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09 11:59: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社会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大班社会教案锦集7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

  2、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活动流程:

  游戏导入————谈论

  (一)游戏导入

  1、师:我们来玩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请你猜猜我是谁》,老师收集了很多我班小朋友的照片,看看照片,大家猜猜他是谁?

  2、师:他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他有什么特点?(从声音)3、:我们每个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长得和自己完全的一样的。

  (二)

  1、师:我们每个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它独特的长处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

  2、师:就像我们班的沈云有的时候虽然很调皮但它又时很热心的帮助我们小朋友,(教案:)就像那天我们在玩海洋球的时候他能去帮着我们摆鞋子,他的热心这就是他的优点。

  3、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独特的优点介绍?你有什么特长啊,唱歌、跳舞都可以的……

  (三)谈论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可以每一个小组的来讨论一下,和你们小组的小朋友说说你还有什么优点我们大家不知道的。

  2、师: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优点,小朋友要相信我们都有一些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优点,老师衷心地祝福大家能够交更多的朋友,你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来为我们的祖国,为人类作自己的贡献。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笑”的社会价值,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通过想象“谁的笑脸”,拓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对脸部特征的感受;

  3、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和各种材料表现“笑脸”,体验用多种材料进行个性化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有使用双面胶、和橡皮泥等制作的经验;教师收集有关笑脸的'漫画图片资料,制作范例。

  2、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由选择准备制作笑脸的立体物材料;师生共同收集橡皮泥、毛线材料;教师准备制作材料工具:彩色纸、彩色即时贴、棉花、纽扣、葱、卷心菜、双面胶、剪刀、操作篓等;教师设置展示台,准备笑脸贴和照相机。

  活动过程

  1、幼儿讨论:客人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时是什么表情?你喜欢老师的哪一张脸?为什么?教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大胆交流。

  2、师生交流:一张笑脸,可以是谁的笑脸?引导幼儿说出人的笑脸、植物得笑脸、动物的笑脸等,拓展幼儿的表现空间。

  3、感受脸部特征:不同的笑脸,笑得一样吗?会怎样笑?谁来表演一下?大家注意观察这位小朋友笑的时候脸部的变化。

  4、艺术家在表现笑脸时,有时会这样表现。(出示图片资料)让幼儿领会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段的强烈的视觉效果,引导孩子运用。

  5、看,有时艺术家们也会这么表现。(出示立体范例欣赏)这张笑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猜猜这张笑脸是怎么做成的?既然卫生纸筒可以做成笑脸,那么哪些东西可以做成笑脸?引导幼儿得出制作笑脸的基本步骤,明白原来大家带来的立体物都可以用来表现笑脸。

  6、幼儿运用材料将自己的立体物制作装扮成不同的笑脸娃娃。

  A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要求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独立创作,最好做得和别人不一样。

  B 对个别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参与他们合作完成。

  7、待部分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教师用照相机照下来,让孩子将自己的作品送到展示台上,组织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

  8、今天,老师看到小朋友用灵巧的双手和智慧表现的笑脸,特别高兴。老师该怎样表现自己高兴的心情呢?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我们要笑,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要笑,桌子也很想笑,可是它脸上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把剩下的材料装到篓子里,让他们也笑一笑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目标

  欣赏全班幼儿的瓷泥作品,感受瓷泥造型的变化多样。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去评价他人的'作品所用到的技能。遵守参观规则,分享大家的作品,激发今后创作的欲望。

  准备

  全班幼儿制作的瓷泥作品,并将它布置成瓷泥作品展览会。

  全班幼儿自由结伴,分成小组,准备参观展览会。

  过程

  引发参观的欲望。

  ——活动室已布置好了全班幼儿的瓷泥作品展览会,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交代参观要求。

  ——按顺序参观,参观时不要拥挤,不用手摸,以免碰坏作品。参观完之后回到老师身边集合。

  参观欣赏作品。

  ——看看、猜猜别人将瓷泥变成了什么物体?它用了什么技能?

  ——边看边和同伴说说作品的成功之处。你觉得作品哪种技能用得很好?为什么?

