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精品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他们对音乐美有了内心体验,并掌握了表现音乐美的初步技巧,渴望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乐美的感受和理解。《纲要》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的情趣。"此外还提出"要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音乐活动《面条舞》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面条,作为活动的内容。活动中的乐曲选自小提琴协奏曲《库郎进行曲》系列中的一首曲子。乐曲旋律优美、结构清晰,又有一定的联想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活动抓住幼儿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让幼儿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音乐中,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段体结构(中速、慢板和快板),并理解音乐的性质,体验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所带来的快乐,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纲要精神。
2、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活动的目标:
(1)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幼儿合作意识。
(2)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3)能理解乐曲的性质,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表现。
3、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幼儿的发展水平,我把重点定位为:引导幼儿通过反复感受音乐,感知、理解音乐的性质,体会和享受表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能根据乐曲的变化,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既是活动重点也是本活动的难点是。因为这就要求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即对煮面条过程的记忆表象进行重新加工、组合,最后完成迁移创造。让幼儿用动作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使音乐作品的性质、速度、力度具体化起来。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结合本节活动内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法:
1、情景教学法: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表现的兴趣。
2、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创造。
3、游戏法: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将音乐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让幼儿置身于"玩"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更好地掌握音乐的性质,以最自如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
三、说学法
我为幼儿选择学习方法时最先考虑的是这首曲子为幼儿提供了哪些合适的参与机会,在这些参与方式中,又有哪些能更好地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同时根据大班幼儿好表现、好创造的心理特征,在本活动中,我将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学法:
1、体验学习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我让幼儿通过观察煮面条的过程,运用动作表现等手段,让幼儿体验到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2、多种感官参与法:音乐活动的表现可体现在用肢体动作及口头语言上,因此,本节活动通过鼓励、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哼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
3、创造性学习法:以培养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幼儿的联想、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直接创造能力。幼儿应用已有煮面条的知识经验,通过动作进行大胆、夸张地表现,培养想象力、创造性。
四、说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引发幼儿对参与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活动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1、组织幼儿观察煮面条的过程,并品尝了面条。
2、《面条舞》音乐碟,厨具(围兜和捞勺),代表调味品的各色皱纸。
3、在活动场地中用彩色胶布贴出一个大圆形代表大锅。
4、白板和广告笔,数字1、2、3,滑音符号,画有煮面条过程的三幅画(分别是没煮前的面条,放进锅里的面条,水沸后的面条)。
五、说教学程序
1、回忆煮面条的过程,交流感受。
面条没煮之前是什么样子的?(硬邦邦、直愣愣、脆脆、长长、细细)
面条下锅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慢慢变软、变弯)
水开了,面条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打结了,缠在一起,绕在一起,粘在一起)
(这一环节,教师通过与幼儿交流,让幼儿在脑海里再现煮面条的过程,把幼儿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活动中,为后面的动作创造做好铺垫。)
2、欣赏乐曲,理解音乐性质。
(1)倾听第一遍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
(这一环节,让幼儿初步感受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
(2)倾听第二遍音乐,幼儿随老师徒手画图谱,感受乐曲三段体的不同变化。
(3)分析三段音乐的不同性质。
第一段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第三段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以上两个环节,通过让幼儿随老师徒手画图谱,引导幼儿描述听了乐曲后的初步感受,使幼儿进一步感受这首曲子的三段体结构以及每一段曲子的音乐性质如第一段雄壮有力,第二段轻柔、舒缓,第三段越来越快。)
(4)感受滑音。
(这一环节教师启发幼儿根据滑音创编各种动作,增加了幼儿活动的情趣,也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游戏做好准备。
小结:我觉得这首乐曲很像我们煮面条的过程,第一段雄壮有力就像没煮的面条一样硬邦邦,直楞楞的,第二段很慢很柔就像慢慢变软的面条,第三段音乐节奏越来越快一听就像在锅里打结的面条绕来绕去。(老师的语言概括,初步将音乐与煮面条过程联系起来。)
