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3-29 08:43:4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探索电池在斜坡道上滚的现象观察其变化,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2、发展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虚心请教别人,增强合作意识。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不同型号的电池、相同型号的电池、不同材料的`斜坡道、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介绍玩法与提示:取出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斜坡道上滚,自由探索,发现其特点。

  2、幼儿自主探索,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随意取电池在坡道上滚。

  第二层次:尝试把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相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三层次:尝试把相同型号的电池放在不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四层次:同伴间合作竞赛,一起玩电池,并学习记录。

  3、 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肩上挥臂的投掷方法,进一步提高投掷能力。

  2、感受大家共同游戏的快乐,发展自主性。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小鳄鱼三只,椅子若干张,平衡桥,纸球、沙包若干,《小猴子照镜子》音乐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境,产生兴趣

  今天妈妈要到小猴们去外面的草地玩,不过路上有些障碍,你们看都有哪些障碍啊?(平衡桥、小树林)

  二、热身运动

  出发前,先让我们活动下身体吧!(播放音乐《小猴子照镜子》,幼儿伴随音乐做热身)

  三、探索办法,自主锻炼

  1、探索办法

  师:小猴子们瞧,这些就是通向草地的路,我们要绕过小树林,中间还要走过独木桥。一会儿河里会有鳄鱼出现,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积极思考,设想对付鳄鱼的办法)

  师: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石头”,这些“石头”有什么用呢?(幼儿说:可以用石头打它)

  小结:哦,我们可以把纸球、沙包当成“小石头”,绕过小树林,走过独木桥,然后对准鳄鱼,把纸球投出去。

  2、自主锻炼

  师:小猴子们,那我们就开始行动吧!

  (1)游戏“打败小鳄鱼”

  师:小鳄鱼看上去很凶猛,我们怎样才能打败它们呢?(幼儿说:要用很大的力气)

  (幼儿用力将“小石头”向自制小鳄鱼投掷)

  小结:哦,把石头用力从肩上向前投,这样就可以投得很远。猴宝宝们,你们一只脚在前,另一只脚在后,这样投起来可以更省力哦!

  (2)游戏“打败大鳄鱼”

  师:刚才我们小猴子真棒,打败了三只小鳄鱼, 宝贝们真了不起。

  四、整理器材,结束活动

  师:终于到目的地了,这里的风景真漂亮,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五、放松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家人与自己相互间的亲密关系。

  2、培养幼儿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学会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使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孝敬老人和爱护家人。学会勇于承担,

  有责任心。

  二:活动准备

  音乐 道具(杯子,板凳)头饰四个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调动幼儿的活动情绪使其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有所理

  解,有较深刻的记忆,并能引导幼儿将活动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

  难点:准确引导幼儿做一个生活中有孝心,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四:活动过程

  1、用简单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小朋友帮爷爷奶奶做

  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爸爸妈妈怎么夸奖他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整理、加工成歌词朗诵给大家听。

  2、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吐字要清楚,让幼儿听清歌词。

  (2)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念歌词。

  (3)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

  3、引导幼儿为歌词创编动作。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自己想动作,并能边唱边做出来。幼

  儿做动作时,教师不做,以免幼儿模仿,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

  4、学习与他人合作进行歌表演。

  (1)教师和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教师扮“爷爷”“奶奶”,在

  唱前两段歌词中的第一句时,也可让其他幼儿帮忙唱。另请一名幼儿扮演“小朋友”,唱两段中的第二句,边唱边做动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儿齐唱。

  (2)教师和全班幼儿表演,表演方法与上相同。

  (3)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让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

  师适当给予帮助。

  (4)按小组分角色表演。每组五人,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五个角

  色。幼儿扮演时,教师轮流到各组参与活动,和某一幼儿

  共同扮演一个角色,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

  (5)将头饰分别给四个小朋友带上,让他们扮演爷爷奶奶、爸

  爸妈妈

  (6)儿歌练习,老师带着一起朗读儿歌,再分组朗读,比一比

  哪一组读得最好记得最快。

  5、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辛苦啦,我们休息一下

  吧。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 也像今天在幼儿园的表现一样,做一个孝敬老人,有礼貌,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内容是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通过情景游戏的

  方式,让幼儿自身去体验和感受,加强幼儿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达到活动的目标。活动时间合理,老师的语言表述应精简要加强幼儿将活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个好孩子。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主动,只是语言表达没有热情。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我班里有大半孩子是父母在外打工,平日里,家里的爷爷奶奶还要忙农活,对于孩子的管教方法大多是溺爱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平日里都很难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

