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7篇(精华)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起表现作用。
3、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教师:1993年,有一个藏族小伙子叫洛桑,在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曲苑杂坛》中表演系列节目“洛桑学艺”一炮打红。在“洛桑学艺”中,他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自此一年内,洛桑这个笑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遗憾的是,这位年轻的笑星过早地陨落。1995年10月2日因车祸去世,年仅27岁。时至今日,许多人还对他的`表演记忆犹新。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位年轻笑星的精湛表演。(播放洛桑学艺片段,约3分钟)
教师问:短片中那么多的声音是怎么来的?明确:都只是凭一张嘴模仿出来的。
问:知道这种技艺叫什么吗?明确:口技。它是一种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拟各种声音的传统民间艺术。
问:洛桑虽然已经去世了,但直到今天我们还能通录像欣赏他精彩的口技表演,其实,口技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艺术,可那时不象现在有摄象机,他的精彩表就只有通过文字记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场用文字形式记载的口技表演。这就是清代作家林嗣环写的《口技》,把书翻到20课。
二、新授。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场口技表演。(听录音)
1、 齐读课文。
2、 问:刚才我们欣赏的《洛桑学艺》中,洛桑的表演道具很简单的,那么文章中的这位口技艺人又使用了哪些道具呢?明确: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问:文中哪一节对此进行了交代?明确:开头和结尾两节。
问:按理讲对道具的交代只要一处就足够了,作者为什么要交代两次呢?
明确:说明口技艺人技术的高超。问:那么这位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表现在哪里呢?
如学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把他放一下,等会再来看。
3、问: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明确:犬吠 欠伸 呓语 儿啼 妇呜 夫叱 絮絮,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大呼、齐哭、百千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 等。
问:这么多的声音都是同一个场景中发生的吗?明确:不是,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②一家人由醒而梦。⑧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惶恐。
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2节。问:这一节中大家对那些词句在理解上还感到困难?(学生质疑,相互帮助解决)如无疑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①“众妙毕备”的“妙”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天地人》是识字第一课也是学生正式学习语文的首课。本课以现代画家傅抱石的国画作《一望大江开》为背景,分两行呈现6个汉字。“天地人”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你我他”是人的三个代称,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隐含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学习本课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也没有任何正规的识字学习经验。本课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渴望。其次要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重要性。认识汉字可以掌握更多的`识字本领,更好地理解世界。
这六个汉字没有注音,学生需通过模仿认读字音、组词、辨析、游戏等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对这六个汉字的教学都要创设多种情景,强化实践运用,在运用中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教学用课件
学生:生字卡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渗透常规。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2、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说一说从这幅图里看见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的内容与“天、地、人”有关。
(3)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二)师生合作,学习新知
1、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领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
(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2、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
①交流记住“天”的好方法。(例如:加一加,猜字谜……)
②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无边无际的就是“天”。
③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等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④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
①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②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等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
③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④给“人”找朋友,扩展词汇。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
①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字义。
②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等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
③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4)教师小结,学习儿歌。
①教师小结。“天、地、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②学儿歌。《三字经》里也写到“三才者,天地人。”
三才者,天地人。
天在上,地在下,
大大人儿立中间。
3、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①从“人”出发,引出“我”。
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
②师生对话,引出“你、他”。
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
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
如一名学生说:“我是××,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
“他是你的同学吗?”
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三)游戏认字,巩固识字
1、做摘苹果游戏、开火车游戏,巩固识字。
2、老师讲《女娲造人》的故事。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本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汉字“天地人,你我他”,也打开了汉字知识的大门,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很多有意思的汉字。
2、布置作业。
(1)把今天认识的生字读给家长听。
(2)听爸爸妈妈读《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质。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有详有略的写法。
4.继续培养阅读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涵义。
教学难点
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示课题,引出问题
教师:谁把课题补充完整?
学生:列宁去登山。
列宁登山时,走了两次险路。
列宁登山,饱览了日出的景象。
教师:列宁去登山,为什么要走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小路?大家读书。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指名读书。
2.找出从哪儿到儿是写列宁第一次走险路的?课文哪些段落是叙述列宁第二次走险路的经过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
三、分段读书、想段意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了起来。”
第三段:从“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到完。
第二课时
一、分段读书,概括段意
1.读第一段,说段意。
第一段的段意是: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
2.读第二段,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小路的险。体会列宁的品质。
(一)用笔在书上划出描写小路“险”的句子。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看图,理解峭壁、深渊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峭壁?什么是深渊?
