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

时间:2024-04-12 07:24:2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逶迤(wēi yí )磅礴(páng bó )岷山(mín )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二、导入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借助多媒体播放红军长征的录像,教师介绍长征的历史事实,并让学生哲学歌曲《七律长征》,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

  三、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学生朗读诗歌之后,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其中的`一句诗,并说说理由。

  四、学习新课

  1、学生结合注释,说说全诗的大意。

  讨论交流后,明确: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2、赏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的回答是“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紧承上句的“万水千山”,先具体写山。这样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游戏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写水,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尾这两句写长征的最后路程,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这里的“三军”,专指“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在写这首诗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但毛泽东希望并想念他们定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克服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所以,“三军”一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

  3、探究。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明确: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胧,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谈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阅读

  推荐书目:《毛泽东诗歌鉴赏》《毛泽东诗词探索》《毛泽东和诗》等。学生交流毛泽东描绘长征的诗词,如《忆秦娥娄山关》等,做读书笔记。

  六、小结

  1、中心意思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写作特点

  具体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2

  教学要求:

  知识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知识。

  训练点: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能够用“渺小”、“贡献”造句;感情朗读课文。

  切入点:为99年世界地球日策划宣传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育点:教育学生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1、了解人类为什么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通过课外阅读后体会环保的深刻意义。

  教具准备:地球仪,录相资料,文字资料灯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三、四段,总结全文,完成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只有一个地球”的最后两段。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让我们对地球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二、复习:

  首先,我们来复习前两段的有关内容。我们采用抢答的方式来完成。(出示灯片)

  1、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人类活动的陆地只有多少?

  3、通过这两个数字说明了什么?

  4、人类是怎样破坏不能再生资源的?

  5、人类是怎样对待再生资源的?小结:通过抢答,说明同学们上节课学得很好,希望这一节课学得更好。

  三、质疑问难:

  你还想了解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老师鼓励学生质疑后,把问题归类,有些问题作为课外阅读去处理,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中解决。)

  四、讨论,学习三、四段:

  1、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出示投影片)它太可爱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它是最奇妙,最美丽的一个星体,它在黑暗中静静地闪耀着蓝色的光辉,它缓缓地转动着,转动着,可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遇到了威胁。于是有人提出移居到宇宙中别的星球上去。对于这个设想,科学家是怎样回答的呢?(引导学生默读第三段后回答。)(板书:不能指望移居。)

  2、科学家认为“不能指望移居”的理由是什么?(抽一学生朗读第三段,其余学生用①②......标出;同桌讨论后回答)(理由:a.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b.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是遥远的事情;c.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3、读第三段。(注意问句的.读法指导)

  五、总结:

  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老师也从同学们那儿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质疑

  1、导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齐读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老师想提两个问题:“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是谁说的?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大声去读读课文。

  3、解答问题并板书。(引导学生从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概括写人记事文章主要内容)

  二、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过渡: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对课文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你看见了课题中提到的“那匹马”了吗?(没有)

  2、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已交代出摊主没有“那匹马”。认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词句能让你看清书摊摊主的心思,可以用笔划下来。

  学生交流自己划出来的部分,并说明原因,3、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动手练笔

  1、教师:随着“我”推开木板房的门而真相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黄的马草前,脑中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仿佛还回响着守摊的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我”的心中,在这一刻会想些什么呢?

  2、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3、交流小练笔内容。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文艺性的笔调介绍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地球的渺小,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人类不断造成生态灾难,除地球外人类别无去处等科学知识,阐明了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道理。全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我们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附近几个社区,他们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平时没有时间辅导他们的学习,好在我的这些孩子们自觉性都比较高,他们课前都能认真预习,也搜集很多相关资料,他们有能力完成本课的目标。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通过精读、质疑、讨论、品读、感悟……达成目标。做到以读为主、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悬念从读中生,悟的结果从思中来。让学生在经受语言的历练和环保意识的熏陶后,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课标》第三学段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科学小品文是科普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文体。科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的特点。所以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打比方、举例等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难点是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会写:“晶,莹”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产、

  不加节制、枯竭、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

  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各种学习途径,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难点:懂得为什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并身体力行和进行环保宣传。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收集的各种资料。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相处同样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组课文,先自由读一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单元导读告诉了我们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什么?

  2、导语中还向我们推荐了三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谁来说说?

  【设计意图】:从单元导语入手,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

  3、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的第一课,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13、《只有一个地球》,球的最后五笔是点提撇捺最后一笔是点,齐读课题,有几个地球?

  生: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意图】:抓住课题的关键词,强调“球”的写法。

  4、再读课题,读得好!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响亮的口号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从此为题,是想呼吁人们应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

  1、自学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自读提示,下面开始自由读课文吧!

  3、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咱们一起看课文中的词语你读准了没有?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指名读一读。

  4、读得好!“薄”在这里该怎样读?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字典中的解释,齐读,我们该选择哪个读音呢?

  5、很好!你为什麽选择这个读音呢?

  生:我是根据字的意思来确定的。

  6、真棒!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根据解释来确定它的读音,再读“薄薄的纱衣”。一叶扁舟,它还有另一个读音biǎn扁担,再读“一叶扁舟”,本课中的蔼和竭这俩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呢?

  【设计意图】:强调学习多音字的方法。

  生:1、结果不一样。2、部首不一样。

  7、蔼字怎么写呢?先写草字头,要写宽一点,能盖住下面的部首,日要写扁一些,人的第二笔是点,最后一笔坚折不出头,占三分之一,最后一笔是提,请同学们在课后生字表的旁边工工整整的写一遍,写时要头正、身直、足安,眼睛离书本一尺远。

  【设计意图】:区别形近字,指导形近字的写法,强调写字姿势。

  8、下面学们默读课文,读后小组内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展评析疑、交流指导

  1、好!大家读得都很认真,谁来说说: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第一部分从第一段到第几段?,你能说说: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能用小标题概括吗?接着说,很棒!

