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词都描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表现了是人对山水的热爱,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独坐敬亭山》描写孤独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感受;《望洞庭》中诗人刘禹锡描述了美丽的洞庭湖的景色;《忆江南》的作者白居易描写了江南的美好风光。
教学目标:
1、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知识链接: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第一课时
课前互动: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李白图片)认识李白简介。讨论汇报自己对李白了解多少。
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让我们一起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
幻灯片展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小结从三首诗中感受到:思念家乡的李白,热爱山水的李白,对朋友有情有义的李白。
再次仔细朗读今天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准备好了,就开始上课。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老师看见了大家十分自信的笑容,相信这节课我们能够一起快乐的学习。让我们用最自信的语气读今天的课题,1、《古诗词三首》。
2、认真预习才能更好更快的学习课文。在课前预习中,你-------(幻灯片出示检查预习1、你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了吗?)有谁不怕老师的检查。请同学们推荐三位读书好的同学分别读三首诗词。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他们挑点毛病。
3、学生评价。
4、课件出示检查预习2、你通过注释理解了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5、你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质疑)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都预习的很认真,看来字词关是拦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8个词语如果你都认识,就给老师一个自信的笑容。那就开火车吧。
2、是不是老师随便指哪一个词语都难不倒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啊?打乱顺序读。
3、强调“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强调“两不厌”------注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
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这是最后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悠闲自在的飘走了。
4、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全部;完了,没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气。“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
5、课后的五个生字朋友想要考考大家。分析“潭、谙、螺”都是左右结构,“庭、亭”是同音字,虽然字音相同,一个是山,一个是水。重点指导书写“庭、亭”。
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一)从题目上感悟
1、大诗人李白喜欢旅游,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果真的能够穿越时光,李白坐上时光隧道来到我们山东泰安,你最想推荐他去哪里?(泰山)为什么?
2、让我们也坐上时光隧道穿越到唐朝,跟着李白去旅游。唐朝的江南也有一座山如同北方的泰山一样出名。(板书:敬亭山)太多的诗人都到过敬亭山,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所以,敬亭山又叫“诗山”。
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欣赏对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闲啊!(生回答,都没有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
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
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学生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
6、谁愿意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首诗的题目。
7、知道孤独忧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练习朗读题目。
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忧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处境,写作的背景。
(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
1、课件出示全文。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还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句诗的含义。)
3、寂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
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样看着李白。孤独的山看着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看着孤独的山,-----相看两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够。所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此时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轻轻的说:“ ”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轻轻的说:“ ”
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强调学习方法:读书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7、学生汇报之后,老师引读。
此时此刻,李白相对敬亭山说:“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欢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来陪我。我们俩真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我们两个孤独的好朋友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心里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书:寄情山水)
9让我们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读课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每一句诗的含义。出示诗句含义。读读记记。
10、指导背诵。
四、回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小超市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熟练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
3、搜集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的进行习作。
2.明确要求及思路,激发的兴趣。
3.增强对学生们对文化古迹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做到语言通顺、内容具体。
如何明确思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旅游时最想去的是哪里?老师这里有几个特别好的去处,谁想跟着我一起去?
二、展示优秀
1、胡新宇笔下的笔架山
2、王思维笔下的长城
3、聂立雯笔下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4、请导游(学生本人)来带我们先领略一下这些名胜古迹。
三、经验交流
1、指名写的好的.同学谈习作体会,在习作时该注意的问题。
2、听了他们的你学到了什么?以后在中该注意哪些问题?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3、屡清思绪,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4、写完后小组交流修改,拟定。
学生自读、其他同学赏析
交流、评论,说一说他们的习作哪里写的好。
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原因,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A.思路清晰
B.写后要多读、修改,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取了自学的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习作经验,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这样对提高他们的能力会更。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围绕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进行初步感知。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品味课文,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2、感知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方式。
教学措施:
1、抓住全文的文眼“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展开教学。
2、通过创设情境诵读沙滩的迷人。
3、结合“趣”组织学生朗读公园的著名。
4、抓住重点词感受街市的繁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上课之前放《东方之珠》这首歌曲。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东方之珠)你真会听。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谁知道这首歌曲是描写了哪里吗?
2、谁能用上"香港"和"东方之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二、学习最后一段:
1、出示:"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39;东方之珠#39;。
说说我们想象中的明"珠"都是什么样的?使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个词?
理解:璀璨。
2、齐读句子。质疑:读了这句,你想知道些什么?
(为什么说香港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呢?)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吧,这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问题吧。
过渡: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香港有迷人的,著名的,繁华的。学生接说,师板书:沙滩,公园,街市
这么多的景点,就让我们和作者乘上飞机,一起去饱览一下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吧。
三、读中感悟。
师:去香港的路途比较遥远,路上这么长的时间,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旅行手册,自由地读读课文,找到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把它多读几遍。
那你们最想去的是什么地方?举手表决,先去人多的地方。
相机学习:
学习第三自然段
同学们很有眼光啊,第一个就选择去海洋公园。行,同桌赶快读一读这段,想一想那里为什么这么吸引你?
