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华】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师:恩!说得真棒!
师:老师接下来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咱们的黑板上来好吗?
生: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公园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师:这个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
生:一共有5只熊猫。
师:很好!咱们同学都很棒!一下就说出来答案。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猫。 (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看来咱们同学刚才都答对了!真棒!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帮老师吗?
生:愿意!
师:恩!很好!看来咱们同学都很乐于帮助别人。其实啊!老师是在想,可不可以用咱们的.数字去解决咱们刚才的那个问题呢?
生:可以!
师:恩!同学们很棒!首先咱们来看,吃竹子的3只熊猫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点名回答)
生4:用数字3来表示。
师:恩!很棒!那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又应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
生5:用数字2来表示。
师:恩!说得真好!接下来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咱们是怎么做得呀?
生:把吃竹子的这3只熊猫和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合起来。
师:诶,大家想想,该怎么合呢?(诶!对了,要用到咱们数学里的一个符号“+”)
师:大家认识这个符号吗?
生:认识,加号(板书)
师:恩!合起来之后一共就有5只熊猫。(板书“=5”)
师: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加法算式,大家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学生齐读两遍“3加2等于5”)
师:好了!大家想一想,3+2=5这个加法算式,除了可以表示咱们公园里的熊猫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生自由说一说)
师:恩!同学们都很棒!看来咱们同学们刚才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可要出题考考大家了,请同学们看清楚哦。
2、摆一摆,算一算
师:(出示课本第24页“摆一摆,算一算”题目),让学生们用小棒结合图中的情境摆一摆,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请学生翻开书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到这里,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就快要结束了,谁来说一说:“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3+2=5
读作:3加2等于5.
课后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快速计算10以内的加法,可是有的学生还没有上过学前班,计算能力会稍差一些。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切割线定理和割线定理。这些定理和推论不但是本节的重点、本章的重点,而且还是中考试题的热点;这些定理和推论是重要的工具性知识,主要应用与圆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难点:正确地写出定理中的等积式。因为图形中的线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
2、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三个课时。第1课时介绍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做例1和例2.第2课时介绍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做例3.第3课时是习题课,讲例4并做有关的练3.
(1)教师通过教学,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学习,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第1课时:相交弦定理
教学目标 :
1.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会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证明和计算;
2.学会作两条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
3.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4.通过推论的推导,向学生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 :
在定理的叙述和应用时,学生往往将半径、直径跟定理中的线段搞混,从而导致证明中发生错误,因此务必使学生清楚定理的提出和证明过程,了解是哪两个三角形相似,从而就可以用对应边成比例的结论直接写出定理。
教学活动设计
(一)设置学习情境
1、图形变换:(利用电脑使AB与CD弦变动)
①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发现规律:∠A=∠D,∠C=∠B.
②进一步得出:△APC∽△DPB.
.
③如果将图形做些变换,去掉AC和BD,图中线段 PA,PB,PC,PO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观察,并回答。
2、证明:
已知:弦AB和CD交于⊙O内一点P.
求证:PA·PB=PC·PD.
(A层学生要训练学生写出已知、求证、证明;B、C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完成)
(证明略)
(二)定理及推论
1、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结合图形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相交弦定理: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那么PA·PB=PC·PD.
2、从一般到特殊,发现结论。
对两条相交弦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中一条是直径,并且它们互 相垂直如图,AB是直径,并且AB⊥CD于P.
提问:根据相交弦定理,能得到什么结论?
指出:PC2=PA·PB.
请学生用文字语言将这一结论叙述出来,如果叙述不完全、不准确。教师纠正,并板书。
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3、深刻理解推论:由于圆是轴对称图形,上述结论又可叙述为:半圆上一点C向直径AB作垂线,垂足是P,则PC2=PA·PB.
若再连结AC,BC,则在图中又出现了射影定理的基本图形,于是有:
PC2=PA·PB ;AC2=AP·AB;CB2=BP·AB
(三)应用、反思
例1 已知圆中两条弦相交,第一条弦被交点分为12厘米和16厘米两段,第二条弦的长为32厘米,求第二条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的长。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求出相应的解。
例2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c,使c2=ab.
