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9 10:26:4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区别“漂、游、跑”的意义。

  2、继续根据要求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清亮”和“清脆”的不同。

  3、通过对文中词句的理解,感受小溪流活泼欢快,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继续预习课文并从反馈交流情况入手。

  教学难点:

  预习理解的正确性。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唱歌的小溪流吗?你们听过小溪流唱的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所写的《小溪流的歌》,去认真感受一下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2、引出课题,小溪流究竟唱着怎样的一首歌呢?

  二、阅读教学:

  1、这是一首怎样的歌?

  2、出示关于描写小溪流向前奔流的句子,让学生填写完整。

  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唱着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渐渐地,又有许多别的小溪流来跟他汇合。

  3、读第2、3小节,思考:你觉得小溪流的奔跑有着怎样的特点?

  4、组织交流:

  (1)第2小节从“快乐”入手。圈出小溪流动作的词语。

  (2)朗读小溪流、小树叶、小蝌蚪的句子,想像有趣的情景。

  (3)第3小节围绕“不怕困难”来交流,抓住“轻轻跳跃、一股劲儿、什么也阻止不了”等词语。

  (4)出示课后“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三小题,思考为什么小树叶和小蝌蚪的行动都不用“跑”?

  (5)最后一小节,扣住“不知疲倦”,归纳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活泼快乐、积极向前永不停息的前进之歌。

  三、拓展训练:

  1、思考:想想还会遇到哪些事物,代表哪些困难?哪些是积极的好朋友,又会给予哪些帮助?

  2、推荐阅读《小溪流的歌》原文。

  四、总结全文

  板书:

  2、小溪流的`歌

  活泼欢快不知疲倦勇往直前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教学效果反馈:

  这是一则童话故事,学生很乐意去学。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自自主去学习,通过感知指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语气去体现人物特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致知道了小溪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很可爱。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对小溪流和枯树桩和枯草的对话很感兴趣,因此我抓住了这一契机,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去体会去比较,使他们更清晰地体会到了小溪流那永不停息的精神。

  在作业练习中,少数同学对文章的主旨认识不够清晰,完成“读写双通道”时,有些离题。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2、感受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说明性文字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辨别信息、筛选信息的方法。

  难点: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教师点拨引导。

  2、讲读结合,以读带读。

  媒体设计

  图片、文字、视频综合运用。

  教学思路

  一、导入

  在记叙、议论、说明三类文字中,你最喜欢读哪类文字?最擅长写那类文字?为什么?(以多媒体展示)

  (说明:以问题的方式导入,学生会以此展开对旧知识体系的回顾与筛选。)

  二、探究阅读。分层消化

  1、无目的阅读——筛选信息混乱。

  说明性文字真的让大家手足无措、知难而退吗?

  (说明:教师以质疑方式引入,要求学生在教师不做任何要求的情况下自读课文,读后交流自己所获得的最明确的信息,进而引导学生:说明性的文字并不难,因为每个人读一遍都会有收获。以此鼓励阅读说明性文字的信心,激发阅读兴趣,但教学重点并不在此,在于探究:同一篇课文为什么大家得到的信息不一样?原因何在?)

  明确:辨别信息、筛选信息与每个人的经历、学识、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有关,何况我们要求的是无目的阅读。(多媒体显示)其实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阅读目标,所以我们只有明确阅读目标,才能在阅读中少走弯路。

  2、有目的阅读——筛选信息。

  教师按照思维的规律,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和学生一块设置阅读目标,并有目的地依次展开设置好的阅读目标:

  文章说了什么——文章怎么说的——说这些有什么用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观点有哪些?

  (2)作者阐明的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

  (3)第1、2段有什么作用?

  (4)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5)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说明什么?

  问题的多少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

  在这样依次展开的阅读中,学生会发现他们的答案、信息统一多了。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

  为什么统一多了?

  因为有了阅读目标。

  那么一篇文章阅读目标一般从何而来?

  从题目、作者、中心句中来。

  (说明:这是整体筛选信息。)

  怎样解决以上问题呢?通过对信息的辨别和筛选。怎样辨别和筛选呢?你刚才是怎么做的?

  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自己想,可以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向教师咨询,最后共同归纳(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强调规律):

  整体信息的.筛选:

  关注题目、作者(知识积累)、中心句,寻找关键句、总结句、总提句、过渡句、反复出现的句子,看清文章结构。

  局部信息的筛选:

  句式特点、长句的层次,重点词语、代词的指代作用,修饰成分。

  教师在这个时候用视频播放有关达尔文和进化论的有关影片,学生看完后重读课文,巩固深化理解信息的筛选。

  (说明:以上内容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视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教师在问题的选择上,知识的明确、归纳上,时间的分配上都要因地制宜,若按两课时计,应把后面的内容放入下一课时。)

  三、巩固拓展欣赏品味

  1、以多媒体展示两段文字,让学生进行整体和局部信息筛选的练习。

  2、利用筛选信息的方法,欣赏品味作者的人格魅力。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通过这样的说明性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尤其注意虚词的运用。

  明确:看似生冷枯燥的文字,其实正透着作者那严谨不苟的科学态度,因为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文如其人,达尔文正是以这样严肃、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精神走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这种精神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

