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结合情景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认识常见的几种小动物,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大班幼儿配合老师情景表演(小鸡、小猫、小狗)
2、图片(头饰)若干个(小羊、公鸡、小青蛙、小鸭)
3、玩具小动物每个幼儿一个、磁带;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小动物来做客。
(电话铃声响,教师接电话,有小动物要来做客)师:动物之家的小动物打来电话要来我们班做客,老师答应了,你们欢迎他们吗?(欢迎!)那你们猜猜会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呢?(幼儿自由回答)
2、情景演示,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并在此基础上学念儿歌。
(敲门声)师:哦,肯定是小动物来了,我去开门。(开门)小动物你们来了,欢迎你们。(小动物介绍自己,如:我是小鸡,叽叽叽,大家好!教师引导幼儿也跟小动物打招呼)(教师逐一亲亲小鸡,小猫,小狗并说,亲亲小鸡,欢迎你,"小动物"笑一下,并发出声音,如:叽叽叽。)教师提问:
◆哪些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班?
◆老师怎样欢迎他们的?(亲亲)◆他们的表情怎样?(笑了)◆还发出什么声音?(叽叽叽、喵喵喵、汪汪汪)◆教师朗诵念儿歌,并配上相应的动作◆我们小朋友一起跟老师来念好吗?(幼儿跟念儿歌)
3、角色游戏,仿编儿歌。
4、活动延伸:亲亲小动物。
师:小朋友,老师请你找一个小动物,与他做朋友,亲亲他,好吗?
课后反思:
为了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观察导入法、游戏展示法、魔术演绎法。在整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认知、体验、表演从情感、态度等几方面得到了发展:
1、幼儿在情感上得到了快乐,快乐贯穿于整个活动。像在学小动物叫和走路时,孩子们个个神情愉悦、开心快乐,还有当用小手偶和他们亲亲握手时,孩子们更是喜形于色;
2、幼儿在态度上体现出喜欢小动物,愿和小动物玩,加深了人与动物的感情,习得了初步的交往能力,体现在认识小动物和小动物一起变魔术这几个环节中;
3、幼儿的现有水平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幼儿在开始学小动物叫声时是用XX的语言节奏来学的。我采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用XXX的'语言节奏来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节奏。
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高、参与性强,但也有不足,表现在: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在活动中我没有能完全调动起幼儿的积极参与性,有几个孩子没有参与到活动中,在以后的施教过程中我会努力、努力,再努力。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们班虽然是小班新生班,但是因为幼儿入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且我们班宝宝的年龄较大,相对来说,思维会比较活跃,所以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一首儿歌为主体,让幼儿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了解各种常见昆虫的运动方式,以游戏为这次活动的主要手段,让幼儿在认知的同时还能够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昆虫并知道他们的运动方式。
2、在学习儿歌的基础上能大胆创编儿歌。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语言游戏中体验互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分析:
1、活动重点:能将找到的昆虫与动词相匹配。
2、活动难点:能根据找到的昆虫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小蜜蜂头饰一个;板画:花丛;各种昆虫头饰若干。
2、幼儿对部分常见昆虫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小蜜蜂,引出儿歌《一只小蜜蜂》。
(1)师:今天天气可真好,蜜蜂宝宝飞到了一片花丛中玩耍,它玩的可开心了,它东飞飞,西飞飞,突然它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位好朋友,这位好朋友会是谁呢?
(2)师:它是谁?(小蚱蜢)小蚱蜢是怎样运动的?(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么?
(3)师:小蚱蜢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仔细听哦!
2、学习儿歌《一只小蜜蜂》。
(1)师: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东飞飞,西飞飞,找到一只蚱蜢,跳呀,跳呀。
(2)师:小蚱蜢的儿歌好不好听啊?那你们想不想和它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呀?
(3)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念儿歌2-3遍。
二、出示昆虫头饰,尝试创编儿歌。
1、出示小蜗牛,并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1)师:花丛中,除了小蚱蜢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昆虫宝宝,小蜜蜂接下来又遇到了一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2)师:蜜蜂宝宝又遇到了谁?(小蜗牛)小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呀?(爬)是爬呀爬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3)小蜗牛也想到那首好听的儿歌里去,我们一起帮帮它好吗?