分析:这个作图求作的形式符合相交弦定理的推论的形式,因此可引导学生作出以线段a十b为直径的半圆,仿照推论即可作出要求作的线段。
作法:口述作法。
反思:这个作图是作两已知线段的比例中项的问题,可以当作基本作图加以应用。同时可启发学生考虑通过其它途径完成作图。
练习1 如图,AP=2厘米,PB=2.5厘米,CP=1厘米,求CD.
变式练习:若AP=2厘米,PB=2.5厘米,CP,DP的长度皆为整数。那么CD的长度是 多少?
将条件隐化,增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2 如图,CD是⊙O的直径,AB⊥CD,垂足为P,AP=4厘米,PD=2厘米。求PO的长。
练习3 如图:在⊙O中,P是弦AB上一点,OP⊥PC,PC 交⊙O于C. 求证:PC2=PA·PB
引导学生分析:由AP·PB,联想到相交弦定理,于是想到延长 CP交⊙O于D,于是有PC·PD=PA·PB.又根据条件OP⊥PC.易 证得PC=PD问题得证。
(四)小结
知识:相交弦定理及其推论;
能力:作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法:学习了由一般到特殊(由定理直接得到推论的过程)的思想方法。
(五)作业
教材P132中 9,10;P134中B组4(1).
第2课时 切割线定理
教学目标 :
1.掌握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和证明;
2.掌握构造相似三角形证明切割线定理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从几何图形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3.能够用运动的观点学习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它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定理。
教学难点 :
定理的灵活运用以及定理与推论问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引出问题:相交弦定理是两弦相交于圆内一点。如果两弦延长交于圆外一点P,那么该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四条线段PA,PB,PC,PD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如图1)
当其中一条割线绕交点旋转到与圆的两交点重合为一点(如图2)时,由圆外这点到割线与圆的两交点的两条线段长和该点的切线长PA,PB,PT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出图中三条线段PT,PA,PB间的关系为PT2=PA·PB.
3、证明:
让学生根据图2写出已知、求证,并进行分析、证明猜想。
分析:要证PT2=PA·PB, 可以证明,为此可证以 PA·PT为边的三角形与以PT,BP为边的三角形相似,于是考虑作辅助线TP,PB.(图3).容易证明∠PTA=∠B又∠P=∠P,因此△BPT∽△TPA,于是问题可证。
4、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上述结论。
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二)切割线定理的推论
1、再提出问题:当PB、PD为两条割线时,线段PA,PB,PC,PD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图4,提出猜想:PA·PB=PC·PD.
2、组织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
方法一:要证PA·PB=PC·PD,可证此可证以PA,PC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D,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C,BD,容易证明∠PAC=∠D,∠P=∠P,因此△PAC∽△PDB. (如图4)
方法二:要证,还可考虑证明以PA,PD为边的三角形和以PC、PB为边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考虑作辅助线AD、CB.容易证明∠B=∠D,又∠P=∠P. 因此△PAD∽△PCB.(如图5)
方法三: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2,立即会发现。PT2=PA·PB,同时PT2=PC·PD,于是可以得出PA·PB=PC·PD.PA·PB=PC·PD
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也叫做割线定理)
(三)初步应用
例1 已知:如图6,⊙O的割线PAB交⊙O于点A和B,PA=6厘米,AB=8厘米, PO=10.9厘米,求⊙O的半径。
分析:由于PO既不是⊙O的切线也不是割线,故须将PO延长交⊙O于D,构成了圆的一条割线,而OD又恰好是⊙O的半径,于是运用切割线定理的推论,问题得解。
(解略)教师示范解题。
例2 已知如图7,线段AB和⊙O交于点C,D,AC=BD,AE,BF分别切⊙O于点E,F,求证:AE=BF.
