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21 16:57:4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中班教案(锦集8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教材出处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二年级第四册第三课《飞呀飞》。

  二、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是主题,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振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

  三、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2、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蜜蜂》,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采用谜语、游戏、聆听、模仿的形式学习歌曲,表现歌曲。

  四、教育重点:

  用赞美、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

  五、教学难点:

  八分音符的节奏及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幻灯片1)课前播放音乐歌曲伴奏《小蜜蜂》。(创设课前环境,进入音乐氛围。)

  一、导入

  1、猜谜语

  师:(幻灯片2)念谜面→“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酿造蜜糖好过冬”。

  生:猜一猜→蜜蜂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它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2、唱旋律、打节奏

  师:(幻灯片3)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小蜜蜂是个很勤劳的小动物,每天忙着采蜜,是益虫,如果它遇到了困难我们就应该帮助它。(幻灯片4)你看,几只小蜜蜂飞来了,还送来了一封求救信,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幻灯片5)

  (1)听

  2/4

  54︱30︱2342︱10︱︱(强调休止符0)

  (2)唱

  2/4

  54︱30︱2342︱10︱︱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幻灯片6)

  (3)打

  2/4

  xx︱xo︱xxxx︱xo︱︱师:小蜜蜂很感谢同学们对它的帮助,为了答谢你们,小蜜蜂请我们聆听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幻灯片7)同学们在听的时候,动动脑筋,想一想这首歌曲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给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呢?(播放歌曲)

  生:开心、愉快;勤劳的小蜜蜂、蜜蜂、快乐的小蜜蜂??

  总:同学们都非常的棒,给歌曲取了很多好听的名字,这是一首德国的儿童歌曲,(幻灯片8)名字就叫“小蜜蜂”。

  二、学唱歌曲《小蜜蜂》

  1、教师范唱

  师:下面听老师唱一遍歌曲,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看,找一找歌曲中有没有相同的旋律?有没有我们已经学过的旋律?(教师范唱)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第一句和第三句是一样的,第二句是重复的。

  曲谱:

  2/4

  54︱30︱2342︱10︱

  3453│2342│3453│2342│

  54︱30︱2342︱10︱︱

  2、学习歌词

  (幻灯片9)

  (1)教师念第一段歌词,学生跟念

  歌词:嗡嗡嗡,飞吧小蜜蜂,我们绝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

  (这句是难点,多花时间练习)

  嗡嗡嗡,飞吧小蜜蜂。

  (2)学生自学第二、第三段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能力。

  (3)(幻灯片10)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配乐念歌词。

  3、学唱歌曲

  (1)(幻灯片11)师:同学们的.节奏念得真棒!那请同学们把节奏变成旋律,跟着老师的琴声把自己最优美的歌声展示出来!

  (学生把歌词代进去,跟着琴声演唱,指出不准确的地方加以改正。)

  (2)有感情的全曲演唱。

  三、创编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第一段的创编活动,在音乐伴奏下同学们自行表演,老师从中挑选几位表现不错的学生上台表演,及时评价,及时表扬!

  师:刚才同学们都表演的非常棒!为了整齐,我们统一跟着老师做动作!动作要求—在教室里围成一圈,手臂抬起夹紧,五指并拢。

  动作—第一句:绕着圈子走;第二句:停下来摇手;第三句:同第一句

  四、总结

  师:同学们跳得可真好!跳的这么好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把小眼睛闭紧了,1、2、3,睁开眼睛看看!(老师戴上蜜蜂头饰)。

  同学们,你们好,看看我是谁呀!我是小蜜蜂,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到学校的花园里去玩,小蜜蜂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挂饰,请同学们自己把蜜蜂挂饰戴在你的头上。跟着音乐飞出教室到外面去跳跳舞,采采蜜吧!再见!(幻灯片12)(播放音乐做动作出教室)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与蚕宝宝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其可爱之美。

  2.在师幼互动的轻松氛围中,建构起关于蚕的外形、习性的粗浅知识。

  3.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联系好活动地点,水果一蓝,小背篓人手一只,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一、到乡下奶奶家作客