学生:像墙一样陡的山崖就是峭壁。
学生:深渊是指很深的水。
教师:走这样的险路,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列宁为了看日出,果断地决定走这条小路。
(3)和列宁同行的巴果茨基是走过几次这条小路的,他这次走的时候有什么表现?读书上的句子。
学生: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
(4)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巴果茨基心里怎么样?用词语概括他的表现。
学生:(害怕)(心惊胆寒)(提心吊胆)
(5)列宁第一次走这条近路时害怕吗?划出描写列宁走这条险路时的词语。
学生:列宁是有些害怕的。
学生:我划的词语有: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列宁头昏目眩了。
学生: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动。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教师: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深渊,这危险的处境是不由人不害怕的。人站在极高极险的地方,头晕目眩,心慌腿软等感觉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列宁害怕了,但他退下来了吗?(没有)他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了过去,他有什么品质?
学生:他有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学生:他有临危不惧的品格。
(6)列宁、巴果茨基登上山顶,看到了日出。书上有一段美丽景色的描写,大家读一读。
教师:这段景色的描写一方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表达了列宁和巴果茨基历经险路,正好赶上日出,饱览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3.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教师:用谁和谁怎么样的句式来概括。
学生: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
4.读第三段,比较不同。
教师:两人观赏完日出,本不必走那条险路,列宁却仍旧要走,这是为什么?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相比有什么不同?(大家读书)
(1)找不同之处,看有几处不同?
学生: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相比有三处不同。第一,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第二,这次是列宁先走。第三,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2)书上两次叙述了列宁走险路的经过,哪次写得详细,哪次简略?
学生:第一次详细,第二次简略。
教师:作者用了有详有略的写法,详略得当。
(3)列宁在回来时为什么还要走险路呢?
投影: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教师:读列宁的话,看他一共说了几句?每句是什么意思?
学生:一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讲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第二句讲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第三句讲“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教师:列宁为什么要走这条险路?
学生:列宁是在自觉锻炼自己的意志。
5.概括第三段的段意。
学生: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他是在自觉地磨炼自己的意志。
二、用段意串联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找三人说段意。
2.用“先……接着……最后”怎么样的句式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先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接着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最后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他在自觉地磨炼自己的意志。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书
四、联系实际谈理解
教师: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联系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是什么意思?
学生: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2)谈自己的理解。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概括内容
1.找三人按段读书。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自学生字,检查巩固
1.读准生字。
2.重点辅导:渊释毅锻
渊:什么结构?第4笔是什么?
你怎样记住这个字?
深渊指的是什么?
释:第7笔是什么?
右下有几个横?
毅:这个字一共有几笔?
第10笔,第11笔是什么?
毅然决然是什么意思?
(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第二次走险路时,列宁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锻:这个字共几笔?
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3.在生字本上抄生字字头。
三、读词语,写词语
读书105页—4。
沙皇 搜捕 巍峨 深渊 峭壁 蔚蓝
刹那 闪烁 歌喉 解释 锻炼 毅然决然
对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一查字典。
投影:
用直线连词语:
把读读写写的词抄一遍。
四、理解词语,练习造句
闪烁:
(1)读读书上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山顶上的雪霎那间变成了粉红色,树丛和草地上的露珠儿也开始闪烁着光芒。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阳光的照射下,山顶上的雪霎那间变成了粉红色,树丛和草地上的露珠也忽明忽暗,闪着光亮。
(3)造句。
闪烁——江面上隐约闪烁着夜航船的灯光。
锻炼:
(1)读读书上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2)解释词语。
锻炼就是磨炼的意思。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警和维护集体利益等品德。
(3)造句。
锻炼——通过冬季长跑活动,锻炼了我们的毅力。
锻炼——通过军训活动,同学们在思想上、作风上都得到了锻炼。
五、写作业
语文教案 篇4
一、学习生字。
(一)辅导学习。
x0席
1.分析字形半包围结构笔顺广 席
2.组词:主席
3.指导书写:
li3n脸
1.分析字形左右结构月—佥
2.组词:脸上洗脸
3.指导书写:
(二)自学生字。
t1sh9zh(t2iq0ngm)f1shu1ng
她师主台情目发双
要求分析字形,组出词语,在本上写一个。
二、读词语。
目光双手老师事情
亲自发生热情主席台
三、作业
把本课生字在作业本上各写3~5个。
第三课时
一、认读生字卡片(不注拼音)。
二、看拼音写词语、句子。三、比一比,再组词语。
自( )情( )台( )
目( )睛( )告( )
难( )帮( )狮( )
雄( )整( )师( )
四、填空
(一)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 )。
(二)人们向( )投来更加尊敬的( )。
(三)她是居里夫人读( )时候的( )。
五、作业:抄写课后作业2的.词语。
语文教案 篇5
1、自读短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勾画出冼星海刻苦求学的词句。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交流体会。
4、教师点拨。(他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5、拓展练习。
6、他是如何创作《风》的`?