  3、谁能把这四个小标题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这种把各部分主要内容串联起来总结课文内容的`方法叫做连段串意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用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掌握用连段串意的方法来总结课文内容。

  5、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从哪下语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

  6、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

  7、这一段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8、地球是美丽的,但他又是渺小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地球的渺小?

  9、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

  10、这一段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11、地球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12、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

  13、这一段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读体会只有一个地球。

  (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破坏环境的事情吗?谁来说说?

  你们可曾想过,造成这一切一切后果的,不是别人,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同学们,当你看到一片片干涸的土地的时候:当你看到滚滚浓烟从烟衷冒出来的时候:当你看到汹涌的洪水吞噬我们美丽的家园的时候:当你看到一具具动物尸体的时候,当你看到雾霾笼罩在我们上空的时候,当你看到一棵棵大树被拦腰砍断的时候:当你看到海啸排山倒海的时候:当你看到一条条河流被污染的时候:当你看到汶川地震残垣断壁的时候。

  同学们,你们愿意成为环保小卫士吗?声音太小,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握拳我宣誓:我自愿加入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队伍中,我决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把掌声送给每一位环保小卫士,你们是地球的希望,你们是地球的未来。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事例懂得保护地球的重要性,通过宣誓增强孩子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五)总结评价、激励进取

  今天,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的第一、二部分,我们知道了地球是美丽渺小的,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作业超市】:

  1、收集宇宙星球的资料,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

  2、调查我们学习、生活场所附近的环境状况。

  3、课外阅读鲁斯坎贝尔的《可爱的地球》。以上作业任选两题。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们动手动脑更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母亲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让学生们了解本课的内容,更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4

  一、学习目标

  M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有关本课的词语“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N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O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P4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三、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学习导语,明确要求

  在上一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你可想过,人与自然的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先读读本组课文的单元导语。谁来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我们要明确哪些任务?(一要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二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图引入,初读全文

  M看一组有关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简介地球。

  N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走近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O学生自由读课文。

  P出示要求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默读课文,梳理内容

  M默读课文,然后跟周围的同学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N交流反馈: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向大家汇报,并朗读相应的段落: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1至2自然段);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3至4自然段);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5至7自然段);

  人类应保护地球(第8至9自然段)。

  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M根据梳理的几方面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

  N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O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她的样子非常──(美丽壮观),但同宇宙相比又是显得非常──(渺小)。她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她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文章向人类发出了呼吁──(只有一个地球)。

  课后作业,抄写词语

  抄写“词语盘点”中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 二 课 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M听写本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N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阅读就是用心灵与文字对话的过程。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问问自己:是否高兴了、着急了、痛心了、气愤了或是担忧了?把触动你心灵的词句画下来,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板块研读,深究题意

  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条条颤抖的波浪线条记下了你们心灵震动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感悟大家画下的词句。

  M感悟地球的渺小。

  (1)指名读。

  (2)渺小:地球的半径有六千三百多公里,作者说地球“渺小”,你认为有道理吗?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地球跟人相比,就十分庞大,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就显得渺小了。如果可以把学校看成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恐怕连一粒微尘都算不上。

  N感悟自然资源的有限。

  (1)学习第三自然段,理解矿物资源面临的危机。

  ①明白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②从“几百万年、几亿年”感悟矿物资源形成时间的长及来之不易。

  ③从“不加节制”等词感悟人类无知的破坏。

  (2)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原本可再生的资源遭受的破坏。

  ①理解“本来”在句中的作用。(“本来”一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性,它突出了这些资源原先可以再生的特点,强调了现在已经不可再生)

  ②品读句子: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a.举例说说什么是“生态灾害”?

  b.补充有关生态灾害的资料,加深理解。

  ③指导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心情。

  O感悟无法移居的事实。

  (1)品读句子:科学家已经证明……别的星球上去。

  ①理解“至少”在句中的意思: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了“40万亿公里”是目前可以确定的最小的范围,也告诉我们这个范围以外的情况,科学家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精确和严谨。

  ②感悟最小的范围,即“40万亿公里”有多远?(以前学过《太阳》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1.5亿公里,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么一估计,40万亿公里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

  ③指导朗读。

  (2)了解有关“移民基地”的设想。(教师可介绍有关火星和月球的知识,引导学生明白,这种设想是遥远而困难的事情)

  P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她无私地奉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保障;说地球容易破碎其实是指她很容易遭受破坏,比如资源枯竭、生态灾害等。这句话表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同时更体现了宇航员对地球的担忧之情)

  Q结合课题小结,齐读最后一段。

  读写结合,提升情感

  相信每一个同学了解到这些,心情都是沉重的。这时,你一定有话对地球母亲说,对人类说,或者对自己说吧?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吧!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说理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一些知识。文章语言优美、条理清楚、内容浅显、主题鲜明。通过教学,要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环保教育,同时培养其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独创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一、整理思路,活用文本

  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只有一个地球》思路清晰,从写作顺序入手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章的布局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预习的时候,我注重让孩子们说说,文章讲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的内容?课上,让学生随心所欲谈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在七嘴八舌中,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便一一明朗起来。

  二、切入中心,重点议读

  一篇文章往往包蕴着丰富的内涵,若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深刻理解、得到最大提高,就必须紧扣中心。