  (激发积极性)乡下的奶奶请我们去作客,去看看她养的蚕宝宝。

  二、瞧,蚕宝宝

  (自由观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1.你好,蚕宝宝。

  (热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

  2.自由观察、交谈。

  (1)教师在参与观察中获取指导信息,向幼儿提供观察建议,使幼儿的.观察更细致。

  (2)倾听幼儿之间的交谈,适时引导幼儿对蚕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进行重点观察和思考。

  3.师幼互动

  (1)问:你认识蚕宝宝了吗?(关于蚕的外形特征等)重点:蚕的体形及特点,蚕的呼吸方式(了解气孔),蚕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儿随意发言,教师捕捉与重点内容有关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引导(如:▲找找蚕的鼻子?▲没有鼻子怎么呼吸呢?▲告诉你一个蚕的小秘密吧:蚕没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点——气孔来呼吸。▲找找气孔。)。

  教师小结。

  (2) 问:为什么叫它们蚕宝宝呢?(关于如何理解称呼蚕为蚕宝宝)问:它的名字是蚕,可是我们都叫它蚕宝宝,你认为是为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肯定每个不同的答案(如:可爱、长得小、软软的等)。

  (3)问: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关于蚕的生活习性等)有可能提的问题:蚕匾,蚕网及其作用,蚕的生长等。

  教师鼓励幼儿提问,引导幼儿用较合理的语言来组织问题。

  三、蚕宝宝的午餐(采摘桑叶,尝试喂蚕)

  1. 采桑叶

  (1) 师:蚕宝宝肚子饿了,要吃饭了,它们的饭是什么呢?

  (2) 组织幼儿至附近的桑树地。

  (3) 幼儿尝试采摘桑叶。教师提醒幼儿从叶柄处采摘。

  2.喂蚕宝宝。

  (1)请奶奶介绍铺桑叶的基本方法。

  (2)幼儿自由给蚕宝宝喂桑叶。

  (4) 观察蚕宝宝吃桑叶。

  四、奶奶的礼物(激发再次探索的欲望)

  1.问:再过几天,蚕宝宝会有什么变化?

  (1)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蚕宝宝会越长越大还是会有其他变化呢?奶奶会送几条蚕宝宝给我们饲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2.将奶奶的礼物——蚕宝宝带回幼儿园。

  3.将蚕饲养在自然角,进行观察记录直至剥茧成棉。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

  2、掌握常见蔬菜的食用部分,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难点)

  3、知道蔬菜营养丰富,多吃有益健康,激发爱吃蔬菜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并用能较完整地语言表述出来。

  【活动准备】

  兔妈妈的胸饰、ppt、几种常见的蔬菜、贴有标签的篮子三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

  师:孩子们,妈妈买菜回来了,妈妈买了很多好吃的蔬菜,你们想不想知道妈妈买些什么蔬菜吗?(幼:想)

  师:那么我们一起做到我们的餐桌旁边,看看妈妈买了哪些好吃又有营养的蔬菜,然后请你拿一个你喜欢吃的蔬菜,来告诉大家蔬菜的名称。

  幼儿围桌座好,老师把各种蔬菜放在桌子中间,幼儿自选自己喜欢吃一个蔬菜。

  二、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来观察自己喜欢吃的蔬菜。

  1、通过观察,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名称以及外形特征。

  2、集中交流,蔬菜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根据幼儿说的,教师出示相对应的蔬菜以及该蔬菜的'基本特征的图示。

  3、幼儿来操作蔬菜的特征记录图示。

  4、老师小结:

  原来我的宝宝都喜欢吃蔬菜呀,有的是喜欢它的颜色,有的喜欢它形状,也有的是喜欢它里面的营养。蔬菜的营养很是丰富,多吃蔬菜对身体好,所以我们应该样样蔬菜多喜欢吃哦。

  三、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分,并进行分类。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蔬菜的根、茎、叶和果实的不同部分。

  师:你们想着知道这些蔬菜长在地里是什么样子吗?(幼:想)

  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蔬菜的各个部位。

  2、想一想,猜一猜,好吃的蔬菜吃哪里?