7、你想对他说什么?
二、学习《登上地球之巅》
1、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你对它有了解吗?
2、读课文找出文中是怎样介绍它的?
3、读读能突出它特点的句子,读出你的理解。
4、登山队员是*什么力量登上地球之巅的?
三、金钥匙
幻灯出示:习作可以当时修改,也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修改,可能会发现不少新问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冼星海和他的《风》
自强、自立、自理、字律
登上《地球之巅》
不谓艰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语文教案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结合课文理解“阡陌、风俗世情、参差、茶肆、车水马龙、鳞次栉比、摩肩接踵、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市井”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1)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2)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
3.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品味《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世情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感受《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美。
(二)学生学法
通过自学课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1.了解图画对北宋风俗世情的表现。2.对“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解决重难点。
四、教学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我国的古代文化光辉灿烂,在浩瀚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灿的明珠。(板书课题)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作者来领略《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来的绮丽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字词投影片,指读。
汴梁、萌动、阡陌纵横、古柳参差、吆喝、握篙盘索、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戛然而止、鸟瞰、惟妙惟肖
2.指读课文思考:课文都描绘了哪些地方的景象?(正音)(板书:市郊、田野、汴河、两岸、街市)
3.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有些问题可当场解决。如:“宅第”、“市招”等)
(三)自读课文,领悟特点
1.提出要求,布置自学。
出示投影: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形式读全文,思考:自学生字词,这幅画都画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理解生字词意。
(2)画了什么:(①市郊、田野:薄雾、树林、农舍、农田、赶集的人们,运货的骡马、大船。景物清新,富有活力。②汴河两岸:画了屋宇、古柳、茶肆、船只、拱桥、车马、行人及船工。一派繁忙喧闹景象。③街市:酒楼茶肆、宅第店铺、货物、市招、士农工商。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重点句:(出示投影)
“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春日中,各种各样的巧手造出产品在出售,从很远很远地方赶来的农人、商贩日夜在这里交易。表现了汴梁城市场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充分表达了作者喜悦之情,赞美之意。
4.朗读练习。读2、3、4自然段。(读出各自特点,饱含作者赞美之情。)
5.图画中画了这么多内容,它究竟是什么样呢?读第5自然段,了解图的整体特点。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充分表现了画家概括生活、提炼素材的'非凡才能和绘画技艺的高超”?交流:(以鸟瞰方式构图,图长且窄;人和物众多;笔笔精到,惟妙惟肖。)朗读本段。
(四)领悟画的重要地位
自读首尾两自然段,谈《清明上河图》的地位。(绘画史上的价值,历史价值;在世界艺术长廊中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五)总结1.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到自豪。)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片段。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学习并掌握部首“斤”、“丷”。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反义词,认识一些常见的反义词,积累词汇。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理解和掌握文中的几组反义词。
2.注重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的识字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识字的兴趣以及积极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个相反的游戏。老师说一个词,你们说出它的反义词,并加上相应的动作,看谁的反应快。
2.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仔细听录音范读课文。
2.谁想来试读、指名读。
3.全班齐读一遍。
4.(出示课件)本课生字,尝试认字。
5.检查识字情况,学生认读,教师标音。(采用带拼音、去拼音、认读生字的方法,让识字的难度大大降低。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成就感加强了,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激发出他们识字的'兴趣。)
6.重点指导前后鼻音的字的读音。
7.仔细观察,识记字形。(互相交流: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如字谜、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方式识字。)
8.汇报交流情况。(这一环节注重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的识字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9.生字卡片找“反义词朋友“的游戏。
10.开火车认读词语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失、反、关、新、旧、进、胜、单”这八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在空中书空笔顺,然后让学生说说写字时应注意什么?
2.教学生认识新部首:“倒八字、斤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是倒八字的?(兰、前)
3.师相机范写。
4.生练习描红和书写。
5.展示学生作品,全班评议。
四、朗读儿歌,自编对对歌
1.同学们看得真仔细呀!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对对歌课文里面,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 ,看谁读得最好。(师巡视)
2.学生口头编对对歌。(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对对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布置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对对歌,通过读对对歌,认识了许多生字,会读对对歌,还会编对对歌,你们真了不起呀!现在请看老师留给你们什么样的作业?(出示课件)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经典)09-11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语文《公输》教案09-18
(经典)语文教案09-21
语文教案11-18
语文教案11-19
语文教案12-12
语文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