  在教学中,我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中心主旨进行教学。通过让孩子体会地球妈妈的可爱温柔,地球资源的有限,破坏后无法移居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资源。层层递进进行思想的升华提高。

  尤其是在处理有限资源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地球资源的资料了解地球资源现状,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了解地球面临的生态危机,充分的读、议,使学生全面而清楚地了解到由于人类对地球的无节制破坏,已使地球面临资源缺乏甚至枯竭的危机,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心灵受到较大触动,认识到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发出“保护地球”的呼吁。

  三、鼓励表达,训练思维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在讲课的最后,我让孩子谈谈:你想对地球、对人类、对自己说些什么?由于有了前面认识上的升华,所以学生的思维马上被调动了起来。

  王杉:我想对地球妈妈说,地球妈妈,非常非常对不起,你慷慨无私的为人类提供资源,为人类做贡献,但我们人类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你,我代表人类向你说声对不起。

  于佩杰:我想对大家说,保护地球吧,她是我们的家园。

  王泽泰:我想对地球说,地球妈妈,对不起。昨天我不小心弄断了你的一根头发,我决定明天为您美容。

  杨明昊:我想对自己说,爱护地球就是爱自己

  ……

  60个孩子就有60个不同的回答,60个回答就有60个不同的认识,孩子的回答虽然稚嫩,但发自内心,感人肺腑,我想,听了这样的话,地球也会欣慰的露出笑容。。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理解地球的可爱与易碎。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教具准备:课件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荔枝》这篇课文,深深体会到母亲对儿孙浓浓的爱,感受到母亲这个称呼是多么的亲切,多么令作者魂牵梦萦。我们除了这个有血有肉的母亲,还可以把什么也称作母亲?(老师、祖国、大地、黄河、地球……)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一见地球妈妈。板书“地球”。

  2、播放课件,认识地球的美丽可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画出宇航员感叹的句子。

  2、生汇报交流。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生对此句质疑。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用“——”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划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三)小组合作交流,师相机引导。

  1、了解地球的“可爱”

  (1)出示: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A从哪里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B朗读、品读、齐读,体会地球的可爱。

  (2)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A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B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谈。

  C指名读、齐读。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了解地球的无私。生交流资料,地球向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

  2、了解地球的“易碎”

  过渡: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又无私地向人类提供一切资源,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1)自读课文3、4自然段,哪个词最扎你的心?结合收集到资料谈谈。

  (2)生态灾难有哪些?生交流。师出示相关的课件。

  (3)展开想象:此时生态灾难还仅仅是四个字吗?它仿佛变成什么?

  (4)师播放人类破坏地球及生态灾难的课件,生观课件谈感悟:此时你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地球,你的心情如何?

  (5)小结:看到伤痕累累的地球妈妈,我们禁不住伤心,禁不住惭愧,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

  出示课件,生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3、了解“无法移居”

  (1)地球是那样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但人类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

  (3)小结:宇宙之大,如果人类再不断地破坏地球,人类将无立足之地。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引读出示:“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四)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真正认识了另一位妈妈——地球,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打开心声,把自己最深感受写下来。

  2、生交流感受。

  听了同学们的表白,老师很感动,有我们这些有志的女儿,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妈妈会变得更美丽、可爱,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五)拓展:作业超市: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创作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在班上交流。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商讨保护的办法。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课文生字新词;读懂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2、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3、情感目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自主探究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还把什么也叫做母亲?(老师、祖国、大地、黄河、地球......)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见一见地球妈妈。

  2、播放课件,认识地球的美丽可爱。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地球妈妈的笑容消失了!(“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教师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学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一边读课文一边用“--”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用“~~~”划出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3、感知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活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

  1、学生组成小组,提出自己要探究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研讨。

  2、师生共议,归纳中心议题。(“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爱”。(播放地球“可爱”的课件)

  (1)地球妈妈可爱吗?课文是怎样写的?

  (2)朗读、品读、挑战读,体会地球的可爱。

  (3)小结: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美丽可爱,我们应该怎么做?(热爱、保护)

  2、小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1)播放地球遭破坏的课件,让学生直接感受。

  (2)让学生把查找到的地球遭受破坏的'资料读一读。

  (3)默读课文内容,谈谈课文是怎样写地球的“易碎”。

  (4)结合自己的理解,找出课文的片段,朗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5)小结:看到这些图片,听到同学们这些感受,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看到地球这样遭受自己女儿的破坏,我们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观呢?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地球”)请大家一起朗读最后一段话,体会作者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目的原因。

  (三)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真正认识我们的另一位妈妈--地球,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好多话想对地球妈妈说,请说说自己想说的话吧!

  2、结语:听了同学们的自我表白,老师很受感动,有我们这些有志的女儿,相信有一天,我们的妈妈会再变得更美丽可爱。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说一声:地球妈妈,祝您早日康复。

三、拓展延伸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创作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在班上交流。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商讨保护的办法。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有关地球知识和自然资源等知识的专用词语。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朗读关键词语,回顾主要内容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请齐读课题两遍)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字词,同学们都能分好了自然段并通读课文,接下来我们回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关键词语,请同学们以大组为单位开火车读一读(第一大组读第一组,第二大组接上……)

  1.遥望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渺小茫茫宇宙一叶扁舟

  3.有限资源枯竭不加节制毁坏滥用威胁生态灾难

  4.指望移居设想别无去处同学们,看到这四组词语能说说课文讲了地球哪些内容吗?来,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告诉我!