分析:要证明的两条线段AE,BF均与⊙O相切,且从A、B 两点出发引的割线ACD和BDC在同一直线上,且AC=BD,AD=BC. 因此它们的积相等,问题得证。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随时纠正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AE2=AC·CD和BF2=BD·DC等。
巩固练习:P128练习1、2题
(四)小结
知识:切割线定理及推论;
能力:结合具体图形时,应能写出正确的等积式;
方法:在证明切割线定理和推论时,所用的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十分重要,应注意很好地掌握。
(五)作业 教材P132中,11、12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凑十法”计算6加几的题目,理解6加几的计算过程并会口述。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3.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6加几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你们还记得怎么算吗?出示口算卡片,指名说口算过程。(想:把8凑成10需要2,把5分成2和3,8加2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指名回答。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9加几、8加几和7加几的题目,猜一猜今天我们该学习什么了?(6加几)
板书课题:6加几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
(1)师:这道题该怎么算呢?请你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着完成。全班进行交流
随学生口述的过程,教师演示课件“6加几”。
师: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道题,说明你们很会学习,谁愿意再用“凑十法”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指名回答。
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
(2)指名回答。(如果有学生很快说出结果,要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学生可能是由上一题推算出来的,在此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如果没有上一题的结果,怎么算6加6等于多少?”)
学生分组交流。指名回答,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师:这几道题你会做吗?请你试着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可能会出现几种做法:1.想,2.比较:哪种方法能很快说出得数?
(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推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6加几”】
1.指名叙述图意:左边的`叶子上有6只七星瓢虫,右边的叶子上有5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么计算的?
2.学生自己叙述图意列式解答。
订正: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口算。
4.学生独立完成下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游戏:投篮【详见探究活动】
典型例题
☆例1.根据得数大小,把下面的算式从大到小排列。
分析:这是算式大小的比较题目。得先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根据得数大小 确定相应算式的大小。
注意,写的时候,要写算式,不能写算式对应的得数。
答案
☆☆例2.6=( )-( )
分析:此题也可写成( )-( )=6.先想减数可以是几,再想几与6合起来是几,这最后的“几”就是被减数。
此题答案多种,在目前所学知识范围,有10种答案。
答案:
6-0=6;7-1=6;8-2=6;9-3=6;10-4=6;11-5=6;12-6=6;13-7=6;14-8=6;15-9=6.
☆☆例3.从下面五个数中,选数写减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11 16 9 7 2
分析:用11、9、2三个数:11-9=2 11-2=9
用9、7、2三个数:9-7=2 9-2=7
用16、9、7三个数:16-9=7 16-7=9
答案:11-9=2,11-2=9,9-7=2,9-2=7,16-9=7,16-7=9.
例4.6+6=□+5 □+5=8+3
分析:解答这两道题时,先要计算出不含有未知数的算式的得数,然后根据这个得数推算出□里填几。
想几和5相加等于12,所以□里填7.
想几加5等于11, ,所以□里填6.
答案
例5.同学们排成一列做操,小明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6个人,这一列共有多少人?
分析:这一列学生共包括3个部分,一部分是小明前面的5个人,另一部分是小明后面的6 个人,第三部分就是小明自己,因此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这三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即。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 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 5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 9 (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课后反思: 1、第8题中“8个相册”是多余条件;第9题中“450克”是隐藏条件。
2、第9题中 (1)450÷16=28.125(克) 28.125×9=253.125(克) 253.125克≈0.25(千克)
(2)450÷16≈28(克) 28×9=252(克) 252克≈0.25(千克) 出现两种解法,其实第一种还好懂一些,但教参建议的是第二种。有一定难度。且我个人也担心,换成其它数字,是否可以?
如: (1)455÷16=28.4375(克) 28.4375×9=255.9375(克) 255.9375克≈0.26(千克) (2)455÷16≈28(克) 28×9=252(克) 252克≈0.25(千克)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借助“排第几?”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
2、会写6~10各数,掌握6~10的数的组成。
3、渗透简单的找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写6~10各数,
教学难点:掌握6~10的数的组成,渗透简单的找规律。
教学准备:“老鹰捉小鸡”的投影片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一起去操场看看吧!
二、新授
出示信息窗2——老鹰捉小鸡的投影片,创设问题情境
1、瞧,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呢?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操场上有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的,有看游戏的,还有跑步的。
我知道了跑步的有4人……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自由发言。
扎辫子的女生排第几?
你知道他们各排第几?……
3、数字1、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第1、第2、第3……第10。
继续提问。
生提问:运动衣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数怎么写呢?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谁能教教大家?
