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30 13:12:5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大全【8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活动教案大全【8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平衡"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在幼儿园平时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如"走走平衡木,玩玩跷跷板,自转几圈不让自己摔倒"等等都是平衡现象的体现。但是,孩子对此类现象的认识多为无意识的,为了激起孩子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关注,特设计本次活动。结合子课题:区角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本活动教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验到科学活动的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探索,引导幼儿了解两脚重量相等,且足够重时能让物体平衡。

  2.乐于参与科学活动,体验尝试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两人一份钢丝架子、大记录表一张、铅笔。

  2.人形卡纸、橡皮泥、回形针、积木、夹子、双面胶。

  3.相关多媒体课件、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像,引导幼儿欣赏,组织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杂技表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人在走钢丝)这个人走的怎么样?(很慢、很平稳、没掉下来)

  师:对,他走得很慢、很平稳,没有从钢丝上掉下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教师请幼儿欣赏纸质小人走钢丝的杂技表演,引导幼儿通过观看表演从而发现小人是怎么走钢丝的,用什么部位在钢丝上走的。为下面环节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讨论使小人不掉下来的方法

  1.教师出示小人纸片,组织幼儿探索走钢丝不掉下来的秘密

  师:这里也有一个冒险小子,他也想走钢丝,他想尝试跨在钢丝上不掉下来,谁愿意来试试。(教师请1-2名幼儿试一试)

  2.教师示范小人走钢丝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冒险小子,他也想走钢丝,一起看看他走的怎么样?(教师将小人横过来摆放,让幼儿看的更加清楚)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人成功的秘密

  师:为什么我的小人成功了,小朋友的没成功?(幼儿自由讲述)

  师:秘密就是老师请了2个硬币帮忙,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2个硬币,请你们去试试。我们可以请双面胶帮忙!

  4.教师组织幼儿探索贴硬币的位置

  (1)教师有针对性的请2名幼儿上台展示硬币所贴位置

  师:一起来看看他有没有成功?(教师摆放在钢丝上,引导幼儿观察)

  a.失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b.成功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师小结:原来成功的秘密就是要将硬币贴在小人的腿上,增加重力,小人就不会掉下来了。

  (3)师:你们成功的也和他一样贴在脚上吗?

  (4)师:请没有成功的小朋友赶紧改正过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请幼儿尝试将纸片小人也像影片里一样的将其跨坐在钢丝上不掉下来,并请个别幼儿进行尝试。但是结果都失败了,这时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小朋友的没成功?老师的成功了?”让幼儿发挥想象,说出自己认为的可能性,最后老师再暗示幼儿:“是因为请了2个硬币帮忙所以才成功”,这时幼儿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还很模糊,到底贴在哪里才不会掉下来?这时,教师提供幼儿找寻答案的机会,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尝试,通过实践得出秘密是将硬币放在小人的左右两只脚上让其增加重力,从而保持平衡。本环节教师材料准备充分,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了探索和求知欲望,并提供机会让其进行探究,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从而发现秘密,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意义,对于没有贴对的幼儿教师也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教师出示多种材料,引导幼儿思考

  1.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

  (1)师: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一起看看有什么?

  (2)师:想想这些材料能不能帮助小人稳稳地快坐在钢丝上不掉下来?

  你们觉得XX能不能成功?(教师在记录表上进行记录)

  2.教师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多种材料成功的方法

  (1)师:到底能不能成功,请你们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小人稳稳地跨在钢丝上。(幼儿操作)

  (2)教师依次展示4种材料的探索结果。

  ①【橡皮泥】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橡皮泥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教师小结:原来,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左右两只脚上的橡皮泥必须用的一样多。

  ②【夹子】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夹子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师:你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小结:原来左右两边夹得夹子数量一样时,小人就能平稳的跨在钢丝上了。

  ③【积木】】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积木的情况,他有没有成功?

  教师小结:原来,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左右两只脚上的积木必须一样多。

  ④【回形针:】

  师:一起来看看,请回形针帮忙的有没有成功?看看他是这么做的?

  师:为什么两条腿上是5个的时候还是没有成功?(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看老师这样做,能否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教师不说直接做——老师在这条腿上加一个,另一只腿上也加一个。)

  (若不成功继续···)

  教师:现在成功了吗?为什么呢?

