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教案合集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彩带的运动轨迹,尝试绘制彩带舞图谱;
2.在感受音乐和认识竖排队形图示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表演。
3.体验同伴间合作舞蹈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跳彩带舞:我让彩带跟我跳了一个怎样的舞?
1.刚才我做了哪些动作?
2.根据幼儿回答逐个示范动作。
3.出示相应图片,请幼儿尝试。
4.请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二、请幼儿创编绸带舞。
1.幼儿分组制作舞谱,自己分配任务。
2.幼儿制作图谱,教师巡回指导。
3.张贴幼儿完成的舞谱,教师带领幼儿跳彩带舞。
三、变化队形跳绸带舞。
1.除了动作在变化,还有什么在变化?
2.播放教师跳的绸带舞视屏。(有队形变化)
3.出示队形图(脸的朝向图),解决竖排、横排。
四、出示新图示,尝试看图谱跳绸带舞。
1.教师带领幼儿看图示跳。
2.教师带领幼儿跳。
3.面朝客人老师跳。
4.教师带领幼儿围成大圆,面向中间,在教师带领下跳绸带舞。
活动评析:
首先,我觉得在公开课中开展舞蹈活动,精神可嘉,一般老师都不太敢尝试舞蹈活动,一怕乱,二怕自身舞蹈素养不够,但是周老师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舞蹈素养好,上课精气神十足,教态亲切。
其次,教师选用的教学策略也比较好,通过让幼儿绘制图谱来创编动作,完善彩带舞;运用视屏及图谱让幼儿知道如何变换队形,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活动的关键词是“舞”,应该让幼儿舞起来,从表达到表现,要让幼儿感受音乐与彩带的'关系;舞姿与彩带的关系;幼儿的动作与彩带飘逸的关系;幼儿所有动作与彩带的关系。除了舞动彩带,身体也应该随着彩带舞动起来,最后的整套动作应该与音乐进行匹配,幼儿应该可以看着图谱,随着音乐,完整地演示彩带舞,音乐与动作应该配套。
建议摒弃“教”的痕迹,可以先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舞动,然后动作与图片匹配,然后与音乐配合,完整表演。同时可以研究上下左右的空间关系,让彩带在上下左右都飘动起来。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语言活动,让幼儿知道种子发芽的科学知识。
3。在尝试种植的过程中,使幼儿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
二、活动准备
1.“小公鸡种豆”课件。
2.字卡“空气”“水”“温度”。
3.比较欢快的音乐。
4.种子、盆子、水、铁锨、标签。
三、活动过程
1.分段欣赏故事
图一:图上有什么?它想干什么?
图二、三:小公鸡跟大豆说了什么?大豆是怎么说的?大豆需要什么?(幼儿回答)[出示字卡空气,幼儿认读]
图四:大豆发芽了吗?为什么?小公鸡是怎么做的?(幼儿回答)[出示字卡水,幼儿认读]
图五:松了土,喝足了水,大豆发芽了吗?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幼儿讨论回答)继续看图六:大豆发芽还需要什么?(幼儿回答)[出示字卡温度,幼儿认读]
图七:故事欣赏完了,大豆发芽了吗?
2.完整的欣赏故事
提问:大豆发芽需要什么?
3.分享快乐
师:大豆发芽了,小公鸡真高兴。我们和小公鸡一起庆祝一下。(音乐起,幼儿自由做动作表达内心的`快乐)
4.尝试种豆
教师讲解示范并请个别幼儿帮助操作。
教师提出要求,结合故事中讲到的三个条件,幼儿操作。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种好豆的盆子放到科学角进行观察比较。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身体动作,设计各种雕塑造型,在音乐伴奏下大胆创编,发展动作协调性和空间知觉。
2. 培养对雕塑作品的欣赏能力及生活中常见艺术作品的兴趣。
3. 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发展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雕塑有初步的感知。
2. 物质准备:雕塑图片、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 通过提问,激发兴趣
教师引:你们知道什么是雕塑吗?你在哪里看见过雕塑?那是什么样的雕塑?