6像……,7像……,8像……,9像……,10像……
三、巩固练习
1、写6~10的数字。
2、完成自主练习。
第3题是小鸟回家,重点让学生比较两个4所表示的意义,体会同一个4,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
第4题是饭前准备筷子,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渗透按群计数。
3、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几个,什么时候用到第几个?
四、: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把你的问题暂时放进问题口袋里,留着以后慢慢解决。
教学后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使学生能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右手和左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举得对不对。
提问:生活中你的两只手能够做什么呢?(学生议论、交流)
(1)上课发言要举手,(教师示范)应该举哪只手呀?
(2)我们写字时一般用的是哪只手呀?
(3)你注意过没有,解放军和警察叔叔敬礼时举的是什么手? 组织学生模仿敬军礼。
讨论:我们的右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并交流)
提问:另一只手我们叫做什么?(左手)
谈话: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右手有分工,双手协调齐 动作,相互帮助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观察情境,认识位置
1.认识左右。
(1)提问:把书翻到第9页,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手是哪只手?
(2)提问:第一张课桌坐的是小明和小红,谁能说说小红在小明的哪面?小明又在小红的哪面呢?
追问:第二张课桌上放着练习本和数学书,说一说: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哪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哪面?
(3)讨论:你还能看图说一说吗?
学生可能说出:
①小刚在小芳的左面,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②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刚在小明的后面;(如果学生 说不出来,可以直接提问:看图想一想,小明和小刚的位置 是什么关系?)
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④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学生发言时,注意指导学生说清楚谁在谁的哪一面。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游戏。
(1)讨论: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好 朋友吗?
(通过讨论并汇报,进一步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 眼,左脚、右脚。)
小结:我们身体右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左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
(2)谈论:人的手、脚、耳、眼都有左右之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听老师下达的口令,做动作。
①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②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③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楚在谁的哪一面。
2.说一说。
(1)坐在你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请两位小朋友站在讲台前)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3)(三位小朋友站成一横排)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再次强调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3.看图说一说。
学生可能更多地用上、下描述物品之间的关系,要提示还可以用左、右来描述面包和牛奶的关系。
4.摆一摆。
(1) 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
(2) 把文具盒摆在中间,把数学书摆在文具盒的左面,把学具盒摆在文具盒的右面,最后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5.排一排。
请一个小组6个学生上讲台,侧面对着底下的学生。
(1)提问:(指第二个同学)XX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请第三个同学照样子说一说。
(2)底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排一排,说一说。
6.看图说一说。
(1)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2)月季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内容: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57页~第60页,认识11~20各数。
教材地位: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并且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 ”,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熟练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口算10加几;通过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法学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习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2、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教具导入法”
师:大家看看这里,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奖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来摸一摸。
学生猜后,师打开袋子,展示铅笔,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数到10以后,还多余几根,师问:接着怎么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给予评议。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并朗读2遍。
当学生碰到“猜一猜奖品是什么?”这种情景,心里活动是十分积极的。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明了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师问:“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数铅笔3是不是很麻烦呢?”“当铅笔摆出来时,怎样让别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几根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这两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后,让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优化表达方法。
师:“哪种方法好一些?”来让学生理解用一捆来表示10最方便。
3、学习数位顺序表及其意义。
在这里,通过教师引导“数一数算珠有多少?”“看一看这些数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理解数位及数位顺序。
4、学习书写数字的时候,我现在田字格中示范,直观的让学生学习如何写好数字。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时我也没有把所有的数都读写完,可让学生自己在认数的基础上试着去边读边写。
整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数概念的抽象过程,用“小棒一算珠图一计数器一读写数”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直观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认知过程。学生不但认识了“十位”“个位”两个数位,还通过用计数器强调位置值(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数概念的理解。
5、学习计算10加几时,我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来写10加几的加法算式,并理解10加几的口算方法,在沟通知识间联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6、在尺子上最容易看到数的大小。教师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尺子,轻松完成“大些”和“大得多”的教学。
三、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数数比赛的活动、摆小棒的游戏和找朋友的数学活动。
1、分组比赛,看哪组数得最好。
A、从11数到20 B、从7数到13
C、19倒数到10 D、从11数到18
2、摆小棒的游戏。
师出示数字卡片,一个摆一个读数和说数的组成。
3、找朋友。
下面拿数字卡片的小朋友,上去找数字相同的好朋友。
这些活动针对性强,趣味性好。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后,让学生自由回答,再总结得出:会算10加几的算式,知道10加几得十几;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用“大一些”、“大得多”来进行数的比较。教师:祝贺大家有这么多的收获!这节课学会了10加几的加法,20以内的其他加法怎样计算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在观察与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比较、联想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掌握和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引人。
1、小朋友们,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夏天里你们最喜欢干什么?(游泳)
每次游泳时,你有没有发现或想到这里面的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再到游泳池边去看一看。(多媒体展示游泳池图)
2、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画面,四人一个小组,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展开。
1、自主探究新知。
(1)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试着列出算式。
(2)小组交流后集体反馈。刚才小朋友们都提出了什么问题?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汇报。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②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③游泳馆里有8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儿个小朋友?