  板书:

  地球的美丽;

  地球的渺小;

  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人类无法移居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这节课我们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究。

  (二)深入解读,明确中心

  同学们,请看,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地球,你会用什么词语?(看来每个同学对地球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到的词语也不一样,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

  对,那么在宇航员心中,地球又是怎样的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告诉我,第八段)

  非常好,说明你认真地读了课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宇航员用了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地球,这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可爱、容易破碎。(板书)

  那么问题来了,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地球可爱,又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5分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波浪线划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这样划的理由。讨论出结果的小组可以安静地举起你们的手,让老师知道你们讨论好了,老师看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讨论完后老师反馈哪个小组讨论最高效,加格子)

  可爱的原因:

  1.地球的美丽(第一段)

  2.读一读具体语句——具体哪些描写,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可爱美丽呢(颜色,比喻,引导看课文的图片)

  3.朗读:地球是如此的可爱和美丽,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

  有没有同学自愿起来示范读一下的?再全班读一读,指导朗读)

  容易破碎的原因:

  1.自然资源容易枯竭,容易受到人类的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第三、四段)

  2.读一读具体段落语句

  3.在这里提到了两类自然资源,分别是什么?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资源

  4.哪个同学给老师解释一下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都有哪些?

  5.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来齐读一遍第三段最后一句“但是……”有同学知道“不可节制”的意思吗,能否联系实际理解?

  6.对于可再生资源,是否就可以无条件再生?不是!为什么?举手告诉我具体的句子。“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去掉行不行,本来就是“原本原来”,原来可以也就是说——现在不可以,原因是——因为人类……

  7.所以:如果人类没有恰当的利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我们的资源必将会枯竭并且造成一系列的灾难

  8.第三、四自然段,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轻柔的还是强烈?)——两段都有一个转折词语“但是”,语气加重和强调!?特别是“但是”后面的句子,下面我们进行接读,老师读前面,你们从“但是”开始读起,我看哪个小组读出了强调的语气,格子反馈)

  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在这两段中,作者就举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例子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卡片)。你们还知道其他常见的说明方法吗(卡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请同学们看看这一段,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呢

  (第一段:打比方;第二段: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这一段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什么——地球的渺小)

  是的,地球是渺小的,而且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如果它破碎了,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不能)是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五到七自然段,就讲了这个问题。留意老师的手势,我读第五段,你们读第六、七自然段。提出设想——推翻设想,表明了我们除了地球,别无去处!

  (三)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是的!同学们,如果地球遭到破坏,我们别无去处!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了!然而,这些年来,人类究竟对地球做了什么!请看资料!看完,我们来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出示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看一看)

  分享1:写下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分享2: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交流知道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学会联系实际去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本单元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孩子们做得很好!最后让我们回到题目,题目是什么?“只有一个地球”,你从“只有”读出了什么?

  1.“只有”的含义理解,没有第二个、无法移居、独一无二

  2.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板书)

  3.就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提出了呼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保护地球的坚决和热情!同学们,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希望你们都能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本节课结束,感谢大家!下课!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科学小品文)

  1.地球的美丽太可爱

  2.地球的渺小精心保护地球

  3.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太易破碎

  4.人类无法移居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8

  一、教材解读:

  本篇是科普说明文,但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可读性强。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目标预设: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预习,让学生读通课文,自学生字,并结合课文和工具书初步理解有关词语。

  2、在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初步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3、通过品词读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增加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4、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后语文活动的拓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三、设计理念:

  1、把与文本的对话上升到与作者、与母亲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而触摸到作者那颗滚烫而焦灼的心,去体味地球母亲的那份无私而悲凉的情,以唤起学生人性的感悟。

  2、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对文本的阅读感悟,都力求突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鉴于与六(3)班学生尚在磨合期,所以兴趣引路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如用“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的方法,目的在于弱化学生怕提问题的心理。

  3、在阅读中注重引导学生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领悟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灵魂,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4、注重课前资料的积累,课中资料的揉合,课后向外的无限延伸,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四、过程展示与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激兴趣)

  1、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事情。

  2、引导学生质疑,引出课题。

  3、通过读题,初步感知。

  4、检查预习情况,触摸学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出意)

  1、再用心读课文,猜想老师会提什么问题?

  2、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帮助梳理。

  3、预设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2)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3)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4)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5)前面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后面又说这些资源可以长期给人类做贡献。这样不是矛盾了吗?

  (6)生态灾难到底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威胁呢?

  (7)40万亿公里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呢?

  (8)为什么说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

  (9)为什么说地球很可爱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三)抓住感受,品读课文(读出形)

  1、说说自己再一次读课文后的感受。

  2、这些感受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3、请带着这些感受再读课文(重点是课文3——8自然段)。

  4、读着读着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5、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四)连词成段,回归整体(读出味)

  1、根据板书,把这些词串成一段话,读一读。

  2、把串成的这段话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五)补充材料,升华情感(读出情)

  1、听老师读一组数字,有什么感受?

  2、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六)课外延伸,倾诉感情(读出魂)

  1、再看下面一段数字(用多媒体打出),又有什么感受?