(4)师: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东飞飞,西飞飞,找到一只蜗牛,爬呀爬呀。
2、请幼儿找一找还有哪些昆虫宝宝,引导幼儿说一说找到的昆虫宝宝并尝试创编儿歌。
(1)师:你们都找到哪些昆虫宝宝啊?(小蝴蝶)
师:蝴蝶宝宝是怎么运动的呢?
(2)师:还有谁找到了不一样的昆虫宝宝?(小蚂蚁)
师: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
(3)师:还有吗?(小蟋蟀)它是怎么运动的?
(4)师:请你们动动小脑筋,把你们找到的昆虫宝宝编进儿歌里好吗?
(5)请找到小蝴蝶的小朋友上台来说一说儿歌。
(6)请找到小蚂蚁的小朋友上台来编一编。
(7)请找到小蟋蟀的小朋友上台来编一编儿歌。
三、结束部分,送昆虫宝宝回家。
(1)师:宝宝们,今天和这么多昆虫宝宝做了这么好玩的游戏,你们开心吗?昆虫宝宝也很开心,但是呀,他们玩了这么久,很累了,他们想请宝宝们把他们送回家,你们愿意吗?
(2)出示昆虫宝宝们的“家”,请宝宝们送昆虫宝宝回家。
师:这里是会爬得昆虫宝宝的家,这是会跳的昆虫宝宝的家,这里是会飞的`昆虫宝宝的家,可千万别送错了哦。送完的宝宝也去休息一会吧!
活动反思:
我的这次活动是小班语言活动,总体来说我对这次的活动还是较为满意的,活动的结果也还是比较好的,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在教态上我有我的优势,我运用了动作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事实证明这一点对于我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中间的学习儿歌和后面的游戏环节,我还是很好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将他们的兴趣一直维持到最后,整个活动的环节我自己觉得还是很清晰的,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度也是比较自然的,这是我本次活动的亮点。
在结尾处我将我原本的设计做了一些改变,本来的设计是让孩子自己找到昆虫宝宝,然后自己创编,最后再将昆虫宝宝送回家,这样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但是,由于我们班是新生班,因为害怕到时候局面会很混乱,就做了一些改变,变成了由我来引导创编,然后就加上一个游戏《找朋友》,这样活动组织的就比较顺利,但是这样也有了一些缺点,就是我太过于关注创编的个体了,但是对于别的小朋友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没有给大部分小朋友动手动脑的机会,在后面的游戏上,对教具的使用也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加磨练。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倾听、猜测、验证并发现不同物体撞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不同。
2、幼儿愿意积极参与听辨游戏,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过程
一、摇一摇,听一听,初步感受不同物体在瓶内发出的撞击声
教师:桌子有什么?请你们摇一摇它们,会听到什么?请每个小朋友哪一个瓶子,轻轻地在耳边摇一摇,听一听。
教师:这三个瓶子摇起来,声音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观察记录板,根据声音猜测、验证瓶中物品。
1、观察了解瓶中物品。
教师:瓶子摇起来声音不一样,是因为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
2、听辨声音,猜测自己瓶子所放物品。
教师:猜猜看,里面可能放了什么?
教师:请你们摇一摇,听一听。
3、验证猜测,按声音归类。
教师:你的瓶子摇起来声音怎么样?大家来听一听。
教师:谁的瓶子摇起来声音跟他一样呢?
教师:里面是什么呀?
教师:这些瓶子应该送到哪里?请小朋友一边送一边说:“我的瓶子摇起来声音……,里面放的是什么”(教师示范,幼儿学习边说边送)。
4、再次听辨,将瓶子按声音分类。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里面可能放的是什么?
教师:请小朋友将这些瓶子送到前面来,一边送,一边说:“我的瓶子摇起来声音……,里面放的是……”
三、幼儿尝试自制响瓶
教师:这里有一些空瓶子和什么呀?(幼儿辨认)
教师: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选一样东西放进去,盖紧瓶盖,摇一摇,听一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请其他小朋友猜猜看。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里面可能放的是什么?
