌曲,放投影胶片:“歌词”)
5.为什么不说“记忆里的故事”象天上星星一样多,而说“象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明确:就近取譬,扣题、新颖。
6.这句话起什么作用?明确:开启下文回忆
7.11—13节先以“快摇镜头”的方式徐徐收束画卷。再由哨音、榕树回到现实,让我与忆中树对话询问,产生一种彼此思念的意境美。结尾轻声呼唤,传达了绵绵不尽的乡思。
8.总结:本文是由眼前树而引起回忆的。忆时先特写再广角,前者使榕树的形象清晰而遥远,后者为下文分镜头回忆榕树设下了背景。下文以分镜头的方式展开回忆的画卷,分别有两次集中抒情。所以,以《……》为题,还起了使形散神聚的作用。
四、学习过本文后,你有什么作文方面的收获?(2—3分钟)
明确:
1.写思乡之作,要注意选择,对你别别具深意或故乡富有特色的景或物。
2.思乡之作,常常以“眼前→回忆→眼前”的方式结构全文。
3.类于顶针格的语言组织有情韵悠长的效果,细腻描写所忆之人、物,有真切动人的效果。
五、作业
课后请仿照本文,写一篇寄情于物的怀旧之作
六、板书设计:
故乡的榕树
胶片一
一特殊形状奇理想的启迪者放飞者(伙伴)友情
传说奇道德的寄寓者教化者(爷爷)
株一般功用奇:爱心的传达者实现者(祖母)亲情
两特殊劳人的荫蔽者慰安者(乡亲)乡情
株夏夜的造境者催眠者(我)
胶片二胶片三
眼前树思乡之作:选材(寄情于物)
别具深意,富有特色
忆中树组材(插叙方式)
容量很大,开合自如
特写镜头,广角镜头语言(类于顶针)
分镜头(5、6、7、8、10)情韵悠长,绵绵不绝
(细腻描写)
真切动人如在目前
不丰不杀恰到好处
眼前人与忆中树交融
(两地交通,彼此相思)
七、教学后记
教学本文,我有一些深刻体会①正确解读本文。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96年12期P26上,有宁夏/朱宗明的教案,是借《乡愁》导入的。我以为十分不妥。a.《乡愁》与本文虽同抒乡愁,但作者具体情况不同;在台与在港心态绝不会相同的。b.《乡愁》有苦味,《故……》有甘味;《乡愁》有悲观怅惘气息,《故》则是神秘感恩气息。市一中的曹德山说,授课结束时应提一下作家之所以会如此思乡,是因为港陆分离。我也觉得不妥。因为香港回归指日可待,且未必在港才会有此情调、此内容的怀乡,在他处也一样会怀乡的。
②长文如何短教?本文很长,读一遍要20分钟。只读精粹之处甚至应会背,其余可略过。其次,内容较好懂,仅须在结构关键处,内容难解处指点一下即可。我在市一中上这节比赛课时,只用一节课不仅教完全文,还详析了特写处、第4节、第5节写理想处,第10节写玄想处,还让学生当堂背诵了3、4、5、10节中以上详析之处;听了《弯弯的月亮》的部分旋律。
③语言美应当领略,如以上所说之处。尤其让学生颇有收获的是:a.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4节,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b.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3节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c.可以充分想象,如写放飞理想时,理想美好在何处,远大在何处等等,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且>3句,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④结构上,此类文章有一常见模式:眼前—回忆—眼前。本文之长处在于:它把琐碎思绪借榕树以串联凝聚,形虽散而神不散。
⑤文章材料的选择、排序、衔接的道理应跟学生讲清,才能有效指导今后作文。
⑥先在广角镜头中两树合写,再写形状、功用、传说皆奇的老榕树,然后合写两树的共同功用;写共同功用时,又先写一般功用:众人歇息乘凉;再写特别功用,单写我乘凉时的独特感受。这样安排材料,整体感觉是从特殊→一般;细部感觉则从一般→特殊。
语文教案 篇5
一、设计指导思想
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在学习理解新课标的这个思想的同时,努力将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即变“教”为“学”。教师不仅是课堂各种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促进者,也是学生的对话者。“教”是为“学”引路、架桥、引导。新一轮课改的实施,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不仅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应当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在《巴东三峡》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师组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独自去开掘知识宝库,进行愉快教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游记,不仅带领学生去神游祖国的山川湖泊,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还引导学生去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巴东三峡》是游记中的精品,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是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另外,作者独有风格的语言,也是本文的精彩之处。《巴东三峡》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游记以及景色的特征,而且从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由《巴东三峡》开始,继而学习后面的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同时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增强对外开放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旅游景点方位并掌握游踪顺序,了解游记特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比较不同景物的`不同写法以及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感情,品位作者鲜明的语言风格。
三、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游记。向学生介绍有关游记的知识很有必要。首先要弄清游踪,抓住景物特征,还要仔细揣摩语言,品位文章中蕴含的氢景之美,体会作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来完成本课的内容与各项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峡的具体方位。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个总的印象。
B、是让学生掌握游踪顺序,也就是有着旅游的顺序。
C、是作者对三峡三处景点的介绍方法并不相同。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比较出三个景点描写方法的不同之处。
D、是了解游记特点。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可爱,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B、引导学生关心祖国建设事业。
C、通过自然景物感悟人生。
五、教法设计
本课以合作、探究为主,结合自主等多种方法。以学生介绍三个峡为重点。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了解游踪以及景点方位。
六、学法指导
由于本文是游记,这就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了解游记特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以及描述能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课文出发,学会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一般浏览和重点观察的方法,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表现手法向人们介绍景点。指导学生采用边看、边想、边说、边写的方法来学习。
七、媒体选择
利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约化。在《巴东三峡》一课中,运用了Powerpoint技术,并将在网络上下载的图片以及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应用于课件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八、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导入
课题
切入课件:三峡地图
看课件,初步了解三峡地理位置
知识与技能
听
听朗读带
播放朗读带
听朗读,入情入境。
认
了解生字、
解词
进行基础认知
自由认知,了解生字、解词
过程与方法
悟
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三峡概况。
教师将学生分组,同学生共同学习文章的前两段,为下面学习奠定基础。
自由分成三大组,跟随教师学习文章前两段,了解三峡概况。
赏
学生自由讨论、完成教师分配给的任务,并为向大家作介绍做准备。
将材料发给学生,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完成图表并为介绍做准备。
开始讨论,完成教师发给的图表。选出导游,为向大家介绍三峡作准备。
述
又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三峡
跟随学生介绍畅游三峡并作评价和小结
通过准备,向大家分别介绍三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拓
拓展
知识
1、与学生共同介绍部分人文景观的典故,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2、
要介绍三峡大坝及其作用、意义,引导学生关心祖国建设,热爱祖国山川。
开动脑筋,与教师共同介绍人文景观的典故,挖掘课外知识。了解三峡大坝以及作用、意义,关心祖国建设,热爱祖国山川。
板
书
巴东三峡刘大杰
体裁:游记
西陵峡
巫峡
瞿塘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09-11
语文教案11-18
语文教案11-19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