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学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同学形象。
2、体会作者如何描写每位同学的特点。
3、拓展练习作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全班同学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
二、了解内容、分析写作方法。
自由读课文,读后思考讨论:
1、课文描写了几个同学,每个同学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交流回答。
3、复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
4、分析每个同学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写?列举出课文中的例子。
5、师生交流。
三、拓展写,完成作文集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课前准备】
1.竹叶、梅花、枫叶的标本和图画。
2.生字卡片。
3.课文图画(小画家 的图案 空出,以便学生粘贴)。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动物王国下了好大好大一场雪,早晨打开门一瞧,大地一片银白,就像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小树也穿上暖和的白棉袄。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暖和的小房子里睡觉呢,可是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听说老师今天要给同学们上课,就吵着要我带它们来,没有办法老师只好把它们带来了,瞧,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马还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生字(出示:马),你们认识它吗?
生认读马 字。
师:对了,路上它们还悄悄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认识雪)
2.初读课文,识记字形。
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朗读,纠正错误。
画生字。
检查生字,自主识字。
师:出示睡,左边是什么?表示了什么?
生:目字旁,指眼睛。
师:右边是垂,眼皮垂下来就要睡着了,记住了吗?
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还会认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
生:青蛙的'蛙。青蛙是动物,有虫字旁,右边是两个土。
生:洞是三点水加同学的同。
生:梅是木字旁加每天的每。
3.细读课文,指导朗读(实录)。
师:细心的小朋友读课文时,谁发现一个奇怪的符号?(出示:!)
生:感叹号。
师:真聪明,你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来认识它吗?
生:齐读。
师:感叹号是问号和句号的兄弟,是标点符号大家庭里的又一名成员,也标志一句话的结束。聪明的小朋友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生:六句。
师:认识了感叹号,那么感叹号该怎么读?听老师读(师范读第一句,读出雪后喜悦的心情)。
生仿读。
师:这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一群小画家指的是谁呀?
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些什么?课文中是怎样连起来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句。
生读第三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种图形,谁能认出它们是谁画的画?(出示实物投影:四种脚印)
四位同学分别给四只动物贴图。
师:你们能不能按自己贴的图说一句话?
生: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师:它们为什么能画出那么漂亮的图画呢?
生:因为小动物爪子形状就很好看,所以画出来的画就很漂亮。
师: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作画,怎么没有看见青蛙兄弟呀?它到哪去了?
生:睡觉去啦。
师:那我们去叫醒它吧,让它出来画画?
生:不行,青蛙冬眠了。
生:青蛙怕冷,不能出来。
师:青蛙是益虫,请小朋友们不要打扰它,让它好好睡觉吧,等到明年睡醒后,它还会帮我们捉害虫。
师生互读5.6句,同桌互读。
4.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
6.巩固复习生字。
7.总结,课外实践。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位雪地里的小画家,其实呀,每一种小动物都是一位小画家,今天放学后,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看看它会画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兄一样冬眠?下节课上课前把你观察到的讲给其他同学听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小主人公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达情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儿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2、你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括号里的注音,读不流利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教师适时出示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廖沙、绒毛、假装、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同组抽读,指名读。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自编儿歌:“而”下加“女”耍耍耍,“扰”添一撇拢拢拢。
熟字加一部分:取+走趣。
(3)教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容易读错的字:“假”jiǎ、“朝”cháo
容易写错的字:“绒”的右边不要写成“戒”或“成”
区别形近字:钓—钩、要—耍、拢—扰、瓣—辨
(4)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说哪些字是上下结构:耍、装、察、掌、些
说说哪些字是左右结构:劲、绒、朝、钓、拢、假
说说哪些字是左中右结构:瓣
说说哪些字是半包围结构:趣
教师着重提示。
耍:上面是“而”,不是“西”。
绒:右边不是“戒”。
钓:不要与“钩”混淆。
瓣:左边的“”最后一笔是“丿”,注意结构要紧凑。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
自读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内容(第一自然段)。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全株可入药。
1、采用问题式导入语,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识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自编生字儿歌。如:“衣”服长肥,装装装;“取”字会“走”真有“趣”。生动有趣,易于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生字儿歌,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3、教师课前要搜集蒲公英的资料和图片。学习课文前,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蒲公英的知识,不但使学生增长了见识,而且使学生对文中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四、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如:(金色/可爱……)的草地。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五、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软的绒毛。这时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2)同学们觉得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各自试读,互相交流。
(3)大家喜欢这片草地和蒲公英吗?请同学们对它们说一句话。其实这片草地并不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呢!
3、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说说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学生上台讲述。
(3)“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说说作者是怎么解释这种变化的。
4、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同学们觉得这种说法恰当吗?联系上面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去体会。
六、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学习成果,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报。题目如下:
(1)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围绕“有趣”展开):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这片草地多么……
(2)课题汇报: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的分析。
(3)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4)画出同学们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自己的画,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喜欢的草地。
2、拓展活动。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这次郊游的心得。
七、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奇的感受,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在大自然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在大自然里的发现、经历、感受记录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和一个部首“丬”。
2、能正确的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的掌握词语的搭配。
3、了解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积累有关体育项目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体育课,你在体育课上都做些什么呢,无论我们
是跑步和还是做操,都是让我们的的身体更健壮
板书课题 《让我们更健壮》。
1、引出(壮),部首“丬”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生组词。
出示(健壮)词,认读(健)学习“健”字。采用比较法,把“健”和“建”在字形和字义上作比较,扩词组词。
2、用(健壮)说一句话。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和一个部首“丬”。
(2)能正确的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的掌握词语的搭配。
4、出示自学提纲。
(1)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正确读出每种体育运动。
(2)同桌相互合作识记生字。
二、自学探究5分钟
三、精讲提炼
1、同学们,你在文中都看到了哪些体育运动?你能正确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词语。
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2、接下就让我们走进体育世界,说一说你都认识了那些体育运动。
(1)出示打羽毛球。
读词语,认识羽和球,“羽”用字理识字来记,“球”用形声字来记打篮球。
用组词比较的方法区别“篮”和“蓝”打棒球。
师讲解棒球特点,学习“棒”木字族的字。
篮球、羽毛球、棒球、这三项运动在玩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打)。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学习生字“打”。理解字义、扩词。利用字谜感受形声字特点学习“球”。
(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球,女排球在世界夺得五连冠,足球至今还没有在奥运取得成绩。)
(2) 出示踢足球。
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学习“踢” 动作识记。
(3) 出示投标枪。
学习“投”和“标” 给“标”扩词。看图 坐一坐 看谁做的更像。
(4)出示掷铅球。
做动作理解。
(5)出示拳击。
告诉学生这是中国第一位拳击世界冠军邹市明,学习“击” 第三笔是竖。
(6)出示跳皮筋。
说说跳皮筋的乐趣,学习“筋” 筋疲力尽。
(7)出示练武术。
学习“术”。
(8)出示溜旱冰。
区别 “汗和旱、汉”。
我们战胜了干( ) 今天天气真热,我们留了许多( ) ( )族人真多。
(9)出示玩单杠。
学习“杠”。
四、复习巩固
同学们边看图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字,如果离开图你还认识吗。
1、抽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词卡。
五、给生字分类。
按结构分类。
六、指导书写。
壮 球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柳树》教案11-19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2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08-1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