(5)出示三幅图片,请幼儿根据音乐贴相应的图片,并想象创编动作。
(幼儿有了画面条的经验之后,相信能很快找到图片放置的正确位置,即哪张图片搭配哪段音乐。然后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创编出形象夸张的体态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6)完整表现乐曲。(启发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
3、音乐游戏
老师(或一个幼儿)扮演厨师,其他幼儿扮演面条一起玩"煮面条"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加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满足了幼儿与同伴近距离接触的心理需求,增强幼儿合作协调能力,使幼儿体验到音乐活动的乐趣。)
整个活动的安排,遵循了《纲要》中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游戏化和趣味性,注重整合,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一定能培养幼儿主动、合作、自信的学习态度,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活动反思:
陈鹤琴先生说过:因此,我首先选择幼儿熟悉的、与生活经验相关的面条,作为活动的内容。并充分抓住孩子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让幼儿将生活经验迁移到音乐中,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段体结构(中速,慢板和快板),并理解音乐的性质,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表现。
本次活动的优点是:
1、目标设计以幼儿为主体,活动重难点突出,重点是能根据音乐的性质,尝试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创造性地表现下锅前后及下锅时的面条。难点是听辨音乐中的滑音,并能随音乐做出面条下锅时的动作。同样,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也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提供引导,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2、图谱的出现对幼儿理解曲式提供抓手。借助图谱,方便幼儿了解音乐的三段结构,同时方便幼儿创编动作。
3、活动设计结构合理,环节流畅。每一环节过渡语恰当,衔接得当,使得整节课幼儿的常规也较好。
不足与建议:
1、教师对幼儿动作评价较为单一、宽泛,应针对动作与音乐联系,动作表现音乐的程度评价。课堂上有一些幼儿三段音乐所创编的动作差别不大,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和评价。
2、应当让幼儿进行图谱与音乐段落的匹配,刚开始教师直接把每一段音乐所代表的意思告诉孩子了,不利于幼儿的主动探索。
3、在导入环节的提问时,应当针对视频中的面条进行提问,面条在没煮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提问应当再精确一些,避免幼儿回答不到点上。
4、多关注一下那些不善于表现自我的孩子,教师可以尝试多加引导他去模仿,让乐于表现和动作创编较好的孩子给大家做示范,其他幼儿进行模仿。让这些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编。
大班教案 篇2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绘画水中倒影的景象,感受周围生活中的美。
2、能够大胆运用炫彩棒表现丰富的色彩完成画作,感受对称水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炫彩棒、A4纸(铅画纸)、排刷、水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半幅画纸上运用炫彩棒表现色彩丰富的画面。
难点:运用炫彩棒溶于水的原理完成对称水印画,表现水中倒影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
关键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倒影)什么是倒影?
出示预先搜集的各种倒影。
(说明:这个环节老师用回忆的方式和幼儿一起回忆一些倒影的知识,加深和进一步对倒影的.认识)。
教师小结:倒影就是物体在水中的倒立的虚像。
二、欣赏讨论
关键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说明:在绘画之前都要以观察为主,让幼儿清楚的对比出原画和倒影画的不同,在观察后对倒影的认识更加清晰,为之后的绘画做一个推进作用)
(预设幼儿回答:水中的倒影。颜色一样、图案一样、能重合,上下是对称的。不同的是上面的清楚,下面的模糊。)
教师小结:原来水中的倒影,看着和原图一样,能重合。但是水中的倒影是模糊的,不比原图清楚。
三、 示范对称水印画
过渡语:我们小朋友都画过对称的图,可是倒影它和我们平时画的不一样,他是倒过来画的?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说明:这是一个主要的环节,让幼儿讨论一下到底该怎么绘画比较合适呢?好在孩子在之前画过对称,有一些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在对称上有进一步的深入,在多人探讨中孩子们可能会有新的方法,所以请幼儿讨论然后总结,这样效果比较好,同时也体现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平等和提高了师幼互动)。
过渡语:你们都有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某某的办法很好,我们一起用水来帮忙,画水中的倒影。出示一幅只有岸上图案的图,请几个幼儿尝试着来画一画。
(幼儿示范这个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预防幼儿画到纸张的下半部分或者用小面积的颜色绘画,预先做一个错误提醒)。
2、教师操作刷水和印画的步骤
3、教师小结操作过程:直接用炫彩棒在半张纸上绘画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因此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不同的绘画方式表现兔子的动态,如先用拼摆表现兔子的各种动态、后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装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幼儿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拼摆,表现兔子的各种动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价值。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拼摆,表现兔子的动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尝试用各种线条表现兔子的有趣动作,并添画相关背景。
重点:表现兔子的特征。
难点:通过拼摆,表现兔子的各种有趣动态。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一套(内有兔子的耳朵、头、身体和四肢。)
2.幼儿绘画工具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寻找了解兔子的主要特征
师:今天我们班里有一位小动物。这个小动物它很顽皮,他想让大家先猜一猜?瞧!它先露出了他的两条腿。看到了这两条腿,你们猜一猜他是谁呢?
