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数不清、飘落、半空”等词语。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是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请大家看一幅图,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图片云彩)它已经成为一个妈妈了,那我们应该叫它什么呀?云妈妈。那云妈妈的孩子是谁呢?我请小朋友来叫一叫它。(指名叫)雨点儿,它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要送给能干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接下来我们就来比比谁能干?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自由拼读组词。请你打开课本,自己来完成。完成的小朋友请你坐端正了,哦,xxx很能干,雨点儿乐于和你交朋友。(奖励雨点)
2、你们都自己学习过了本课的'生字,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呢?生字宝宝要来考考你了。你认识了谁?(指名读──同桌读)
3、都挺不错的。我摘掉了它们的帽子,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你还认识吗?(去拼音,开火车读字)
4、看看小朋友的反应怎样?
三、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1、小朋友们真棒,生字宝宝都认识了,读得很不错,那下面这段话你也能读得这么棒吗?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再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词语:数不清)
除了雨点儿是数不清的,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雨点儿一样数不清?还从其它地方读懂什么了吗?(理解词语:飘落、云彩)
3、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要是你就是雨点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看图指名说)
4、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雨点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出示三个自然段)一起读,自己读,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听,然后请你说说你听了它们的对话,知道了什么?(板书: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 大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
(雨点儿爱和认真听的小朋友做伙伴)
5、这主要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说话。我先请你们同桌两个小朋友,读雨点儿们的对话,互相说说话。大雨点儿是绿颜色的,就读绿颜色的字,小雨点儿是黄颜色的,就读黄颜色的字。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试试,一个做大雨点儿,一个做小雨点儿,分别来读它们的话,我来读提示语。你们觉得他们读得怎样?(生评)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想读大雨点儿的小朋友请起立,想读小雨点儿的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我读提示语。
6、大雨点儿与小雨点儿各自去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它们去的地方是(板书:小雨点儿 有花有草 大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
我们先跟着小雨点儿去它去的地方。(出示图)你们看到什么了?(看图说话)小雨点儿来到之后,怎样了呢?(出示句子)请你自己读一读,读给同学听。
接下来,我们要去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了,你先想象一下那会是个怎样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比如:戈壁滩,沙漠,缺水的城市、村庄等等)(指名说)有了大雨点儿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出示句子)用朗读来表达其中的美。
雨点儿让大地变得如此美丽,雨后的景色多美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7、你能清楚响亮地送给雨点儿一句话吗?你最想对雨点儿说什么?
我们要好好地感谢雨点儿。让我们真心地对雨点儿说声:“雨点儿,谢谢你!”把我们对雨点儿的喜爱用朗读来表达,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方”(机动内容)
指导书写“方”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林中小溪》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以“寓情于景”的优美课文,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文章是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显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由于合校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情绪不稳定,大部分能主动学习,但部分学生还是目标不明确。
2.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3.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林中小溪(一)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2.领略课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坚定乐观生活信念。
教学资源
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情况。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重点:
1.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魅力。
2.学习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培养文学感悟能力
整体设计:
1、 知识点:写景散文的常识。景语中蕴含的情语。
2、 考点:妙句赏析。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预习提纲
1.收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2.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并记下不懂的地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都喜欢那些鸟?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翠鸟。(师生共同板题,借机提示“翠”的写法。)
2.你对这种鸟有哪些了解?(交流资料)
二、自读自悟。
1.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éi gān
2.认读词语:
浅绿 衬衫 疾飞 等待 逃脱
锐利 蹬开 一眨眼 腹部 饲养
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一段
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板书 : 色彩鲜艳或美丽 、小巧玲珑
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1)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和课文上的比较一下,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
(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
(3)带着刚才的体会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
3.总结: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抄写生词。
六、作业
1.练写生字。
2.有顺序的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齐背第一段。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二、学习课文内容
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
1.自学第二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2)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2.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
(4)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并把它读出来。
2.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
1.抓住事物的特点;
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
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五、读写结合:(任选一题)
a) 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
b) 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六、课外实践:
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以鸟类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读懂相关的生词及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形象感知。
(出示四季景象)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你们看,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平时,我们也一定留心过周围景象的变化吧。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感受两个季节的不同情趣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勾画生字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①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注意读准词语:打卷儿煮熟转圈口哨麦穗
②指名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同时思考: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的季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4、全班评读井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夏季天气闷热,经常有雷雨倾盆;冬季,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飘飘,北风呼啸。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短文,走进夏季吧!
