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精品【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这是一个科学范畴的活动,它来源于生活,也是小朋友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活动中涉及了环保的因素,告诉小朋友要用淘米水、柠檬片、茶叶包等废旧的东西来清除污垢。
当我抛出问题后,孩子的经验就是用洗洁精来清洗油腻的盆子和餐桌,而那些实用、经济又环保的方法他们都不知道。阅读幼儿用书时,孩子的眼神是好奇的,如果当场提供实物来操作验证,对孩子来说留下的印象是抹不去的。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无法为小朋友提供这些材料,只能告诉小朋友回家去试。
科学活动需要真实客观的现象带给孩子的印象和经验,仅停留于纸上谈兵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小朋友对今天的活动可能还带着疑惑“是真的吗?”小朋友只有做过了、看过了才不会忘记。
科学教案 篇2
一、情况分析:
数和形是幼儿身边常存的事物,也是小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根据幼儿
学习数学的特点,(在玩玩乐乐,拼拼摆摆中习得)以形象生动,深受幼儿喜欢的“黑猫警长带领猫警士捉老鼠”为游戏情节,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及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事物。
二、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在两组物体中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一一对应比较出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数3以内实物,学会从左到右排列实物和用右手指点数。
三、活动准备:
图片两张,(一张上有两只猫和两只鼠,另一张上有三只猫和两只鼠)老鼠3只,图形娃娃3个,黑猫警长头饰一个,每个幼儿鱼三条。幼儿操作图片若干张(上有猫警士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磁带录音。红花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放歌曲“黑猫警长”,出示黑猫警长头饰:“谁来了?”“干什么的?”
(二)、出示图片两只猫和两只鼠,领幼儿数数,有几只猫,捉到了几只老鼠,猫和老鼠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比多少)
(三)、出示图片三只猫和两只鼠,带领幼儿数一数,有几只猫,几只老鼠,猫和老鼠谁多,谁少,并引导幼儿想办法使猫和老鼠变成一样多。
(四)、按物取数
小猫捉老鼠真辛苦,它的'肚子饿了,请幼儿拿鱼给它吃,每只猫只吃一条鱼,来了几只猫,就拿几条鱼给它吃。
教师分别出示三只猫、一只猫、二只猫,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并检查对错。
(五)、游戏“猫警士捉老鼠”
(1)学本领:老师当猫警长,幼儿当猫警士,警长拍一下手,幼儿拍一下,警长拍两下、三下,猫警士也拍相应的下数。
(2)消灭老鼠
先看图形娃娃的家中来了多少只老鼠,来一只就打一枪,来两只就打两枪,三只就打三枪。
(3)“黑猫警长”用红花奖励勇敢的猫警士。
猫警士捉老鼠真勇敢,我们奖力它红花,一只猫奖一朵放在它的下边,有几只就奖几朵。(要求幼儿从左到右排列)
科学教案 篇3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伦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得助于孩子的启发
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一位不出名的眼镜师汉斯李波尔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它是怎样发明的呢?
有一天,两个小孩正在李波尔赛的商店门口玩弄几片透镜,他们通过前后两块透镜看远处教堂上的风标,突然,好像发现什么似的,兴高采烈。李波尔赛赶忙跑了过去,他也拿起两片透镜一看,远处的风标放大了许多。
李波尔赛高兴地跑回店中,把两片透镜装在一个筒子里。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后来,伽利略仿效制造了放大32倍的望远镜,直接导致了“日心说”的伟大发现。
“小人国”的发现者
列文虎克(1632~1723)是显微镜的发明者。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真正开始了对微生物的观察和研究。
列文虎克只是个荷兰德尔夫市政府的.看门人。他利用看门之余,磨制了许多镜片。有一次,他透过两片透镜看东西,发觉能把极为微小的东西放大许多倍。这下子,引起他莫大的兴趣。他用这种镜片观看自己的牙垢,发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小人国”居民。他惊讶地写道:“在一个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小人国”的居民
小生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多!”一个看门老头儿发明了显微镜,成了微生物学的开门鼻祖。
有人对他十分羡慕,追问着他成功的“秘诀”。列文虎克什么话也没说,仅向问话者伸出他的双手
一双因长期磨镜片而满是老茧和裂纹的手。
碰倒纺车的启示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英国发明家)是一个普通工人。他既能织布,又会做木工。妻子珍妮是一个善良勤勉的纺织能手,她起早贪黑,一天忙到晚,可纺纱总是不多。哈格里沃斯每次看到妻子既紧张又劳累的样子,总想把这老掉牙的纺车改进一下。
一天,他无意中把家里的纺车碰翻了,他看到原来水平放置的放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这一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启示:既然纺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出好几根纱了吗?他说干就干,终于试制成装有8个纺锤的新式纺织机,并给它命名为“珍妮纺织机”。这项发明比旧纺织机提高效率几十倍,被恩格斯作为“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
科学教案 篇4
游戏目标:
1、了解改变桥面厚度、形状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
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不断探索增加纸桥面承重力的方法。
3、积极动手动脑,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
游戏准备:
积木桥墩(桥墩固定)、白纸、本子(每份数量相同,用于操作)。记录纸、记录笔。
游戏玩法:
1、幼儿将两个积木固定成桥墩。
2、用白纸折叠后放在桥墩上做小桥,上面放本子。一直放到纸桥承受不起。
3、幼儿继续折叠,再次实验。并将每次的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4、记录折叠的次数和承受的本子数。让幼儿知道折叠次数越多,承受的能力越强。