  2、让幼儿学会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活动重难点

  1。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情境图片8张

  活动过程

  一、 看图讲述:教师把图片拿在手上,一边讲述,一边轮换图片(教师:“小朋友,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你们听了,把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老师故事里面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谁做错了,谁又做对了。小婷喜欢边走边吃葡萄,边吃边扔葡萄皮;小敏喜欢拿着果汁边走边喝,喝完后将可罐朝地上扔;小丽丽流鼻涕用纸巾擦,擦完后把纸巾扔进垃圾箱里。)

  二、看图判断: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究竟谁对谁错(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的故事里有谁呢?他们在干什么?谁做对了,谁又做错了呢?为什么?)

  三、看图比较:教师讲述乱扔垃圾影响健康的危害性,并把图片贴置于相应乱扔垃圾的图片下。提问小朋友知道乱扔垃圾会给别人的健康带来了 哪些危害?

  四、教师与小朋友交流,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能不能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呢?还有,平时去到别人家做客该怎么做才好呢?

  活动反思

  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是幼儿必要学习的基本常识,此教学活动能让幼儿学会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知道应该扔到指定的垃圾箱里。学生通过本节课,幼儿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处理垃圾,不乱扔,吐痰应该用纸巾。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顺利,但也存在缺陷,教师语速比较快,幼儿无法很快地回答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建议自己的教学语速放慢点,这样更能把课上更好一些。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主动探索沙包的不同玩法,体验游戏的快乐。

  2.学习双脚夹物跳,增强腿部的力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知自己所属队伍的名称及队长; 教师:活动前了解并熟悉场地的布置及场地分配;通知家长活动当天给幼儿穿 便于活动的服装及鞋子。

  2.物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沙包;备用沙包若干;地板垫若干;绳子、垫子、拱形门各4个; 灰太狼头饰、哨子;

  活动过程:

  一、激趣

  以谜语导入活动 样子像老鼠,尾巴像把伞,爱往松林窜,忙着摘松果。 (松鼠)

  二、热身运动

  师幼共同活动身体,做活动前准备。 现在我们就变成小松鼠跟着妈妈一起来做运动吧!

  三、独立探索

  探索尝试沙包的多种玩法(约 5 分钟)。

  1.幼儿分散玩沙包,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请你跟小松果玩游戏,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位宝宝想的玩法又多又好玩。请大家一人拿一个,找一个碰不到别人的地方去玩玩吧!

  2.幼儿集中交流,进行经验分享。(3-4 种)刚才宝宝们想出了许多有趣的玩法,请你把自己的好玩法介绍给大家好吗?(头顶包、背驮包、肩顶包、自抛接包、蚂蚁运粮、扔、踢包等) 原来松果还可以……,这个玩法真棒!现在请大家来试试这种好玩的方法吧! (幼儿分散尝试) 还有谁的.玩法跟他的不一样,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玩的?(除了用手玩松果, 还有用身体其它部位玩的吗?)

  四、讲解示范,幼儿练习

  (一)学习双脚夹物跳的动作要领。

  1.从幼儿的多种玩法中提炼双脚夹物跳。幼儿自由探索双脚夹物跳的动作要领。 ××宝宝太棒了,竟然能用双脚把松果夹起来跳,你们能做到吗?试一试!看 谁能用双脚夹着松果跳到妈妈这儿来!

  2.以失败的双脚夹物跳,引发幼儿发现并关注双脚夹物跳的动作要领(两脚并紧)。妈妈也想跟宝宝学学用双脚运松果,孩子们看妈妈表现的好不好,(故意夹不住沙包)咦?怎么夹不住呀?(双脚没并紧)像妈妈这样用力夹紧松果再跳一次试试!

  3.教师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幼儿学习。原来用双脚夹起松果跳并不难,只要两脚并紧夹住松果就可以了,但是为了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不受伤,在起跳前两腿要弯弯,手臂甩甩再用力跳,来,试一试!

  4.师幼共同练习正确的双脚夹物跳的动作(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现在请宝宝们和妈妈一起来用双脚运松果,看谁的松果不掉落。(边说边做: 两脚并紧,腿弯弯,手臂甩甩向前跳)

  (二)由易到难进行双脚夹物跳练习。

  1.分散练习双脚夹物独立跳过一个地垫。

  最近听说灰太狼和它的同伙捉去了好多小羊,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本领去救小羊吗?可是去狼堡的路上有很多坏狼设下的大大小小的陷阱,为了安全,现在 请宝宝们先和妈妈一起练练双脚夹松果跳过陷阱的本领。 请宝宝每人取一个与你队伍颜色一样的地垫找一个碰不到别人的地方练习去吧!