  ——你喜欢哪些作品?它们哪些地方做得很漂亮?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留取影象资料。

  集中讨论、共同欣赏经典作品。

  ——展示部分经典瓷泥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谈谈看了作品展后有什么想法,激发今后创作的欲望。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对聚会的内容进行设想、规划,增强计划能力。

  2、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与同伴讨论的内容。

  3、体验与同伴共同商量、讨论的过程。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我们来聚会(一)》

  活动准备:

  1、教师用记录表:空白纸张,上面有标题"我们来聚会"。

  2、幼儿用书:《我们来聚会》。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聚会可以开展哪些有趣的活动?

  教师:新年快到了,我们可以邀请哪些家人来@JLN和我们一同庆祝呢?他们来幼儿园参加聚会时可以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与同伴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家人可以参加什么样的游戏?小朋友可以和家人共同进行什么活动?小朋友是幼儿园的小主人,可以怎样邀请参加活动的客人?

  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记录表上用简笔画的方法进行记录。(如小朋友建议可以进行表演,教师就画上跳舞的小人进行记录)

  2、幼儿分组进行聚会计划的讨论并记录在幼儿用书《我们来聚会》上。

  师幼共同讨论有关聚会计划的一些具体问题:①聚会的时间、地点怎样安排?怎样邀请客人,有哪些邀请礼仪?(可以制作宣传海报、聚会请帖,用礼貌的语言进行邀请)③客人参加聚会时可以怎样装扮?(制作装饰的面具或帽子等)④聚会的环境可以怎样布置?(可以用绘画、制作拉花等方法进行装饰)⑤聚会进行的程序是怎样的?由谁来主持?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小组讨论,在幼儿用书上记录下自己和本组同伴讨论的结果。

  幼儿边看自己的`记录边向大家进行介绍。

  3、师幼为聚会进行准备。

  幼儿分工合作,如有的小组制作邀请卡,有的小组开始排练节目,有的小组为环境做准备。

  延伸活动:利用晨间、餐后等时间与幼儿谈谈对聚会的准备工作。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产生爱家的情感。

  2、乐于和同伴说说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搜集的相关资料 课件《家是什么》 音乐《让爱住我家》 音乐《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教师出示“家”,提问:“你喜欢自己的家吗?” “你最喜欢家里的什么?为什么最喜欢它?”请幼儿逐一讲述自己爱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乐。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人或宠物或物品或玩具或房间。小朋友都爱自己的家,我爱我家。

  二、 教师演示课件,幼儿通过欣赏诗歌《家是什么》,产生爱家的情感。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朗诵诗歌《家是什么》。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

  “诗歌中的话小朋友有没听明白的地方,想问一问吗?”引发幼幼互动、师幼互动,互相解答,提升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小结:妈妈用勤劳的手把家里整理的干净、漂亮,让家人感到很温暖;爸爸用坚实的肩膀撑起一把保护伞,为家人挡风遮雨,让家人享受幸福和快乐。所以说:家是妈妈温暖的手、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三、 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家是什么,感受家的温暖。

  “除了诗歌里所说说的,你感觉家还是什么?”

  幼儿自由思考,教师请幼儿回答家是**,尽量理解它的寓意。

  教师小结:家是**,家是**,……。爸爸妈妈爱宝宝,宝宝也爱爸爸妈妈。

  四、 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歌曲《让爱住我家》,进一步感受家的温暖,加深爱家的`情感。

  五、 理解广义的家,引导幼儿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家人在一起特别的温馨,小朋友们和老师在一起组成了大一些的家——大一班。”“所有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组成了更大的家——中国。” 由小家联系到班级、国家,将感情升华到新的高度。

  引导幼儿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幼儿相互拥抱,感受相互的爱。

  教师小结:我们爱自己的小家,也爱我们的大家。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爱我家!