④游泳馆里有8个小朋友,游泳池边有3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几个小朋友?
⑤游泳馆里有3个小女孩,5个小男孩,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以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⑥游泳馆里有1个戴帽子的,7个没戴帽子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以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⑦游泳馆里有6个没带游泳圈的,有2个带游泳圈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以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提问:你能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列出算式吗?教师适时板书:
5+3=8 2+6=8 7+1=8 3+5=8 6+2=8 1+7=8
8-3=5 8-2=6 8-1=7 8-5=3 8-6=2 8-7=1
(3)引导观察。
5+3=8 2+6=8 7+1=8 3+5=8 6+2=8 1+7=8看看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4)再次引导观察。
由同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看看这四道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5)“试一试”。
小朋友真了不起!根据一幅图就列出这么多算式。你们瞧,小白兔为奖励大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呢!(多媒体展示)
①观察交流图意,提出问题后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②交流评价:说出所列算式表示的意思和计算的想法。
2、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再去玩具店逛一逛。
①学生观察图(多媒体展示),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②交流评价:结合图意,说出算式的含义,思考为什么第二幅图只列出了两道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题。
今天,小熊可能遇到困难了。因为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妈妈答应它去公园玩,但它必须找出这样两张数字卡片,使得它们相加等于8,看它多着急。我们帮帮它好吗?
①同桌学生出示卡片操作,请两名同学板演。
②交流评价。
(3)小熊终于可以去公园了,阿姨给小熊一张特殊的门票,完成上面的题还有礼物。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②独立完成。
③交流评价。
(4)大家可真聪明,阿姨为小熊准备了一些鞭炮,为小熊祝贺生引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口答。如答对,其余学生发"澎、啪"声;如答错,则发"噬"声。
(5)放完鞭炮,我们跟着小熊到处走一走吧!看,小熊遇见谁了?
①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②学生讨论图意,独立列式。
③交流:结合图意,说算式的意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第二课时 9加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9页至90页。
教学要求:
1、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凑+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课件,借‘’爸爸和妈妈‘’买的饮料,揭示课题-----有几瓶饮料。
2、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知道了什么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爸爸买的饮料比妈妈买的饮料少?
生2:妈妈买的饮料比爸爸买的饮料多?
