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蛋是幼儿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好教材。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与蛋宝宝做游戏——发现蛋的特点——找出鸡蛋和鹌鹑蛋的异同点——尝蛋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
2、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鸡蛋、鹌鹑蛋若干,母鸡和鹌鹑图片各一幅,小花若干
活动进程:
一、寻找蛋宝宝并与蛋宝宝做游戏。
二、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外形特征。
提问:刚才是怎样与蛋宝宝做游戏?
蛋宝宝为什么可以滚动?搓蛋宝宝时有什么感觉?它们的妈妈是谁?
三、游戏:给蛋宝宝送红花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蛋宝宝?为什么?
四、找出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问:鸡蛋与鹌鹑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都有蛋黄和蛋白、蛋壳,都是椭圆形,都有营养,都可以进行孵化。
鸡蛋与鹌鹑蛋的不同之处:大小不同,蛋壳上的花纹不同,妈妈不同,孵化出来的宝宝不同。
五、自己剥蛋壳并品尝蛋宝宝。
小班教案 篇2
材料:每张画有两个不同水果的卡片若干
玩法:根据卡片上面后一个水果图形,找出另一张卡片上前一个水果与其相同的卡片,首尾相接进行排列。
提示:可以变换卡片上的图形或增加为三个不同图形进行接龙。
区角设计二小班操作区(生活区):漂亮的项链
设计者书生幼儿园陈雪艳
材料:各色剪好的吸管、一头已经穿好一根吸管的绳子。
玩法:将吸管逐一穿在绳上,最后打结,穿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提示:可以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颜色规律和长短规律排序。
区角设计三 小班操作区:可爱的毛虫虫
设计者书生幼儿园陈雪艳
目标:练习用左右手协调夹夹子。
材料:纸制的毛虫虫和夹子。
玩法:分别用左手和右手将夹子夹在毛毛虫的身上。
提示:为自然引导幼儿练习使用左手夹夹子,可将毛毛虫头部适当固定在一定位置。再者可提高要求幼儿根据夹子的色彩和数量一一对应来夹毛毛虫的腿。
区角设计四(托)小班:叠叠乐
设计者书生幼儿园陈雪艳
目标:练习搭、叠、排列、围拢、造型的动作技能。
材料:各类饮料罐若干。
玩法:用饮料罐进行叠高,排列,围拢成一个封闭的建筑物等。
还可以增加难度,不同的饮料罐摆出不同的造型,并与各类玩具相结合组成一个富有情境的城堡。
区角设计五托班:夹夹乐
设计者书生幼儿园陈雪艳
材料:各种动物
图片
(如刺猬、狮子、螃蟹、小鸡)等,夹子。
玩法:把夹子夹在相应图形的对应位置(如小鸡的脚,小刺猬的刺等)。
提示:可以更换不同的夹子,或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操作。
区角设计六送小马回家
设计者书生幼儿园陈雪艳
目标:练习图形配对。
材料:图形小路一条及相同大小的各类图形若干。
玩法:把图形放在相对应的图形小路上。
提示:增加几何图形的种类,或要求同种图形颜色一致。
区角设计七:美丽的花孔雀
设计者书生幼儿园陈雪艳
目标:学习使用回形针,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画有孔雀的纸盘、彩色回形针。
玩法:将回形针一个一个插到纸盘边缘。
提示:教师也可增加难度,将纸盘边缘打洞后,让幼儿将回形针一一对应插上。
区角设计八:套戒指
设计者书生幼儿园陈雪艳
目标:练习5以内的数物对应。
材料:海绵纸制成的手印、废旧橡皮泥盒,纸制“小戒指”。
玩法:按照手指上的数字,从纸杯中取出相应的“小戒指”套入手指。
提示:可以先易后难,投放手指上打洞的`手印,进行相应操作;再可以增加难度既按照数字又按照手掌颜色进行套戒指。
区角
活动
设计
台州市书生岭南幼儿园郭丽雅
区角名称:(托班)小小图书区
区角
活动
目标:培养宝宝良好阅读习惯和兴趣。
投放材料的选择
1、外型漂亮、颜色鲜艳的图书。
2、大中小厚薄适中,便于幼儿拿在手上阅读。
3、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画面集中单一。如:果蔬类、日常用品类、食品类、玩具类图书等。
4、读本防水性好,且不易撕破。例如:北师大出版的《早期幼儿分享阅读》。
投放方式
1、一书多本
每一种书都有18本,这样既有利于共读,便于教师的引导,也避免了幼儿之间的争抢。
2、班级轮换
托班之间,可以选择轮换投放。
3、逐渐投放
每一套书都有不同内容的若干本,投放图书时我们根据幼儿的接受程度采取从易到难的方法投放。
4、配备教师用书
