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谈话:刚刚开学,同学们都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请大家打开书第6页,我们一起看一看,小明他们几个人制订了什么样的读书计划?在制订计划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 探索算法
1. 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提问:从这幅插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女孩说:这本书共192页。小明说:我每天看32页。问题:小明几天可以看完?)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是怎么看书的,提问: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计划呢?让学生自己计划每天看的页数,为后面学习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提供数据。
提问:怎样列式解答上面的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9232)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每天看页这一条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小强要几天能够看完这一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其中最好包含需要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
2.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算理。
(1) 探索四舍法试商。
提问:怎样计算19232的'商呢?先列出竖式。(板书竖式)
提问:19232与前面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
启发: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可以)应该把32看作多少?(可以看作30)
提问:为什么可以把32看作30来试商?(32比较接近30,所以,可以把32看作30)
教师在除数32上面用红粉笔板书:30。
再问:想一想19230应该商几?(商6)
讲解:这个6是19230的商,是不是192 32的商呢,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说这是试商。现在用6和除数32相乘。请大家接着往下算,把计算过程写在书上。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计算过程展示给大家?(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谈话: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试商得出的6就是19232的商,说明试商正确。计算完成后,为了保证计算正确,我们还应该验算一下,下面请大家独立验算。
指名完成验算,并安排学生把例题中横式和答语补充完整。
谈话: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把除数32看作3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41,可以把它看作几十来试商?如果除数是53,可以把它看作几十来试商?如果除数是64呢?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几十几就看作几十,老师可暂时不纠正。
(2) 探索五入法试商。
利用学生提出的小强每天看39页这一条件,或教师自己提出这样的条件,让学生计算小强看这本书,需要几天才能看完。
谈话:大家独立计算,有问题可以与同桌商量。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注意帮助学困生。
反馈:你是怎样试商的?
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把39看作30来试商;把39看作40来试商。
讨论:为什么要把39看作40来试商?
提问:刚才我们把除数39看作4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57,看作几十来试商?68呢?76呢?
师生共同填写表格(表略)。
比较:通过计算19239,我们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和19232比一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不同点:把32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数来试商,把39看作比它大的整十数来试商。)
3. 归纳试商方法。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板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一)]
同桌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把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
三、 巩固运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你能接着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谈话:书上把这几题的将除数所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用的,以后我们解题时可以把它记在心里,不要写出来。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3. 完成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读题后,提问:每天从17:00播到17:32表示什么?
4. 拓展题。
出示:2565□
(1) 要使商是4,□内可以是什么数字?(2)要使商是5,□内可以是什么数字?(3) 能不能使商等于6?
四、 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的方法,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复习。
教师亲切地对学生说:昨天,我们初步认识了1至10各数,谁能将第三行的同学从前往后数一数?谁能将第二排的同学从左向右数一数?谁能数出第一扇窗户的.玻璃有多少块?
2.进行新课。
(1)教学“同样多”。
投影出示4个萝卜(图),教师提问:老师摆了几个萝卜?教师再出示4只小兔(图),提问:老师摆了几只小兔?然后,教师把每一个萝卜与每一只小兔用小棒连起来,告诉学生:这表示一只小兔吃一个萝卜,一只小兔吃一个萝卜,一只小兔吃一个萝卜,一只小兔吃一个萝卜(教师一边指,一边说)。
谁能像老师这样指着图说图意。指名让同学说;同桌之间互相说。
教师继续问:有多余的萝卜吗?有多余的小兔吗?
教师小结:没有多余的萝卜,也没有多余的小兔。教师再次强调: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兔,没有多余的萝卜,也没有多余的小兔,就是说萝卜和小兔同样多。
请同学们像教师说的那样,自己说给自己听听。
(2)全班动手操作。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的磁性黑板上摆,其他人在桌面上摆。
要求:先摆2个圆(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再在圆的旁边(或下面)摆正方形(一个正方形要对着一个圆),正方形要和圆同样多。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请大家跟磁性黑板上摆的图比一比,看是否一样。
接下来,全班同学独立操作。
①第一排摆4个圆,第二排摆三角形,要求三角形和圆同样多。
②第一行摆三角形(数量自己确定),在三角形的旁边摆正方形,要求正方形和圆同样多。
上面两次操作,要让学生每人都当小老师,检查并帮助同桌摆的学具是否正确或规范。
教师重点提问:第②次摆了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圆和三角形怎么样?
(3)教学“多些、少些”。
①小鸡比小鸭多。
教师出示投影:提问:不要数,说
出哪个多些?哪个少些?全班分小组讨论,教师也深入到小组中去。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统一认识: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小鸭和小鸡对上了,没有多余的,可是小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鸡多些,小鸭少些,也就是小鸡比小鸭多。
②苹果比桃少。
教师出示投影:既不要数,也不要
和别人讨论,独立思考,哪个多?哪个少?教师重点问:你是怎么知道苹果比桃少的?