  2.分组练习双脚夹物连续跳过地垫。

  (1)分组练习双脚夹物连续跳过一个地垫。 请宝宝们把地垫摆到场地上的小方格上,然后按红绿黄蓝排成四队站好。

  请宝宝双脚夹住松果按动作要求连续跳过所有的地垫然后回到队伍后面站好。

  (2)分组练习双脚夹物连续跳过两个地垫。 这一次陷阱变宽了,难度更大了,要想跳过陷阱,就需要我们不仅动作要标准 而且要使出更大的力量。有没有信心战胜难关!

  五、集体游戏

  --《大战灰太狼》 :器械组合,玩法组合,进行竞赛游戏,增强竞争意识。孩子们太棒了,恭喜你们练成了本领,现在我们可以去救小羊了!孩子们请看, 去狼堡的路上除了各种陷阱,还有独木桥和山洞,你们要头顶松果走过独木桥,然后背着松果爬过山洞,最后用力的将我们的武器松果砸向坏狼,记住砸坏狼的时候 千万不要越过安全线,砸玩赶快跑回来下一位宝宝再继续。 (红队的陷阱小,如果你觉得跳宽的陷阱有困难,你可以选择加入红队)。

  六、放松运动

  幼儿随音乐做腿部、脚腕等身体部位的放松活动。(2 分钟) 宝宝们真棒!不仅想出了那么多小松果的玩法,还克服了那么多的难关去救小羊, 真是聪明勇敢的好孩子。 现在让我们找一个小地垫坐下来休息休息放松一下吧!

  七、活动结束

  请小组长协助老师把器械送回家。

  附集体游戏玩法和规则:

  游戏玩法:幼儿成四路纵队站好,听到哨声后每队第一名幼儿双脚夹松果(沙包)连续跳过所有陷阱(地垫),然后把松果放在头顶,两臂平举走过独木桥(绳 子),接着再把松果放在后背上爬过山洞(垫子、拱形门) ,取下松果砸向灰太狼,之后跑步返回击拍下一位幼儿的手以后站到队伍后面站好。被击掌幼儿继续游戏。

  游戏规则:

  1.砸灰太狼的时候不要越过红色安全线。

  2.被击掌之后才可以开始 游戏。

  3.等待游戏的幼儿要做文明小观众。

中班教案 篇6

  目标

  ● 细致观察、发现芽苞苞及其特点。

  ● 会用多种方法表现芽苞苞。

  准备

  ● 选择树木发芽的时机。

  ● 在一张较大画纸上画好树干、树枝。

  ● 皱纸(绿色、深红色、白色的,剪成长和宽各为2厘米的纸片) 等制作材料。

  一、看看芽苞苞

  1、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树朋友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有的树朋友长出了芽苞苞)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

  2、出示:图片

  幼儿观察树木。

  提问:树上是长出了芽苞苞吗?芽苞苞长在哪里呀?

  小结:春天到了,树枝上都长出了芽苞苞。芽苞苞到底长什么样,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看看好吗?

  二、说说芽苞苞

  1、出示:发芽的树枝

  幼儿观察。

  提问:你们看到的芽苞苞是什么颜色的?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芽苞苞吗?

  小结:芽苞苞的颜色不仅有绿的,还有红的.、白的。

  2、提问:那小朋友们有没看出芽苞苞是什么形状的的?

  请幼儿来摸摸芽苞苞,再说说芽苞苞是什么样的。

  小结:嫩嫩的芽苞苞呀真漂亮,有绿的、有红的、有白的,小小的身体圆圆的、尖尖的。

  三、做做芽苞苞

  1、师:嗨!可是有几棵大树到现在还没有发芽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它们呢?