  2、请带着这种感受,向全人类我们的`发出呼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此时,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想对所有的地球人说些什么?想对还在破坏周围环境的人说些什么?还想对你自己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4、查阅相关资料:查阅与地球、与环境相关的资料,开一次主题班会或搞一次语文活动课(教案另定);推荐课外书:《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作者:姜戎)

  五、课后反思:

  1、本节课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感受”一词来贯穿全文,学生的情感由兴趣起,随思维升,最后达到高潮。但课后回忆一下,在本节课似乎过渡地张扬了人文性,没能使学生的情感真正落实到课文的局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工具性来凸现人文性,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值得反思和继续探究的问题。

  2、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学生怕提问题的心理,此节课我设计了“猜猜老师将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手段,虽然点燃了学生兴趣的火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但有没有把学生引向去揣摩老师的心里而提问题的轨道,使学生所提出的并不是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而是为了迎合老师而提出的并不是问题的问题?这一点有待于去检验。

  3、为了体现一篇课文完整的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过多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使本节课的容量过大,导致中间的某些教学环节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整堂课给人一种”赶场子“的感觉。如何使自己的课堂从从容容地教,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过,是下次一定得克服的弊病了。

  六、教研组评价:

  1、从本节课上我们看出了老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从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帮学生梳理问题、引导学生不露痕迹地解决问题等环节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教学机智,这也是真正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地方;从设计的“猜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这样的教学手段上可以看出老师很注重教学的策略和艺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正是这一策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提出了很多有见解性的高质量的问题。所以,并没影响学生提问题的导向。

  2、黑板上板书的问题,擦掉问号后变成课文的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连成一段话。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课堂的生成性。因为学生的问题是无法预料的,将学生们所关心的问题变成组段的关键词,是课堂教学智慧的展现。

  3、本节课超时7分钟,之所以导致超时,是因为老师设计的环节太多,一节课就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贪多必将导致浮浅。

  4、整体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学生发言面较窄,至少有10个左右的学生游离在“边缘地带”。

  5、提升了对文本的感悟,但深度不够,有些问题解决得不彻底。比如“地球是可爱的,同时又是容易破碎的”。“可爱”和“破碎”学生感悟不彻底。

  七、专家引领:学校教科室聘请的两位专家参加了听课评课,以下是总结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1、对于评课的导向,首先得贯穿新课程的三位目标,在课堂上如何将三位目标进行融合是关键。当然,对不同的课型,三位目标所呈现的强度不太一样。《只有一个地球》从体裁上看,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文笔生动感人,所以不一定非要呈现出说明文的特征,对这篇文章宜以感情线为主。整节课老师带领学生抓住“感受”品读全文,方向是对的,但老师在课堂上又过度地张扬了情感,而忽视了对文章重点词句的深刻感悟和理解。

  2、新课标尽管提倡语文课堂要立体多元,但“一课一得”仍然要提。怎样在一节课中去突出一点,这是老师们今后在课堂上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一节课有一个亮点,出现一次高潮,那么,我们就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3、突出学生主体应该是在教师导引下的主体,对学生提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导向,不能任由学生思绪满天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这样不至于在解决问题时显得“支离破碎”。比如:对于这一课,学生提了十几个问题,哪些是知识性问题?哪些是情感性问题?哪些属课内要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要放到课外解决的问题?要进行归类,才能有的放矢。

  4、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师的意识中是应摆在首位,但在学生进入情感状态后,要呈现认知目标,落实知识目标,这样才能做到三维目标的真正融合。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9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设计说明】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设计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前两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第3项为情感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则应渗透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从而在自主学习中实现目标三个维度的整合。

  二、教学流程

  本篇课文建议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7个生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作者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来介绍的?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之处,从而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㈠创设情境,导题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谈话导题:同学们,这就是蕴育多彩生命的摇篮,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她是多么美丽啊!欣赏了照片,读了这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引导归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进行整体感知。

  【设计说明】兴趣能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情境导入和质疑导读,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们进入自主读书与探究的氛围中。

  ㈡自主探究,认识地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作者怎样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介绍?

  2、学生读后,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汇报中,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宇宙中的太阳系,让学生进一步直观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适时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或生活经验,举例说说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加深体验,获取新知。同时对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

  【设计说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以引导为主,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读、思、议、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

  ㈢自读自悟,深入了解。

  1、再读课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2、学生读后,同桌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并找出相应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以体会地球的“可爱”和“容易破碎”。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问题是对前文学习的回应,使学生更易于自读自悟,培养阅读能力,获得思想启迪,感受成功的喜悦。

  ㈣课件展示,畅谈感受。

  1、课件播放地球“美丽可爱”和“生态灾难”的录像。

  2、看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画面,你是否明白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设计说明】在入情入境中畅谈感受,这是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㈤再读全文,学后质疑。

  【设计说明】读要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应参与阅读教学的全程,学后质疑,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改进教法,以便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拓展延伸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在宇宙中样子的图片,以及地球资源被随意破坏而导致生态灾难的资料,还可以收集有关地球知识的其它方面的资料。

  2、课后要求选做以下内容:(可以完成一题或多题)

  ①动笔写一条环保宣传语或画一幅环保宣传画。

  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③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办手抄报。

  ④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

  【设计说明】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将课堂教学引向社会生活,富有选择性和个性特征,以期待在语文综合实践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均衡的发展。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10

  教材简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题目贯穿全文,先讲人类拥有的地球美丽而渺小,接着讲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小、资源有限,然后讲人类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最后呼吁人类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赖以生存的星球。

  教学目标:

  1、学习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慷慨、枯竭、和蔼可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的自觉性。

  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精心保护好地球。

  学情分析:

  使用本教学设计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次,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性积累,这样在课堂上才容易与文本共鸣,较快地进入情境。最后要求学生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和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才会精彩,教学目标才能高质量的完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环保方面、地球知识方面的资料。

  2、教师制作相关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到地球的美丽壮观,另一方面真实地向学生展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两种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要精心保护。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

  2、板书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并根据文章最后两段填空(出示课件)

  因为(1)这个地球太 ,同时又太 ;(2)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3)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指名练习填空,并齐读这段话。

  3、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人类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我们马上就要跟随费俊龙、聂海胜两位宇航员叔叔去遨游太空了(播放课件)到了,快睁开眼睛看,我们的家在哪儿?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内容:宇宙空间画面,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画面以及一组表现地球山青、水绿、天蓝的壮丽画面。