  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喜欢吃的蔬菜是吃得它的什么?

  教师请少部分幼儿来回答,最后请幼儿按蔬菜食用部分进行分类。

  3、播放ppt,通过图片的观察,让幼儿来验证自己操作结果。

  教师引导观察并用语言说出蔬菜食用的部分,然后师生验证操作结果。

  4、幼儿对蔬菜再次进行分类。

  集体来验证操作结果。

  四、拓展延伸:

  1、让幼儿了解蔬菜花的部分也是可以食用的。教师出示花菜,让幼儿来猜猜花菜食用的哪个部分。

  2、让幼儿进行课后的探索延伸,让幼儿在生活中带着问题主动探索。

中班教案 篇4

  重点难点

  教幼儿学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理解加法的意义。

  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卡、铅笔、火车头饰

  活动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

  活动目标

  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使幼儿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听音乐跟老师做律动。

  3、快速抢答,复习旧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数的分与合,老师这儿有几个题目,小朋友能不能快速地说出方框里应该填几?

  小朋友把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可真好呀!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幼儿园里,不仅要爱学习,而且还要爱劳动。瞧,这群小朋友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劳动呢!

  他们正在干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教师板书:3

  师:瞧,又出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出示例图后半部分)(水快浇完了,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壶送水过来了)

  教师板书:2

  师:谁能将这件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根据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这两句话,老师要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引出课题:

  师提问:① 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有2个小朋友提着水,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也就是把3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我们要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领读:加法。在用加法计算时,我们要用到一个新的符号:"+",它叫加号(板书:3 + 2),跟老师一起读:加号。

  师:你能说一说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加号表示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

  ② 3个小朋友加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5个)师板书:= 5

  你是怎样得到5个的呢?(幼儿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幼儿说不上的话,教师和幼儿一起算)

  A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指图数 1、2、3、4、5、)一共有5个。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单手甩绳和有节奏的单手甩绳双脚跳。

  2、提高手、脚的协调性,增进下肢的力量。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重点

  练习甩绳和协调地边甩绳边跳。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根标准跳绳。

  2、课前大多数幼儿已经学会和掌握有节奏地双脚连续向上跳的技能。

  活动队形:

  圆形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手持跳绳听口令一路纵队走步入场,然后绕场地和在场地中进行圆形、方形、螺旋形的走跑交替运动。幼儿活动手臂和双腿。

  2、幼儿手持跳绳成四路纵队,各组保持一定间距面对教师站立,在音乐的伴随下幼儿跟随教师用手中的跳绳做肢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操。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3、玩绳子

  师:小朋友们,大家来用绳子做各种身体锻炼活动,老师要看看谁的方法、种类多。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用跳绳做走平衡、跳跃、投掷、抖甩等动作。教师给予巡回指导。

  4、单人游戏。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先学习进行左、右单手甩绳动作。

  5、双人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面对面,一名幼儿蹲地左右甩绳,另一名幼儿双脚跳跃。可互换角色。

  (1)、幼儿成圆形集体练习单手贴地甩绳,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地甩绳。

  (2)、教师示范两人游戏玩法:请一名幼儿示范贴地甩绳,教师双脚跳跃。

  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双脚跳跃时要跟着甩绳的节奏跳。

  (3)、教师在场地中间,幼儿围着教师成圆形自由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3分钟、集体)

  6、教师带领全体幼儿,随着舒缓的音乐节奏,做洗澡时的洗头、洗脸、擦背轻敲四肢等动作进行肢体放松。

  7、教师和幼儿带着自己的跳绳离开操场。

  活动反思

  跳绳是我们班在中班第二学期就开始的活动,幼儿现在已经能把甩绳和跳绳的动作连贯在一起。个别新来的幼儿需要指导,我制作了跳绳记录表,让幼儿自己进行记录。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产生兴趣。

  2、能仔细观察,辨别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并学习用数字来表示。

  3、在操作活动中,能寻找多种方法去发现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活动准备:

  1、有关吃鱼顺序的图片若干,一天生活的图片若干,两面小红旗。

  2、乐乐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路线图,两只颜色不同的彩色笔。

  3、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数学》第24页《我能行》,1~6数字粘纸。

  4、排列其他顺序的图片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排列一天生活的先后顺序

  1、请小朋友说说每天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发言)

  2、出示有关一天生活的图片,请幼儿排列一天生活的先后顺序。有个小朋友叫乐乐,他每天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一天生活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3、师幼共同交流验证小结。小结:其实,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是有先后顺序的。

  二、介绍乐乐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路线图周老师这里有一张乐乐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路线图,我们来看一下,乐乐从家里到幼儿园要经过哪些地方?(小朋友看图自由说一说,谁能按照他经过的先后顺序来说一说吗?)如果说家里是第一站,我给它标个数字1(标上1),那么医院呢?公园呢?小桥呢?

  三、排列乐乐吃鱼的先后顺序

  1、谈话引出乐乐吃鱼的先后顺序。师:中午到了,乐乐该吃中饭了,今天厨房阿姨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菜呢?今天老师还把乐乐吃鱼的照片拍下来了,那么他是怎么样的呢?谁能按照他吃鱼的先后顺序我请个小朋友来排排看。(请个别幼儿到上面来操作)

  2、师幼共同检验,排列吃鱼的正确顺序,引导幼儿发现鱼越来越少,鱼骨头越来越多的顺序变化。四、完成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数学》第24页《我能行》1、交代要求(引导幼儿发现画飞机和刷油漆是越来越多的规律)。2、幼儿操作,完成练习。

  3、已做好练习的幼儿可自由挑选其他排序练习。

  4、教师简单讲解作业。选取错的比较典型的练习,师幼一起交流、验证。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发现从幼儿园到家里和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路线刚好相反的现象。

  2、你们每天上学来幼儿园,放学回家的路线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也去制作一张路线图好吗?(幼儿离场)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购物游戏,学习10以内的点数,感知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能按数取物,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3、能够将活动游戏经验与角色区的超市购物游戏经验相结合,并迁移到生活中,充分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手口一致地点数 5—10 的物体,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活动

  难点: 集体游戏中,需要专注力和速度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任务指令卡片、购物筐每人一个、超级市场(两位老师每人一个点、超市货架两人)、银行卡每人一张、刷卡机两个。

  2、经验准备:幼儿有跟家长一起购物的经验,角色区游戏的经验,认识数

  字,有一一对应点数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通过游戏复习 10 以内的数字和 10 以内的点数

  游戏一:教师敲击乐器,幼儿听音数数,并能说出与之相符的数字来, 循环两到三次;

  游戏二: 教师出示数字卡,幼儿用拍手的次数来表示字卡上的数字; 教师小结:集体复习认识数字 1-10 及 1-10 的点数。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去进货

  教师:今天赵老师是超级超市的`经理,但是,早上一来的时候我就发现我们超级超市里货物快卖光了,很多货架都空了,如果今天如果有客人来买东西怎么办?

  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进货吗? 2、介绍批发市场和任务卡

  (1)介绍批发市场位置

  (2)介绍任务卡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教师示范礼貌用语的使用(比如:您好,我想买五瓶水;经理您好,我买回来了五瓶水;谢谢等。)

  教师:马上我们的玩购物闯关游戏就要开始了,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3、闯关开始,教师发放闯关任务卡和银行卡,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完成任务。第一关:教师发放 1-10 的点卡,请幼儿按点卡上的数量购买回相应数量的同类物品。

  第二关:教师发放 1-10 的数卡,请幼儿按卡上的数字购买回相应数量的同类物品。

  游戏规则:

  (1)按照数卡上的数字或数量去超级市场购买回相应数量的物品。

  (2)将购买回来的物品按照种类整齐的摆放在超市货架上(放时要一个一个点数)。然后,再领任务卡再去购买,反复进行游戏。

  (强调:每一次买货物或放回货架都要一个一个点数进行。) 三、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太棒啦,这么多人都闯关成功啦,我们超级超市的货架又满啦,一会我们的超市又可以继续开业啦!

