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16 09:26:5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锦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做题的良好习惯。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学写请假条。

  3.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学写“把”字句。

  3.学写请假条。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完成“语海畅游”部分的练习。

  2.积累名言警句。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投影。

  一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用同音字组词、造句,训练学生运用同音字的能力。

  (1)读课本中的词语和句子。

  (2)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同音字如何运用。

  (3)你能按照上面的例子自己选一组同音字组词造句吗?

  学生独立练习。

  蜜 甜蜜 我们的生活多甜蜜。

  密 秘密 这是一个秘密,不能告诉你们。

  2.照样子,写出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1)认真读课本上的词语,理解意思,明确要求。

  (2)独立完成练习。

  (3)投影出示同学的练习,集体进行订正。

  红 红彤彤 黄 黄澄澄 绿 绿油油 黑 黑漆漆 白 白茫茫 金 金灿灿

  3.照例子,改写句子。

  (1)读例句,理解意思。学写“把”字句。

  (2)学生独立改写。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3)投影出示句子:

  我们打开了电脑。 我们把电脑打开了。

  二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1)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2)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实际谈体会。

  (3)朗读句子,练习背诵。个人练习背,同桌互查背诵。

  (4)把句子抄写在采集本上。

  1.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2.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学写请假条,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投影。

  一 阅读平台

  1.朗读短文,把短文读正确,读通顺。

  2.理解内容。

  (1)读短文。

  边读边思考:

  ①望远镜是谁发明的?

  ②说说利普希发明望远镜的过程。

  (2)组织讨论。

  ①一次偶然的.发现后,利普希是怎样做的?

  ②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3.读短文,谈感受。朗读短文,说说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 能说会道

  主题:请假

  1.读一读提示,明确本次说话的要求。

  2.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1)打电话请假。

  ①想一想:如果是打电话向老师请假,你准备怎么说?假如老师同意或者不同意,你又准备怎么说?

  ②演一演。分组进行练习。请一位同学扮演老师。

  ③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表演打电话请假。其他同学认真看,然后进行评价。

  (2)请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向老师请假。

  ①想一想你怎样对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说。

  ②同桌练习:怎样请别人帮自己向老师请假。

  ③请同学在全班演一演。

  3.总结。进行口语交际,把自己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语句要通顺,还要注意说话要有礼貌。

  三 笔下生辉

  学写请假条

  1.向老师请假,可以给老师打电话,可以请爸爸、妈妈或小伙伴跟老师说,也可以写一张请假条自己送给老师,或者请亲友送给老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写请假条。

  2.投影出示书中的请假条。

  (1)请同学读读请假条。

  (2)说说请假条应该写清哪些内容。(①为什么请假。②请多长时间。③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3)注意请假条的格式。边看投影,老师边讲解。

  3.练习写请假条。如果你有事要向老师请假,该怎样写请假条呢?试着写一张请假条。

  4.集体订正。

  (1)投影出示同学写的请假条,大家评评好在哪里,还有什么毛病。

  (2)认真修改请假条。

  例文:

  请 假 条

  张老师:

  我奶奶生病住院了。今天下午我要陪妈妈到医院看望奶奶,特请假半天。请批准。

  您的学生 王小红

  3月27日

语文教案 篇2

  一、课题:七年级(下)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二、教学对象分析:戏曲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我国传统戏曲还不是很了解,通过此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活动目标:

  1、课外收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理解戏曲中的脸谱,行当等含义,并通过学戏,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还有很多关于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激发学生了解戏曲文化的兴趣,认识戏曲大舞台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二)戏曲知识知多少:检验知识的收集,整理,有学生来主持。

  (三)考考你:检验学生对戏曲知识的了解,掌握。

  (四)出谋划策:

  (五)作业

  (六)全班齐唱“唱脸谱”。

  六、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困难

  媒体设计

  对戏曲的系统认识

  利用幻灯片展示戏曲知识及配合学生表演的戏曲影视

  课堂气氛的活跃

  七、课程实施

  (一)导入:(激发学生了解戏曲文化的兴趣,认识戏曲大舞台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师: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主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分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贵,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板书:戏曲大舞台)

  (二)戏曲知识知多少:检验知识的收集,整理,有学生来主持。

  1、介绍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介绍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由屏幕展示其画面,学生介绍。

  3、主要戏曲剧种简介:

  昆剧:介绍其形成及特点。

  京剧:

  A、京剧的`形成及特点。

  B、京剧旦角流派。

  C、自制脸谱欣赏。

  D、模仿秀:“斗智”选段,“红灯记”选段,学生点评。

  黄梅戏:

  A、黄梅戏的特点。

  B、模仿秀“女驸马”选段,“天仙配”选段。

  豫剧:

  A、豫剧的特点。

  B、模仿秀“花木兰”选段。

  (三)考考你:检验学生对戏曲知识的了解,掌握。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戏曲剧是什么?(中国戏曲)

  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3、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4、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6、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7、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手法(手,眼,身,法,步)

  8、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没有实物的表演:虚拟)

  9、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10、京剧“四大名旦”是(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四)出谋划策:刚才我们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也欣赏了戏曲的名段,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它博大的内涵,悠长的韵味,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同学们面对此现象,你们开动脑筋,谈一谈,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

  (五)作业

  1、选择你喜欢的一出戏,就其主要情节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

  2、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或者有趣的经历,把它写下来。

  (六)全班齐唱“唱脸谱”。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对话。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部首,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认识到做对他人有用的事最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理解青蛙妈妈说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前说:

  你认识哪些小动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同学字

  1、 出示生字,自由读。

  2、 小组讨论:想想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 汇报: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

  4、 分析生字,理解词语,口头组词。

  四、 导书写:师范写,生描写、仿写。

  五、 作业:每个生字写一行。

  教学后记:同学能很快地认识这些生字,并熟悉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

  青蛙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它有什么身手?

  二、 读课文

  1、 范读第1小节,问:小青蛙会想些什么?

  2、 看动画,边看边想:小青蛙跳到什么地方问谁去了?

  (1) 出示对话,指名读,评议。

  (2) 分角色朗读,想想怎么读好它们的对话?

  3、 自读课文3——4小节。

  想:小青蛙又去问谁了?他人又是怎样说的确良?

  4、 看动画片,反馈交流:互相练读,指名读,评议,再读,分角色朗读。

  5、 小青蛙还会问谁?它们又会说些什么?(自读第五小节)

  6、 指名读妈妈与小青蛙的对话。

  问:你明白妈妈的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三、 齐读课文。问:假如你是小青蛙,你现在知道做什么事最快乐了吗?

  四、 课后拓展:

  1、 分角色扮演课文。

  2、 你认为你做什么事最快乐?

  18 什么事情最快乐

  小青蛙(图)

  板书: 啄木鸟(图) 捉虫

  水 牛(图) 耕地

  蜜 蜂(图) 采蜜

  为他人做自已能做的事,你会觉最快乐。

  教学后记:同学知道做协助他人的事才会最快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三十五个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三十二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充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无穷奥秘的乐趣。

  3、积累词汇,自主识字。

  4、复习反义词。

  5、完成课后练习。

  5、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并能正确欣赏、。

  教学重难点:

  1、复习三十五个会认的生字及要求会写的三十二个字。

  2、复习反义词。

  3、完成课后练习。

  4、复习口语交际和写话,能感受大自然的奥秘,并能正确欣赏、。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字音。

  平舌音:僧、缩、滋、翠。

  翘舌音:胀、刷、植。

  前鼻音:仙、卵、顿、巡、含。

  后鼻音:警、唐、僧、螃、蹦、胀、嚷、英、鹰、岭。

  三拼音节:仙、戒、蟹、刷、缩、卵、渐、逻。

  2、易错的字:孩、胸、腹、脖、蜜、拜、神、秘。

  二、积累词语:

  1、读一读。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层林尽染风景如画

  春华秋实瓜果飘香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2、读一读,连一连。

  秋风阵阵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芽

  冬天来了蝉在树上不停地叫着

  春天到了树林里落叶在飞舞

  炎热的'夏天小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3、读一读,比一比。

  (1)小鱼胸和腹紧贴着树干,就向树顶爬去。

  小鱼胸和腹紧贴着树干,“刷刷刷”就向树顶爬去。

  (2)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扑扑扑”,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小黄鸡吓了一跳,连篓子也碰翻了。

  三、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听写。

  2、反义词。

  哭——()薄——()

  忙——()静——()

  黑暗——()谦虚——()

  3、比一比,再组词。

  休( ) 似( ) 消( )

  体( ) 以( ) 梢( )

  捉( ) 该( ) 倒( )

  足( ) 孩( ) 到( )

  密( ) 蜂( )

  蜜() 峰( )

  4、读一读,说一说。P67我的作品

  5、讲故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朗读感悟南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性学习纲要

  一、读一读

  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查一查

  要求查出不明白词语的意思并抄在书上。

  三、说一说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四、画一画

  1、画出打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打上“?”

  五、主题探究

  南沙群岛美丽在哪里?

  六、拓展

  查找有关南沙群岛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复述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谁能复述一下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出示问题:南沙群岛美丽在哪里?

  三、小组汇报

  我们合作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了,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成果。都准备好了么?

  思考

  1、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 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

  不竭"的意思。)

  2、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3、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4、你知道南沙群岛有哪些珍贵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和海洋动力?