  2、师:小朋友真聪明,那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制作芽苞苞吧!芽苞苞是什么样子的?长在哪里?谁来告诉大家。师生一同回顾芽苞苞的样子。

  3、幼儿分组制作芽苞苞。

  四、欣赏发芽的大树

  1、 共同欣赏长满芽苞苞的大树,感受自己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春天是美丽的,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活动之前我就带孩子们参观了小树林,在春游之时也和孩子讲了相关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活动中幼儿接受得比较快。在活动中,我不仅让幼儿仔细地观察、轻轻地触摸,还给予了幼儿语言描述方面的帮助(如圆圆的、尖尖的、嫩嫩的……)。幼儿在获取直接经验的同时进行了具体准确的描述(哪怕是模仿性的描述),这也提高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发展了认知能力。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为小动物寻找雨伞萌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2、能理解诗歌内容,并能较有表情地朗诵。

  3、学习仿编诗歌,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2、小动物图片,图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放打雷、下雨的声音)提问:下雨了,我们小朋友会用什么来挡雨呢?是的,下雨的时候我们常常用雨伞来挡雨,一些在森林里玩得正高兴的小动物遇到天突然下雨了,它们也要避雨,它们会想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猜猜看。

  二、 幼儿学习诗歌

  1、引导幼儿了解儿歌内容(出示课件)

  2、初步了解儿歌内容(出示课件)提问:

  小鸟没有伞,它用周围的什么来当自己的伞呢?

  小蚂蚁没有伞,它用周围的什么来当自己的伞呢?

  小青蛙没有伞,它用周围的什么来当自己的.伞呢?

  小动物们没有伞,他们都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真棒,小动物们都会找比自己大的东西来挡雨。

  3、教师示范朗诵诗歌

  师:老师把小动物找伞这件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完整念一遍)

  4、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师:这首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哪里的什么是小鸟的伞?

  哪里的什么是小蚂蚁的伞?

  哪里的什么是小青蛙的伞?

  (2)幼儿看图片学说儿歌。

  师:我们一起来念这首诗歌吧!(2-3遍)

  (3)分男孩子女孩子进行比赛。

  (4)撤掉图卡念诗歌。

  三、仿编诗歌

  师:我们帮小鸟、小蚂蚁、小青蛙都找到了自己的伞,它们可高兴了!可是还有许多小动物没有找到伞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教师示范仿编,提出要求。

  诗歌的前三句是一样的,要说明:哪里的东西是谁的伞。如:美丽的花朵,是蝴蝶的伞。

  师:哇,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

  (3)幼儿自编诗歌。

  师:现在请我们小朋友三人一组帮我们其他小动物找雨伞。

  (4)整理诗歌。

  四、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帮小动物们找到了伞,它们真高兴,我们开心吗?原来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现在天晴了,小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做游戏,走吧!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已经能够自主的跑,跳,并能参加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吸纸跑这个游戏很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手脚并用,达到全身的协调运动。它不近增强了幼儿的体质,更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动作的协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变废为宝的意识。

  2.增强了幼儿身体素质,强化了幼儿身体协调的能力。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哨子一个,废旧报纸若干,小红旗一个橡胶小鹿四个

  2、录音机,音乐磁带《一起加油》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操场,带领幼儿慢跑一圈,指导做简单的热身动作。

  1.导入游戏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做个新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看我手中拿了什么?(幼儿回答,报纸)今天们就用它来做游戏,幼儿感到很新奇,也很期待,那么下面就要好好的看老师怎么去做,等会老师要看你们自己的`表演奥。

  教师首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并自己亲身去演示吸纸跑的过程,幼儿睁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

  老师强调,吸纸跑这个游戏必须是你把报纸贴在胸前,借助风力向前跑,跑的过程中不能随便停下来,必须绕过中点(橡胶小鹿)返回坚持跑道终点,如果中途停下来,报纸就会自己掉下来。如果纸掉下来了,你必须拾起报纸,重新放到胸前,再继续游戏。

  2.游戏分组将全班幼儿分成四个小组,站成四排,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发一张报纸,他跑回来把报纸交给下一个小朋友,看看四个小组的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就发给他一个小红旗。大家都要鼓掌表扬!

  3.开始游戏幼儿准备好以后,哨声一响,游戏就开始。在音乐的配合下,幼儿紧张而忙碌起来,有的幼儿动作很规范,有的幼儿报纸掉下来好几次,但他不放弃,捡起报纸继续前进。

  4.活动结束,表扬鼓励,教师做及时总结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学习5以内数的相邻数。

  二、提高幼儿探索数量关系的能力。

  三、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四、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一、3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各5个。

  二、1——6数字头套

  活动过程

  (一)5的相邻好朋友。

  1、 教师分别取3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各5个,一一对应排成3排,中间的1排不动,请幼儿讨论如何能让3排圆片一排比一排多1个。