  意图:联系时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宇宙空间的神秘氛围,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直观、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拉近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2、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地球“美丽、渺小”的句子。

  3、交流画出的语句,课件出示以下重点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①.......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4、指导朗读交流的句子,读出对地球母亲的感激,读出自己独特的

  感受。

  过渡: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但它却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自读自悟三、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交流。课件出示重点句段,加以点拨。

  ①、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滥用化学药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3、让我们亲眼来目睹一下人类的愚蠢行为吧!(播放课件)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

  课件内容:地球遭到破坏的情景。如森林被毁、大气污染、水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海湾战争的破坏以及沙尘暴肆虐、伊拉克油井大火等画面。

  意图: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人类对地球母亲的摧残,活生生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的解说,怵目惊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人类这种“暴行”的憎恨,对地球母亲的深切同情,其环保意识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就进一步增强了。

  4、(出示课件)练习填空

  我是( )资源,( )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 )不能再生,( )造成( )生态灾害,如( )。

  (任选一种资源来填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体会资源的有限、宝贵及其对人类的重要)

  5、指导朗读三、四自然段,读出对人们破坏环境的焦虑、痛心,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过渡:茫茫宇宙,星球无数,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我们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三)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1、自读自悟这三个自然段,说说课文怎样说明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

  2、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再说......”领悟第七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展开小小的辩论(结合书本上的知识及课外收集到的资料)

  人类是否能移居别的星球

  小结:既然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那我们就更应该精心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四、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一篇相关的文章《地球万岁》学生自读感悟。

  意图:这里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实现了课内外的沟通

  2、今天,就让我们站在万里之遥,再看一看地球母亲吧!(播放课件)当你看到这位饱经沧桑、伤痕累累的母亲,作为她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为她做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动手写下来。

  五、作业

  成立环保小分队,拟定一份保护地球母亲的活动方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11

  教学目标:

  ⒈认识到地球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⒉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⒊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去年冬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还记得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吗?(学生思考回答)

  是啊,我们生存的地球实在是太可爱了,它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我们这些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那么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来报答地球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悟地球的奉献

  ⒈播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⒉以教材上的水、森林、矿产资源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来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活动二:论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⒈活动准备:收集一些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分发给学生,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⒉引导学生围绕我们能否找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⑴月球和火星的温度、大气含氧量和水分善能否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⑵如果学生还提到其他星球,老师可以简单介绍其他星球的基本概况。也可布置学生自己在课后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到目前为止,除了地球之外,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其他星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人为地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第二个空间呢?

  ⑴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大胆假设和想象,其他学生对此提出质疑。

  ⑵老师介绍“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的相关情况。

  ⒋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的感想,老师加以总结。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12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文中写了几个穷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渔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⑴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

  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体悟“穷”

  1.质疑激趣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老师读了很多遍,除了题目之外,文中一个“穷”字也没有,让我们来试着找一找,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口头填空,再次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体会“穷”。

  二、走进心理,体会品质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①理解“忐忑不安”:指心在上上下下的跳,形容心情不安定。

  ②读第一个句子。

  “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桑娜在当时的情形下,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只知道自己应该也必须这样做,才能挽救那两个孩子。这是桑娜本能的行为,是她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

  ②5个孩子已经够他们受得了,为什么还抱来两个,你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读懂“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第3到8自然段)

  这层中,连续用了五个省略号,主要是表明思路的断断续续和思考内容的变换,桑娜心理十分复杂与矛盾。有的省略号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听到门口有什么响动,于是想到“是他来啦”。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她往门口看了看这个动作,然后得出结论:“不。

  现出桑娜此时矛盾的心理。

  ②体会句中省略号的用法。

  桑娜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为了帮助两个无辜的孩子,她宁可自己受苦受累。

  ⑵找找:对话中几次写到沉默?并联系上下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

  ⑷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在体会桑娜品质时,抓住了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段。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②议议: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

  (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能和死人呆在一起的,总要有人抚养。

  ④理解句子:“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b.讨论:这里为什么要用“熬”而不用其他的字词呢?

  (体会:“熬”是极度忍受的意思。反映了渔夫明知困难大,却宁愿自己多受苦,也要帮助这两个孤儿的善良而美好的心灵。

  ⑹“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帐子。”此时,丈夫和自己想到一起了,桑娜如释重负,外表平静而内心激动。

  三、课堂小结

  3.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四、作业设计

  4.体悟那四处流溢的“富有”

  5.请大家再次读课文,找找哪些内容体现了他们精神上的“富有”?

  7.交流。

  小结:读了这些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的内心理世界。(多么勤劳、多么善良)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

  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

  四、抄写生字词

  板书:

  穷人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13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晶莹、和蔼、慷慨、枯竭”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结合关键语句了解课文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莹、裹、篮”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半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重点体会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教学难点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脉络,结合关键语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世界的杂志《时代周刊》每年都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评出的这个人,肯定是这一年中在全世界影响特别大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等都入选过。有一位中国人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入选,他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但是,198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闻人物。当时结果一公布,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呈现《时代周刊》的封皮。)对,就是濒危的地球。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课文。(同时板书。)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思考:我们还可以把地球称为什么?(摇篮、水球、母亲、家园……)

  过渡:地球,母亲!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就像亲生母亲对我们来说都只有一个一样,宝贵的地球对我们来说也只有一个。那么,地球这位“母亲”给予了我们什么?她的宝贵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况。同桌间互查,小组轮读。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读音,教师正音。