三、细读课文,了解夏季特点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热?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教师相机贴出“柳叶”、“小花”、“有鱼的湖水”3张图片)
2、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夏季的“热”。
①CAI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了吧!
②引导想象:这两个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说给同学听。
③全班交流:你是抓住哪些词语想象画面的`,(理解:“打着卷儿”、“低着头”、“冒着热气”等)
④教师小结:作者把柳叶、小花、湖水当成人来写,我们读了以后,感到特别形象生动。
3、联系生活,指导仿说:同学们。平时你一定观察过很多夏季的景物,它们在大火球似的太阳照耀下、都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着再说几句。(如:大树垂下双肩。小草耷拉着脑袋。)
4、引导体验,练习朗读。
①天气这么热、如果这时你看到了柳叶、小花,特别是看到小鱼在冒着热气的湖水里游、你有什么想法?(担心)我们应该怎么读第二句话呢?(学生练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②正在我们担心时,蜻蜒低飞、向我们报告了要下雨的好消息,应该怎么来读蜻蜓的话呢?(指名读,学生评读)
5、齐读1、2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指名读3、4自然段,思考:文小写了雷雨时的哪些景象,
2、山示课件(雷雨景象),听雨声录音、想象人们的心情。
3、比较句子
大雨哗哗地下。
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
学生交流;哪句说明雨更大?你从“快活”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如何读能表现雨大,表现人们此时的心情呢?
4、学生练习朗读3、4自然段。
(三)学习5—9自然段。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学生闭眼想象:雷雨后,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与雷雨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描述,CAI依次出示5、6、7自然段的句子,
(学生齐读5--7自然段)
2、小组讨沦,完成表格填写。
景物
雨前
雨后
天上
柳叶、小花
湖水
小鱼、青蛙
3、引导想象:结合平时你的观察,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雨后还会有哪些景象?
4、激情引读:一场雷雨冲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阵阵凉爽。此时,天边挂起晚霞,空气特别清新。
①当你雨后出门散步时,看到重新焕发光彩的花草时,我们不禁要说——学生看课件中句子,齐读第6自然段。
②当你散步到湖边,看到欢快的小鱼、青蛙时、我们不禁又要说——学生看课件中的句子、齐读第7自然段。
5、雨过天睛,人们来到湖边乘凉、散步,小朋友也来到桥上,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员,你最想干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看着清亮的湖水,让我们像小鸟一样飞起来,飞到雨后的桥边,飞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吧!我们齐读第9自然段。(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
四、朗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夏”全文,可以一个人朗读,也可以和小组内同学合作朗读。再次体会夏天雨前、雨后景色的变化带给人们的快乐。
2、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读或背诵并评点。X k B 1 . c o m
五、习写生字,交流学法
1、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自己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2、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六、课后拓展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画夏天的景物;搜集文中或课外的描写夏天的词句,并进行摘抄。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关系,语文教案-十一 学问和智慧。
2.学习课文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观点。
教学难点:语言的精练。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迁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
二、 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讨论并归纳: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
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十一 学问和智慧》。
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三、 理清文章结构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一2段):解释“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3一6段):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四、 默读课文1一2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和“智慧”。
讨论并归纳:
学问:是一种人生必备的工具,是根据人的兴趣日积月累而成的。
智慧:是一种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五、 第四段“有智慧的书”与“无智慧的书”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并归纳。
讨论并归纳:
主要区别是一个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另一个不能得到启示,浪费时间。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二由“口语交际”、“我的发现”、“习作”、 “日积月累”、“趣味语文”这五部分组成。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诚实守信、自尊自爱、尊重他人这些美好的品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向往,所以园地二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以诚待人”,这与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一致的。可以结合课文,进一步体会真诚待人、处事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学生创设一吐为快的宽松环境,使学生通过师生之间无拘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这可为成功写作作好准备。
本次习作的要求贴近学生生活,是说说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我的发现是对习作方法的指点。
日积月累的的内容也是关于诚信的名句。有几句学生已有耳闻,如“精诚所加,金石为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几句较难理解,要作解释,让学生会在适当的语文环境中运用。趣味语文是“说信”,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是进行词语积累与辨析的好练习,可让学生用上这些词作一填空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有关诚信的名句名言。
在作文中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它既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又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进友谊。
揭题:以诚待人
2.回忆第二单元的课文,你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3.教师讲述班级同学的一个以诚待人的故事启发学生的话题。
二、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1.观看几个学生表演的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2.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是简单地批评几句,还是用更好的办法去说服他?