幼:通过观看、自由猜测是什么小动物的腿。
师:哦!你们认为是小狗的腿……看一看是不是呢?瞧!他又调皮的把他的小肚皮露出来了。
师:哦!你们认为是小猫,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谁呢?呦!他又把他的小门牙也露出来了。
幼:(幼儿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兔子。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兔子的三瓣嘴。
师小结:兔子有三瓣嘴,是不是呢?(师把布拿开,露出兔子的长长的大耳朵)。你们还真能干,真的是一只可爱的兔子呀。一起跟兔子打声招呼吧!
(二)请幼儿表演兔子的动作
师:刚刚我们跟兔子都互相认识了。谁来学一学兔子是怎么走路的?
幼:上台表演兔子走路时的样子。
师:哦!你觉得兔子走路是这样的,那你能不能来摆一摆兔子的动作呢?(哦!他是这样摆的,兔子的一只腿抬的高高的,另一只腿还弯了过来,两只手还来回晃动呢。)
师小结:原来呀让兔子的胳膊和腿都动一动,就会做出很多有趣的动作。你觉得兔子还会做什么有趣的动作呢?
幼:幼儿自由想象兔子的有趣动作。
师:你觉得兔子会跳,那你来摆摆看。
师:哎呀!他摆的兔子很开心的跳了起来!两只手都举起来了,他又调皮的把他的两只脚也都翘起来了,看来这只兔子是很开心的。
师小结:刚刚你们帮兔子摆出了这么多的造型,都是通过兔子的四肢来改变他的动作。那你们想想看,兔子除了会走、会跑、会跳,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师可提示幼儿想想看,兔子吃东西时是什么样子的?)
师:哦!他是这样摆的。兔子的两只手都放在了嘴巴的下面,手里还拿了一根胡萝卜,就好像在吃东西一样!想想看,兔子还会不会像我们人一样做运动呢?
师:原来兔子也可以像我们人一样倒立!也真有趣啊!那你们再想一想,兔子累了他会想干嘛呢?
幼:想躺下来休息一会。(摆出兔子休息时会做出的有趣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看兔子躺下来休息的时候他的四肢发生了什么变化呀!兔子休息的时候,两只手枕在了自己的头下面,一只腿还放在了另一只腿上面。
师小结:要想兔子做出不同的动作,我们除了可以移动他的头,更重要的是移动它的四肢来改变动作,这样兔子就会做出很多有趣的动作!那么接下来你们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它画下来,然后送给他的伙伴们,好吗?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你们在画兔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的四肢都扭动起来,这样你画出的兔子才会更有趣。(此环节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大胆想象和画出兔子的各种有趣动作。)
(四)欣赏交流——说说兔子的各种有趣动态(玩接龙游戏依次介绍自己的兔子在干吗)
师:你的`兔子在干吗?
幼:我的兔子在跳舞。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在上课时要多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体验,善于发现课堂上的闪光点,并紧紧抓住这些闪光点,积极引导幼儿,合理保护幼儿的求异思维,发展幼儿的个性。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对动物很感兴趣,所以我选了这节课。主要让幼儿在了解兔子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拼摆,表现兔子的动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如在开始的部分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猜是谁来了?通过动物的主要特征来猜这个动物是谁。渗入了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二个环节通过拼摆,表现兔子的有趣动态。渗入了健康方面的知识。紧接着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孩子画你觉得兔子会做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动作,当然整节课主要让孩子画自己觉得兔子会做出什么有趣的动作,然后把它画下来。总之,在课堂上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努力传递各项知识;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将各领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价值;更好的达到教育目标。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经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精选]07-31
(经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经典)07-25
【经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经典)08-27
大班教案(精选)07-27
(精选)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