  2、 引导幼儿数一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扣子右边。请幼儿说一说比5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5多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

  (教师让幼儿指出来)

  3、 引导幼儿理解,5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5少1的是4,排在5的前面,一个是比5多1的是6,排在5的后面。

  (二)游戏:“找朋友”。

  1、请幼儿头上戴上数字分组,每组6人。

  2、请每组幼儿从1——6的数字宝宝中选一位数字宝贝站出来找出它的邻居。

  教师:请数字5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4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3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请数字2的邻居拍手,是数字几就拍几下。

  幼儿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和拍手的声音配合。

  (这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幼儿交换头套,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活动中环节一就是通过点子卡了解相邻关系,幼儿也通过点子卡认识了、理解了。而我想引导幼儿运用完整地话语表述而导致幼儿绕在了这一环节。由于幼儿怎么说都不完整,幼儿也越来越没有信心,这时我采用师示范的方法来引导。然而因为自己的示范的语言不够简练,太复杂,促使幼儿不能及时消化运用,如“5的相邻数是 4,4比5少1,6比5多1 ;5的相邻数是4和6,这样比前1个多1,比后一个少1的顺数称为相邻数。由此得出,师自己首先要有思考,要运用最简单的方式,适合幼儿理解表述的方式进行示范,这样才能给予幼儿清晰地要求,有效地学习。

  在活动中我太急于说出相邻数的关系了。没有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我以后上课时应该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让幼儿进一步的思考,让幼儿自己发现,达到熟练巩固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10

  要求: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知道自己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和爱护,加深热爱父母的感情。

  准备:婴儿生活图片一套,第一张图片是妈妈喂宝宝吃奶,第二张图片是妈妈替宝宝换尿布,第三张图片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每一个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妈妈。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讲述父母怎样照料小宝宝的。

  1、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引起幼儿注意,然后看图片。幼儿观看,老师提问:宝宝为什么哭?妈妈是怎样喂妈的?你小时候吃的是妈妈的奶还是牛奶?妈妈为什么不怕脏不怕臭给宝宝换尿布?让幼思考,议论,回答问题,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

  2、老师总结:你们小时候,也像这个小宝宝一样,不会说话,不舒服时只会哭。是姐姐给你喂奶,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妈妈又抱着你,轻轻地拍着你,让你舒舒服服地睡觉。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关怀照顾下,慢慢地长大了。

  二、请抱婴儿的妈妈来到幼儿中间,让幼儿看妈妈是如何照顾小宝宝的。

  1、引导幼儿招呼小宝宝。(小宝宝不会应答)小宝宝的妈妈介绍说:小宝宝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但是还不会说话,要妈妈慢慢教他才行。

  2、让幼儿和小宝宝比比谁高谁矮,谁的手大,谁的手小;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比比谁的牙齿多。

  3、看看小宝宝如何学走路。

  ① 妈妈扶着小宝宝走到幼儿面前,与幼儿一一握手。

  ②妈妈弯腰教小宝宝走路。老师与妈妈一问一答,问答中突出妈妈关心宝宝,使幼儿懂得妈妈为了小宝宝不跌交,学会走路,虽然弯着腰很酸,很累,她都不顾。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教你们学走路的。现在你们不仅会走,还会跑、会跳,你们都要谢谢爸爸妈妈。

  4、看小妈妈给小宝宝吃东西。

  ①让幼儿给小宝宝吃点心。(小宝宝不会自己吃,要妈妈喂)妈妈喂小宝宝吃鸡蛋羹,先将手帕围在小宝宝的`脖子上,用汤匙舀起鸡蛋羹,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喂给宝宝吃。

  ②让幼儿观察妈妈关心小宝宝的具体细节。老师插问:为什么要给小宝宝围上手帕?为什么还要吹一吹?

  ③老师小结:你们小时候和小宝宝一样,不会自己吃饭,也是妈妈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

  5、妈妈给小宝宝把尿,把好后让小宝宝坐在小车里,推着小宝宝出去玩,全班幼儿向小宝宝告别。

  三、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1、老师说:爸爸妈妈把你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拍下来了。现在请大家拿出来看看,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你的。

  2、每个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贴在磁性板上。

  3、老师选择几张照片,请几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四、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让幼儿互找同伴(男女结对子),将两张椅子拼成小床,商量怎样照顾好小宝宝。然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娃娃、奶瓶、尿布、小碗、小汤匙等玩具,玩“娃娃家”游戏,学做爸爸妈妈。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22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

中班教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