  5、结合课外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学生以总分的句式说说。

  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有( ),有( ),有( )。

  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 ),有( ),有( )。

  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 ),有( ),有( )。

  四、拓展

  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搜集到的有关南沙群岛的图片或文字。

  五、总结

  南沙群岛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六、布置作业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3、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板书设计:

  美丽的南沙群岛

  地理位置

  物产丰富

  景色优美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⒈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⒊将文中四时的情趣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

  4、体会想象的妙用,训练了孩子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体会想象的妙用,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资料】

  选自《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一清字。也许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便取而为名,是当时的皇后身边的女官。清女出身于一个下等贵族之家

  《枕草子》书名的意思是枕边的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文题切入,体现预习效果。

  1、齐读文题,说一说,四时指什么?

  2、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愿意来猜一猜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3、出示书后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三、再读课文,体会表达顺序。

  结合课文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课文。

  1、齐读课题。

  2、四时到底有什么样的情趣呢?我们来细细品析一番。

  二、抓关键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趣。

  2、你最喜欢哪一种情趣?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3、逐段交流感受,在交流中指导朗读。

  (1)春天体会出作者对颜色的细致描写。

  (2)夏天暗夜里的萤火虫。

  (3)秋天作者对鸟类及声音的描写很细致。

  (4)冬天雪的描写。

  三、体会写法。

  1、为什么作者会打动你?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吗?

  2、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谈一谈不同时间的动人情趣。

  四、总结全文,点明想象的魅力。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

  (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

  (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

  (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

  作业:

  书上所描写的四时情趣和你平时的感受一样吗?写一写你心中的四时情趣。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点:

  复习巩固生字词,学习全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不带拼音),要求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第一课时学的9个生字)

  2、说说”海、面、歌、唱、篮“五个字的笔顺。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带音节的字,并想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说的是什么?)

  2、讨论以上思考题。(第一自然段由两句话,第一句告诉我们”我“家住在什么地方。第二句硕离家门口不远有什么。)

  3、图上哪儿是海滩?”海滩“是什么颜色的?(板书:金色海滩)

  4、指名朗读,要求用叙述的语气读。

  第二段。

  1、指名朗读(正音)

  2、课文说什么”又松又软“?(沙子又松又软)

  3、”我们“躺在又松又软的海滩上时,大海怎么样?(板书:大海唱歌海浪爬上来)

  4、大海真的会唱歌吗?为什么要说”听大海哗哗地歌唱“呢?(大海真的是不会唱歌的。”哗哗的唱歌“实际是海浪的声音。我们”躺在又松又软的海滩上,“很舒服。所以大海浪哗哗的声音,听起来就想唱歌一样。)

  5、为什么说海浪是”爬“上来,”搔“”我们“的脚板?(海浪很小,当捧到”我们“的脚板时,就像小虫在轻轻的搔,很有趣,很舒服。)

  6、躺在又松又软的海滩上,听着大海哗哗地歌唱,让海浪轻轻的搔着”我们“的脚板,”我们“的心情会又多么的愉快,谁能把”我们“这种舒服、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7、指名读,集体读。

  第三段。

  1、指名读(正音)

  2、你见过贝壳吗?(拿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看。)

  3、海滩上的贝壳有哪些颜色,课文里是怎样说的'?(板书:贝壳各种颜色)

  4、海滩上的贝壳多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板书:多)

  5、海滩上有这么多美丽的贝壳,多有意思!谁来读读着一段,并说说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

  6、个别读,集体读。

  第四段。

  1、齐读。

  2、这一段中的哪一句和第一段中的一句话是一样的?

  3、”我家住在大海边“这句话,为什么还要再说一次呢?(说明”我“很爱自己的家乡,很爱大海,对自己的家乡感到很自豪。)

  4、”我“爱大海,”我“爱家乡,那么,这一段读的时候,那个字要读的重一点?

  5、集体读。

  三、课堂练习。

  回答课后第2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会正确朗读课文,课文,培养学生爱大海、爱家乡的感情,同时进行有关句字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听写生字词。

  二、学习朗读。

  1、听课文录音。

  2、自由朗读课文。指名逐节朗读课文,并进行评议。分组朗读,集体朗读。

  三、课文。

  1、课文些”我“的家乡在大海边,大海边有金色的海滩,”我们“躺在海滩上听大海哗哗的歌唱,在海滩上捡美丽的贝壳。”我“爱大海、”我“爱金色的海滩,”我“爱家乡。

  2、你的家乡在什么地方?你喜欢家乡吗?为什么?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作业3、5题。

  2、抄写句字。

  五、板书设计:

  沙子又松又软

  大海歌唱

  金色的海滩海浪爬山来

  贝壳各种颜色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23

语文教案(经典)09-11

语文《公输》教案09-18

语文教案11-20

语文教案11-21

语文教案11-19

语文教案11-21

语文教案11-23

语文教案11-26

语文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