活动反思:
1、提供适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中介,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而且是幼儿有持续探究欲望的,它支持幼儿运用原有的经验进行充分猜测和验证,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
2、设计探究的过程
整个过程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主体性。活动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答案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纸条提水”实验,收集数据(记录表),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提出新问题,提升经验,解决问题拓展迁移经验于生活。承上启下、层层递进的流程,提升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3、要求及时的记录
实验记录是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的过程。本次活动要求幼儿在每尝试一种纸条后就记录下数字结果,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有助于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2、教会幼儿如何对所探究的事物做记录,并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壁虎借尾巴》。
2、《动物尾巴记录表》和幼儿人数相等,教师示范图一张。
3、音乐:《尾巴谣》。
【活动过程】
一、音乐:尾巴谣。
幼儿与老师共舞,使幼儿用肢体语言引发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二、图片引出动物尾巴,并让幼儿大胆说说动物尾巴的形状特征。
1、谜语引出壁虎,金鱼,牛,燕子四种动物。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这四种动物尾巴的形状。
壁虎的尾巴像绳子、针····
金鱼的尾巴像扇子·····
牛的尾巴像鞭子、毛笔·····
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3、出示已准备好的四种动物尾巴形状的标记图(出示在展板上)。
三、由课件《小壁虎借尾巴》引出尾巴的作用
1、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出现了哪些动物?有没有动物把尾巴借给小壁虎?为什么?
2、让幼儿大胆的讲述故事里的.动物不借给壁虎尾巴的原因,并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尾巴的作用。
--壁虎的尾巴有着断尾逃生的作用。
--金鱼的尾巴可以帮助它在水里掌握方向。
--牛的尾巴可以赶苍蝇。
--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和保持平衡。
3、教师引导性的出示每种动物尾巴作用的标记图(出示在展板上)。
四、出示动物尾巴记录表
1、教师示范画不同的“形状标记”,“作用标记”。
2、请个别幼儿示范画“标记图”。
五、出示ppt多种动物图片
1、幼儿讨论其它动物尾巴有何作用。
出示松鼠、袋鼠、孔雀、鸭子、蜻蜓、老虎等·····
2、老师进行讲述总结。
松鼠的尾巴又大又蓬松,当它从高处往下跳时,尾巴起着降落伞的作用。
袋鼠的尾巴长满了肌肉,起着支撑的作用,还能帮助它跳跃的很高很远。
鹿的尾巴又短又小,但它是很重要的报警器,当敌人靠近鹿群,遇到危险时,首先发现敌人的那只鹿就会竖起尾巴露出亮点,鹿群就会马上逃离。·······
六、幼儿自由操作“动物尾巴记录表”。
幼儿一起分享探讨并交流自己记录表所记录的内容。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能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交流与动手中探究、解决问题;能搜集、了解各种资料信息;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比较。
2.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敢于挑战,大胆设想,勇于改革创新,善于观察,愿意合作交流。
3.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知道自行车中用到了简单机械的原理。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自行车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
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
【器材准备】
1、教室外选择好场地一块,并为每一小组准备一辆自行车。(必用,可让骑车的同学准备)
2、螺丝刀、钳子、锤子、扳手等若干。(供学生选用)
3、自行车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 .回顾上节课发现的自行车上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及所起的作用。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的机械起什么作用
龙头(把手) 轮轴 轻松地控制方向
踏脚板与齿轮 轮轴 省力
刹车 杠杆 省力
大车轮与小车轴 轮轴 加快速度
大齿轮与小齿轮 轮轴 提高转速
螺丝与螺帽 斜面 省力
2 .师:那么,这些自行车上的机械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会省力或加快速度?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自行车上的机械问题。
二、重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机械问题
a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小组的研究问题。
师提示可以参考课本、同学的发言。
全班交流各组选择的研究问题。
b .制定研究计划。
让我们来写个研究计划吧!你觉得研究计划应该包含哪些部分内容?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引导明确研究计划应包括: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数据记录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征。
2、在操作中感知玩水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探究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所料水盆若干;大、中、小透明杯子(大杯盛清水、中杯盛牛奶、小杯盛醋);玩水材料:空矿泉水瓶、毛巾、塑料袋、小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喷泉,引出水,导入活动。
二、1、除了喷泉这里有水,你还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2、那水是什么样子的呢?