1.指名说那里为什么这么吸引你?
今天正赶上演出呢,都有哪些精彩的表演呢?用波浪线在文中勾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读.(出示句子: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理解:开怀大笑。示范一下。
动物表演非常精彩,非常滑稽,也正因为这群小精灵精彩的表演,不仅吸引了你们这么多的小朋友,还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呢,海洋公园才会被世界知道,才会这么的------举世闻名。
板书:闻名
3.看图读文。让我们看着图,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举世闻名的公园吧!
点题:香港有这么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难怪人们要把香港称作是"东方的一颗明珠"。
学习第二自然段
表演实在精彩,让我们舍不得离去,可是香港的美景实在太多了,下一站你准备去哪儿?(浅水湾)
1、出示第一句。读第一句.
2、你为什么想带我们来到浅水湾呢?
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3、指名读。
师:这么迷人的地方,难怪一到节假日,人们就结伴来到了这里度假休息。
出示第2句。
1、请你们去轻轻地读,慢慢地想,细细地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交流:
2、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我们仿佛已经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太美了!老师忍不住也想来读一读。
学生纠错:听倾听惊涛拍岸浪涛拍岸(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配乐朗读。
点题:有这么迷人的浅水湾,香港不就是那东方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吗?
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精神养足了,我们又该出发了,有些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带我们到街市去游览了,你们想去吗?
1、男生读读课文第四段,你觉得香港的街市怎么样?
2、指名说,你觉得香港的街市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理解:摩天大厦鳞次栉比琳琅满目和人流如潮,师相机出示图画帮助理解。
3、香港的街市给你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能读好了。请一小组读。
还有哪一组来展示你们的读书。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是呀!白天的香港热闹非凡,就像一位活泼的少女;而夜晚的香港却是那么宁静安逸。
1、出示图:你看夜晚的香港是什么样的?指名说。出示句子。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香港是灯的海洋呢?
3、香港的灯美得犹如焰火从天空溅落到人间,多得好似闪光的长河不停地在奔跑,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4、作者在这一个自然段中紧紧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这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先总说香港的灯,然后围绕灯展开来说。这是明显的总分关系。
小结:看,作者看了美丽的灯光之后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我们平时的写作也应该这样。
5.小练笔:
出示:国庆节那天,大街上可热闹了。。
6、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大街的热闹呢?学生分组说,指名说。
四、总结升华。
1、一天的香港之旅结束了,我们乘坐返航的飞机即将离开香港,看着机舱外灯光闪耀的香港,你最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2、香港的沙滩、公园等地方的景色是如此迷人,物产又是这么丰富,香港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39;东方之珠#39;"。
3、香港的过去伴随着屈辱,一百多年前,它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成为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中回来了。让我们来祝福香港吧。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再次满怀深情地朗读课题。:东方之珠
五、板书
沙滩 迷人
14、“东方之珠”
公园 闻名
(香港) 街市 繁华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课后反思:
1、本节课能够很好地抓住本文的文眼(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朗读来感受香港的迷人,但是文眼中的深度还挖掘不够,应该让学生除了感受到明珠的美丽和迷人外,还要感受到明珠的珍贵,从而感受香港是我国闪耀在东方的一块宝地。
2、在感受了香港迷人的浅水湾沙滩、著名的海洋公园和繁华的街市后,应该适当地安排一些香港其他的特色,让学生对香港的认识继续得到升华,进而产生热爱香港之情。
3、对于重点词的理解,可以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像焰火溅落人间,也可以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束缚下展开充分的想象,如理解“璀璨”,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想一下心中的明珠是什么样的?
4、学生的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应该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真切地感受香港的迷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黄山松》是一写景的文章,描写了黄山风景区里的奇松,它们姿态独特,造型各异,闻名遐迩。作者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山松的特点。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心驰神往、浮想联翩。作者还从黄山松的形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创设黄山美景的情境,使学生如置身其中,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黄山名松的特点,理解“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切入课题
学生汇报有关黄山的资料。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构成了黄山特有的景观。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领略黄山松的美。(板书课题:黄山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黄山松有哪些特点,课文都介绍了黄山哪些名松?(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作者布局谋的方法。)
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再读具体描写黄山松的段落,并画出描写黄山松特点的语句。
(2)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来概括每一种松树的特点。例如:热情好客的“迎客松”;执著探寻的“探海松”等。(答案不唯一,只要合适就可以,启发学生谈出个性化理解。)
(3)作者为什么说“黄山归来不看松”,你是怎样理解的?(引导学生从黄山松外在的美与内在的气节两方面来谈。)
3.播放黄山美景的课件,供学生欣赏。
4.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检查识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还不认识的字看看书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记住读音。
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1.收集描写松树的优美片段进行阅读,同学之间交流,并与《黄山松》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2.把本课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句子写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
黄?山?松
迎客松
探海松?美黄山归来不看松
黑虎松
连理松
语文教案 篇5
课型:讲读
知识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
2 、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能力目标: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谈出自己的新见解来。
教育目标:教学生正确对待金钱,体味人性的重要。
重点难点:
1、理解人物性格。
2、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策略方法:导读法 讨论法
教学用具:录音机 投影仪 。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生答“想”,放歌曲)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生答“想”)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 19 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 160 页,这个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故事,咱们先一块来把课前的生字词读读记记,好吧?