除了幼儿阅读的书,每套书还配有大开本的教师用书,教师首先引导幼儿一起看大书,边翻边讲,然后再投放相应内容的幼儿用书,由于对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幼儿很愿意去翻看图书,边看边模仿老师讲述。
阅读方式
1、师生共读
托班幼儿对图书的兴趣,更多的是通过成人的读讲开始的。因此在指导幼儿阅读前,我们老师首先应该和幼儿建立一种共读模式,即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熟悉同一本书,一起阅读。这对培养托班幼儿的阅读兴趣也非常关键。并且在共读的过程中老师能时刻提醒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如能认识图书的封面、会一页一页地翻阅书等,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同伴共读
托班的幼儿好模仿,喜欢和小伙伴做一样的事,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看书。几个小朋友每人拿一本书边看边说,我不知道的问问你,你不知道的我可以告诉你。老师应该支持鼓励幼儿互相之间的这种互助共读,这样即可以进一步提高阅读兴趣,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交往。
小班教案 篇3
主题:骨碌骨碌转
课题:小火车
活动准备:
1、独轮车、自行车、三轮车、小汽车图片各一张。
2、火车头一个、车厢四节、小动物图片(大象1张、小熊2张、小兔子3张、乌龟4张)。
3、数字1——4.
活动目标:
1、能够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2、认读数字1——4,能够做到数物对应。
活动过程:
1、谈话:孩子们,你们每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让幼儿说出自己坐的车的名字,锻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用车子送我们上幼儿园呢?(因为它们跑得快。)这些车为什么跑得快?(启发幼儿说出它们都有圆圆的轮子。)
2、出示图片:(1)老师这里有一些车子的图片,我们来观察一下好吗?(2)你们都认识这些车子但是你们知道这些车子有几个轮子吗?逐一出示,数一数它们各有几个轮子。(锻炼幼儿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3、老师还带来一辆车,他长长的、有很多轮子、一节一节的,你们猜猜他是什么车?(火车)火车能干什么?(拉货、拉客人)我们数一数老师带来的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好吗?1、2、3、4,一共()节?
4、我们给车厢贴上相应的数字好吗?(教师出示数字,幼儿操作。)
5、我们的小火车漂亮吗?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想乘坐我们的小火车呢?(教师出示背后贴有数字的动物卡片)你看,小动物们都已买好了车票,就在它们的背面,请你们帮它们找到车厢好吗?(幼儿根据图片后面的'数字,把小动物送上车。)
6、小结:孩子们,你们真能干,帮所有的小动物都找到了车厢,瞧,小动物都高兴极了,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坐小火车呢?
7、游戏:小火车跑得快
所有的孩子一个跟着一个,依次拽住前面孩子的衣服变成一列小火车,(提醒幼儿一个跟着一个、不拥不挤。)跟着音乐学着小火车的叫声:呜呜呜…..火车出发了,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认读数字比较简单,但是能做到数物对应,并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对有些幼儿来说就比较困难,为了化困难为简单,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就能掌握活动目标。我运用一些玩教具,目的是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调动幼儿的兴趣。通过多样的教具,幼儿不仅很容易的掌握了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而且还能做到数物对应。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都特别积极主动,活动气氛活跃,知识掌握的也比较牢固。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四散跑,并能注意不碰撞。
2、提高听信号行动的能力。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各种车辆的录音
活动重点:
学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自由选择小动物的'角色。
随着音乐做小动物的律动。
2、辨音活动:
――“这是什么车子的声音?公共汽车在马路上怎么开的?”
放摩托车声音:
――“这又是什么车子的声音?它开起来是怎样的?”