(二) 出示图片,欣赏雕塑
1. 我这里有两座雕塑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
2. 请幼儿模仿雕塑的造型,理解雕塑含义。
3. :每种雕塑都代表一种含义,有的表示运动,有的表示游戏,有的表示学习。
(三) 激发思维,设计造型
1.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观察音乐游戏规则:行进音乐用小碎步跑动,长音出现时摆出雕塑造型,每次造型均不同。
2. 请幼儿设计独立雕塑造型,并解释其含义。
3. 全体幼儿进行独立雕塑造型游戏。
(四) 合作游戏,深入感知
1. 教师引导幼儿合作进行游戏1:双人“连接”组合造型。
2. 教师引导幼儿合作进行游戏2:双人进行“镂空”组合造型。
3. 教师引导幼儿合作进行游戏3:尝试三人、五人等多人合作的`组合造型。
通过不断增难度的合作游戏,感受感受两人或多人连接、镂空造型的雕塑美及合作表现同一主题的快乐。
(五)全体合作,感受快乐
教师引导全体幼儿共同合作,表现“好朋友”的主题,感受创造、合作、团结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创编跑动动作。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从而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在活动中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
相关领域:科学艺术语言
适用对象:大班幼儿
教学方法:亲子查阅游戏音乐设计辩论实践
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关于动物保护自己的知识、图片。
2、歌词创作: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3、游戏园图片
4、亲子作业一张
活动过程:
活动一:接龙游戏——我认识的动物朋友
小朋友,你认识哪些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接龙游戏好吗?
游戏方法:如第一位幼儿说:动物朋友小狐狸,第二位幼儿接说:动物朋友小白兔,第三位幼儿说:动物朋友大灰狼…依次接说,直到把自己所认识的动物名称全部说完。
活动二:亲子查阅——动物朋友的生活习性
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查阅关于各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了解其外形特征。
活动三:讨论活动——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幼儿交流各自对动物的认识,说一说这些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2、教师整理总结
动物的`第一种保护方法:奔跑、飞翔,速度快者为强者。
动物的第二种保护方法:力量的显示,谁的力量大,谁为强者。
动物的第三种保护方法(即小动物的绝招):保护色、拟态(把自己的身体伪装成环境的一部分)、装死、自残、休眠、体液、放电等等。
3、告诉幼儿这些动物很聪明,他们是聪明的动物。
活动四:游戏园——聪明的动物朋友
请幼儿看图做游戏,如帮小鸟找枯叶蝶、雷鸟的打扮、黄鼠狼的名字、小蟹夹海参的办法、找小海星等等,巩固幼儿对聪明动物的认识。
(附图)
活动五:音乐活动——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313135432---272724321----
动物朋友我的好朋友大自然中和平相处呀
313123456-5331221-
如果没有动物好朋友人类将会哭泣呀
活动六:保护动物警世语设计活动
既然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就应该去保护周边的动物朋友,让孩子们分组设计关于保护动物,善待动物的警世语。
活动七:亲子辩论活动——动物关在笼子里好吗
1、把家长、幼儿分成不同观点的两组,即第一种观点为:动物关在笼子里好,第二种观点为动物关在笼子里不好,并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师总结:现在许多动物将近灭绝,而有很多人却还不知道来保护动物,甚至去捕杀动物,把动物关在笼子里是人们对动物的一种保护,是暂时的,待人们恢复森林,给动物有个安全的栖息地时,动物朋友将回到自己的家园——大森林去,人类的这种行为叫做动物的迁地保护。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2页。教学挂图(龙灯、风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录像或图片,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示: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关灯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讲难点前置,唱"隆咚--咚锵"和"咚隆咚--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花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下滑音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曲的乐趣。
3、引导幼儿边演唱歌曲,重点启发幼儿在歌曲最后"嗨"处创造性地做出孙悟空的不同动作并停住不动,增强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延伸:
为幼儿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的教案10-13
大班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教案07-21
【经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经典)08-27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