  莹、裹、篮、蔼、资、慷、慨、贡、滥、基、睹

  过渡:在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在读音和书写时要提醒一下同学们?(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莹”是后鼻音;“资”是平舌音;“篮”和“滥”是边音。“莹”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漏;“睹”意为“看”,和眼睛有关,是“目”字旁,不要写成“日”字旁。

  (2)出示词语卡,学生朗读。

  晶莹、包裹、摇篮、和蔼、资源、慷慨、贡献、滥用、基地

  目睹、壮观、半径、有限、矿物、地质、无私、矿产、节制

  开采、枯竭、毁坏、生态、设想、例如、破碎、子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自读提示:

  (1)抓住关键句来理解。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说明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们多位于一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处。

  (2)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小组内交流答案。

  2.全班合作解疑。

  明确:文章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r地球的美丽——“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r地球的渺小——“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r地球资源有限——“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r地球是的,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其他星球——“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预设:如果学生的交流情况不错,可进一步提问:文中有一句话把这四个方面都概括进去了,你能找到这句话吗?(“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课文的一个重点句,在此可以提一提,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

  3.感受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过渡:“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那么,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宇航员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

  (1)幻灯片展示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结合课文自由描述地球的外观。

  预设:晶莹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可引导学生留意这里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感受语言的生动。科学小品文虽然也是说明文,但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常常是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

  (2)理解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明确: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表现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阐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旧知,阅读第2自然段,体会地球的“渺小”。

  过渡:在教材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中,有一段文字显示了地球之小,同学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相关段落。)请大家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结合本课第2自然段,说说地球的“小”。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宇宙生命之谜》

  (4)出示例句,学生指出说明方法。

  ①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列数字)

  ②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

  预设:学生在前面曾学过两篇说明文,所以说明方法在此可不作为重点来学习了。但可以简单地考查一下,加以巩固。

  4.概括大意,初解课题。

  (1)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主要内容,讨论交流:为什么课题说“只有一个地球”?

  (3)师生合作,概括课文内容。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地球,知道了它的外观(美丽壮观),但同茫茫宇宙相比又显得非常(渺小)。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它被破坏,人类根本(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作者在文章中向人类发出了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地球的资料。

  2.通过网络了解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感受地球面临的巨大危机。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2.结合语句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复习检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知识的呢?(生回答: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相信同学们在以后介绍事物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

  2.引入新课。

  (1)过渡: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述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所见到的地球,我们也看了一些地球的图片。我记得同学们在欣赏文字和图片时发出了不少感叹,大家能说说当时的感受吗?

  预设:指名学生回答,答案可以是多样化的:地球真美啊!地球真像宇宙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2)设疑:宇航员在太空看到地球时也有感叹,大家能把宇航员的感叹找出来读给老师听听吗?

  (指名读第8自然段。)

  指导朗读: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讨论后引导学生在该段落旁标注:自豪而又担忧。)

  (3)质疑: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美丽壮观吗?宇航员的担忧是多余的吗?

  过渡:同学们,要真正理解宇航员的感叹,理解他的自豪和担忧,我们就要认真学习下文。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进一步感悟地球的“可爱”,从“自然资源有限”的角度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学生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问题:

  (1)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

  (讨论交流后板书:自然资源——矿产、水、土地、生物)

  (2)文中哪句话生动地写出了地球的慷慨无私?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无私、慷慨”都是人具有的品格。)

  (3)自然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吗?课文在说明这一点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自然资源不是无限的,如矿产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有会枯竭的一天。这里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小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各种资源,它是多么无私啊!从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呢?(学生交流,如:地球真是太可爱了。)

  2.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感受地球是“容易破碎”的,领悟“忧虑”之情。

  (1)提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找出相关语句。

  预设:提示学生矿产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而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为可再生资源,所以课文是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可再生资源遭受破坏”两方面来写的。

  (2)学生交流关键字词,感受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及严重后果。

  预设:不加节制、枯竭、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生态灾难、严重的.威胁。

  (3)教师引入其他资料,或让学生交流他们搜集的相关资料,感受地球所承载的重负与压力。

  你听说过“地球生态超载日”吗?“地球生态超载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合作伙伴,国际民间组织“全球足迹网络”发起,旨在提高人们对生态“超支”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采取可持续的行动。地球生态超载日是人类在一年之内生态资源开始入不敷出的时间指标。通过对时间和资源消耗走势的粗略估算,地球生态超载日以科学的方法测算出人类对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的需求(支出)和地球的生态承载力(收入)两者之间的差值。

  在1961年,人类一年只消耗大约2/3的地球年度可再生资源,大多数国家还有生态盈余。然而全球消费及人口数量都在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超过了地球资源再生的能力,这一情况就是生态超载。大约从1970年起,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开始超越地球生态的临界点。1994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10月22日,20xx年提前到了9月20日。20xx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8月20日,意味着在8月20日人类用完了地球本年度的可再生资源,剩下的4个多月进入了生态超载阶段,在生态赤字的状态下,人类将透支自然产品和生态服务。20xx年8月12日是地球生态超载日:在这一刻,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超出了地球生产和再生自然资源的能力。20xx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8月8日,比20xx年提前5天,这意味着本年度剩下的4个多月里,人类将背上更加沉重的生态欠债,更多地透支地球的生态产品和服务。20xx年的地球生态超载日为8月1日,212天就用完了20xx年的份额。20xx年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人类每年消耗着1.5个地球的生态资源,并且到20xx年之前将达到2个地球。在生态系统开始退化并可能崩溃之前,生态超载只能维持有限的时间。

  3.从“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过渡:既然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离开地球,去别的星球上生活呢?

