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语文教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了解一些弹力利用的知识。
2、指导学生学会用橡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3、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物体被拉长、压缩、弯曲能产生弹力。
【教学难点】
1、经历橡筋长度、绕的圈数、绕的方向对小车运动影响的研究过程,体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1、每组学生:橡筋、小车、长条形的三夹板、弹簧、皮球、锯条等能产生弹力的'物体。
2、教师准备:有关弹力应用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
1、谈话:车辆运动是需要动力的,你们知道车的动力来源有哪些?
(汽油、天然气、电力、太阳能等)
2、提问:能不能给我们的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动起来呢?你们有哪些办法?(安装
橡筋、弹簧、螺旋桨、气球等)
3、师:我们先用橡筋作动力吧!
一、充分感受物体产生的弹力,认识弹力。
1、请学生压一压弹簧,拍一拍皮球,弯一弯锯条,拉一拉橡筋,谈谈手的感受,了解物体被压缩、拉长、弯曲时能产生一种力,叫弹力。
2、讨论:人们利用弹力做些什么事情?
3、出示有关弹力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二、利用橡筋的力让小车运动。
(如学生在上面已说出了把橡筋安装在小船或小车上,那就直接引导学生装配。)
我们认识了弹力,就让我们把弹力作为小车的动力让小车运动,你觉得上面能产生弹力的哪一种材料最容易实验呢?
1、学生分小组装配橡筋。
2、请几个小组演示他们的橡筋动力车。
三、研究安装橡筋的方法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同是橡筋,为什么小车的运动快慢、远近、方向会不一样呢?跟橡筋的哪些因素有关?
2、猜测可能的因素:绕的圈数、长度、绕的方向等。
3、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提出注意点:
在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时,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每个实验应该多做几次。
如何记录。
4、几个因素的研究同时分组进行,并记录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不同发现或产生的问题:如绕的圈数可任意增加吗?橡筋越长越好吗?橡筋太多太长会有什么问题?橡筋带动了小车的什么才使小车运动的?等等。
6、学生分别说说实验心得,教师小结。
语文教案 篇2
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 :
1、辨析易写错的字。
2、学习部首查字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一、导入揭题
完成第一、二题
二、教学第一题:写下面的字。要仔细看,认真写。
1、认读要写的字。
2、想想:哪个地方不要多一点,哪个地方不要少一点,哪些地方不要少一横。
3、认真抄写这些字。
4、同桌互查是否写得对。
三、教学第二题:学习用部首查字法
1、学生认真读一读方法提示,初步了解内容。
2、指导学生在字典中找到部首目录、检字表,讲解它们作用和查我方法。
3、小结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1)确定要查的字的部首。
(2)在部首目录里找到这个部首。
(3)根据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这个部首。
(4)根据笔画数在这个部首中查到要查的字。
(5)按页码在正文中找这个字。
4、练习用部首查字法。
完成第2题中的1、2、3小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9-23
语文教案02-01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案02-06
语文教案02-07
语文教案02-07
语文教案02-08
语文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