③全班同学动手摆学具。
a.第一排摆3个圆,第二排摆三角形,三角形和圆同样多。
b.第一排摆3个圆,第二排摆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圆多1个。
c.第一排摆4个圆,第二排摆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圆少2个。
d.第一排摆圆(数量多少由自己决定),第二排摆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圆多2个。
e.第一排摆圆(数量多少由自己决定),第二排摆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圆少2个。
教学意图:通过直观与操作,初步建立“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概念。
3.课堂练习。
(1)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2)哪个多?在多的一行的横线上画√。
(3)写字准备练习。
教学意图: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练习。
同样多、多些、少些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相互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
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
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
二、探索新知.
教学24时计时法.
(1)教师讲解: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教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
教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
教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
教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钟面上 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才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
教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才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
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
(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
分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相同;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3)口答.
①下午 3时是几时?(15时)
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
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
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
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
(4)学习24时计时法
教师讲解: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
师生互动:教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回答: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
教师说明: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述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止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述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止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
(5)学生分组对练.
A.一组把下午和晚上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24时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下午4时 答:16时)
B.一组把24时计时法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普通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20时 答:晚上8时)
2.教学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18时20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刻)22时40分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例:
教师提问:从图中看到列车从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教师补充说明:表示的是这列客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几分”表示.
分组讨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汇报: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总结概括:可以将18时20分到22时40分分成两段,看上图:
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中间相差4小时.
从22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相差20分.
两段合起来说是4小时20分.
反馈练习:从上午8时到11时50分经过( )小时.
出示例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
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1)”
观察并思考:右图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
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
教师订正: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
(教师板书)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
下午营业时间:7时
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
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
教师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2)”
学生思考: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
(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
板书:营业时间:19-8=11(时)
集体评价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
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
③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④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订正:
①17时是下午 5时,23时是晚上 11时.
②有10个小时.
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
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
(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早晨8时10分上课,上一节课后应该在8时50分下课.( )
②15时就是下午5时.( )
③计算上午8时到下午5时是多长时间,可以用8—5+12来计算,对吗?( )
订正:①(√) ②(×) 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 上午10时 晚上9时
下午6时 晚上10时 下午2时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 12时 5时30分 24时 16时 18时45分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钟表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方法。
2、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钟面
学生:学具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猜迷: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滴答提醒你,时间要珍惜。
或:嘀答、嘀答,没腿它会走,没嘴它会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如学生不能猜出,则用第二个谜语作补充。)
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钟表
1、逛钟表商店
课件出示各式钟表。
2、给这些钟表分分类,分成指针式和数字式。(如学生说出电子表也应肯定)
3、数字式钟表的认读,8:00和8时。
这两类钟表,你觉得那类看时间简单?(数字式钟表)7:00表示什么?你会读吗?
板书8:00和8时,指名读,齐读。
认读5时、11时和1时。
4、指针式钟表的表盘认识。
(1)、数字式钟表的秘密一下子就被你们发现了?那么指针式钟表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它有什么秘密,好吗?
(2)仔细观察你们手头的钟表,在表面上你可以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呆会儿老师有问题要考大家。
问题1:你的钟表上有几个数字?看看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齐数)
问题2:你的钟表上有几根指针?这些指针是怎么转动的?
(3)、对,指针都是从小到大走过去的,这是按顺时针的方向走动。时间不会倒流,我们过了今天就不会再有今天了,小朋友过了5岁,也就不会再有5岁了。
(二)、认识整时
1、观察研究。
(1)、指名认1时,4时,6时。
(2)、你们能认出这些时间,那一定是有什么方法的,先说给同学听听,再告诉老师,好吗?
(3)、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间就是几时。这些整时的钟面,分针总是指着12。
2、认识整时。(课件出示钟表王国,认读11时、7时、1时、6时、2时、12时。)
3、拨时间:3时,7时、12时、9时。(教师说学生拨,学生说学生拨。)
三、反馈深化练习
1、小军的一天
小朋友们会认会说也会拨时间了,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写下时间呢?我们去看看小军吧。小军也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一天的都在做些什么呢?咱们去看看。
课件出示:早上7时洗刷,上午8时读书,上午10时做课件操,12时吃午饭,晚上6时看电视,晚上9时睡觉。学生作业纸上完成填写。
2、过几时是几时
(1)老师中午12时吃饭,过一个小时要午休,你知道老师几时午休的吗?
(2)老师晚上7时吃饭,过三个小时要睡觉,你知道老师什么时候睡觉的吗?