  教师:为什么刚才两条腿上都是5个的时候没有成功,现在成功了?(又增加了回形针)

  教师:是不是在一条腿上增加?(两条腿上都要增加)

  教师小结:原来,5个回形针的时候两条腿上的重量太轻了,当老师增加回形针的时候,两条腿上的重量就足够重,小人就能跨在钢丝上了。

  (4)教师播放课件进行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要想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首先:1、把物体放脚上;2、放的东西要一样重;3、如果太轻了,必须增加质量。这样才能让小人平稳的跨在钢丝上。(同步的`演示课件)所以这些材料都能成功。(教师在大记录表上统一记录)

  3.教师请失败的幼儿再去试一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现在请没有成功的小朋友改正过来。

  (环节评析:本环节,教师提供了多种材料,请幼儿分组进行探究,和集体操作相比,分组既能节省时间,且更有针对性,有利于突破本活动的重难点部分。利用记录表,师幼集体进行猜测和记录,使没有参与到其他材料操作的幼儿也知道实验结果和原因。最后的小结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幼儿直观的认识到使小人平稳跨坐在钢丝上的条件,使得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幼儿接受。)

  四、教师组织幼儿带领小人进行走钢丝表演

  教师:现在,冒险小子邀请成功的小人参加走钢丝表演,我们一起来吧!

  (环节评析:这是个延伸环节,让幼儿体验到制作和游戏的乐趣,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在玩中学、做中学的道理。)

  五、教学反思

  本活动,从课堂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在用时方面有点过长,在幼儿分组操作的环节,时间应该控制一下。在提要求的时候语言可以再简洁一点,活动中幼儿对于贴硬币以及后面的分组探索积极性很高,都能积极的投入操作实验。本活动最难的难点是回形针,因为它很轻很小,要想让它成功,不仅要在脚上增加重力,而且增加个数还必须足够多、足够重,这与其他操作材料有所不同,其他材料都增加到2个即可平衡,但是回形针至少是5个以上,这样的操作对于没有耐心的幼儿是一个挑战。所以教师在该环节应多加的引导,在本次的教学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需要更多的引导幼儿。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与人之间在外貌方面的差别。

  2、知道基本的交往语言,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

  3、培养注意力的稳定性,训练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人手一面镜子。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会用词语描述人的外貌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比较,发现人与人之间外貌的不同。

  难点:能够观察到自己和别人在五官、穿着、高矮等方面的不同,并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导人活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请一位幼儿上前跟老师站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五官、头部、身体,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扩大观察的.范围: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跟XXX的脸有什么不同,老师跟XXX的身体有什么不同。

  3、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他们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

  说说自己跟别人哪里不一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拿镜子照着自己,说出自己跟同伴不同的地方。然后交换。

  【活动渗透】

  绘画活动:我自己。

  科学领域的活动:我的身体真奇妙。

  情境渗透: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图片粘贴在一起,让幼儿观察他们的差别。在平时的生活,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

  家庭渗透:请幼儿回家观察爸爸和妈妈,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活动分析】

  本活动让幼儿在互相观察中,尝试用语言描述对方的主要特点,既让幼儿学会了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也促进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正常交往,符合小班幼儿全语言教育“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能正确地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这一目标。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带幼儿到幼儿园音乐厅大镜子前面,大家一起照镜子,比较自己跟别人的不同。

  教师可以用数码相机帮幼儿拍照,然后在电视机或电脑上展示,一起来比较每个人的不同。

  教师还可以把幼儿的照片打印出来张贴在墙上,引导大家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

  如果幼儿感到无从比较时,教师要引导幼儿从小处人手,并举例。

  要观察细致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如:我们的头发不一样,我的长,他的短。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枝叶会变色、还会飘落,有些树叶为什么又不会变色。

  重点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知道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

  难点是我们南方冬天树叶变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绿树木。

  活动过程

  1、选择好能代表秋天的挂图。

  2、出示自己准备好的树叶。

  3、让小朋友感觉自己现在的穿着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绍我们气候变化导致树叶的变化,然后让小朋友自己做比较。

  5、教学反思

  通过秋天树叶的变化让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气候的.替换,但由于地域的不同会让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问题,比如秋天树叶变黄,枫叶变红这些现象,而榕树、松树、樟树等一些常绿树就要我们费些时间向小朋友解释才行,要不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老师说话自相茅盾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一

  目的: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准备:

  1.知道植物生长的三要素:水、空气、阳光。

  2.每位幼儿到种植园取一小盒泥土。

  3.实验用的酒精灯、杯子,连根的干枯的青菜、花、树标本。

  4.四盒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

  5.可以种植的小菜秧、树苗、花苗若干。

  6.录像机及录像带、电视机。

  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出示连根的干枯的青菜,请幼儿观察:青菜怎么样了?(干枯了。)为什么会干枯?(因为菜根离开泥土了。)

  2.用同样的方法出示干枯的'花、树,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它们为什么会干枯?(因为它们都离开了泥土。)