3.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三、联系生活,感受“以诚相待”。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
①家里来了客人,当时父母不在家
②班里的一位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学校上课。
2.指名交流:
热情地招待,打电话问候,帮他补习,这些都是“以诚相待”的表现。
3.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是“以诚待人”呢?
你有没有真诚待人的经历或者是别人以诚相待的经历?
四人小组交流(尽量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4. 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四、再创情境,实践“以诚待人”
1.在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说,怎样做才能让人感觉到你的诚意呢?请同桌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个情境进行表演。
2.全班交流:表演情境
①路上,有人向你问路,你真诚地告诉他怎么走。
②劝告小同学不要乱摘花草树木。
③搀扶同学到医务室擦药。
④诚恳严肃地帮同学指出缺点。
3.同学评价:哪些语言,哪些行动做到了“以诚待人”。
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五、总结经验,交流建议。
1.通过学习,联系你的生活,就做到“以诚待人”,你可以提供哪些建议?
2.交流:共同板书温馨提示:
用语礼貌
态度诚恳
真诚助人
以理服人
……
3.作业:写1——2条“以诚待人”的建议。
第二、三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关于习作的哪些经验。
2.小结过渡:要写好作文,除了留心观察,多看课外书、勤奋于动笔之外,还要善于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想想这段话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2.学习,让学生明确:
①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②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也可以是烦恼的事、难受的事……
③可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体裁上可以用书信、日记或其他形式。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
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三、学生动笔,教师巡视。
四、评议:
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选择学生例交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第四课时
一、日积月累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些名言,它们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处事。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释疑。
①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放。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交朋友,说话要算话。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④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⑤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总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会尊敬他。
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5.熟读、背诵。
二、趣味语文
1.自读这些句子。
2.根据自己的认识,或举例,或造句理解,理解、运用这些由“信”字组成的词语。
3.采用游戏法记忆。
4.练习:读短文,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带“信”的词语。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 )。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 )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 )摄影师会原谅他的。在场的人知道后无不动容,都说这儿的人办事很( )。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三、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同桌互查。
2.学生质疑,选择造句。
3.听写批改。
4.练习:
搭配填空。
维持( )精湛的( )( )的财富
款待( )赞赏的( )( )的情形
耽误( )熟练的( )( )的眼神
讲究( )沉重的( )( )的教导
写出近义词。
例外( )抱怨( )鼓励( )赞赏( )拮据( )
写出反义词。
熟练( )沉重( )朴实( )善良( )僵硬( )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照样子写词语。
( )不解 ( )不堪( )( )
狼吞虎咽 走街串巷( )( )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认真阅读例文《我的班主任》,领会作者怎样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描写得细腻感人的。
2、能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自拟题目。
3、学会写好人物动作神态的要领,做到细腻感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课前准备
1.放大抄录《我的班主任》全文。
2.布置同学们回忆老师关心帮助过你的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人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具体生动?
4、拟题,完成初稿。
5、组织修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跳水》教案12-10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关于语文教案06-27
《守株待兔》语文教案02-01
《太阳》语文教案10-27
《燕子》语文教案02-05
语文教学教案01-22
《心声》语文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