3、今天,水妈妈带着水宝宝来到了我们这里,可是看样子水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们一起问问她好吗?“水妈妈,您为什么不高兴呀?”录音:“我的孩子水宝宝不见了,我很伤心。”我们一起把水宝宝找出来好不好?每个小朋友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5、提问:你怎么知道这里面藏的是水宝宝?你是怎么找出来的?谁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
6、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
7、请小朋友告诉水宝宝以后不要再调皮了,并把水宝宝送到水妈妈的'身边。
8、现在老师要送给水宝宝一个小礼物,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睁开眼看看是什么?(小花)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小结:水是透明的。
三、帮水宝宝搬家
1、老师:水宝宝都找到了,水妈妈怎么好象还有心事,我们再一起问问她:“水妈妈您怎么还是不高兴?”录音:我的一些孩子要搬家,我又没办法帮他们,怎么办呢?老师:我们来帮水宝宝搬家好不好?录音:那太好了,你们若帮水宝宝搬完家,我就告诉你们一些水宝宝的秘密。
2、教师介绍材料:出示各种材料,幼儿说出其名称。要求孩子帮水宝宝搬家时,可以用这些材料,也可不用:如:用两手捧水等,看谁想的办法好,再帮水宝宝搬家时,还要注意观察、发现水宝宝的秘密。
3、幼儿操作,(先往小篮子里搬)教师巡回指导。
4、老师:拿起小篮子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宝宝?他们到哪里去了?(幼儿回答)教师:他不能住在这里,他会流出来的,那干脆我们就把水宝宝搬到这个小动物盆里吧,看那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搬完。
5、幼儿操作。
6、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帮水宝宝搬的家,你在帮水宝宝搬家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7、个别提问,问题同上。
8、小结:谁会流动。
四、水妈妈告诉幼儿水宝宝的小秘密(小结):水宝宝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是透明的,还会流动哪,你知道了吗?
科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药是由某些动植物和矿物质组成的,初步了解中药的防病、治病功效以及服用的方法。
2、知道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激发幼儿对中药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供幼儿观察的中药、中成药。
2、李时珍画像及其著作
3、VCD、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生过病吗?生了病该怎么办?”
“你生病的时候吃过什么药?
2、让幼儿初步了解中药,感知中药的组成材料
“前几天,老师也生病了,医生也给我开了好几包药,和你们刚才说的药都不一样,想不想看啊,你们帮我看看医生给我开的药里都有什么东西?
(1)、引导幼儿观察,初步了解中药有哪些原料。
“我把药都倒在后面的桌子上了,小朋友用手摸摸、捏捏,用鼻子闻闻,看谁发现的秘密多。”
(2)、组织交流
“看完了吗?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幼儿找出后,教师放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给幼儿看。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3)、再次观察、探索,了解中药的气味、特性、来源,并引导幼儿通过问老师,朋友等不同途径求知。
请小朋友再看看,互相说一说,想想看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4)、师生共同归纳:原来树皮、花草、果子,还有虫子、贝壳、矿物质等许多东西都可以做药,这些药就叫做中药。
3、让幼儿了解中药的服法和现代中成药,感知祖国传统医药以及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1)、了解中药的服用方法。
“你知道中药是怎么服用的吗?”
(2)、教师演示讲解中药的煎、熬方:中药一般不能直接服用,需要加水防在药罐里慢慢煎熬,熬成汤药就可以服用了。
“可是,中药炖的时候很麻烦,老师没时间炖怎么办呢?别着急,科学家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你瞧,这是不用炖的免煎药,直接冲开水就可以服用了。我们来试一试,闻闻看,什么气味?苦苦的。我最怕苦的,有没有办法让中药变的又好喝又很方便携带呢?科学家又发明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看一看。”
引导幼儿看中药制作过程的VCD。“真棒,科学家们把中药磨成粉,搓成一粒粒的,现在我只要吃一粒就好了,这就叫做中成药。(出示“中成药”三个字)小朋友桌上也有中成药,我们一起来看看中成药和刚才的中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幼儿分组比较中药和中成药的不同。
提供中药和中成药。
“你发现中药和中成药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说出包了糖衣等)。
师归纳总结: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能治好多病,但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们动脑筋想办法,用先进的技术把中药制成药片、药丸、冲剂、糖浆等中成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你们知道是谁发现这些中药可以治病的吗?我讲一个故事: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医生叫李时珍,(出示李时珍画像)他生了病,可是没钱买药,有一次,他挖到草根,放到锅里煮了,发现病竟然就好了,他就知道,原来这些东西都可以治病的啊。从那以后,他一边给人看病,一边到山上采草药,他把每次采到的药都用笔记下来,还画了图画,到了60多岁的时候,他收集整理的草药已经非常多了,他就把这些药分类,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专门介绍中药治病秘方的书就叫做《本草纲目》。 (出示 《本草纲目》书籍)。
李时珍医生发现 中药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防病呢。像金银花、菊花、枸杞还可以泡成药茶去热去或,经常服用可以使你的眼睛明亮,身体更健康。现在,天气热了,很容易中暑,老师请你们喝菊花茶,喝了以后就不容易中暑了。
4、让幼儿品尝茶药,了解其治病功效。
让幼儿品尝药茶(每组一种),讲一讲茶的味道。
是什么味道啊?
5、小结:中药有什么本领(治病、防病)。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7-20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1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科学教案07-23
(经典)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7-30
科学教案(精选)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