  (1)学生自读第5—7自然段,讨论“人类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预设:在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中,学生已了解到人类目前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也掌握了相关知识,这里可借机复习一下,加深认识。

  (2)结合相关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明确: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四十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很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至少”一词则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四十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既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4.再次体会课题的深意,提升情感。

  过渡:由我们刚才的讨论来看,宇航员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板书:精心保护。)这是因为这个美丽可爱、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宇航员的话,体会地球的美丽与脆弱,感受地球的珍贵。

  (1)结合全文理解宇航员的感叹。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预设: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可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来理解。

  明确:这句话引用了宇航员的感叹,既与前文照应,又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着万物。“破碎”一词一般用来形容玻璃、瓷器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破碎”,所以我们要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深入体会课题的含义。

  过渡: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母亲正在遭受着无情地破坏,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

  小结: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时代周刊》将地球评为年度风云行星,不正是在呼吁大家珍爱我们的地球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三、拓展阅读,读写结合

  1.课件出示文段,学生自读。

  过渡:写了《花之歌》的诗人纪伯伦还曾写过一篇的文章《田野中的哭声》,诉说了田野的悲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或分发纸质材料。)

  东方欲晓,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返璞归真、美不可言的时刻,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这时,一阵阵风从树丛中徐徐而来,像一个贫苦无靠的孤儿在叹息。我问道:“轻柔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在城里,我纯洁的躯体沾满了病菌,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因此,我才这样伤心。”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花儿抬起她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又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他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们,他们用我们的身体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倾听,又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悲伤?”鸟儿说:“人们将要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在相互诀别,谁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悲伤?”

  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2.阅读与交流。

  (1)诗人听到了哪些哭声?(微风、花儿、溪水和鸟儿的哭声。)

  (2)诗人真的听到了这些哭声吗?他是想表达什么?(没有。诗人假借自然界中的哭声,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发起了控诉。)

  (3)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你想对大自然或地球母亲说些什么?想一想,再写下来。

  (4)指名读话,集体评议。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选择作业,课堂延伸。

  (1)画一幅环保宣传画,配上一句环保宣传语。

  (2)假如你是一朵花,或一棵树,或一块煤……,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

  (3)搜集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歌,读出情感。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1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懂课文介绍了地球哪些方面内容,学习文中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宇航员拍摄的地球图片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结合自己对地球的了解,同桌间相互交流。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3.释题,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是一个怎样的地球?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内容?有哪些让你感触最深?是什么感触?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触?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后交流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就自己感触深的词语、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课文写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

  3.全班交流(围绕课文写地球哪些方面内容,交流感受、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重点内容。板书: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资源有限,生态灾难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4.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看出这篇文章是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先讲了地球的美丽与可爱,接下来又讲了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的一些行为会造成生态灾难。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将别无去处。最后提醒人们要保护地球。

  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

  1.根据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概括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朗读课文,互相评价

  1.想一想,应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

  2.读给同桌听,然后相互评价。

  3.指名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书写生字词语。

  2.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诗歌,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境的忧虑。宇航员遨游太空,也发出感叹。读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二、围绕感叹,研读课文

  1.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

  学生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联系实际,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补充资料: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臭氧层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挡住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伤害。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便会增强,则全球气候会变暖,人类生命健康堪忧。)

  2.地球的“渺小”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宇宙”与“扁舟”对比,想象出地球的渺小。)

  (2)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数据,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半径:约六千四百千米

  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20xx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

  可供人类居住:约0.8亿平方公里

  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1)矿物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体会地球太可爱了。

  (2)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4.地球的“生态灾难”

  (1)人类生活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服务的。何为“本来”?去掉“本来”,读出地球的可爱;加上“本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展开会议与想象,体会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不堪的后果。

  三、层层深入,得出结论

  1.科学家证明什么?是何意?科学家设想什么?是何意?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说明人类要保护地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是为了让读者想象,假如有移民基地,人们都去居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进一步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列出保护地球切实可行的办法。

  四、书写字词,拓展练习

  1.正确工整地抄写课后11个生字,15个词语。

  晶莹、遥望、恩赐、慷慨、毁坏、目睹、交错、贡献、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

  2.谈谈对“如何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想法。

  板书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

  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课文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课文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教学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并在第一课时进行交流,让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是第二课时的授课,所以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回顾旧知,整体感知。一开始我首先通过“课文内容我会填”这个环节请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通过归纳概括“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一问题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再一次地梳理。在品读课文环节,则通过宇航员发出感叹中“可爱”与“易碎”这两个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来深入地来学习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感悟文章的情感。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觉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落实不够到位。现就这堂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一、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渺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

  二、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进而组织学生讨论,拓展延伸,人类的出路何在?你看了这些后有什么想对人类(地球妈妈、自己)说的话语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该怎样保护地球。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三、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我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了变序教学的方法,首先抓住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这一问题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避免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同时也突出了文章的重难点。

  回想起这一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和遗憾: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

  二、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比如对于生态灾难的理解,交流的就不够充分,这一点应该向丁老师学习,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来展示。

  三、文章中语言的严谨、用词的准确体会不够到位。如:“本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的特点。课后,我想与其用讲解、换词的方法,还不如先引导学生用“本来、至少”等词造句,再来讲句子的意思,也许学生的体会就比较深入。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15

  【教学要求】

  1、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3、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4、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⑴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⑴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⑵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⑴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⑵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⑶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⑷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⑵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⑵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⑴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⑵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⑶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⑵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⑶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六年级语文教案《只有一个地球》】相关文章: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02-04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02-13

只有一个地球的教案03-08

《只有一个地球》 教案08-24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09-15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5篇)02-12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15篇01-27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09-30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