生3: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几种算法:
(1)数出来的:1、2、3、4、5……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2)妈妈买了9瓶,然后接着数爸爸买来的饮料10、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3)我把爸爸买的饮料拿1瓶放在妈妈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4)我把妈妈买的饮料拿7瓶放在爸爸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5)我知道10+3=13,那么9+3=12,9比10少10,得数就少1。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4、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怎样列式?生说,教师板书9+3,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教师知道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妈妈买的饮料,右边摆3根代替爸爸买的饮料,小组内互相讨论,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9+3=12
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9+3=12
把9分成2和7,7加3得10,10加2得12
二、试一试:
9+5= 7+9=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互相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三、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算式,只要写得合理都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游戏:找朋友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很多的方法计算出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计算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挑、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结合学生生活中整理文具和学具的经验,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学会按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接触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体验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3、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
1、CAI故事引入。
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我是宝宝,我是贝贝,我俩是好朋友,我们长大了!上小学了!我们很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1)谈话: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宝宝和贝贝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
(2)CAI出示:宝宝和贝贝的书桌。
贝贝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宝宝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打开着。
(3)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
(4)CAI出示:贝贝的妈妈对贝贝说:贝贝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
贝贝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
(1)提问:如果你是贝贝,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助贝贝整理的。
(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
(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
(4)CAI演示贝贝的操作,贝贝:谢谢大家教我的好办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
(二)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
1、购物中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CAI演示:贝贝: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贝贝提出的问题。
(3)CAI演示:贝贝: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
(4)学生汇报。
(5)CAI演示贝贝的操作方法,妈妈说: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
2、交通工具的分类。
(1)CAI演示:贝贝妈妈:贝贝真行!奖励你去看一会儿书吧。
贝贝打开百科全书交通工具,出现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贝贝: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同桌学生互说。
(2)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操作课件(拖动相关交通工具图标),汇报分类方法。
学生正确分类后,CAI演示:各种交通工具分别在天空、陆地、江河里行驶。
(4)CAI演示:百科全书: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
(三)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1、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改变部分动物,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贝贝: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
(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
(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
(3)学生汇报,CAI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
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 CAI演示百科全书中的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先在小组内把自己认识的介绍给其他小朋友,然后自己动手摆一摆,可以怎样分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2)学生在展台下操作汇报,集体评议。
总结: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仅帮助贝贝学会了分一分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还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植物、动物进行分类。你们真聪明!
(四)向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
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有帮助呢?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你用这种方法做了什么事,好吗?
总评:
1、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教材。
分一分是学生进入小学生活初期的一个教学内容。课前,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到:约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家里或幼儿园有过分类整理玩具、物品的经验,但有主动分类整理习惯的不到四分之一;约四分之三的'学生有超市购物经历;对常见各类动物生活习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二。
根据此项调查,教师从学生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改变教材例题中直接提出问题(哪些东西放在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的方式,以故事情境呈现零乱、整齐的两种场景对比,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的必要性,同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埋下伏笔。其次,将想想做做第1题。
2、把学生个体间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由于学前教育、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学生间个体差异明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间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力图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五次独立思考、操作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第一次活动,唤起学生生活中曾有的分类整理的经验,个体操作,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获得自我肯定;第二次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联系过去的购物经验进行操作,达成分类的共识,形成方法;后三次活动,重在发挥学生个体优势,向组内成员介绍自己认识的交通工具、各种动物、植物,然后独立操作分类,再与好朋友分享自己的方法。
集体评议时,教师给学生时间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互相争辩中明理,交流讨论中创新。宽容、轻松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了愉悦的学习心理环境,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成功的欣喜。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索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图意,你会列式吗?
3、你能够根据学过的`方法计算吗?
二、学习新知,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计算?
7+58+5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重点指导:凑十法
3、学生说说你在计算中遇到的困难。
4、反馈:
5+6=
三、课堂练习:
1、计算
8+6=7+6=6+6=
101010
2、速算比赛
3、找朋友
学生连线
四、独立作业:
计算109页4、5题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感悟“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大多数学生在口算中,速度提高较快。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设计说明
“几个”和“第几”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情境中经常用到它们。几个和第几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课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动物园为情境,在门口排队买票为主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并了解“第几”的相对性。
2.重视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的,通过小组成员不断发现,知道了“几个”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而“第几”是其中的一个,明确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能区别“几个”和“第几”,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课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来的动画。现在有几人在排队?谁排第1?那位叔叔现在排第几?军人阿姨呢?让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哪位同学反应最快!听好了,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右手,听口令,好,开始,左边的眼睛在哪里?(学生指自己的左眼)右边的耳朵在哪里?(学生指自己的右耳)轻拍你的前胸3下,轻拍你的左肩5下……