  活动总结

  这个数学活动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购物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涉及到问题,即使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现在还不能独立购买物品,但是也会经常跟着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也是熟悉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的,孩子们每次都是陪同爸爸妈妈去购物,没有机会自己单独去尝试这样的活动,所以,对于今天这样的游戏活动,孩子们是很期待的。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用“听音数数”和“看数字拍手”两个小游戏来帮助幼儿复习巩固 10 以内的数字的认识和 10 以内的数量点数,然后,再通过

  问题引出活动主题,幼儿通过购物的游戏,不仅再次复习巩固了对 10 以内

  数字的认识和 10 以内数量的点数,进一步理解了数量的对应关系,同时, 也巩固了角色区中角色扮演的游戏规则及礼貌用语等。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是积极的快乐的,直到游戏结束幼儿的兴趣依然不

  减。最后,我们把购物的游戏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幼儿可以继续游戏。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猫弟弟钓鱼时前后不同的态度,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3.让幼儿懂得做事情要专心。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猫弟弟钓鱼时前后不同的态度。

  活动难点:让幼儿懂得做事情要专心。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知道小猫喜欢干什么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就叫《小猫钓鱼》。

  2.教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看视频。

  结合图片提问:

  (1)猫妈妈带着猫弟弟到小河边干什么?谁飞来了?蜻蜓像什么呢?猫弟弟怎么样呀?猫妈妈有没有去?为什么?猫弟弟有没有捉到蜻蜓?猫妈妈有没有钓到鱼呢?

  (2)一会又有谁飞来了?蝴蝶怎么样呢?猫弟弟怎么样呀?有没有捉到蝴蝶?猫妈妈有没有钓到鱼呢?

  (3)猫弟弟心里怎么样呢?他说了什么?猫妈妈是怎么说的?(学习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听了猫妈妈的话,猫弟弟怎么样?

  (4)后来,又有谁飞来了?猫弟弟是怎么做的?最后猫弟弟有没有钓到鱼呢?

  4.再次倾听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小猫都做了哪几件事情?

  讨论: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猫吗?为什么?(对词语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运用.)

  5.迁移作品:我们平时做事的时候,应该怎样?

  6.结束。

  小猫钓鱼

  在树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里有许多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一只早上,猫妈妈带着猫弟弟到小河边去钓鱼。他们刚坐下,一只蜻蜓飞来了,蜻蜓真好玩,飞来飞去像架小飞机。猫弟弟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猫弟弟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钓了一条大鱼。

  猫弟弟又坐在河边钓鱼,一只花蝴蝶飞来了,花蝴蝶真美丽,猫弟弟看了真喜欢,放下钓鱼竿,又去捉蝴蝶。蝴蝶飞走了,猫弟弟又没捉着,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猫妈妈又钓了一条大鱼。

  猫弟弟说:“真气人,我怎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

  猫妈妈看了看猫弟弟,说:“钓鱼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着鱼呢?”

  猫弟弟听了猫妈妈的话很难为情,从此就一心一意地钓鱼了。

  蜻蜓又飞来了,蝴蝶也飞来了,猫弟弟就象没有看见一样,一步也没走开。不一会儿,嗨!钓竿上的线往下沉,钓竿也动起来啦,猫弟弟使劲把钓竿往上甩,“哎哟!”一条大鱼钓上来啦。鱼摔在地上,噼噼啪啪地乱蹦乱跳,猫弟弟赶紧捉住大鱼,高兴得喊了起来:“我钓到大鱼啦,我钓到大鱼啦!”猫妈妈和猫弟弟一起抬着大鱼回家了。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形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是比较单一的。单纯的集体语言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刚要》提倡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构建知识,实际上就是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幼儿所有感官的参与,将多种教育形式加以整合,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不单调,不枯燥,唤起学习的欲望,把学习变成是一种快乐的事。因此,教师应将语言活动与其他领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从而获得最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