  随着教师的明确强调,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达尔文的科学著作及后人对他的评价的图片与文字,使学生的理解立体起来。(党红英)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张衡也在数星星,他偎依着奶奶,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为什么他能数得肖?因为他关于观察,发现了星星不是像奶奶说的乱动,而是在有规律地动。也许是爷爷的启发,也许是发现的成就感的驱使,长大以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天文学,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我们可以先和孩子们一起对着“明朗的夜家”数数“天上的星星”,再到课文里找“星星”(生字),如,“撒”字叫金星,“楚”字是火星,“衡”字为水星……哪个孩子找到并认识了一个,就奖他一颗“星星”;哪个孩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奖给他一个“星级奖章”。这样,您一定会感到教学是那么的富有情趣,孩子们也会感到学习是多么的轻松!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数过星星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奥秘。播放满天星星的动画,学生边看边数星星,再说说自己的发现。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说,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们来读读《数星星的孩子》。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本课要认的字中,“仰、衡”是后鼻音,“撒、组”是平舌音,“傻、楚”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数”是多音字,在本课中shǔ和shù两个音都出现了,要注意这个字在词中的正确读音。生字的呈现方式,可以先出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距离、碧玉盘、仰起头”。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再认读生字。要鼓励学生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以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基本步骤是:自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动手动脑,记忆字形。

  在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小老师”领学等形式进行正音、辨形、可让学生从“撒、玉、组、汉、仰、距”这几个字中,自由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字、感兴趣的字,进行口头组词语的练习。可用“猜字”、“鼓掌传字”、“形声字的.扩展”等游戏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2.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写的字大多有明显的规律,建议教学时以“我的发现”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认记字形、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如:

  (1)我发现了几个翘舌音的字:勺、珍、珠、数、睡,还有两个平舌音的字:组、钻。

  (2)我发现了记住生字的方法:“勺”就是把“句”中的口换成点;“玉”就是“王”字加一点或者“宝”字去掉宝盖儿;“组”就是“祖国”的“祖”左边换成绞丝旁。

  (3)我发现了把字写美观的方法:“珍珠”都有王字旁,字形都是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睡”字就是让“目、垂”“团结”在一起,互相让着点儿。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你读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赶快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通顺,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2.教师(或录音)示范朗读。可重点示范读第一自然段。注意“珍珠”和“碧玉盘”的读音,要读得亲切、可爱。“一颗、两颗”中间的逗号要停顿稍长,读出孩子数星星的认真劲儿,突出孩子数星星的耐心。

  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每个人对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可自由读或小组交流读。

  4.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读以后的感受,整体感悟文中蕴含的情感。

  5.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1)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时可结合看图,采用动作、身体语言自己朗读或小组合作朗读等方式。

  (2)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四、五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爷爷教小张衡观察星星的情景以及小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6.分角色整体朗读课文。先在小组里练习,然后指定小组在全班展示。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无数、珍珠、距离、著名、清楚、刻苦、钻研、北斗七星、一闪一闪地、一组一组的

  2.课后“我会填”的练习,可按课文原句填空。填好之后,再读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准确、生动。

  3.课后“我知道”的内容,可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再说说还知道什么。

  四、实践活动

  1.选一个天空晴朗但没有月光的晚上,到空旷的地方去观察一下浩瀚的星空。找找北斗星、北极星,然后用笔把它们的位置画下来。

  2.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班上展示、交流。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七,数星星的孩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4、教育学生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3、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有关鲈鱼的相关资料。

  2.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我了解他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却能把一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2、与学生共同理解“启示”一词的含义。

  3、读课题,从题目中,你提出哪些问题?

  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

  会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三,钓鱼的启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猜谜揭题,引入新课

  ⒈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⒉谈话揭题。

  大家每天看电视吗?有一家人也和大家一样,每天看电视。可他们家看电视很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看电视》这一课吧!把板书写完整。

  ㈡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⒈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在学习前先认一下。(这样做对于会认的同学可以建立成功感,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暂时不会的孩子来说,可促进课上认真学习,同时为了下一节课能赶上也能提前会认,课下还有可能更认真地预习。)

  ⒉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字连成词。)把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⒊同桌相互检查生字,并交流认字方法。

  ⒋教师检查。

  ⑴出示加音节的生字(这步是为正音而设计的`)本课易错的字音有:(全、精等)

  ⑵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学生如有不懂的词语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如:精彩、没完没了(这一步的设计是遵循了识字规律,学生读准字音,感知字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字意)

  ⑶出示单个字让学生认记。(对于难理解的字可重点扩二到三个词,以帮助理解字意。)⒌学写生字“关、完、写”(读字音,分析字形,在田字格中自己练写)

  ⒍读课文,争当朗读小老师。

  ㈢练习巩固。

  ⒈读词语练说话。

  全家人 奇妙 却 精彩 球赛 关掉 没完没了 换频道 球员们 写字 音乐 舞蹈

  第二课时

  ㈠情境导入

  ⒈边打快板边读这首节奏鲜明的诗歌。

  ⒉听后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写“全”字。

  ㈡读文帮老师开火车

  ⒈爸爸爱看 却换成了 奶奶爱看 却换成了

  我们一起为妈妈换成了

  ⒉学写爸爸的“爸”

  ㈢重点质疑,讨论解答。

  ⒈引导生质疑为什么爸爸爱看足球却为妈妈换成戏曲?

  为什么奶奶又把她爱看的戏曲换成足球?

  我们为什么又提议为妈妈换成音乐舞蹈?

  ⒉讨论解答。(师小结:我们家看电视真“奇妙”!)学写“家”

  ⒊谈感受,悟文情。

  ㈣感情朗读,把你所感受到的,感悟到的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举行朗读比赛)(朗读重在感悟,对学生的指导不要拘泥于机械的点拔。)

  ㈤扩展结束

  ⒈齐读最后一句,猜猜心中的“秘密”是什么?

  ㈥布置作业

  回去了解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爱看什么节目?

  编者话谈:本教案的设计在识字方面力求做到准确把握识字的要求,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重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把字放在词中,放在句中,放在文中。在教学需要写的字的方面体现每节课动笔,把本课要学的六个字分开两节课学习,并根据情况灵活处理,而不是集中识字。谢谢阅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4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5

语文教案12-13

语文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