师:同学们真聪明,为了奖赏你们,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动物园参观,你们想去吗?(想)
课件出示动物园的售票处。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动物园的售票处,人们井然有序地在排队买票)
设计意图:由教师与同学们做口令游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使学生明确前、后、左、右、这几个准确方位,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学习第几。
(1)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中的情境。
(学生描述)
(2)说一说,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
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进入动物园,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后面的两位阿姨呢?后面的那位叔叔呢?小朋友前面有几人?后面呢?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再次在具体情境中明确第几,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说一说军人阿姨排在第4的理由。
(4)看到小朋友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人的位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育学生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公共场所应当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设计意图:模拟现实情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知第几的含义,深化了学生对序数含义的理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渗透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区分“几个”和“第几”。
(1)请同学们再数一数,一共有几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5位的是谁?有谁愿意上台前数一数,指一指。
(学生上台前数一数,指一指)
同学们已经明确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5位的是一位叔叔,同样都是“5”,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2)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图中有5人,这里的“5人”表示事物的数量,叔叔排在第5,这里的“第5”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人,同样是“5”,意义不同。
(3)讨论图中的两个“5”分别表示什么。(学生明确:“5人”表示购票的人数,“第5”表示买票的叔叔所在的位置)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感知自然数的两个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对比“5”和“第5”两个数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然数基数和序数含义的理解。
3.感知“第几”的相对性。课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来的动画。(出示课堂活动卡)
(1)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分“几个”与“第几”。
(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演示第一人买完票走了,后面的4人前移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排队的位置变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感受序数的相对性,突破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请几位同学上台前。
数一数,一共有几人?从左数第2位是谁?A同学从右数排第几?从左数排第几?她的右边有几人?左边有几人?
5.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排队游戏,使学生明确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起,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进一步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1.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2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2.3考点分析: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工具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10以内数的组成题。
2、9加几得10,为下面的新课做铺垫。
3、10加几题型,为下面的新课做铺垫。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出示课本9+几的情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板书课题:9加几
2、根据主题图“数饮料”中,让学生读出问题,并尝试列式
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板书:9+4=
3、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结果
点数出结果,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算出结果;
此处不用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探讨,没有用小木棒摆,让他们发现哪一种比较简单,为凑十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4、理解“凑十法”
板书:凑十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
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5、利用主题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跑步的,要算出踢踺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算出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7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提醒学生踢踺子的和跳绳的)
生: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3个跳绳的,踢踺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提的很好。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6、学习9+29+59+89+9的“凑十法”
教师出示卡纸:
9+2=9+5=9+8=9+9=
把卡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利用凑十法的方法,上台展示自己的算数过程;学生完成后,让另外几个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上黑板帮他们改正;起到了互评、检查的作用,同时还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提高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二十第2题。
3、练习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1节9加几,着重讲了“凑十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9加几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计算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得数,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方法上,鼓励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但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最终还是学会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板书
第1节9加几
9+4=13
凑十法:
9+2=9+3=9+4=9+5=9+6=9+8=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第三课时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41-4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5加减法),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5-1= 5-2= 5-3= 5-4=
4-2= 4-3= 4-1= 3-3=
二、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左边的小朋友摆4根,右边的小朋友摆2根
说: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棒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并写下来。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4+2=6 2+4=6)
(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6和7的减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先摆出7朵小花,去掉4朵小花,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如果是先去掉3朵小花又怎么列式计算?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7-4=3 7-3=4)
(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
四、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1)你还能摆出得数是6、7的加法吗?用你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比比看哪一对同桌合作最好,列得有快又多!(指名说算是,教师板书)
(2)刚才我们已经会列7-4=3,7-3=4,你还会其他7减几和6减几的'减法算式吗?写在练习本上。
(3)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2、游戏:“找好朋友”
把算式和得数卡片发给学生,先请拿算式的学生上来排成一列,一个一个找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下面手拿相应答案的学生跑上来组合成完整的算式。
如“6-1=5,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齐读算式。
3、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智慧星就归他。
3+4= 6-5= 4+3=
3+3= 7-4= 1+5=
5+2= 6-3= 7-5= 2+5= 7-2= 6-3= 6+1= 6-1= 7-3=
4、做P46 想一想和做一做,并练习写算式。指名学生对答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6的加法 6减几 7的加法 7减几
1+5=6 6-1=5 1+6=7 7-1=6
2+4=6 6-2=4 2+5=7 7-2=5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1-29
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05-08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5-15
一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11-08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7-14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1-08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08
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11-07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1-08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