  3.小结:一般来说,植物在泥土里才能生长,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请幼儿捏一捏从种植园取来的泥土是干的还是湿的。(湿漉漉的。)这说明泥土中有什么?(水分。)

  2.请幼儿把一块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观察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气泡上升。)这说明泥土中有什么?(空气。)

  3.把泥土撒在石棉上,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引导幼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会冒烟。)为什么?(泥土中有树叶、草等各种腐烂物,能燃烧。)

  4.小结:植物能在土壤中生长,是因为土壤中有水、空气和肥料。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从种植园取来的土是什么颜色的?(黑色。)

  2.除了黑色的土,你还看见过什么颜色的土?(逐一出示红土、黄土、白土标本给幼儿观察。)

  四、土有什么用

  1.录像画面一:广阔的田野。

  引导幼儿讨论:田野里有了土能生长什么?(水稻、小麦、油菜、棉花、各种蔬菜等。)

  2.录像画面二:高山、丘陵。

  引导幼儿讨论:山上有了土能生长什么?(树、竹、花、草、蘑菇等。)

  3.录像画面三:砖瓦厂。

  引导幼儿讨论:造房子需要什么材料?砖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4.录像画面四:各种陶瓷器皿。

  引导幼儿讨论:陶器、瓷器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5.小结: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东西,是植物的家园,我们应珍惜每一寸土地。

  五、与“土”交朋友

  按幼儿意愿将幼儿分成三组,其中一组幼儿把小菜秧种到种植园里,一组幼儿把小树苗种到幼儿园的空地里,一组幼儿把花苗种在小花盆里。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自己种植的小菜秧、小树苗、花苗的生长情况。

  活动二

  目的:

  1.引导幼儿感知并区分粘土、沙土、壤土,初步懂得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2.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准备:

  “种子宝宝”图一幅,沙土、粘土、壤土各一大盆,每人三个易拉罐(底部穿孔),每桌一小盆水,豆种若干。

  过程:

  一、产生兴趣

  1.出示图片。“种子宝宝”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安家,成长为健壮的苗苗。它们找呀找,发现了三种不同的土壤。

  2.出示三盆泥土。这样“种子宝宝”不知道到哪种土壤安家最好,请小朋友来帮助它。

  二、感知并区分粘土、沙土、壤土

  1.请幼儿分别用小罐装三罐土,引导幼儿看一看、捏一捏,比较这三种土的不同。

  2.小结:粘手的土叫粘土,沙粒很多的土叫沙土,既不粘手沙粒也不多的土叫壤土。

  3.请幼儿分别向三罐土浇少量水,说说看到了什么现象。(水积在粘土上长时间渗不下去,壤土中的水慢慢被吸收,只有少部分水从罐底流出,沙土中的水大部分较快地从罐底流出。)

  4.小结:粘土能保留水但不通气,沙土不能保留水但通气性较好,壤土能渗水且比较通气。

  三、帮助“种子宝宝”安家

  1.“种子宝宝”应挑选哪种土壤安家才合适?为什么?

  2.小结:“种子宝宝”在粘土中不易呼吸到空气,在沙土中不易喝到水。只有在壤土中安家才最合适,因为壤土又透气又渗水。

  3.请幼儿把豆种撒在壤土罐中。

  活动延伸:

  分别在沙土、粘土、壤土中撒入种子,引导幼儿每天观察“种子宝宝”的生长情况。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孩子在拿到一样东西时会迫不及待的摸索着打开它,这是由幼儿的好奇心所驱使的,孩子有了这样的探索欲望我们要充分创设机会帮助孩子提升,同时《新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瓶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我就设计了本课,让孩子首先自己去探索打开、盖上瓶盖的方法,接着分享自己经验,让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各种瓶罐盖子的特征,探索打开、盖上瓶盖的方法。

  2.学习按大小特征匹配瓶盖,分享盖瓶盖的经验。

  3.通过活动,感受体验操作与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组投放各种打开方式不一(拧开、弹开、拔开等)的.瓶瓶罐罐若干。

  2.在瓶子上做上数字或圆点标记,供幼儿制作乐器时用。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打开瓶盖的方法

  1.帮助熊宝宝

  师:这里有好多瓶宝宝,熊宝宝很想打开它们,可是它打不开,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小熊吧!

  2.幼儿尝试打开各种瓶罐的盖子。

  师:你是怎么打开瓶盖的?请你来演示一下。

  3.鼓励幼儿说出打开瓶盖的方法,并引导幼儿说出开瓶盖的动词“拧开”等。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学开瓶盖的动作吧!(教师带领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二、大小瓶子找帽帽。

  1.给大小瓶子找帽子

  激发兴趣:冬天到了,今天老师这有很多瓶子宝宝也冷了,想戴帽子,可是他们的帽子搞混乱了,请你们帮助他们找一找好吗?