教师:请小朋友将这些瓶子送到前面来,一边送,一边说:“我的瓶子摇起来声音……,里面放的.是……”
幼儿拿起瓶子摇起来,有的放在耳边听,有的没有放在耳边听。摇得很用力。
浩博:我的好像是纸团。
牛牛:积木。
幼儿没说,“我的瓶子摇起来声音……”有的幼儿瓶子摇起来跟在上面的幼儿声音不一样,也上去了。
有幼儿的瓶子摇起来没有声音,后来发现是回形针卡在瓶口。
问题:
混乱:瓶子乱响成一片,听觉游戏,主要靠安静地听,幼儿在听的时候,包括老师请幼儿上去的时候都有点儿混乱,很多声音和有用的信息被掩盖了。
匆忙:幼儿忙着摇瓶子玩,没有注意到要听,也没有来得及听和说,老师已经替他们说完了。
材料准备方面:回形针容易卡在瓶口。纸团声音比较闷,也不容易描述“闷”这种声音。
桌子摆放有点儿冷。摆了三张桌子,每张隔得比较远,每张桌子边做四个幼儿。
老师在说各种不同声音的时候,也没有准确描述出来。
教学反思:
可请幼儿围坐在桌子旁边,便于交流,也便于老师及时听到的话语、看到幼儿的动作。响瓶里放回形针,显然不是很合适,可放些声音听起来更容易辨认的,又不容易卡在瓶口的材料。老师的节奏要慢下来,要听幼儿说,鼓励幼儿去说,而不是自己包办。
小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学用具:
积木块。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
2.板题:高矮
1.判断高矮
2.读题
比较大小、胖瘦宜肯定评价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2.布置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
4.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
2.小组合作
同桌比高矮
3.以组为单位,汇报不同方法
鼓励合作活动
组间互评
肯定方法
鼓励求异思维
1.激疑启思
2.培养参与意识与合作能力
3.培养思维创造性和语言表达力及自信力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1.判断并说明方法
2.判断并说明方法
组间互评,肯定鼓励
1.培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思维说理能力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反馈
同桌纠错汇报,独立判√、×并改正
鼓励互查
1.培养审题的学习习惯,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那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小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还有谁要上车》这首儿歌,以对话的形式在不断重复中变化动物角色,展现了有趣的坐汽车的情景。这首儿歌让幼儿喜爱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游戏性。小班幼儿有坐车的生活经验,尤其喜欢刷卡的动作。此儿歌蕴藏了坐汽车的游戏,对话形式和象声词的运用增强了游戏的效果,可满足小班幼儿的需求。二是重复性。小班孩子喜欢不断重复自己熟悉的内容,其学习方式也是重复模仿的。
在游戏中,我利用该儿歌以对话串联、游戏性强的特点,设置了“坐汽车”游戏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对话,发展语言的连贯性。同时,我采用图片排序、角色标志提供体态提示、对话练习等多种组织策略,帮助幼儿逐步了解儿歌内容,理解游戏规则,积极地参与游戏,体验边说边玩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坐汽车游戏进一步熟悉儿歌,学习儿歌中的.对话,并感受儿歌重复的特征。
2.通过图片明确角色及其出场的顺序,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
3.愿意跟随教师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小兔、大鹅、小猪、小羊、胖狗),角色胸牌,方向盘。2.模拟场景,有汽车,有站牌。
3.有坐公交车的经验。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用语言创设“坐汽车”的情景。
1.宝贝们,我们一起去做公交车吧!
2.引导幼儿刷卡上车。
情景的导入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学习儿歌。
开车时间要到了,看看有谁要上来?
(一)小兔
1.小兔小兔要上车,我们听听小兔它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你仔细听好了。
2.学说:小兔小兔要上车,小兔刷卡上了车。
3.又有一个动物要上车,你们看是谁?
(二)大鹅
1.刚才大鹅上车时说了什么?
2.学说:大鹅大鹅要上车,大鹅刷卡上了车。
3.“快快快,快快快,还有谁要上车来?”
(三)小狗
1.“汪汪汪,汪汪汪”你们猜是谁呀?