(二)、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1 、出示幻灯片,展示生字词。
拮据 栈桥 撬开 诧异 牡蛎 褴褛
2 、找出一位同学试读,其他同学纠错。
3 、教师总结正确读音,学生齐读,边读边用手指在课桌上写。
(三)、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短篇小说,作者是法国人莫泊桑,其成名作《羊脂球》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莫泊桑以他高超的艺术技法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的美誉。好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近莫泊桑,走进故事,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默读中解决三个问题:
1 、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2 、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
3 、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小说的情节分为四部分,并分别为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教师放音乐,板书课题、作者、教学目标)
(四)、讨论并解决默读中提出的问题,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1 、学生自由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可以离开座位。
2 、对主人公的确定教师要给以适当的提示,可以从小说反映主题和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两个方面。
3 、对“我”和作者之间的不同应让学生弄清楚。
板书:菲利普夫妇
盼 忆 遇 躲
(五)、梳理情节,简单了解人物性格。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塑造人物形象必须把人物置于什么之中呢?(生答:情节)
对,那么,我们就把人物置于情节之中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人物的性格。
(把板书的情节用粉笔圈起来,大致呈“人”字形。)
1 、为什么盼于勒?(于勒来信说他有钱了,他们盼的是钱。)
2 、忆于勒属于哪种叙述方式,对情节有何作用?(倒叙,把情节推向高潮。)
3 、怎么遇到于勒的,遇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与相遇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因于勒的信二姐找到了对象,全家人到哲尔赛岛旅行,巧遇于勒。遇前,“好心人”,“正直的人”,“有办法的人”;遇后,“贼”。因为于勒没有钱,不是想象中有钱的于勒。)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三种不同的句式。
2、分辨同音字,读、背名言警句。
3、通过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意思完全相同,表达方式迥异的三个句子组成。标点和句式的不同,体现了汉语表达灵活多样的特点,启发学生写作与口语表达应采用灵活的正确的方式。
1、课件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体会,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2、组内交流发现,教师巡视点拨。
3、启发:像这样的句子,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二、日积月累
这部分含有“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组成。“选选认认”安排了四组同音形近字,包含九个生字的认读任务。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拼读。通过填写,读词认真领会它们的不同含义。“我会读”中安排了四个比喻句,通过朗读,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比喻句的好处,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名言警句的积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句子的意思,在读中感悟,进而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1、读读认认
课件出示四组同音形近字,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
自主完成题目填写。
组内交流,互相检查,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利用字卡,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识记,引导学生通过读词和分析字形结构,巩固生字的识字。
2、我会读
课件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句子的共同特点。
组内交流读后的发现,教师点拨认识句子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句子中“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类似这样的句子,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读读背背
课件出示名言,学生自读,读通顺,读流利。
组内交流:这几句名言有什么含义?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采用自己的方式背诵,积累这些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以一个短文的形式,揭示了“生活当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在本组教材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搜集身边的科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同学搜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反映身边科学现象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图片或演示多媒体资料,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内容。
二、组内交流:根据提示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科学现象,讲述给同组的同学们听。推选出本组表现最佳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身边科学的奥秘。
三、启发拓展:课下把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办一期“科学奥秘在身边”的小报。同学间互相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书报,把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向课外,提高阅读探究的兴趣。
四、写一写
这次练习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假期的打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理解好学习伙伴的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动笔练习。
1、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提示,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2、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自主练笔,教师巡视点拨。
4、互读展示,师生简评。
第三课时
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借到的科普读物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课前可安排学生进行有目的搜集和创办报纸活动。教学时,要拓宽展示内容,丰富展示的形式,增加展示的范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和热情。这一项内容也可以与前面的口语交际和后面的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
教学过程:
一、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伙伴的提示,认识本次活动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外搜集的科普图书,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选出优秀书籍和作品,准备在全班展示。
三、全班展示,教师适时鼓励评价,启发学生投入到课外的读书和探索当中。
宽带网
本级宽带网給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课外搜集和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和科学知识和发明成就。本次练习融阅读训练、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教学中要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组织有效地学习活动。为使活动进行得深入到位,课前教师可针对题目内容进行适当布置。
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短文,学生自读,了解短文介绍的内容。
二、谈话:你们还了解哪些我国古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他们的成就?试着在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适当整理,向全班汇报。
三、启发:我们还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和科学成就呢?交流搜集的方法和途径。
四、学生读书,搜集。(可以延伸到课外)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搜集的展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经典)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经典】08-14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