  附:

  家是什么

  小兔子说家是温暖的地方,

  小老鼠说家是安全的地方,

  小鸟说家是幸福的地方,

  小朋友说家是妈妈温暖的手、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活动延伸:

  为家人、老师、朋友说一句话或给一深深的拥抱。

  教学反思:

  1、课堂效果不错,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运用图片导入,收到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学习儿歌。效果比较明显。

  2、在教学过程,孩子对变魔术很感兴趣,孩子通过这种形式,巩固对字的认识。

  3、不足的地方,忽略了个别孩子的话语。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思路】

  每一个“我”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我”,而且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我”。对于幼儿来说,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责任意识、树立自信心;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随着自我意识的悄然增长,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在变化、在长大。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学着自己去面对和克服困难;当发现问题时,他们学着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同伴之间发生了争执,他们学着理解和关心他人。作为一个大班哥哥姐姐,自己是怎样成长的呢?自己究竟有什么本领呢?别人又有哪些长处呢?对于即将升人小学的现状又要做哪些准备呢?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利用不同时期的照片和衣物等物品的变化感受自己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深入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能够树立新的成长目标。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进一步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2、区别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敢于大胆地评价自我,正确地看待自我,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照片两张:一张小婴儿时的、一张现在的照片,纸、彩笔、剪刀、胶棒等美工材料。

  2、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小时候的影集、用品、衣服等;请家长给幼儿讲述小时的趣闻及趣事。

  【活动重点】

  重点:幼儿在活动中能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通过展示自己的本领自己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今后的目标,并能完整地表达出来。

  【活动过程】

  一、不一样的我

  1、猜猜这是谁?

  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请幼儿猜一猜这是谁?

  与幼儿一起谈论,从中发现教师的变化,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照片配对游戏。

  (1)排列照片,提出问题。

  教师将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在白板上面上、下各排一列,上方一列为“小时的我”,在下方一列为“现在的`我”。

  当幼儿看到把他们小时的照片贴到白板上时个个都兴奋异常,因为事先有保密的协议,所以他们睁大眼睛、闭紧嘴巴紧盯着教师,贴到自己照片的小朋友不露声色地看看别人,显得很得意的样子。

  教师:请小朋友找一找、配一配哪两张照片是同一个人?

  (2)幼儿操作游戏。

  请幼儿将“小时的我”和“现在的我”连线,做成照片配对。孩子们的意见五花八门,急得照片的主人跺着脚喊:“不是!不是!错了!这(那)个才是我!”。

  教师:为什么错了?小朋友的变化在哪里?

  (3)幼儿讲述自己的变化。

  根据连线请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和现在有哪些不同?如长高了、变重了、力气大了、跑得快了、会做简单的事情……

  幼儿1:这是我刚生下来的照片,妈妈说我很乖每天吃完奶就睡觉:这是现在的我,我在公园里照的。

  教师:你小时候好胖,跟现在的你不太一样,小朋友你们还发现果果跟以前有哪儿不一样吗?

  幼儿2:她的头发长长了,她的眼睛大了。

  幼儿3:她的手和脚都比以前大了。

  幼儿4:她的身体长高了,她快6岁了,有力气了,还能自己做事了呢。

  (4)幼儿自我评价。

  请幼儿在展示自己的本领后来评价自己,说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和不足。

  3、制作成长画册。

  引导幼儿根据活动的谈论内容来制作自己的成长画册,活动结束后张贴到主题墙上。

  【活动评析】

  突出体现了教育的渐进性、发展性与整体性。活动形式鲜明,具有创新性,体现了教师巧妙的构思。从照片配对游戏的设计与开展,到用品展台的创设与参观,无不吸引着幼儿主动参与,同时能够充分地引发幼儿思考与讨论,层层递进地使幼儿从外表到内在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从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基本风俗。

  2、让幼儿了解各种文明祭扫的方式,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对清明节有初步认识、音乐、有关清明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播放轻音乐,师幼齐念古诗《清明》。

  师:你知道这首诗写的关于什么节日的事情吗?你知道清明是怎样来的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4、互动猜想环节: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青团、扫墓、踏青)

  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3)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5、一起品尝青团,结束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会教案01-12

大班社会象棋教案06-10

大班社会教案12-24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

大班社会快乐合作教案01-01

大班社会教案《勇气》09-29

大班圣诞社会教案12-04

大班《国旗》社会教案03-29

大班社会公园的规则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