3、一天中两个10时。为什么同是10时,一幅图是在上课,而另一幅图却是在睡觉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很多的钟表知识呢,小朋友课后向爸爸妈妈等再学更多的钟表知识,好吗?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一份你一天的时间安排表。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一、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1、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二、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习纸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出分数后,短短的一句“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接着又借助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让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概括,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1/4。
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
突出整体:
师: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进行知识迁移:
生:我是把8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材料不同。
跟进:但我们都把这些材料看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相同点:都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准备好了吗?
师:如果一个菠萝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果然如此。
师:如果2个橘子用五分之一来表示,她的单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已经能很快地找到单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
(1)、找其他分数
师:刚才我们把4个苹果、8个三角形分别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找到了1/4。现在请你继续观察,还能发现其他的分数吗?
那就请同学们动手涂一涂,用阴影表示出这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写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课件使用说明:点击课件出现:
师:观察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
师: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单位“1”。
师:要是单位“1”平均分成5份,分母是几呢?——5。平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师:分母其实就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不一般呐。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师:分母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取的份数不同
师: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一份就是1,两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师:分子其实就是表示——取的份数
师:同学们不仅观察能力强,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现在老师再写一个分数5/9,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说的真好。如果不是平均分成9份,板书5/(),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很多份,取这样的5份,就是5/()。
师:很多份可以是几份?——2份,3份……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板书:若干份)
师:如果取的份数也不是5份了,板书()/(),那么这个分数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若干份,就是()/()
师:可以取这样的一份,也可以取这样的……几份。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1/4,2/4,3/4,4/4的分数单位就是——1/4
师:5/9的分数单位?
生:1/9
师:5/99
生:1/99
师:()/1000
生:1/1000
师:老师都还没说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数单位了?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那3/4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5/9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合作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巩固。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填一填
(1)说说3/5的意义
(2)同意吗?
(3)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点击生活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分数的意义。
(1)、我校五年级学生约占全校学生的1/6
(2)、长江约3/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师:还有几分之几的水体没受污染呢?
师:受污染水体多还是没受污染的水体多?——怎么想的?
师:有什么想说的?——要保护环境
师:看来同学们很有环保意识。那你希望,长江受污染的水体占长江水体的几分之几呢?
师: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共同来保护环境。
(3)、姚明的头部高度约占他身高的1/8
师:我们的身体中还蕴藏着很多分数,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资料。
五、总结全课、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十几减几(第15页 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
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2~24页例4,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发现运算律培养探索、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对乘法分配律进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问题情景,解决问题。
你从情景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养鸡场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口答信息,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板书: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较两种解法,发现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举出生活中的类似例子。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 (50+30)×75=50×75+30×75
(3)在计算中比较并发现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较每排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每排的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吗?
学生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板书: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师:谁还能举出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学生举例)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几组算式所反映的规律?(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学生独立写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整理并板书:(a+b)×c=a×c+b×c 或a×c+b×c=(a+b)×c
二、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对有困难的也可先在小组中议一议。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说明乘法分配律吗?
2?课堂活动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再汇报,最后让学生改正。
4?练习五中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运算律?
先做,再议一议,最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
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二、交流共享
1. 教学例2。
(1)出示例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尝试完成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
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并说说: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全国人口的?
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
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
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计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算法预测
(1)先把前两个分数相加,再和第三个分数相加;
(2)三个分数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生活中有特点的图形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97页“回顾与交流”情境图。
观察上面的图形,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2)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2?
(3)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3?要得到图4呢?试一试。
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进行汇报。
预设
生1:图A是轴对称图形。
生2:图1中图A经过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2。
生3:图1中图A经过旋转和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3。
生4:图1中图A经过旋转和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4。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情境图中不仅包含了平移知识,还有旋转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复习。(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回顾与整理
1.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预设
生1:物体沿着直线方向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
生2: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旋转。
2.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提问:观察情境图,请根据图1变换成图2的过程说说平移有怎样的特征。(小组讨论)
生:平移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只改变原图形的位置。
(2)提问:观察情境图,请根据图1变换成图3的过程说说旋转有怎样的特征。(小组讨论)
生:图A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只是图形的方向改变了。
3.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预设
生1:电梯的上下运动是平移现象。
生2: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
4.用平移和旋转作图。
(1)用平移作图。
①提问:继续观察图1变换成图2的过程,图1中图A是如何经过平移变换得到图2的?用平移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学生观察图形的变换过程,并在小组内讨论用平移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讨论结果:向下平移了3格。
②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用平移作图的步骤和方法:
a.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b.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c.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关键点。
d.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各个关键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2)用旋转作图。
①提问:继续观察图1变换成图3的过程,图1中图A是如何经过旋转变换成图3的?用旋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学生观察图形的变换过程,并在小组内讨论用旋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2-25
小学数学教案06-13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8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0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22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7-29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2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9