  操作要求:请你们找的时候看清楚瓶子宝宝的瓶口有多大,然后找一顶最合适的帽子给它戴哦。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示幼儿检查瓶罐宝宝的帽子戴得牢不牢。

  2.分享开瓶盖的经验

  师:你给几个瓶子宝宝找到了帽子,你是怎么找到的?

  小结:大人戴大帽子小孩戴小帽子,瓶子宝宝和我们人一样,大瓶口戴大瓶盖,小瓶口戴小瓶盖。

  三、盖瓶盖比赛

  激发兴趣:今天我们这里有好多瓶子和瓶盖,要进行盖瓶子比赛,你们有信心赢吗?

  1.分组进行比赛

  2.个别幼儿进行比赛

  3.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请你说说你为什么会盖的这么快?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颜料、瓶盖、白纸,用瓶盖印画。

  益智区投放各种大小的瓶盖进行比较大小。

  活动反思:

  在成人看起再平常不过的瓶瓶罐罐,却是幼儿爱不释手的玩具,甚至是无价之宝,尤其是小班幼儿,让幼儿摆弄各种空瓶罐,从幼儿的自由探索入手,使幼儿在摆弄的过程中,感知各种盖子的特点,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及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对人类动物、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节约用水。

  2、地球上可饮用水示意图。

  3、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儿歌《水是宝》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欣赏儿歌《好渴好渴想喝水》,引出对水的作用的讨论。

  2、出示地球上可饮用水的示意图,让幼儿知道地球上的可饮用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当前面临水缺乏的严峻形势。

  3、欣赏儿歌《水是宝》,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且让幼儿想像假如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水的重要性。

  4、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我们该如何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减少漏水量;刷牙时,尽量用漱口杯装水,不要开着水龙头让水哗 哗 地流;洗碗时,先把水放水槽里,再放碗盘清洗;洗澡多用淋浴,且最好采用喷水量小的'喷头;一水多用等)。

  5、欣赏歌曲《水龙头不哭了》,并鼓励幼儿在儿歌的伴奏下大胆表演,让幼儿对节约用水进行情感体验。

  活动延伸:

  与爸爸、妈妈共同讨论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并把好的经验与幼儿一起交流。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出发,我设计了《逛果园》这一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动动、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认识、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和“小”,并大胆地尝试让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大”和“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并区分两个物体的大与小,并能用相应的动作及语言加以表达。

  2、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布置果园的环境(大树、小树等)

  2、大、小苹果;大、小树叶卡片若干。

  3、大小箩筐若干。大小汽车各一辆。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大、小汽车,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个美丽的果园,那里可好玩了,大大小小的果子都成熟了,我们要乘汽车去摘果子。”

  (2)出示大、小汽车:“嘀嘀,开来了两辆汽车。”(幼儿观察)“是什么样的汽车?你想乘哪辆车去?为什么?”(公共汽车很大,可以坐很多人;小汽车小小的,只能坐几个人)“好,我们坐着大汽车去果园吧!”

  (3)师生一起开汽车去果园。

  2、通过摘苹果,观察苹果的大与小,并进行分类。

  (1)认识大树和小树:“这是谁呀?”(大树妈妈)“大树妈妈旁边是谁呀?(小树宝宝)

  (2)观察大树妈妈和小树宝宝及它们身上的苹果的大与小,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动作表示出来。(教师给予肯定和支持)

  (3)摘苹果。

  ①师:“大树妈妈请我们吃苹果,每个小朋友摘一个大苹果。”(幼儿摘苹果)“把你摘的'大苹果举起来给老师看,你的大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请你做一个‘大’的动作!”(表扬与别人做的不一样的幼儿)

  ②“每个小朋友摘一个小苹果,举起来,闻闻看苹果香不香!请你做一个‘小’的动作。”

  ③苹果分类:“开心吗?摘了这么多的苹果,我们把它带回去给哥哥姐姐们尝一尝,好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箩筐,有大的,有小的,请你们把大苹果放在大箩筐,小苹果放在小箩筐里。”

  3、游戏“捡树叶”,进一步观察和区分树叶的大与小。

  (1)捡树叶:请小朋友一个手捡一片大树叶,一个手捡一片小树叶。

  (2)玩树叶:

  师:“大树叶在哪里?”(幼:大树叶在这里)举起来给我看看,我们把大树叶举起来,把小树叶藏起来;“小树叶在哪里?”

  (3)和树叶一起跳个舞。(听音乐跳“欢乐舞”,活动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最后在欣赏夹心冰块制作过程中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冰制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活动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