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21 16:28:1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3篇[热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3篇[热门]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读、排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合作阅读中发展孩子的协作能力。

  3、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份图书;

  2、投影器;电脑;课件(书本内容);

  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4、黑板(上面做好箭头和数字标志)。

  5、家园互动表(见附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师:这位外国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你觉得他和爷爷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猜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潜在提问: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爷爷真是太聪明了!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设置提问: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最后一次用问题“啊哟!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 来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

  师提问: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哇!约瑟好棒呀!我们一起为约瑟的长大鼓掌吧!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e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幼儿操作)

  师:你喜欢有这样子的一??爷爷吗?你会怎么夸奖爷爷?

  3、第二次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师:啊呀!小朋友这么多,我这里的书不够呀!怎么办?

  师:两个人看书该注意些什么呢?(一人翻,两人看,轻轻翻,仔细看,不争也不抢)

  幼儿两人一组翻书阅读(师:好,我们先来看封面,封面会告诉你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打开书本,我们看到了扉页,扉页上有什么图案,这个图案在故事里经常地出现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你们发现了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的最仔细)。

  幼儿观看图画书,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发现那颗丢失的纽扣了吗?好!在第几页,看看页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成老鼠的椅垫了)

  师收图书。请小朋友两人商量好请一个小伙伴把图书送回家,送回来的时候要封面朝上。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吗?故事中掉下来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件废旧物品,是什么呀?(废旧报纸)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废旧报纸可以有什么用?哦!原来废旧报纸还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报纸来玩呢!请你们想一想,报纸还可以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很可能报纸会变破损了,报纸变破损了,你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先说再幼儿玩)

  2、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家园互动表。

  语言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课后反思:

  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鉴,只是摸索着。课前我拿着这本绘本读物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先抓住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传递的情感,及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讲述,再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可是没想到有位孩子阅读过这个故事,大声叫着,一下子就把谜底揭晓了,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就悄悄地告诉她,你要保密,仔细听听老师和妈妈将的故事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于是阳阳静下心来仔细听讲,其他小朋友也不再去询问她故事情节,注意力又回到老师身上。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

  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因为有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上次我们听过《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也是讲爱的。”看来我们的小朋友能举一反三了。

  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

  小百科:爷爷主流用法指祖父、或泛称祖父级男人。这种用法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存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掌握歌词内容并感受到具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的旋律特点。

  2.幼儿通过掌握歌词内容和音乐结构,尝试根据不用的角色,用合适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游戏情境。

  3.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感受游戏的趣味性。

  4.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5.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完整音乐和分段音乐。

  2.教学挂图。

  3.知识准备:已熟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完整欣赏音乐,回忆故事情节。

  师:我们都听过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呀?

  这里还有一首歌,也在夸奖他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和结构。

  (1)在这首歌里发生了几件事呀?

  (2)教师小结,出示图片。

  (二)重点分析和欣赏B段音乐,尝试用动作和表情表现音乐情境。

  1.重点欣赏、分解B1段音乐,并进行动作创编。

  情节一(B1段)引导幼儿围着水缸玩游戏。

  2.情节二(B2+3段)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落水和救人。

  3.情节三(B4段)引导幼儿表现得救后的`心情。

  4.完整进行游戏,与幼儿共同分解什么时候变换动作。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表演游戏。

  活动延伸

  课后和好朋友也玩玩这个好玩的游戏,并且学习司马光机智,勇敢的精神。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以幼儿自己感受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为主,通过游戏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再分段欣赏歌曲,让幼儿充分理解歌曲内容,表现自己的情绪体验,最后以游戏结束。幼儿能在游戏中表现故事情节,也能增强对故事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能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整节课幼儿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动时我的一些语言引导不够明确,还有上升的空间。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三根不同长度的物品进行比较,获得长短排序的认知和体验。

  2.培养幼儿自然测量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橡皮泥、操作纸、笔。

  配备教具:数块若干、数字、小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猴,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是小猴子的生日,我们一起给小猴做长寿面吧”。

  出示橡皮泥,搓长寿面,让幼儿可以获得长短排序的认知和体验。

  发给每人一块橡皮泥,要求每人搓三根长短不同的面条,搓完后要按从长到短的摆放。找出最长的一根面条。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比出最长的一根。将每组最长的一根交给老师,老师将这三根面条随意摆放,请幼儿目测,哪根最长,哪根第二长,哪根最短。

  引导幼儿测量面条的'长度,培养幼儿自然测量的能力。幼儿用小数块测量每一根面条的长度,再数数有几个小数块?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重点提示:幼儿用数块测量时,摆放数块是要对齐面条的两端,中间不能有空隙,再进行点数。

  结束:小猴子见到这么多的长寿面非常高兴,他会过一个高高兴兴的生日。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5页,请幼儿用数块沿着图中的铅笔进行拼摆。

  请幼儿数一数每支铅笔需要几个数块。把数字圈出来。

  引导幼儿根据测量的长度,在括号内用圆圈和错叉表示三支铅笔中最长的铅笔和最短的铅笔。最长的铅笔在括号里画圆圈,最短的铅笔在括号里画错叉。

  注意:引导幼儿摆放数块时要对齐铅笔的两端后再进行点数。

  活动延伸:幼儿手拿小数块在活动室里找物体去测量,并引导幼儿记录在操作纸上。(可提供一些其他测量工具,如:线绳、尺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