小结:开车时要小心,找空的地方开,不能碰到其他车辆。摩托车的速度比汽车快,开时要开足马达,加快速度。
幼儿边听音乐,边学着公共汽车或摩托车的样子开车。
3、游戏活动:
教师由开车引出交通规则:
――“司机都要学一样本领:看见红灯就停,看见黄灯就发动准备,绿灯亮了,马上开车。有了本领,我们就可以开车去旅游了。”
全体幼儿进行看灯开车,练习4~~5次。
幼儿扮演小动物开一辆自己喜欢的车到森林里游玩,一路上教师适时地出示红绿灯,引导幼儿注意交通规则。
4、结束活动:
幼儿开着小汽车回教室休息。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运动能力设计内容多数小班幼儿已能较协调地向指定方向走、跑,为了避免机械训练,我们设计了让幼儿拖物向指定方向走、跑的内容.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挑战幼儿原有的运动能力。
小班教案 篇5
小班:小手真能干
分析:
手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和使用的。“常见不怪”使幼儿对自己的小手缺乏真正的了解,对手的多样性和本领的多样性更不了解,保护手的'知识和能力也缺乏。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指甲和指纹,知道每个人的手是不一样的。
2.通过操作,知道手有很多的本领,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发展幼儿手指的小肌肉动作,知道要保护自己的小手。
重点:手的多样性。
难点:指纹的多样性。
环节:
一、观察、交流:小手上有什么?
二、比一比:我们的手都一样吗?(大小、厚薄、指纹)
难点的解决:一组一张纸,让幼儿用印泥把手指的指纹印在纸上。
三、说一说、做一做:小手会干什么?
四、分组自由选择操作活动:
1.手印画。
2.串珠活动。
3.舀米。
4.捡豆。
5.撕花瓣。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说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
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木偶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木偶人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儿:老师好。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那我们一起来请他出来好吗?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师以木偶的语气对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叫木头人,我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边拉动木偶边念儿歌,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表演结束,教师用木偶人的语气问幼儿,“小朋友们,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必须念儿歌,可以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就不许动,不许说话了。
(2)如果谁动了,就必须伸手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3、游戏时间。
(1)教师和全体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2)教师和个别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3)幼儿两两为一组说儿歌玩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除了木头人,你们还见过什么材料做的人?(引导幼儿说出稻草人,石头人等)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我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木偶人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好的基础。接着,孩子们为了和木偶人玩,都在练习说儿歌,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有些孩子山、三不分,我一一进行纠正,可能有点太着急,孩子反而不敢说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们能说完儿歌,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特别是幼儿两两分组玩游戏的时候。但是,有几个孩子怎么都不能按游戏规则来玩游戏,感觉他们好像想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为了和老师玩游戏,故意发出声音。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意图:
孩子们对泡泡充满了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幼儿有兴趣的活动生成有价值的教育活动,由此设计了本活动《有趣的泡泡》。培养他们探索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用小肌肉动作做细微事情。
2.识别不同材料的不同作用。
3.游戏中体验探索的快乐。
4.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做好标记的糖、盐、洗衣粉、面粉、奶粉、面碱、洗涤剂、味精、醋、水等。
2.小盘子、小碗、小勺、吸管等若干个。
3.记录表(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识别猜测
互动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种材料?你认识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②它们能做些什么?
二、选择清水和泡泡水进行对比的演示
互动问题:
①教师用吸管沾清水吹一下让小朋友观察有什么现象;再用另一根吸管沾有洗涤剂或洗衣粉的水吹一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②同样是水为什么有的'可以吹出泡泡,有的吹不出泡泡呢?
③你知道里面有什么材料吗?一起试一试。
三、练习并做记录(记录表见附件1)
互动问题:
①哪种材料可以做出吹泡泡的材料呢?试一试。可不可以吹出泡泡?
②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试一试!
要求:每加一种材料时都要看清它的图案标志,在试验后是否能吹出泡泡在自己的那张表格里画上对号或叉。
③注意不要代替孩子去做,可以用鼓励的语气,如:你的眼睛看得很准呀;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再仔细观察观察,你一定会有新发现的……)
四、游戏“吹泡泡比赛”
小朋友拿着自己勾兑成功的泡泡水,进行吹泡泡比赛。
五、书写实验报告
让爸爸,妈妈帮助完成实验报告填写。
活动建议:
1.互动中,在提出每一个问题后,给孩子们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时间,然后再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有利于引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愿望,保证孩子们进行有效的学习。
2.实验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感受物体特征,在家也可以继续试验,加深孩子对课程的理解。
3.材料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准备,也可以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准备。
活动反思: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的理念,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活动中对能力强的孩子给予肯定并鼓励的同时,要注意到能力较弱的孩子,也应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幼儿最大程度的参与,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游戏、去获取知识。活动中幼儿很积极。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3-23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冬至》小班教案11-27
开饭了小班教案11-27
小班冬天教案01-22
小班德育教案01-24
《橘子》小班教案01-24
小班儿歌教案11-04
音乐小班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