2.小狗会怎么说?引导幼儿说出:小狗小狗要上车,小狗刷卡上了车。
运用多元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出场顺序排列的角色图片,记忆角色的顺序,学习动物说的话。
三、游戏“坐汽车”
1.我们一起来玩“坐汽车”的游戏吧。
2.教师当司机,幼儿当动物,完整学说对话。
3.教师扮演司机,带领幼儿边玩游戏边对话。
4.公交车又要开了,汽车将开往动物园,你们有序上车哦。
穿插情景:小猪噜噜要上车,小猪刷卡挤上车。教育幼儿坐公交车,排队刷卡不能挤,做个文明的乘客。
通过图片和体态提示,引导幼儿学习玩“坐汽车”的游戏。帮助幼儿逐步了解儿歌内容,理解游戏规则,积极地参与游戏,体验边说边玩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6
《会变的泥面条》
目标:
在玩泥游戏中,初步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引导幼儿把搓长的泥块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操作使其更加形象化,感受活动的快乐。
准备: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剪刀、小豆豆、模子、牙签、火柴棍等。捏好的泥工作品。
过程:
1、老师:"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团彩泥,你用什么方法使你的彩泥变个样子。"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玩的?"
3、老师:"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搓一搓彩泥比一比谁的彩泥又细又长。"
4、提问"你搓的像什么?"
5、"看看我把你搓的长条变成了什么东西?"
6、请幼儿把搓好的长条变一变,试一试能变出多少东西。
7、幼儿的作品欣赏,向同拌介绍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彩泥的,彩泥变成了什么?
小班案例 教学名称:
《小小美发师》
目标:
初步培养幼儿有意识观察的习惯,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内容。
准备:
已经有了基本的直线、曲线、点线的绘画经验。范画、我的自画像、彩色笔。
过程:
1、老师指着自己的披肩长发说:"一会儿我要去参加李老师的生日会,我的头发这么乱还没有梳好,怎么办呀?谁来帮帮我!梳什么样的发型好看呢?"(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幼儿说的不断变换自己的头发,让幼儿选择那种发型最适合我。)
2、出示我的自画像,按幼儿说的示范出各种线条的画法。(边画边擦,最后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头发有长、有短、有直、有弯,都很漂亮。)
3、你们说的都很好看,那么多我都记不住了,快画下来让我慢慢选。请幼儿自己动手将设计的发型画在纸上,教师指导幼儿的握笔姿势。
4、幼儿作品展示,请幼儿选择喜欢的发型,我按照发型的样子梳好头发。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更多的安全自救常识;
2、教育幼儿遇到困难应积极动脑想办法,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博士牌
活动过程:
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兴趣。鼓励幼儿在比赛中动脑、勇敢发言,哪一队得分多哪一队为胜。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10人,鼓励幼儿互相合作,为本组胜利而努力。
1、对错选择,教师出示图片后幼儿选择:
(1)坐汽车时把头、手伸出车窗;
(2)在马路上踢足球;
(3)过马路走人行道;
(4)玩滑梯拥挤;
(5)着火拨打119报警;
(6)吃水果削皮;
(7)在铁轨上玩;
(8)在电源插座附近帖防电标志。
2、配对:将图片打乱,每组一人,找得多的按配成对数加分。
将有联系的'事物图片放在一起:
(1)夏天 裙子
(2)下雨 雨伞
(3)110 警车
(4)119 消防车
(5)120 救护车
(6)手指破了 纱布、红药水、胶布
(7)冬天 棉衣
(8)铅笔、本 书包
3、抢答,抢答对得1分:
(1)妈妈给我吃的药外面很甜,不生病的时候可以吃吗?为什么?
(2)家中来了坏人你怎么办?
(3)着火时候小明马上就往外跑,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东东特别喜欢看电视,经常自己打开电视,一天他洗手后没擦干手就去插电源插头,妈妈不让他插,妈妈做的对吗?为什么?
(5)楠楠和妈妈去商店,人很多,他和妈妈走散了,有个人说“我带你去找妈妈”,楠楠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楠楠做得对吗?怎样找妈妈?
(6)亮亮在幼儿园,一个叔叔来接亮亮,告诉亮亮他妈妈有事让他来接,亮亮该怎么办?
(7)芳芳自己在家中,这时有人来敲门,芳芳该怎么办?
(8)在市场你看到一个小偷去用刀割阿姨的包,你怎么办?
活动结束:
评选冠军小组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秋游小班教案01-18
小班教案走路02-02
幼儿小班的教案02-02
小班教案参考02-14
小班袋鼠教案02-14
小班教案优秀02-15
小班的游戏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